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原位TEM-STM系統原位焊接新突破

2020-12-04 澤攸科技

近日,中國石油大學、燕山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聯合公開了一項在環境透射電子顯微鏡(ETEM)中利用原位亞納米操縱探針實現納米陶瓷材料焊接的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DOI: 10.1038/s41467-017-02590-1)

陶瓷材料具有抗高溫、高硬度、高化學穩定性等優點,但是一直以來限制其應用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沒有一種有效的焊接方案,在將陶瓷材料焊接後還能保證材料原有的良好性能。該文章提出了一種切實有效的焊接方案,不僅在ETEM中利用原位TEM-STM系統在亞納米尺度上實現了原位焊接,還原位觀測了焊接點處在用納米操縱探針施加應力後的表現。

澤攸科技的Pico Femto FE-F20原位TEM-STM系統在該研究中準確、穩定地完成了樣品焊接任務,同時也協助實現了樣品原位施加應力下的TEM觀測。

相關焦點

  • PicoFemto透射電鏡原位STM-TEM光電一體測量系統
    安徽澤攸科技-透射電鏡原位STM-TEM光電一體測量系統透射電子顯微鏡原位TEM-STM測量系統是在標準外形的透射電鏡樣品杆內加裝掃描探針控制單元透射電鏡原位STM-TEM光電一體測量系統是在標配的STM-TEM樣品杆上集成低溫環境控制單元,從而實現在透射電鏡中進行原位低溫電學測量的目的。
  • Nature Materials:綜合物性測量系統拓展新應用-原位磁性測試揭示...
    該研究結論突破了人們對傳統鋰離子電池儲能方式(Insertion、Alloying、Conversion)的認知,首次在實驗上直觀地證實了空間電荷存儲機制,並進一步明確了電子存儲位置。該工作已於近期發表在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1]。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國深海熱液原位探測技術取得新突破
    據新華社青島8月4日電 (記者張旭東)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我國科研人員在深海熱液原位探測方面取得新突破
  • 原位電鏡技術實現極性拓撲相變的原子尺度表徵與調控
    中科院物理所通過發展透射電鏡中的掃描探針技術,自主研製出具有原子級分辨的原位綜合物性測量與調控裝置,最近,與北京大學、湘潭大學、浙江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等單位合作,系統地研究了PbTiO3/SrTiO3超晶格中極性拓撲疇結構在外場下的動力學過程,測量了亞單胞尺度下極性拓撲疇的極化分布,利用原位電鏡電、力局域場方法實現了對單個極性通量閉合疇和渦旋疇的操控
  • 最新《Nature》劍橋教授用原位核磁共振揭秘電池反應機理!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81-7需要改進研究氧化還原液流電池的表徵方法,以提高有機和無機化學物質的性能並且延長電池使用壽命。由於電解質中的一些氧化或還原氧化還原活性分子和離子具有較高的反應活性、對樣品製備的敏感性和較短的壽命,非原位表徵可能具有挑戰性。
  • Protochips攜原位TEM樣品杆新品參加第四屆電子顯微鏡催化學研究...
    Protochips攜新一代熱電樣品杆Fusion,新一代液體樣品杆Poseidon Select和氣體樣品杆Atmosphere出席本次會議。,同時進一步升級了軟體控制系統,操作界面更加簡潔友好。她能夠突破現有透射電鏡對於真空度要求的限制,利用現有電鏡平臺即可完成原位氣體環境及加熱功能,使科研工作者能夠在更寬的參數(氣體,氣壓,溫度)範圍內研究材料。該樣品杆能夠實現通入氣體在一個標準大氣壓(1 atm)下樣品加熱至1000℃時,樣品依然能夠保持原子級別的解析度。
  • Small:原位TEM研究固態鋰硫電池在高溫下的充放電行為
    近日,燕山大學黃建宇、唐永福和張利強課題組針對上述難題,結合澤攸科技PicoFemto原位MST多場樣品杆對高溫下硫化鋰的析出和分解進行原位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室溫下鋰化過程的進行,硫化鋰從非晶態/納米晶轉變為多晶態,高溫下硫化鋰的析出比室溫下更完整。
  •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Nature子刊:張如剛團隊發現ARID1A突變的卵巢癌治療新策略 2021-01-12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國首次在西太平洋布放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
    本報訊(記者 蘭聖偉)8月2日,正在西太平洋海山區進行海山生物多樣性和環境調查的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隊,成功布放了1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這是我國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山區布放該系統。該系統由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研製,設備主體由16個培養倉、原位環境監測傳感器、聲學釋放器、浮力材料和重力錨等組成。
  • 清華AM綜述:鋰電池原位表徵的五個關鍵技術
    (X 射線衍射,X 射線吸收光譜,X 射線成像技術)電子原位表徵技術:工作原理,原位裝置設計,研究實例。(掃描電子顯微鏡,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子原位表徵技術: 工作原理,原位裝置設計,研究實例。(中子衍射, 中子深度分析, 中子反射和中子成像)光譜原位表徵技術:工作原理,原位裝置設計,研究實例。
  • Nature雙發:菌群原位成像重大突破+真菌多糖抗腸炎
    Nature:新方法看清菌群中成百上千種細菌的空間分布Nature——[42.778]① 開發一種菌群原位成像方法HiPR-FISH,能在單輪成像中對數百種細菌進行區分【主編評語】菌群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要理解其內部的物種互作機制和變化規律
  • Small Methods:原位TEM動態觀測黑磷烯界面鈉離子傳輸及電化學反應
    研究出發點 隨著原位透射電子顯微學的發展,球差校正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以其高時間解析度和空間解析度在科學研究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黃建宇等人最早利用原位 TEM 技術來研究電池系統中的納米級電化學反應,實時捕捉了納米尺度下相的成核和相界面的遷移,並實時了局域相或中間相結構的動態追蹤。
  • 我首次在西太平洋回收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
    經過近2個小時的努力,科考隊員成功回收了一套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本航次A段科考作業首站告捷。科考隊員回收深海微生物原位富集系統自然資源部海洋生物遺傳資源重點實驗室的董純明博士告訴前方記者,該系統的主體由16個微生物培養倉、原位環境監測傳感器、
  • 論文速遞 | 彩虹折射法對噴霧氣液沉澱反應的原位表徵
    >中文摘要:目的:噴霧氣液吸收化學反應廣泛存在於能源、化學和環境工程中.比如在能源環境領域,溼法煙氣脫硫(WFGD)中的鹼性噴霧吸收脫除氣體汙染物,乙醇胺(MEA)吸收脫除CO2酸性氣體.對這類反應的表徵,有利於控制和改善汙染物脫除效率.本文嘗試利用氣液吸收沉澱反應過程中液滴折射率的變化來原位表徵反應進程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為研究人員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關於優化和保護未來食品系統的廣泛證據和專家論述。主編介紹Nature Food 的首任主編為:Anne Mullen。
  • 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醫生詳細解讀
    不過有些癌症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比如原位癌,因為裡面帶有「癌」字,所以大部分人人認為就是得了癌症。那麼,原位癌是不是癌症?浸潤癌和原位癌的區別在哪?醫生詳細解讀,或許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原位癌是不是癌症呢?原位癌雖然後面帶有癌字,但它卻是比較善良的一種癌症,僅局限於上皮層內的癌細胞,暫時不會侵犯到身體的周圍組織。
  • 中國科大利用原位同步輻射發現單原子近自由催化動力學行為
    然而,單原子催化劑在實際反應狀態下,受到溫度、電場、光照等外界環境激發,會發生結構演變的響應,因此,原位實時在線表徵這種特殊的結構響應行為對於理解單原子催化的本質並發現新的催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同步輻射X射線吸收譜是描繪催化中心局域空間和電子結構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能在實際催化環境中實現固、液、氣態樣品的原位探測。
  • 進展|新一代高通量薄膜製備及原位表徵技術研發進展
    因此,發展更加精確的高通量薄膜製備和原位表徵手段十分必要,並對包括超導材料在內的多個前沿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意義。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技術部電子學儀器部郇慶/劉利團隊一直致力於科研儀器裝備的自主研發;超導國家重點實驗室金魁/袁潔團隊專注於基於高通量組合薄膜技術的新超導體探索和物理研究。
  • 【乳腺原位癌影響壽命嗎?乳腺原位癌能活20年嗎?】
    原位癌指的是導管內癌,局限於導管上皮層,沒有突破基底膜,因上皮層沒有血管及淋巴管,所以不會淋巴轉移及遠處血行轉移。所以通過單純乳腺全切一般可治癒。臨床分期屬於0期。 那乳腺原位癌會影響壽命嗎?能過我20年嗎?
  • 廈門大學80後博士研發出原位晶片,獲千萬元級融資
    而超新芯科技是在晶片上進行納升級封裝,將晶片作為耗材,結合相應的納流控系統,實現外界流體和電鏡的分離,保證了電鏡的安全。相比於歐美廠商高昂的系統價格,超新芯科技研發的原位晶片價格更具優勢。去年銷售額突破2000萬元 獲廈大校友企業千萬元級融資「可以說,使用了原位晶片的電子顯微鏡用途越來越多。」張嘉俊說,它可以幫助各領域研究者從微觀領域找到新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