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的工作任務是非常緊湊的,一方面,航天員在太空和在地面一樣也遵循「八小時工作制」;另一方面,航天員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對每天的工作進行自主安排。因此,太空中的生活可並不全都是工作,航天員在工作之餘也有機會放鬆一下,開展豐富多樣的娛樂活動,比如——
努力成為攝影大師
2003年10月15日9時,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乘神舟五號飛船奔向太空,傍晚時分,他給自己來了張自拍照,也是中國航天員的第一張「太空自拍」。
中國航天員的第一張「太空自拍」
太空飛行中,「舷窗眺望」絕對是備受航天員歡迎的娛樂休閒項目之一。透過舷窗,航天員可以眺望浩瀚神秘宇宙,俯視美麗地球家園,看這顆藍色星球在腳下旋轉並呈現出不同地表,還能見到每隔45分鐘就出現在大氣上方的日出日落的壯麗景象,並以獨特的視角拍攝各種恢弘大片。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陳冬在談及太空飛行感受時說道:「第一次進行這種太空的漂移,身體就像羽毛一樣很輕盈,第一次在太空中看到日出日落,真的是特別地美。」
太空攝影作品大賞
中國航天員的在軌攝影作品
跟大多數「上班族」一樣,航天員在周末也會休息。在太空中,航天員生活在智能化的密封艙內,不僅有豐富的食品、足夠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還配備齊全的文娛和體育設施,能滿足航天員在軌娛樂、休閒和鍛鍊。
品嘗各類航天食品
航天員在飛船或空間站的失重環境裡生活,看似能自由自在地漂浮來去,但實際上這種方式很消耗體力,所以航天員在太空的合理飲食十分重要,它不但可以調劑緊張的太空生活,還對保持和恢復體力具有重要作用。
經過長期研究和實踐,目前國內外都形成了豐富的航天食譜。中國作為世界上飲食品種最豐富的國家,自然在航天食品上有諸多創造。例如神舟九號飛行任務期間,為航天員準備了魚香肉絲、松仁玉米、木須肉、黑椒牛柳等70多種食物,使中國航天員在太空第一次吃上了真正的炒菜。
航天員劉旺展示餐具
在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組合體飛行階段,航天員在天宮二號中通過鏡頭向地面展示了日常飲食,還給大家演示了如何泡茶,充分體現了航天員在太空中不僅能一飽口福,還能藉此自娛自樂~
航天員展示太空飲食
航天員演示在太空泡茶
開展各種運動項目
太空飛行中,由於人體長時間處於失重狀態,航天員的全身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出現體重下降、骨質流失、貧血等多種問題。因此,針對航天員的失重防護鍛鍊、手眼協調性訓練等在軌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而利用自行車功量計進行鍛鍊,對防止航天員心臟、骨骼肌質量下降以及呼吸功能降低有一定的作用,還可以增加循環血量,改善組織器官的血液供應。
航天員在太空鍛鍊身體
儘管工作和訓練非常辛苦,但航天員們卻能苦中作樂,甚至把「國球」「國粹」等「中國特色」帶到了距離地球300公裡外的地方。
航天員在太空打桌球、打太極
育種養殖都不耽誤
在神十一任務中,航天員景海鵬、陳冬不僅完成了生菜播種、培育、收割的全過程,還照顧了「迷你航天員」——蠶寶寶「秋豐白玉」,幫助它們完成在太空吐絲結繭的艱巨任務。
航天員在太空種植生菜、養蠶寶寶
天地連線太空節目
在一些特定的日子裡,航天員還可以看電影、讀書、打牌,或利用天地通話、上下行郵件/短消息、雙向視頻等手段,與地面指揮控制中心及家人進行視頻通話。在天宮二號上就能實時觀看上傳的直播、電影、球賽和特別節目。
航天員陳冬與家人進行天地通話
天地同步收看新聞聯播
信使營業太空郵局
2011年11月3日,中國的太空郵局正式開通,我們的航天員也成為了「太空信使」。2016年,有50多萬封「太空信」電子版通過晶片搭載神舟十一號飛船或通過天地傳輸郵寄至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航天員們選取了7封信件宣讀並蓋上專屬的「太空郵戳」。
「太空信使」在線營業
在太空駐留時間越長,休閒娛樂對提高航天員在軌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就越大。無論在地面還是太空,都要做到勞逸結合哦~讓我們期待航天員在未來的空間站中「發明」更多新奇有趣的休閒娛樂項目吧~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編輯/張馨方
中國載人航天ID:zairenhang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