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一個企業的興盛和強大,同樣必須依靠科技創新。改革開放過程中,大批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科技創新都是制勝關鍵。在這背後,是企業領導人的遠見與堅持。
在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長期佔據前三強位置的華為和蘇寧,無疑都是其中典型代表。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任正非|如果不能堅持創新,遲早會被顛覆
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華為以7212億元的營收蟬聯第一。
從一個兩萬多元起家的「小作坊」發展成為全球通信技術行業的領導者和中國民企老大,華為走的是純正「技術路線」。
今年4月發布的2018年財報稱,華為堅持每年將10%以上銷售收入投入研發,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4850億元,2019年研發投入預計超過1200億元。
2018年,華為從事研發的人員達8萬多名,約佔員工總數的45%。
長期重金投入讓華為收穫頗豐,目前華為已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截至2018年底,華為在全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87805件。
來自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的數據顯示,2018年度,華為向該機構提交了5405份專利申請,在全球所有企業中排名第一。
在一些「硬核」技術的突破上,華為也毫不示弱。它的麒麟晶片在3G時代以「黑馬」身份入局,目前已具備與高通、蘋果、三星等巨頭分庭抗禮的實力。最新發布的鴻蒙作業系統,則有望打破微軟、谷歌、蘋果等美國公司對於這一領域的壟斷。
雖然任正非一再表示,華為堅持做作業系統、做晶片,只是為了「別人斷我們糧的時候有備份系統能用得上」,但誰都知道這背後有著怎樣的「野心」。
(華為鴻蒙作業系統發布)
如今面對洶湧而至的5G潮流,作為後來者的華為已經悄然實現超車,站在行業領跑者的位置。
在2016年5月30日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任正非表示,華為正在本行業逐步攻入無人區,處在無人領航、無既定規則、無人跟隨的困境。華為跟著人跑的「機會主義」高速度會逐步慢下來,創立引導理論的責任已經到來。
「重大創新是無人區的生存法則,沒有理論突破,沒有技術突破,沒有大量的技術積累,是不可能產生爆發性創新的。」任正非表示,為了打破困境,要進一步加強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讓最優秀的人去培養更優秀的人。
任正非說,從科技的角度來看,未來二三十年人類社會將演變成一個智能社會,其深度和廣度我們還想像不到。越是前途不確定,越需要創造,這也給千百萬家企業公司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我們公司如何去努力前進,面對困難重重,機會危險也重重,不進則退。如果不能扛起重大的社會責任,堅持創新,遲早會被顛覆。」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
張近東|對科技的投入沒有上限
在今年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蘇寧控股集團以6025億元的營收位列第三,同時蟬聯網際網路零售企業第一名。這已是蘇寧連續第十年入圍這一榜單。
今年蘇寧更加引人注目的兩次「出鏡」,則是因為對兩家明星零售企業的收購。
2月12日,蘇寧易購宣布正式收購萬達百貨下屬全部37家門店。4個月後,蘇寧易購再次出手:其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原本同樣屬於傳統實體零售的雙方,為什麼一方華麗轉身成為線上線下均衡發展的網際網路零售企業,一方則在行業轉型途中受困,一時間成了行業內外都很感興趣的話題。有媒體在深入研究蘇寧的十年網際網路轉型歷程後提出「蘇寧經驗」的概念。
所謂「蘇寧經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
在傳統的觀念裡,零售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科技含量不高,但身為蘇寧掌門人的張近東並不這麼認為。在他看來,無論是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還是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不斷進步的現代網際網路、物聯網技術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比如今年818大促期間在南京亮相的首個全數位化視覺無人店,因為有大量「黑科技」的應用,就讓大家早已習以為常的購物體驗變得與眾不同。
(沈騰打卡蘇寧無人店)
全程無感消費體驗,平均購物時間節省45秒,買一瓶礦泉水最快1秒鐘就能完成交付。就算你在店裡悄悄打開飲料喝幾口再放回貨架,也會被「視覺識別+重量感應」系統精準識別,離開時會被自動扣費,因此這種「即拿即走」的無人店也被稱為「非常會算計」的零售新物種。據了解,這家全數位化門店可以將運營和管理效率提升70%。
短短兩年間已迭代升級至4.0版的無人店,不過是蘇寧數位化能力建設的一個縮影,蘇寧智慧零售背後依託的,正是強大的科技支撐。「蘇寧是一家零售企業,更是一家科技企業。」這是張近東近年來一直強調的蘇寧定位。
818慶功當晚,張近東特意前往蘇寧科技集團慰問奮戰在大促後方的科技人員。對於今年818大促科技集團零事故的出色表現,張近東讚譽有加,「大促期間,每秒上萬個訂單的處理能力、每日700億次的雲計算調用服務能力等一系列的硬實力,彰顯了蘇寧的科技底蘊。」
「科技創新是我們所有業務發展的基石,對科技集團的投入沒有上限。」張近東表示,對科技集團要加大股權等獎勵,打造行業最具競爭優勢的薪資福利待遇。
據了解,蘇寧的科技研發人員去年底就已經超過1萬人,2018年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在各大零售企業中居於領先地位。
張近東表示,隨著新技術浪潮的爆發,技術驅動下的企業創新發展正在走向更深的層次,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雲計算的融合,實現了對各零售場景、服務環節和管理過程的智能化改造。
他說,場景網際網路是未來智慧零售的主戰場,也是蘇寧O2O融合的主陣地,發揮主場優勢就是要結合蘇寧全品類多業態、全渠道多場景、全客群多服務的資源優勢,研發創新出豐富多彩的數位化零售解決方案,發明創造出極致體驗的智能化用戶服務產品。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來源蘇寧易購,不代表本網站立場,轉載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