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3日電 近日,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電影《薩利機長》已於全國公映。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舒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近日做客《今日影評》的中國電影資料館副研究員左衡認為,這部影片是一部難得的佳作,既還原了事件的真實原貌,同時呈現了心靈層面的真實,更稱該片「超越類型之上」,有希望拿下明年的奧斯卡獎。
208秒驚心動魄靈魂救贖散發英雄光環
2009年1月15日,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遭遇空中事故,緊急迫降哈德遜河,機上一百五十五人,全數生還,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蹟。根據這一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薩利機長》,展現了這208秒的驚心動魄和35秒的人性判斷。
影片中的薩利機長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但對於英雄的稱讚,影片採用了側面描寫手法,這也是左衡特別欣賞的一點,例如不能喝酒的酒保因為見到了薩利機長激動地要求敬酒,讓薩利機長在最質疑自己的時候得到了他人的肯定。
影片用大量篇幅描述了每一位乘客是如何被救、如何聯絡到家人的,這樣的描寫,讓英雄的光環散發到群體當中去,每一個人都得救了,每一條生命、每一個靈魂都得救了。
唯真實棄炫技還原現場直擊人心情感細膩
相比其它災難片體現的炫酷技術,電影《薩利機長》反而給出了更加真實的感覺,左衡認為,這樣的拍攝手法會使得觀眾相信,他們看到的就是真實的,「當這個事件已經如此有戲劇性的時候,何必再玩那些炫的花活」。
一般來說,這樣的題材應該儘快讓觀眾進入到事件的現場,但這部影片另闢蹊徑,採取了倒敘的手法,「我們發現等到影片發展到30分鐘的時候。他開始帶我們還原現場,而真正讓我們進入到最緊張的劇情的時候,影片已經到了60分鐘」。
左衡特別提到了一場戲:在迫降事件結束很久之後,薩利機長站在酒店裡面,看著外面灰濛濛的冬日,他在幻覺當中看到了自己當時駕駛的飛機,滑過一個區域墜毀了。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薩利機長臉上沒有什麼明顯的表情變化,但是通過眼神、眉頭,觀眾都能感覺到「這個人物心裡是有戲的」。
主持人瑤淼 評論員左衡
伊斯特伍德寶刀不老是「呈現」不是「表現」
《薩利機長》的導演伊斯特伍德已經86歲的高齡了,這麼大年紀駕馭這樣一部電影,但他「非但沒有力不從心,甚至有時候會覺得這個力沒有全發出來」
左衡認為,越到後期,導演越傾向於選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通過一個非常平鋪直敘的方式,用大量的細節,來呈現出一個人物的狀態。「是呈現而不是表現,呈現是什麼,呈現就是我就告訴你某時某地某人,某事,於是怎麼樣,而你會覺得事情發生就像流水一樣的自然。」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於電影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