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RNA靶向NGS技術對原發部位未知癌種有臨床指導價值

2020-10-26 測序中國

近日,日本一項II期臨床試驗發現,使用NGS技術可預測腫瘤起源部位並檢測未知原發性癌症(CUP)的基因突變。結果顯示,基於NGS可預測15種不同的原發性腫瘤類型,並檢測到多種常見基因突變,有助於指導靶向治療並改善患者預後。經NGS檢測指導進行靶向治療的CUP患者,一年生存率達53%,中位總生存期為13.7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5.2個月,客觀緩解率為39%。該研究結果發表在JAMA Oncology上,文章題為「Site-Specific and Targeted Therapy Based on Molecular Profiling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 : A Nonrandomized Phase 2 Clinical Trial」。

該研究是一項在日本19家機構進行的非隨機試驗,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共登記了111名未經治療的轉移性癌患者。經過評估篩選,其中97名患者被納入療效分析階段。這些患者經標準診斷方法後仍未發現原發腫瘤部位。研究團隊對這些患者的腫瘤樣本進行了RNA測序和靶向DNA測序,並利用一種算法根據基因表達和基因改變數據預測原發腫瘤部位。

根據測序數據,研究人員在97名患者中預測了15種不同的原發性腫瘤類型,其中最常見的是肺癌、肝癌、腎癌和大腸癌。檢測到的最常見基因突變發生在TP53KRASCDKN2A中。

圖:基於基因表達和基因突變,NGS數據預測了15種不同腫瘤類型。

然後,患者根據這些腫瘤類型預測結果及其基因改變接受相應的治療,包括分子靶向治療,並評估一年生存率。作為次要終點,研究人員分析了患者的中位總生存率和無進展生存率,以及客觀反應率和治療安全性等因素。

數據顯示,該研究中的患者一年生存率達到53.1%,可認為達到了主要終點。中位總生存期為13.7個月,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5.2個月,客觀緩解率為39%。

研究發現,在68位預測具有更高反應腫瘤類型的患者(包括淋巴瘤、非小細胞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卵巢癌、腎癌、前列腺癌或膀胱癌)中,總生存期為15.7個月,無進展生存期為5.5個月。在29例反應較差的癌症患者(包括膽道癌、胰腺癌、胃食管癌,肝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和頭頸癌)中,中位總生存期為11個月,無進展生存期為2.8個月。

圖:研究中所有患者及反應性較差的腫瘤類型患者的總體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

研究團隊表示,雖然醫生是最終決定治療方法的人,但患者接受的治療方法因其預測的腫瘤類型和檢測到的基因改變而不同。這可能導致某些預後差異,並會影響研究結果。例如,一些攜帶EGFR突變的患者可使用EGFR抑制劑(例如阿法替尼)治療,但一些攜帶特定EGFR突變類型的患者被認為是罕見的,則應進行化療而不是靶向治療。該研究在5例預測為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中檢測到了EGFR突變,其中4例接受了阿法替尼治療,發現這些患者中有2位獲得了超過6個月的持久性無進展生存期。

圖:預測患有非小細胞肺癌、攜帶EGFR突變並接受阿法替尼靶向治療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研究人員指出,該研究發現揭示了這種測序策略的臨床應用性。特別是基於NGS的RNA和DNA圖譜可以預測腫瘤類型以及為CUP患者選擇有效的靶向治療。有趣的是,在該臨床試驗之前對CUP患者進行的一項隨機研究中,與經驗性化療相比,使用基於微陣列的基因表達分析確定位點特異性治療沒有顯示改善的結果。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由於「基於微陣列的表達譜的預測能力不足。」

研究人員表示,潛在的差異性使得該研究存在局限性,且只有經批准的靶向藥物才可使用。因此,該臨床試驗中沒有患者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因為相關抑制劑當時尚未批准用於預測到的腫瘤類型。

該研究評估了針對CUP患者的位點特異性治療的臨床應用,發現通過NGS進行基因表達和基因突變的圖譜分析,可以預測原發腫瘤部位並指導分子靶向治療,有望改善未知原發部位癌症患者的臨床療效。表明基於NGS的靶向治療,是未知原發部位癌症患者的一種很有前途的策略,值得在隨機臨床試驗中進行研究。

參考資料:

1.Site-Specific and Targeted Therapy Based on Molecular Profiling by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for Cancer of Unknown Primary Site:A Nonrandomized Phase 2 Clinical Trial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oncology/article-abstract/2771755

2.NGS-Based Profiling May Guid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Cancers of Unknown Primary

https://www.genomeweb.com/cancer/ngs-based-profiling-may-guide-treatment-patients-cancers-unknown-primary#.X40rCZ2wOM9

相關焦點

  • 對比DNA-NGS與RNA-NGS檢測融合基因的臨床意義
    這種DNA-NGS檢測陽性但靶向治療療效大相逕庭的臨床現象,亟待更好的手段來鑑別哪些患者將獲益,哪些患者不會獲益,以便更精準地指導治療。癌症中大規模基因融合/重排分析顯示,有28%的融合模式為「基因-基因間區域」融合。在臨床上,特別是2019年以來,有大量關於肺癌中「基因-基因間區域」的病例報導[7-14],而且對相應靶向藥物的治療反應不一,如關於NSCLC中ALK融合模式的最新綜述顯示[15],匯總的25例ALK與基因間區域發生的融合病例中,僅有3例報告了對克唑替尼的治療具有響應(表1)。
  • NGS技術落地病理科,加速分子診斷臨床應用發展
    基於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精準治療手段使腫瘤患者生存期及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在這一趨勢下,以新一代測序(NGS)技術為代表的靶向精準檢測方法逐漸從科研實驗室走向臨床病理科的實際應用中。 2019中國病理年會期間,在羅氏診斷主辦的「NGS助力分子病理臨床研究專題研討會」上,我國多位分子病理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了NGS在分子病理診斷中的應用前沿進展。
  • 為什麼要用DNA+RNA的NGS檢測NTRK融合突變?FISH/IHC/PCR不是夠用了嗎?
    NGS是目前臨床較為認可的檢測融合基因的方法,可一次性檢測可用藥的未知融合和罕見融合
  • 艾德生物:伴隨診斷進入二代測序(NGS)時代
    該二代測序(NGS)產品獲批2大癌種、5個伴隨診斷,10個基因,覆蓋了肺癌、結直腸癌目前已上市及擬上市的靶向藥物所需要檢測的基因變異。  NMPA(原CDFA)緊跟國際趨勢,2018年以來已有四款產品密集獲批,代表NGS伴隨診斷產品的突出價值已經獲得監管當局的充分認可。四款產品獲批的同時,CMDE均公布了其技術審評報告,內容詳實,信息全面。
  • [CGOG2015]于敏教授:CTC指導腫瘤精確治療的價值與挑戰
    按照這個方法,我們建立了6個這樣的細胞系,也通過染色確定了這些細胞都是來自上皮細胞,並且和之前的細胞一樣,都是ER陽性。由於這些患者當初有各自的基因型,確診或手術時都經過活檢。而我們建立CTC細胞系的時候,已經幾年過去了,患者都已經接受過不同的治療。那麼考察CTC細胞系與原發腫瘤細胞的基因突變的情況是否會存在差異呢?
  • 貝家講壇|大有可為-NGS在臨床科研中的價值應重新定義
    講 隨著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時代的來臨,精準治療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精準治療,檢測先行!基因檢測在肺癌臨床診療中的意義和地位毋庸置疑,近年來,精準檢測技術也逐漸被應用於抗腫瘤新藥的臨床研究中,讓我們看到了他的大有可為。那麼,基因檢測技術到底該如何應用?能夠給臨床科研帶來哪些幫助?
  • 中國首個NGS在臨床腫瘤學實踐中的大規模調研報告
    近年來,NGS技術發展迅速,其應用已進展至臨床腫瘤檢測,尤其在中國的普及發展,由於沒有受到監管的控制,NGS的普及應用程度可能比國外更高。 中國腫瘤NGS臨床普及應用程度有多高?沒人統計過,基於此背景,CSCO腫瘤生物標誌物委員會攜手燃石醫學共同發起和完成了具有中國NGS代表性的腫瘤醫生調研報告。
  • 「IPO前哨」具備戰略價值,諾禾致源仍需打開引擎!
    諾禾致源諾禾致源是一家位於基因測序中遊的服務提供商,區別於燃石醫學、世和基因、華大基因、貝瑞基因、安諾優達等公司為醫療服務機構或個人提供臨床、醫療類的基因檢測服務,服務內容以無創產前基因檢測為主,還包括藥物靶向治療檢測、遺傳缺陷基因檢測、腫瘤基因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疾病風險評估等。
  • 【FDA重磅】開啟了基於腫瘤基因而不是腫瘤原發部位治療的新紀元!!!FDA批准不限癌種關鍵基因靶向療法,治療NTRK融合腫瘤
    原肌球蛋白受體激酶(TRK)融合腫瘤中,NTRK基因與無關基因融合,導致變異的TRK蛋白產生。變異的TRK或者TRK融合蛋白持續激活,從而引發永久的信號級聯反應。這些蛋白在TRK融合癌患者中是驅動腫瘤增長和轉移的主要因素。TRK融合癌不局限於特定細胞或組織種類,它可以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出現NTRK基因融合的腫瘤類型包括乳腺癌、結直腸癌、肺癌、甲狀腺癌等等。
  • 試驗對比了RNA測試與DNA-RNA測試診斷不確定甲狀腺結節的有效性
    Livhits博士在試驗結論中寫道:「鑑於這些發現,分子測試的選擇可能取決於診斷性能以外的因素,例如成本、處理時間、樣本不足率以及關於特定突變的信息(可能會指導未來的治療)。」 重要的是,總共有87名患者(51%)通過RNA測試篩查,83名患者(49%)通過DNA-RNA測試篩查,避免了診斷性甲狀腺切除術。此外,超聲監測可用於90例結節,其中85(94%)例在中位隨訪12個月時,保持了病情穩定。
  • 「Illumina斥資80億美元召喚親兒子Grail回家」,DNA甲基化就是這麼...
    Grail的目標就是在Illumina的測序技術平臺上,開發通過無創血液檢測腫瘤cfDNA來實現泛癌種早期篩查。 研發投入成本巨大,Illumina眾籌養兒,Grail「吃百家飯」長大,不負眾望,通過CCGA-1研究中的探索已經找到了癌症早篩首選的技術路線—靶向甲基化測序。
  • NGS來了 | NCCPS 2019
    二代測序能快速鑑別診斷; 既可以發現已知病原體,又可以發現完全未知的病原體 ; 檢測結果受抗生素影響很小; 與傳統檢測方法聯用能有效提高病原檢出效率; 在局灶感染中直接檢測感染部位的標本更有顯著優勢。
  • 助力精準醫療,「高通量、低成本」NGS市場規模超百億
    近日,FDA批准了泛癌種靶向藥拉羅替尼上市,意味著不管什麼癌種,只要存在NTRK基因融合,就可以用這個藥物治療基因測序的技術更替演進很快,三代測序也在發展完善中,其主要的特點是單分子測序,但因為錯誤率較高,目前分析軟體也不夠豐富,限制了其商用,但在未來的循環腫瘤DNA(ctDNA)及單細胞測序中,應用價值將明顯體現。基因測序應用領域除涉及醫學檢測(生育健康-NIPT、腫瘤和遺傳病診療,病原微生物)外,還有基礎科研(疾病、藥物研究,人重測序),及農業育種、環境監測等多方面。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攜手華大揭示原發和復發肝癌腫瘤微環境差異...
    該論文運用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系統地展示了肝癌原發腫瘤和早期復發腫瘤的免疫微環境的差異,揭示了早期復發肝癌特徵性免疫圖譜和免疫逃逸機制,為靶向肝癌免疫微環境為基礎的治療新策略提供了理論基礎和新思路。、聯合治療,以及新藥研發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艾德生物與默克達成肺癌靶向藥物臨床研究合作
    默克總部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專注於健康、生命科學以及前沿功能材料技術領域。默克MET抑制劑Tepotinib已於2020年3月獲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上市,用於治療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 NGS檢測平臺助力諾禾致源布局腫瘤檢測領域
    同年,美國癌症協會主辦的《癌症臨床醫生雜誌》上發布的調查數據顯示,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居癌症死因之首。因此,目前對肺癌驅動基因的研究也是國際各大基因科技公司與各大高校生物基因實驗室對腫瘤靶向治療研究的熱門方向。
  • 【調劑】南方科技大學 胡海亮課題組招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調劑生
    考研調劑招生信息學校:南方科技大學專業:醫學年級:2021招生人數:1招生狀態:正在招生中聯繫方式:郵箱:liss3@mail.sustech.edu.cn補充內容接收對象:報考2021年碩士研究生的本科生,專業為生物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或相關專業。
  • NGS腫瘤檢測大Panel成大勢所趨,「和瑞基因」如何卡位百億藍海?
    大Panel基因檢測的出現也是因為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兩個方面有著迫切的臨床需求和應用前景。隨著腫瘤基因組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腫瘤驅動基因被揭示,藥物靶點也越來越多。而大Panel涵蓋的基因數多,能幫助患者篩選出更多藥物作用靶點,從而指導靶向治療。
  • 投身腫瘤NGS檢測,金橡醫學以匠人精神守護健康
    曹善柏表示,在2015年到2017年期間,由於對NGS的臨床醫學應用沒有明晰的認識,很多企業的研發和產品推廣方向與臨床實際應用出現了相當大的脫節,導致當時很多投入沒有實際臨床價值。金橡醫學創始團隊意識到,找到正確的方向很重要。
  • TMB專家共識發布|腫瘤突變負荷檢測及臨床應用中國專家共識
    中國人群TMB 的獨立預測價值仍需更多前瞻性研究驗證。多項回顧性研究發現高bTMB 與NSCLC 患者接受單藥ICIs 治療獲益顯著相關,但尚未獲得高級別前瞻性臨床研究證實。腫瘤原發灶與遠處轉移灶組織均可用於tTMB 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