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電工修線路發現水溝裡漂著一4歲小孩 30分鐘教科書式急救終復甦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7月29日下午,四川廣元,廣元供電公司7名員工正在搶修線路,突然發現排水溝裡漂著一個小孩。7人立馬飛奔到排水溝旁,合力撈起了孩子。

據悉,孩子被救時全身發紫、肚子脹鼓鼓的,已經失去意識。孩子的母親聞訊趕來,在一旁哭天搶地,不知所措……大家把孩子平放在一塊木板上,清理口鼻異物、倒水,撥打120急救電話……分工做完以上急救措施後,7人緊接著開始接力為孩子做心肺復甦。

從發現到搶救的30分鐘時間裡,孩子3次差點醒轉過來,卻又重新陷入昏迷。所幸7人始終沒有放棄,一直為孩子做著急救。

孩子最終甦醒,被趕到的120救護車送往當地醫院救治。

孩子的父親趕到後表示,「娃只有4歲啊!他的第二次生命是這7位供電員工給的。他們救了一個娃,可以說就是救了我們全家啊!」

目前,孩子的生命體徵已經平穩。(馬汪瑩)

來源:未來網

相關焦點

  • 高二女生「教科書式」急救,救了觸電媽媽一命!警惕5個易觸電區
    #高二女生救了觸電媽媽一命# ,近日,深圳一名高二女生在媽媽洗澡觸電後,做出「教科書式」的急救方式。深圳45歲餘女士下夜班後,回到家洗澡,突然觸電,倒地不醒。聽到浴室傳出的叫聲,大女兒立即打開衛生間的門,發現媽媽仰面躺在地上,手裡抓著花灑。她立刻意識到媽媽觸電了,馬上阻止妹妹進入衛生間,果斷跑到電閘處把電源斷了,隨後撥打120急救電話。
  • 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這個溺水者遇到了會潛水的醫生
    一場教科書式的救援  救人的醫生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一旦溺水就要碰運氣,等待會潛水的人、等待醫生的出現。哪有那麼多巧合、好運呢?」    從醫15年,康復科醫生鄭志第一次在雜草叢生的碎石路上行醫,6名村民成了他的助手。  「病人」是溺水的15歲初中生陶然(化名)。
  • 「電工電氣」如遇觸電不用慌 5點急救記心上
    電工工種的潛在風險巨大,在日常檢修、保養時,誤合閘送電、線路漏電等等,危險防不勝防,這也是為什麼電工上崗必須要有特種作業證的緣故。人一旦觸電,首先就會造成心臟的顫動紊亂無法正常供血,極短的時間內,便會造成心臟停止跳動,這也是觸電可怕的原因,根據科學家的心臟停止4-6分鐘,就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害,所以必須及時進行急救。
  • 江山一溺水男子休克 消防員做了2分鐘的心肺復甦將其救醒
    在艇上,曾經有過相關急救經驗的吳俊輝對溺水男子進行初步檢查,發現溺水者雙眼翻白、休克、四肢抽搐、無意識,在心肺復甦的「黃金4分鐘」內需要立即展開救援。隨後,在場的消防員一起將溺水男子抬上岸邊。起初是由消防員魏文強實施簡單的胸外按壓,溺水男子吐了點水,但仍然沒有呼吸。
  • 知識官陪你健康過年丨珍愛生命,從普通人掌握正確的急救知識開始
    其中,冠心病導致的猝死,死者大多在35歲以上;而心肌病或致命性心律失常導致的猝死,在35歲以下的年輕人裡更常見。 國外研究顯示,大約有20%的心源性猝死是在運動時發生的 [3],而在中國一項南方人群的研究中,劇烈運動造成的心源性猝死的比例大概在7%左右 [4]。
  • 「黃金搶救時間」是啥 紹興市民上陣學「心肺復甦」
    做心肺復甦該掌握哪些要領?5月15日上午,紹興市紅十字會、紹興市衛計委、紹興市文明辦、紹興市急救中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心手相連、點亮生命」——大型心肺復甦公眾普及培訓活動在紹興城市廣場舉行。儘管烈日炎炎,但市民們仍興趣濃厚,他們認真觀摩省紅十字應急救護一級培訓師、紹興市人民醫院大外科護士長、主任護師周菊珍的現場示範,並用人體模型模擬學習心肺復甦的「救命大招」。
  • 禹城婦幼科普「急救」走進公眾!
    突發事件、突發疾病隨時可能發生在我們身邊,如何抓住黃金時間進行急救,是每個人應該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1月10日下午,禹城婦幼院急救科普志願服務隊,走進禹城市職業教育中心,向20級電商一班的教師和學生們進行了急救技能知識培訓,增強了師生遇到突發狀況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全面保障校園安全。
  • 2010年4月高自考急救護理學試題
    全國2010年4月自考急救護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30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9個月大女嬰摔下床沒被當回事 三天後送杭急救來不及了
    醫生採取了急救措施,連續的心肺復甦,打腎上腺素,一個多小時下來,孩子依然沒有任何意識。  上午10時31分,心肺復甦停止,插在孩子口中的呼吸器被拔出,搶救最終無效。  參與急救的醫生一個個離開了病房,僅留下父母陪在女嬰身邊。孩子母親顯然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在病房裡泣不成聲,一旁的丈夫呆站在床前。
  • 28歲小夥心臟驟停,1.5萬次按壓救活,這個瓜怎麼吃
    看到南都的一篇文章,說的是一位28歲年輕人李燦在醫院照顧住院的父親時,突發心臟驟停,醫護人員給予2個多小時的心肺復甦,還緊急使用體外人工膜肺ECMO治療,最後小夥子醒來。相當珍貴的一個急救案例,展現了醫護人員不拋棄不放棄的職業操守,也體現了ECMO在心臟驟停急救中的巨大價值。
  • 湖南姐妹溺水10分鐘昏迷不醒 專家多日搶救成功
    中新網長沙4月1日電  (通訊員 王潔 汪泉佺)溺水窒息導致大腦缺氧5分鐘以上,腦細胞就會發生不可逆損傷,甚至導致腦死亡。湖南湘陰一對姐妹花不幸溺水10分鐘,被發現時已浮在水面。經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兒科專家連續數日救治,目前姐妹倆均已奇蹟般地甦醒,且腦部均未受較大損傷。
  • 以「控水」為首,突破百萬數量級的急救謠言,撲面而來
    8名孩子溺水去世後,很多媒體都開始了蹭熱點,比如我:重慶潼南8名小學生落水急救科普人,公眾號:急救科普人比如這個「應急科普平臺」:其實這個公眾號裡的錯誤不僅僅是「控水」這一條:一共6條,5條不靠譜!1、迅速救上岸:錯誤!
  • 電工中指被高壓電流擊斷 工友幫按壓保命(圖)
    「剛才救護車往解放軍401醫院送了一名觸電的電工,右手被電得大片焦黑,傷勢非常嚴重。」昨天下午4時左右,市民王先生撥打早報熱線82888000稱。  記者與電工的工友交談得知,意外發生在銀川西路附近一家體育場1樓配電室內,當時這名30多歲的男子跟三四名工友在一起工作,可能是在檢查電路,工友突然聽到一聲慘叫,接著就看著他摔倒在地上。  這名電工暈倒後口吐白沫昏了過去,工友立即按下緊急斷電按鈕,衝上前去檢查發現他呼吸心跳微弱,於是持續為他做胸外按壓,直到120急救人員趕到現場。
  • 武漢市中心醫院開展急救培訓 普及市民急救知識(圖)
    活動現場,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通過急救情景教學片、親身示範、網友親自體驗、模擬急救比賽等多種形式,將心肺復甦的步驟和要領傳授給網友。    在模擬急救比賽環節中獲得第一名的王先正今年48歲,他坦言,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對於熱愛戶外運動的他十分有必要。幾個月前他看到深圳一女子暈倒地鐵口因無人施救而死亡的新聞十分痛心,這次得知有心肺復甦的急救培訓就趕緊和妻子叫上好友一同報名學習。
  • 37歲、搶救4天、多次瀕死,有這些生活習慣的要注意了……
    情況危急,患者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心跳反覆驟停。醫護人員持續為其心肺復甦,卻始終沒有效果。為了糾正心衰、缺氧,並創造手術條件,醫院決定啟用ECMO。突發心梗患者、家屬務必記得這兩個動作若不幸突發心梗且身邊無救助者,患者本人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在救援到來之前,應就地休息。作為家屬,如果發現家人突發心肌梗死,應該保持鎮定,果斷急救:1、撥打120:儘快與醫院取得聯繫,請醫生速來搶救或送醫院搶治。
  • 2019年4月成人自考急救護理學真題及答案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院前急救中理想的急救半徑是A.1~2公裡B.3~5公裡C.5~7公裡D.8~10公裡2.按照我國《醫院急診科規範化流程》規定的急診患者病情分類,1級(A類)患者是指A.非急症患者B.危重患者C.急症患者D.瀕危患者3.心搏驟停患者最常見的病因是
  • 杭州到2020年急救半徑將控制在5公裡以內
    2020年在杭州急救網絡會進一步完善,急救半徑將控制在5公裡內。《杭州市急救中心布局規劃》徵求意見稿,今起在市規劃局官網進行公示。《規劃》中提出,杭州將要新增急救點,按照每5萬人配備1輛急救車輛的標準進行配置。
  • 雨中跪地三分鐘急救!青島護士將心臟驟停老人從死亡線上搶回來
    雨中跪地三分鐘急救!市立醫院護士將心臟驟停老人從死亡線上搶回來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6月29日上午9點,一名到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就診的老人突然在門診樓A樓門口暈倒,心臟驟停,護士孫婷婷和孫偉第一時間上前查看,隨即為老人進行心肺復甦,3分鐘後,老人呼吸意識恢復正常,後被轉至急診就診,患者目前脫離生命危險。
  • 香格裡拉學電工要多長時間—香格裡拉電工培訓學校汶川電工培訓
    香格裡拉學電工要多長時間—香格裡拉電工培訓學校汶川電工培訓1. 維修電工初、中級班 學時2個月 教學內容:電工基礎知識、室內線路維護維修、接地裝置維修、常用低壓電氣維護檢修、電動機基本控制線路檢修、常用工具機電氣線路檢修、電子線路的設計與檢修。
  • 這4種情況千萬別做心肺復甦
    普通大眾若能正確掌握心肺復甦術,快速有效地啟動急救措施,能夠減少猝死事件。心肺復甦主要適用人群為各種原因造成的呼吸、循環驟停,其中快速型心律失常如心室顫動最常發生,其次為緩慢型心律失常。   近年來,急救知識和技術在老百姓當中越來越普及,街頭因緊急施救挽回患者生命也日益增多。但是,並非所有發生急症的人群都適合心肺復甦急救。以下4種情況,心肺復甦不僅不能救命,還有可能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