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在太空如何吃飯?

2020-12-06 中國網

太空微重力環境,使航天員進食的方式與地面有很大不同。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航天員在太空中用餐,要避免產生食品碎屑和粉末,還要儘可能創造地面化的進食方式。」

實踐表明,在微重力條件下,用普通的叉子和湯匙可以從開口容器中取食食物,特別是具有黏性的食品,用湯匙取出後可以輕易送入口中。另外,用匙比叉更可靠,如果用匙盛牛奶,即使拿匙的手左右晃動,牛奶也不會被晃出。因為在微重力條件下,液體的運動只受表面張力、內聚力和黏著力的控制。

陳斌介紹,航天食品通常製成一口大小的長方形、球形和方形等,如肉塊、魚塊、點心塊,食品表面塗有一層可食的保護膜,航天員進食時一口一塊,既方便簡潔,又不會掉屑,從而避免食物碎屑撒落在艙內飄浮。

神舟六號航天員的食品需要加熱和復水,而且種類較多,這就需要一名航天員擔任「廚師」,在就餐前30至60分鐘,負責準備食品。如果航天員不喜歡吃菜單上的食品,而要吃配餐食品,準備工作就要複雜得多。按照作息制度安排,航天員需要一天就餐三次,每餐均配有主食、副食、復水蔬菜、點心、水果、飲料、餐巾紙等。兩名航天員輪流就餐,1人就餐時,另1人值班。

用餐時,航天員每人一套餐具,包括餐盤、勺子、叉子、安全剪刀等,將餐盤束縛在航天員一側大腿上,勺子、安全剪刀等吸附於餐盤上,利用餐盤上的尼龍搭扣,將食品固定在餐盤內。航天員取食食品後,要閉嘴咀嚼,防止殘渣外洩。復水食品具有相互粘連性,用勺子食用,飲料用吸管吸食。

餐後,航天員要將食品包裝袋及剩餘食品放入廢棄物收集袋中,以防止食品碎屑、水滴或包裝物在飛船座艙內到處飄浮。

相關焦點

  • 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原標題: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   新華網北京2月2日電(記者餘曉潔)航天員在太空怎麼吃飯?寒假期間正在中國科技館展出的「中國夢·科技夢——航天主題科普展覽」,為觀者答疑釋惑。   航天員在飛船哪個位置吃飯呢?答案是軌道艙。因為軌道艙裡有食品加熱設備,可以讓航天員吃上熱飯喝上熱水。
  • 航天員是如何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航天員在太空是如何生活的!航天員在很多人眼裡是一個略顯神秘的職業,大家一定都很好奇,他們上班時具體從事哪些工作呢?太空生活和地面生活有哪些不同呢?讓我們跟隨航天員的腳步,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國際載人航天日|航天員在太空中如何生活?
    今天,小編就帶領您看看航天員在太空中的生活。航天員在太空中是怎樣吃飯喝水的呢?在太空失重的環境中,一不小心,所有的食品袋都會飛起來。所以,航天員吃東西時,一般都是一口吃下去,特別是容易產生殘渣的食物,防止其漂浮起來對儀器產生影響。
  • 太空人如何在太空中睡覺?太空人在太空中連吃飯都要小心翼翼?
    太空人在太空中睡覺很特別,在失重的環境裡站著和躺著沒有區別,於是科學家給太空人提供了一種睡袋。睡袋一般固定在飛船內的艙壁上,太空人們在睡袋裡睡覺就像睡在床上一樣舒服。為什麼太空人在太空中連吃飯都要小心翼翼?由於宇航飛船在太空中處於失重狀態,食物在飛船裡如果不固定的話就會到處亂飛,那麼太空人就沒有辦法吃飯了。
  • 航天員在太空吃米飯木須肉豬排 不能吃產氣食品
    主持人:現在航天員準備的怎麼樣、飛船情況怎麼樣,現在連線北京航天城記者趙海燕。  海燕:在前面節目連線當中,我一直特別關注三位航天員醫學檢查情況,目前為止醫學檢查已經進行完了,三位航天員穿上特製背心,數據很快傳到北京飛行控制中心醫監專家那裡,專家正在對匯總數據進行商討,目前結果還不能公布。
  • 地面課堂播放視頻:航天員在太空衣食住行
    中國網6月20日訊 由教育部、中國載人航天辦、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神舟十號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於6月20日上午10:04至10:55舉行。神十航天員進行在軌講解和實驗演示,並與地面師生進行雙向互動交流。此次太空授課主講人是神十女航天員王亞平。地面課堂活動的主持人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物理老師宓奇和北京市第101中學物理老師史藝。
  • 三位國際知名太空人寄語:對中國航天員談談太空心得
    三位國際知名太空人寄語:對中國航天員談談太空心得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全球連線:對中國航天員談談太空心得——三位國際知名太空人寄語中國航天員  新華社記者  隨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奔赴太空,景海鵬和陳冬將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太空駐留
  • 漲知識|打嗝、放屁和「月亮臉」,航天員在太空如何處理?
    漲知識|打嗝、放屁和「月亮臉」,航天員在太空如何處理?但是,由於太空的特殊環境,人類在太空的生活和在地球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太空能打嗝嗎?在太空中是可以打嗝的,但由於重力作用非常微弱,以至於胃部氣體不會從液體中分離,因此使得航天員的打嗝從本質上與嘔吐相似。為了用打嗝方式排氣,航天員想出了一個妙招來分離開這兩個生理反應。
  • "走進"天宮二號:既是太空實驗室 又是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這個長10米、最大直徑3米多,重約8噸的人造太空飛行器,雖然在浩瀚太空只是一個難以分辨的「小不點」,但卻是一個真正的太空實驗室,是能供航天員居住的「太空之家」。  升級版的「太空之家」,高智能是突出特點  天宮二號堪稱天宮一號這個「太空之家」的升級版。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算是一個空間實驗室的雛形,是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的第一個家。
  • 女航天員劉洋,2012年3人在太空中,如何保護女性「隱私」?
    又比如女人愛美的天性,洗漱,洗頭是女人的愛好,一個女人如果長時間不洗澡對女人的壓力是很大,這個時候就突出了男航天員的可貴。那么女航天員劉洋,2012年和景海鵬,劉旺3人在太空中,是如何保護女性「隱私」的呢?男人普遍邋遢,只要有水,有飯,可以保證基本的生活物質,男人就可以生活好久。所以,女航天員相比男航天員是比較麻煩的。
  • 中國航天員與青少年分享太空體驗:沒看到外星人
    兩位中國航天員聶海勝、劉旺23日在香港與來自內地、香港、澳門等地的青少年,分享了他們在太空生活的體驗。與之分享太空體驗的是,來自內地各省市區和香港、澳門特區的400多名師生,以及瑞典等12個國家的青少年代表,他們剛剛參加完在香港舉行的第30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太空可享美味在太空可以吃到熱菜、熱飯。
  • 揭秘「天宮一號」:航天員太空中的衣食住行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中新社酒泉9月29日電題:揭秘「天宮一號」如何為航天員打造太空新「家」作者 孫海榮、孫自法隨著全新研製的載人飛行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飛向茫茫天宮,中國航天員將擁有一個太空新「家」。這個新「家」在太空運行兩年,隨時迎接中國航天員駕乘神舟飛船入住。太空新「家」裝修得怎麼樣?有哪些「家具」?航天員工作、生活設施如何?
  • 女航天員劉洋談「外星人」 揭秘曾在太空聽到神秘聲音
    航天員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18日,記者獨家對話女航天員劉洋。劉洋談到曾在太空聽到神秘聲音,以及航天員的日常。本月10日在北京歡送戰友景海鵬、陳冬前往酒泉時,女航天員劉洋看到陳冬的雙胞胎兒子正在單位門前玩耍,完全不知道父親要去執行一個長達33天的太空任務。「當時我就在想,如果是我,我也許會說:『孩子,媽媽要出趟遠門,為你摘顆星星回來。』」劉洋說。這就是航天員看待同事獨特的視角和情感。航天員的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18日,新華社記者獨家對話女航天員劉洋。
  • 原來,航天員在太空還做這些事!
    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的工作任務是非常緊湊的,一方面,航天員在太空和在地面一樣也遵循「八小時工作制」;另一方面,航天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對每天的工作進行自主安排。
  • 航天員在太空艙吃的冰淇淋味道如何?撒貝寧品嘗一口後,表情已說明...
    航天員在太空艙吃的冰淇淋味道如何?撒貝寧品嘗一口後,表情已說明一切!,很多人都會好奇太空人們在太空艙的時候一般都會幹些什麼,或者他們在太空艙是如何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的呢?
  • 航天員的秘密:太空國旗、航天食物、太空筆……
    還有一面國旗觀眾也很熟悉——2008年神舟七號任務中太空行走的翟志剛,接過劉伯明遞出的一面不大的五星紅旗,讓人想起那句「我已出艙,感覺良好」。航天員佩戴的新標識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中佩戴了新設計的標識。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老手」與「新手」的無縫銜接不少小夥伴一定好奇,航天員乘組是怎麼選拔出來的?
  • 中國神舟宇宙飛船:先後把11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太空雖然有豐富的資源,但環境十分惡劣,所以要進行載人航天就必須研製出能仿造地球生活的載人太空飛行器。至今,人類研製出了宇宙飛船、空間站和太空梭三種載人太空飛行器。按用途和飛行軌道它們又可分為兩類,其中的宇宙飛船和太空梭屬於一類,用作天地往返運輸器,主要用於接送航天員和貨物;空間站屬於另一類,是長期在太空運行的空間科技大廈,不返回地面,主要用於科研、生產和在軌服務等。
  • 神十航天員太空生活揭秘:可吃粽子喝米粥
    人們不禁會對航天員的太空生活產生好奇:處於失重狀態下的航天員是怎樣在太空中如廁的?又怎樣洗澡?他們是否跟地面上一樣使用衝水馬桶,是站著還是蹲著?1是否睡覺?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即將實現太空夢的張曉光介紹,根據任務計劃,他們將開展數十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項目。這次任務繼續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同神九任務相比,改進了夜間有人值守制,這樣可以保證每個人的充足睡眠。2如何娛樂?
  • 中國航天員太空經典鏡頭回放
    新華網酒泉6月17日電題:中國航天員太空經典鏡頭回放新華社記者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在太空工作生活的畫面,喚起了人們對此前6位中國航天員太空飛行的記憶。他們在太空定格的那些經典鏡頭,也是中國航天的珍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