大自然的一切都是那麼的神秘,那麼的讓人琢磨不透。
當新聞中報導唐山一帶的蔡家堡、北戴河區域出現魚兒上浮、翻白,就像有水怪在河裡追趕一樣,魚兒爭著往河面上跳出,幾個小時的時間,就連孩子們也可以兜十幾斤的魚;
唐山以南地區出現大量昆蟲和鳥類落在桅杆和船舷上,更為詭異的是,原本是晝伏夜出的蝙蝠,竟然在白天裡成群結隊在空中亂飛;王蓋山、撫寧縣,浩浩蕩蕩的鼠群和黃鼠狼群倉皇逃竄,爭相轉移;灤縣附近的水井,水面忽高忽低,有些地方的水塘乾涸,有的地方則騰起水柱。
種種奇怪的跡象,就像大自然一次次給人類的警告,人們卻用自己最尋常的經驗解釋了這些「異常」,殊不知,盲目的自以為是造成了一場人間悲劇。
唐山大地震勢不可擋,唐山不存在了
1976年7月28日3時42分,唐山市的人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工作休息,一幢幢房屋林立,還在工作中的機器聲小心翼翼的轟鳴著,一切都看似那麼的平靜安詳。
然而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3時42分53.8秒,唐山市豐南一帶發生了7.8級地震,其強度相當於4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頃刻間,人們從夢中驚醒,驚恐聲、呼喊聲、求救聲響徹天際,僅僅23秒的時間,唐山被夷為一片廢墟。
24萬鮮活的生命被無情的吞噬,16多萬人重傷,4000個孩子成了孤兒,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以上,數以萬計的居民轉眼間失去了家園,舉國上下投入到悲痛之中。
如果當時沒有及時準確的報導地震位置,死亡人數不只是24萬,經濟損失將不可估量。此次的唐山大地震死亡人數僅次於20世紀世界地震史中的海原地震。
此時此刻的北京,遭到地震無情的波及,許多老舊居民的房屋倒塌,天安門城樓的梁柱「嘎嘎」作響;故宮大殿前漢白玉巨龍,也有震裂的痕跡……一陣不同尋常的異動,讓人民陷入了恐慌當中。由於地震震級達到4級左右,全球的天文臺幾乎都可以檢測到。
一時間,美國阿拉斯加天文臺的警鐘聲急促的響起警報,其地質調查局、香港英國皇家天文臺、臺灣中央氣象局,各地絡繹不絕的報導:中國北京距唐山極近的地區,出現震級為8級左右的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9.6°,東經111.1°。
凌晨4點半,中國國家地震局收到來自各地的報震急電,其中報出震級的6個臺,但是數據懸殊較大,有報7級以下的,也有報8級以上的,但定位均為「北京附近」。早晨6時,中國電信局緊急報告,全國各地的聯絡均無異常,唯獨唐山地區通信中斷,無人回應。
於1976年7月28日中國新華通訊社向全世界播放了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位於我國河北省冀東地區的唐山豐南一帶,7月28日3時42分發生強烈地震。根據我國地震臺網測定,此次地震為7.5級……幾天後又更正且公布了地震震級:芮氏7.8級。
曾經在唐山任職市委書記的吳德,聽到這一消息,急急忙忙向繪製唐山地圖的人走來,並問道:「開灤總管理處那座英國人蓋的大樓在哪個位置?」
那是一座非常堅固的建築,牆體厚度達一米多,那人指向地圖上的一處,回答道「在這,已經塌了。」吳德聽說英國所蓋大樓震塌後自語:唐山不存在了。
傷亡巨大的原因
地震,是由於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的運動造成的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從而產生地震波,造成地震的一種自然災害。有數據顯示,每年地球都會發生約500多萬次的地震,其中有一兩次會造成巨大災難。
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還沒有能夠準確的監測到地震精確位置的技術,所以,我們當前需要做到的是預防地震發生造成的危害,避免危害最大化,而不是準確的預測地震。此次造成地震傷亡高的原因,很明顯。
發生時間在夜間3點多,這是人們勞作了一天最鬆懈的時刻,災難來臨的瞬間,人們都還在睡夢中,對毫無預兆的地震除了驚慌失措,就是被災難吞噬後的寂靜;地震的強度大,破壞性極強,對於毫無防備的人類來說是一個致命性的打擊,而且唐山所處位置是屬於我國京津唐地震帶。
既是災難,也是財富
這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帶給唐山區的人民痛苦的經歷,卻給全人類帶來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災難無情,人間有情。」得知地震後,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全國各地派救援部隊進行支援,還有數以萬計的志願者不顧餘震是否會危及到自己,奮不顧身的前往一線救援。值得人欣慰的是,唐山人民屹立不倒,壓抑著失去著親人的痛苦,幫助其他人脫離困境。
為了救助災區的人民,救援部隊用最快的速度恢復了災區的生活,地震後不到一周的時間,解決了數十萬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初步恢復了災區水電交通等工程;
震後短短幾年的時間,唐山的工農業方面得到了全面發展振興,國民經濟大幅提升,跨入了經濟發展的新階段。
對於地質科學家來說,唐山是一個活生生的「地震試驗場地」。世界上的科學家們也都來到了唐山,進行大量的研究,加深人們對地球的認知,為地震科學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並且在預防地震方面的研究跨出了一大步。
周福霖也從唐山大地震中的調研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帶領隔震技術進入了一個新的裡程碑。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榮譽,更是中國的驕傲。災難帶給我們的不能只是惋惜逝者,是應該昂首闊步向前看,吸取經驗教訓,善待自然,保護地球,不負他們的犧牲,建造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