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材料的基本知識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內外電極是電容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電極主要是用來貯存電荷,其有效面積的大小和電極層的連續性是影響電容質量的兩大因素。外電極主要是將相互平行的各層內電極並聯,並使之與外圍線路相連接的作用。片容的外電極就是晶片端頭。
用來製造內外電極的材料一般都是金屬材料。

一、內電極材料
大家知道,片式電容的內電極是通過印刷而成。因此,內電極材料在燒結前是以具有流動性的金屬或金屬合金的漿料的形式存在,故叫內電極漿料,簡稱內漿。由於片式多層瓷介電容器採用BaTiO3系列陶瓷作介質,此系列陶瓷材料一般都在950℃~1300℃左右燒成;故內電極也一般選用高熔點的貴金屬Pt、Pd、Au等材料,要求能夠大1400℃左右高溫下燒結而不致發生氧化、熔化、揮發、流失等現象。
幾種金屬的熔點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漿料有Ni,Ag/Pd、純Pd的漿料,Ag/Pd、純Pd均為貴重金屬材料,價格昂貴。純Ag的內電極因燒結溫度偏低,製造的產品可靠性相對較差。因此,現在一般很少使用。針對銀的低熔點和高溫不穩定性,一般用金屬Pd和Ag的合金來提高內電極的熔點和用Pd來抑制Ag的流動性。目前常用的內漿中Pd與Ag的比例有3/7,6/4,7/3(分子為金屬Pd,分母為金屬Ag),而純Pd的內電極因價格昂貴也很少使用。
對於片式電容而言,其內電極成本佔到電容器的30%~80%,從而採用廉價的金屬作為內電極,是降低獨石電容器成本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日本和其他一些國家,早在60 年代開始研製開發以賤金屬為內外電極的電子漿料。目前用Ni作內電極,Cu作外電極的工藝已十分成熟。這樣,高燒高可靠且用賤金屬可降低成本,使得他們的片式電容目前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日本已有太陽誘電、村田製作所、TDK三家公司已將Ni電極產品投入到大生產中,並已投放市場。村田GRM600 系列溫度補償獨石電容器是用Cu作內電極,月生產量為1億支。
金屬鎳作為內電極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賤金屬,而且具有較好的高溫性能,其作為電極的特點:(1) Ni原子或原子團的電子遷移速度較Ag和Pd-Ag都小。(2) 機械強度高。(3)電極的浸潤性和耐焊接熱性能好。但它在高溫下易氧化成綠色的氧化亞鎳,從而不能保證內電極層的質量。因此,它必須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然而,恰恰相反,含鈦陶瓷如果在還原氣氛中燒結,則Ti4+將被還原成低價的離子而使陶瓷的絕緣下降。因此,要使Ni電極的質量和BaTiO3含鈦陶瓷的介電性能同時得到保證的話,一般採用保護性氣氛狀態燒結。

二、端電極材料
端電極起到連接瓷體多層內電極與外圍線路的作用,其對片容最大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晶片的可焊與耐焊性能方面。我們目前有兩種基本形式:
(1)純銀端電極。因為銀與錫的熔點相差比較大,困此,此端電極一般只適於手工烙鐵焊。此焊接方式的優點在於焊接時,只有晶片的兩端承受烙鐵的高溫熱衝擊,而瓷體受熱衝擊相對較小,因此,電容器受熱衝擊的影響較小,但效率較低,端電極附著力差。
(2)三層電極,常用的有Ag-Ni-Sn、Ag-Ni-Au、Cu-Ni-Sn(BME)共三層。第一層銀層是通過封端工序備上去的;第二層鎳層和第三層錫層(或金)是通過電鍍工藝鍍上去的。因為此端電極最外層為錫層,因此,適合所有的焊接。三層電極的作用:
Ag: 與內電極良好接觸,其直接影響晶片的可靠性,厚度一般在50um。
Ni: 熱阻礙層,其厚度對晶片耐焊接熱有直接的影響, 厚度2~4um。
Sn: 與外圍線路有良好接觸。直接影響晶片可焊性能, 厚度4~7um。
此焊接方式的優點是適合大規模自動化生產,即SMD貼片系統。
另外,片式電容在線路板上焊接時,焊膏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目前最常用的焊膏是Sn62。現將國內外其他幾種焊料列舉如下:

電容傳感器相關文章:電容傳感器原理

相關焦點

  • 3D列印石墨泡沫革新電極材料
    聯合團隊利用數字光處理和化學氣相沉積兩種現代工業技術,研製的一種獨特的3D中空石墨泡沫(HGF),具有周期性多孔結構和良好力學性能,成功實現了電極高機械強度和超高活性材料負載量。相關論文已發表於《探索》。  「該成果不僅為製備優秀機械強度和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提供了一種新方法,也為先進能源存儲設備的規模化應用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 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前景分析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陳軍團隊受《自然綜述—化學》編委會邀請,發表題為《有機電極材料在鋰電池中的實際應用前景分析》的綜述論文,對有機電極材料的結構特徵、作用機理、構效關係等進行了深入闡述,著重分析了有機電極材料的實際現狀和應用前景,有助於學術界和工業界充分了解有機電極材料的實際應用潛力和待解決的問題。
  • 【材料】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如何同時克服上述兩個缺點,製備性能穩定的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一直是材料和能源研究領域面臨的挑戰。穩定性測試表明這一剝離碳纖維/混合價態氧化釩納米線複合電極在十萬次充放電後沒有觀察到性能衰減,其極高的穩定性遠遠優於目前已知的其他氧化釩超級電容器電極。
  • 你會正確選擇石墨電極材料
    ,作為首選材料,石墨電極材料在實際的的選材中往往有很多使人迷亂的特點,選擇石墨電極材料的依據也有很多,但主要的有以下四個標準:對於同等平均粒徑的材料,電阻率小的材料,其強度和硬度也會相應略低於電阻率高的材料。
  • 柔性OLED的電極材料和載流子傳輸材料
    有機材料的適當選取可以大大提高 柔性OLED器件的發光性能。近年來,人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開發各種新材料,以期研製出具有更好性能的EL器件,從而實現全色顯示。從 柔性OLED器件的結構來考慮,柔性有機電致發光材料可以分為:電極材料、載流子傳輸材料和發光材料。
  • 鎢極氬弧焊——電極材料
    1.對電極材料的要求TIG焊用電極材料,對TIG焊電弧的穩定性、連續工作時間及焊接質量影響很大。對電極材料的要求是:(1)耐高溫要求電極在焊接過程中不熔化燒損。否則不僅使電極本身消耗很快,而且還會使電弧發生飄移,造成電弧不穩定。此外,電極一旦熔化,電極材料進入熔池會汙染焊縫,產生焊接缺陷,影響焊縫質量。(2)發射電子能力強要求電極材料的逸出功小。特別是在高溫時應具有較強的熱電子發射能力。(3)載流能力大要求電極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及導熱性能,能承載較大電流而不過熱。
  • 新型電極材料「助力」鋰電池「快充」
    因此電極材料對鋰離子的傳導能力是決定充電速度的關鍵。電極材料是決定電池性能的關鍵因素之一。將黑磷複合材料做成電極片。充電9分鐘可恢復約80%的電量、2000次循環後仍可保持90%的容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季恆星研究組與合作者全新設計的新型鋰電池電極材料——黑磷複合材料,使兼具高容量、快速充電能力且長壽命的鋰電池成為可能。該成果10月9日發表在《科學》。
  • 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柔性透明電極材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全球與中國柔性透明電極材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首先介紹了柔性透明電極材料的背景知識,包括柔性透明電極材料的相關概念、分類、應用、產業鏈結構,國際市場動態分析,國內市場動態分析,宏觀經濟環境分析及經濟形勢對柔性透明電極材料行業的影響,柔性透明電極材料行業國家政策及規劃分析,柔性透明電極材料產品技術參數,生產工藝技術,產品成本結構等;接著統計了全球及中國主要企業柔性透明電極材料產能
  • 超級電容器用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及性能研究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二維碳材料,具有電導率高、比表面積大、化學穩定性強等優異特點,是超級電容器的理想電極材料。綜述了近幾年石墨烯基電極材料的製備方法及其性能特點,對於其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作了簡單的闡述。
  • 固態電池什麼時候可以商用_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全固態電池電極材料   雖然固態電解質與電極材料界面基本不存在固態電解質分解的副反應,但是固體特性使得電極/電解質界面相容性不佳,界面阻抗太高嚴重影響了離子的傳輸對於電極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電極材料及其界面進行改性,改善電極/電解質界面相容性;二是開發新型電極材料,從而進一步提升固態電池的電化學性能。   正極材料   全固態電池正極一般採用複合電極,除了電極活性物質外還包括固態電解質和導電劑,在電極中起到傳輸離子和電子的作用。LiCoO2、LiFePO4、LiMn2O4等氧化物正極在全固態電池中應用較為普遍。
  • 製備出高性能錳基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以電動汽車和電網蓄能為重大應用需求的下一代鋰離子電池,在滿足安全、環保、成本、壽命等基本條件下,對能量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打開APP 鋰硫電池優缺點_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發表於 2019-08-23 11:46:30   鋰硫電池電極材料   造紙工業一種很常見的副產品:木質磺酸鹽,已被壬色列理工學院科學家證明可做為鋰硫電池的低成本電極材料,目前研究小組創建了一款手錶鋰硫電池原型
  • 二維MXene作為新一代顯示器的電極材料
    美國和韓國的研究人員報導了第一種高效柔性發光二極體,它採用二維碳化鈦MXene作為柔性透明電極這些基於氙的發光二極體(MX-LED)從材料的合成到應用都是通過精確的界面工程實現的,具有很高的效率和靈活性。 近年來,柔性顯示器發展迅速,全球柔性顯示器市場迅速擴大。開發具有優異柔韌性和導電性的柔性透明導電電極(TCEs)是下一代顯示器的關鍵要求之一,因為傳統的透明導電電極銦錫氧化物(ITO)很脆。
  • 脫嵌鋰在電極材料內產生的應力分析
    Li+在脫出和嵌入到正負極的晶體結構時,會導致正負極材料發生體積膨脹,例如傳統的石墨材料在嵌鋰的過程中會發生10-15%左右的體積膨脹,這種體積變化會在電極內產生應力的變化,對材料的結構造成一定的破壞。對於電極充放電行為模擬最常見的是採用單顆粒模型,以一個球形顆粒對電極的行為進行模擬,但是在實際中很少有活性物質顆粒是標準的球形,例如部分負極為橢圓形,甚至是片狀的。
  • 電池電極材料缺陷工程的相關研究進展
    近日,長沙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張怡瓊博士與湖南大學王雙印教授一起合作,以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IF=25.809)上發表題為「Defect Engineering on Electrode
  • 電極材料新突破 藉助3D列印製備石墨泡沫獲成功
    「團隊自成立以來,通過3D列印技術實現高性能電極的定製化和產業化是一直以來奮鬥的目標。通過選擇不同的列印技術、結構設計和列印材料用於實現電極材料多樣化的定製。」 論文通訊作者、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教授官操介紹說。
  • 小龍蝦殼等原料製成高性能電極材料
    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朱錫鋒教授團隊近期提出一種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成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據了解,中科大研究團隊採用生物模板—鹼活化的方法,以小龍蝦殼為輔助材料,從重質生物油中成功合成具有超高比表面積、高孔容和適宜氧原子含量的分層多孔碳。同時,他們還研究了活化溫度對分層多孔碳雜原子含量的影響,對獲得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工藝條件進行了優化。
  • 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固相擴散係數測量方法
    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主要包括Li+在正負極固相中的擴散、在電解液中的擴散和電極界面處的電荷交換過程,其中固相擴散是相對較慢環節,往往成為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限制環節。固相擴散係數是表徵電極材料動力學特徵的主要參數,因此準確的測量電極材料的擴散係數具有重要的意義。
  • 柔性電致變色器件中的納米電極材料
    對於電致變色器件,理想的電極材料不僅需要高導電率,而且需要極好的透光性和抗化學以及電化學腐蝕的能力。電致變色器件中常用的電極材料是ITO薄膜。但是,其導電性不足夠獲得很高的響應速度,尤其是在大面積器件中。並且其2D平面結構嚴重的限制了電致變色材料和電極之間的接觸面積,會顯著地限制電致變色器件中的電化學反應速度。另外,它的脆性也阻礙了其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中的應用。
  • 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
    原標題:小龍蝦殼輔助重質生物油製備電極材料中安在線 中安新聞客戶端訊記者12月5日從中國科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熱科學和能源工程系朱錫鋒教授研究團隊提出「廢棄生物質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新方法,採用農林廢棄物熱解獲得的重質生物油和廚餘垃圾中的小龍蝦殼,通過簡單的合成即可製備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