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該工程曾拿下「諾貝爾獎」?多項新型專利,被譽為川藏第一橋

2021-01-09 科技總覽

中國該工程曾經拿下「諾貝爾獎」?多項新型專利,被譽為川藏第一橋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

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我國在基建領域有著不俗的表現,而且因為我國國土太過遼闊,地形太過多樣化,我國被「迫」建造了許多世界級的工程,由於基建技術的精湛,我國也被很多人稱讚為基建狂魔。

而我國就有這麼一項工程,拿下了橋梁界的「諾貝爾獎」,也就是IBC「古斯塔夫·林登少」金獎,這就是我國的興康特大橋,該橋梁擁有著8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被譽為川藏第一橋。

因為該工程剛好坐落在四川盆地到青藏高原的爬升段,地震活動頻繁,對於橋梁的抗震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為此我國工程師在中國國內首次將防屈曲鋼支撐,用作懸索橋的中央扣,用於抵抗強地震。

據悉該工程單單是全橋主纜鋼絲就用了近35000根,鋼絲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6萬公裡,足足可以繞地球一圈半的長度,也是創下了世界之最,不僅如此,對於主纜,設計師還將主纜外部塗滿護防層。

將上萬數量的鋼絲進行封閉鎖緊,避免任何腐蝕主纜的存在進入內部,這樣一來,主纜就成為興康特大橋唯一不用更換的零件,不僅免去維修的麻煩,同時也省去更換主纜的費用。

而興康特大橋的建成通車,也是我國強大基建實力的體現,像我國工程師以及施工人員,在如此惡劣的施工環境下,修建這樣一個世界級的橋梁,克服的困難可想而知。

橋梁一方面要抵抗頻發的地震災害,一方面還要抵抗大風吹襲,但是興康特大橋通車這麼久,還是屹立不倒的站在那裡,像我們中華民族一樣,你說對不對呢小夥伴?

相關焦點

  • 超級工程!中國人7年建1橋 創多項世界之最
    正在建設的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集橋、島、隧道於一體,全長55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是中國建設史上裡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現在港珠澳大橋開工即將7年,工程進展如何?什麼時候通車?
  • 中國共有7座橋榮獲橋梁界「諾貝爾獎」,其中6座為長江大橋
    我國被譽為基建狂魔,遇水搭橋,逢山開路,沒有什麼工程難得倒我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橋梁界的「諾貝爾獎」喬治·理察森獎。這個獎設立於1988年,每年評一次,而且僅授予一個在橋梁設計、建造、科研等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橋梁,由世界各國橋梁專家投票得出,所以頗為珍貴。我國目前共有6座橋梁得過該項殊榮,來看看都有哪些?
  • 這位泰州籍院士,拿下「中國諾貝爾獎」!
    這位泰州籍院士,拿下「中國諾貝爾獎」!政務 近日有「中國諾貝爾獎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橋不斷刷新世界級
    全長55公裡,世界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長5.6公裡,世界上最長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海底隧道最深海平面下46米,世界上埋進海床最深的沉管隧道;對接海底隧道的每個沉管重約8萬噸,世界最重的沉管;世界首創的深插式鋼圓筒快速成島技術……中國橋梁建設者研發了10多項世界領先的專用設備和系統,獲得了500多項專利,攻克了10餘項外海沉管安裝世界級的工程難題。
  • 「世紀工程」川藏鐵路雅林段正式開工
    本報訊 日前,川藏鐵路(雅安至林芝段)正式開工建設,這是目前世界上在高海拔、大高差、強地震等環境下難度最高的高原鐵路,包含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隧道、主跨千米級鐵路懸索橋等超級工程。
  • 「海內第一橋」——泉州洛陽橋
    中國第一座海灣大石橋洛陽橋(原名萬安橋),素有「海內第一橋」之譽,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構橋,在中國橋梁史上與趙州橋齊名,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稱之為「中國古代橋梁的狀元」。  洛陽橋是我國這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橋。它始建於1053年,整整花六年時間才建成。
  • 盤點: 中國10大奇蹟工程
    大橋工程全長36km,是當時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長的跨海大橋。該橋於2003年11月4日開工建設,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車。 NO.2掛壁公路 掛壁公路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而出的,我國一共有六條掛壁公路,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及晉東南,有錫崖溝(陵川縣)、郭亮(輝縣)、陳家園(陵川縣)、回龍(陵川縣)、崑山、井底(平順縣)。
  • 燕山大學組織研發的「川藏鐵路用Q500qENH橋梁鋼及應用技術」項目通過技術評審
    11月21日,由燕山大學組織研發、服務於川藏鐵路中段工程(雅安至林芝)的「川藏鐵路超大跨度橋梁用高性能Q500qENH鋼及應用技術」項目,通過了中國鋼結構協會組織的評審。經過近兩年的科研攻關,王青峰教授組織合作團隊,圍繞川藏鐵路超大跨度免塗裝耐候鋼橋的應用需求,基於紮實的研發工作基礎完成了高性能Q500qENH鋼及相關應用技術的研發,解決了該國家重大工程對關鍵材料的需求。
  • 王杜江:川藏鐵路上的「藍色巖羊」
    作為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鐵路建設創下多項世界工程紀錄,成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也是我國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條和目前唯一一條進藏鐵路。這條天路的勘察設計單位就是王杜江供職的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除青藏線外,我國還有四條規劃建設中的進藏通道:川藏鐵路、滇藏鐵路、新藏鐵路與甘藏鐵路。
  • 江陰大橋:中國第一大跨徑懸索橋
    江陰長江公路大橋主跨1385米,為一跨過江鋼箱梁懸索橋,是我國第一座跨徑超千米的特大型懸索橋,繼日本明石橋、丹麥大帶橋和英國亨伯橋之後,位居世界第四。江陰大橋於1994年9月開工建設,1999年9月底建成通車,2001年4月通過國家的竣工驗收。
  • 4座詹天佑獎、2座魯班獎、1座國際橋梁"諾貝爾獎"!"四川橋"這樣...
    在建橋行業有這樣一說:「鋼管混凝土橋,世界看中國,中國看四川。」鋼管混凝土橋梁由四川省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公路設計院)首創,經過30餘年發展,現已成為和斜拉橋、懸索橋具有競爭力的一種橋型。今年,由四川公路設計院等單位聯合組建的四川省鋼管混凝土橋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榮獲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
  • 2019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第一名轟動全球
    十 嫦娥四號登月2019年1月3號,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航並完成兩器互拍,達到了工程既定目標,這標誌著嫦娥四號工程圓滿的完成了任務。該平臺可以在全球95%的海域進行作業,將為我國海洋能源的勘探以及開發有著重要的意義。七 平潭公鐵兩用大橋建成2019年9月25日 ,被橋梁專家譽為世界上在建橋梁難度最大的壇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線貫通,該橋是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影視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公鐵兩用橋。
  • 這座橋不用一釘一鐵,還屹立幾百年不倒,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甘孜州位於四川省西部,康藏高原東南部,是我國第二大藏區,千百年來,這裡的人民創造了絢麗多姿、底蘊深厚的康巴文化,在甘孜州新龍縣樂安鄉境內,有一座木橋,整座橋不用一顆釘子、一塊鐵板,屹立數百年,被譽為「康巴第一橋」。
  • 世界第一高橋在四川這個地方合龍
    這是世界第一高、第二長的山區鋼桁梁懸索橋,預計今年9月底完成主體工程。該橋也是四川省道206和省道307的過江通道。獲評「國家優質工程獎」。,瀘定大渡河特大橋是一座建設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帶、複雜風場環境下的超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全橋長1411米,主跨1100米,採用鋼混疊合橋道系,總造價超過10億元,被譽為「川藏第一橋」。
  • 川藏鐵路中間段有望於明年確定線路走向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眉靈)4月2日,記者從在成都召開的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提高進藏高速公路和鐵路橋隧抗災能力的深化戰略研究」中期工作檢查會暨課題三工作會上獲悉,川藏鐵路的最難段、也是中間段,有望於明年確定最終線路走向。
  • 諾貝爾獎與專利的那些故事
    耶穌曾說:「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某某現說:「發現的歸諾貝爾獎,發明的歸專利」一、發現的歸諾貝爾獎在諾貝爾(Alfred Nobel,1833-1896)先生逝世5年後,第一屆諾貝爾獎於1901年頒發,五個獎項分別為物理學獎、化學獎、醫學獎、文學獎
  • 專利數據顯示,中國的科研遠未到衝擊諾貝爾獎的層次
    而像歐美日那樣幾乎每年能夠拿諾貝爾獎才能反映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相對於歐美日這些發達國家,中國的科研實力其實遠未到討論諾貝爾獎的層次,至少諾獎成果的專利數據顯示這一點。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都在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相關科學家都申請了大量的專利。這些專利都是相關行業最早的原創基礎專利,是開行業先河的領先技術。
  • 2019年中國10大超級工程,第1名轟動全球,被譽為七大奇蹟之一!
    今天小編給大家交上一份基建成績單,了解一下2019年中國10大超級工程,一起感受一下厲害了,我的國!  7、平潭公鐵兩用大橋建成  2019年9月25號,被橋梁專家譽為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全線貫通,該橋是我國首座跨海公鐵兩用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公鐵兩用大橋
  • 「橋橋」這些超級工程,你知道幾個?
    中國鐵路橋梁的建設  正在一次次打破世界紀錄  首座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  實現五項「世界首創」技術的大橋  世界首座「矮個子」公鐵兩用斜拉橋  世界級大跨度高速鐵路公鐵兩用懸索橋  ……  你們知道這些超級工程  到底有多厲害嗎
  • 高速公路川藏鐵路齊頭並進,雪域高原迎坦途
    項目由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快速攀升,建設過程中克服了「地形條件極其複雜、地質條件極其複雜、生態環境極其脆弱、氣候條件極其惡劣、工程施工極其困難」五個「極其」挑戰,創造了「六個第一」「七個首次」的奇蹟,成為平原向高原跨越的「雲端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