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說的這8句話,震驚歐洲震撼世人!簡直就是當頭一棒

2020-12-05 文眼看世界

尼採號稱自己是太陽,且是天下最聰明的人,在中國人看來,這種性格很狂妄自大,甚至帶有著病態式的自負。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顛覆了歐洲,打破了統治西方近千年的基督教魔咒,讓人們進入到了自我創造的新領域。

尼採為何這麼狂呢?他具體狂在哪呢?請看他說的這8句話:

1,在我的生命中,我從來不去思考那些不是真正問題的問題,我從來不浪費我的時間和力量。

尼採認為,我們要學會從具有價值的問題中汲取力量,而把那些沒有價值的東西剔除掉,以免影響我們的人生,耽誤我們的時間。他說,在對待那些一般觀念上,他從來沒有浪費過時間,上帝不是別的,而是一個「你不應思想」的粗劣命令,人類的拯救不依賴於此。

上帝在整個歐洲已經死去,我們寧願選擇自己去創造,也不要把時間浪費在對神靈的祈禱上。

2,天才幾乎必然是舒適的。

尼採在書中回憶:當我還是小孩子時,我就相信,飲酒和吸菸簡直是摧毀青年人意志的毒物。我不會相信任何不是隨著身體自由活動而產生的思想。身體的不適所產生的大都是平庸的世俗之物,天才必須是首先能讓自己感到愉悅和舒適的人。

天才有賴於一種繼續不斷為自己獲得大量精力的可能性。天才不懼怕死亡,他活於時間之外,世界之外。

3,一個人必須儘可能的遠離偶然事件和外來刺激。

自我壁壘是精神飽滿的一種本能表現。對我而言,一些令人愉快的、聰明的、智慧的書,就是我藉以復原的東西。

在這種自我壁壘中,我意識到上帝的可惡。上帝唯一的理由是他的不存在。

4,偉大的人或詩人只從他自己的經驗中挖掘真理。

當我們評判某些人們或他們的種族時,我們需要想像他們是具有半人半獸半神特性的。偉大的詩人只從他自己的經驗中發掘,這種情形達到了某種程度以致後來他自己都不能再接著忍受他的作品。

驅使一個人瘋狂的不是疑惑而是確定,想要理解這點,我們必須把自己變得深奧,我們自己必須是個哲學家。

5,沒有烏雲能掩蓋我們創造的天空。

有生之年,我們要學會一種像華格納那樣的能使人達到奇妙狂喜的能力。當我們的力量足以使那些最可疑而危險的東西轉變為有利於我們自己時,我們就會變得更加有力。

個體不是孤立的存世,一個人並不是偶然的東西而是必然的東西的初步證明。不斷需要保護自己的人,可能會因此大大削弱他的體能以致不能再保護自己。創造和意志力是我們唯一能把握的「今生」。

6,愛你的鄰人以及為他人而活,是保持自我中心主義的一種手段。

自我中心主義慢慢使你從離失和偏誤中迴轉來,促成一個人的種性質和能力,而這些性質和能力有一天將會成為你整個事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主要事業、目的、志向和意義方面,它會培養一切有用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我們的一生簡直是可驚嘆的。為了重估各種價值,我們需要比一般人所具有的才能更高的才能,尤其需要那些現在看來還沒互相矛盾和對立的才能。

沒有自我,就沒有創造,更不會出現超人。

7,我一直都是這樣,從來沒有任何欲望。

尼採說,我是這樣一個人,在活到四十四歲時,竟然能夠對自己說「他從來沒有為榮譽、女人或金錢動心過」,因為他並不需要這些東西,即便有一天我成為大學教授,欲望也從來沒有進入我的腦海。我從來不會做欲望的奴隸。

我唯一的欲望可能就是一種不讓自己停止思考的意識。

8,需要指出的錯誤:人們往往在概念中尋求人性的偉大,找尋人性中的「神性」。

鑑於以上這個錯誤,我們所有的政治問題、社會秩序、教育問題等,都徹底的變得虛偽了起來,因為最有害的人被當做了最偉大的人。為了追求偉大,人們開始變得盲目,開始輕視生活中的基本需求和基本常識。

悲傷、病態,甚至敏感不屬於偉大範疇,只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激情,毫無間斷的工作和對後世的長遠目光、責任心,才是偉大。

人類所具有的神性和偉大性之一的是命運之愛,即一個人無論在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應該希望做出改變,這種改變是一種必然性(而不做任何改變也同樣是一種命運,一種無法逃避的必然性),他不但要忍受這種必然性,並且他沒有理由去隱瞞它,在面對必然性時,面對人類的共同命運時,所有的浪漫主義都是虛假的——儘管意識到自己會死,感到自己的命運的不可抗拒,但他必須去愛它。

相關焦點

  • 尼採:病態的人生和健康的哲學
    ——你就知道,此時的尼採已經一腳踩在了瘋狂的邊緣。令人大惑不解的是,這本書的書名出自羅馬總督彼拉多指認耶穌基督時說的名言:「瞧,這個人!」把這句話作為個人自傳的標題,尼採絕不是無意為之。要知道在同一年,尼採還寫出了《敵基督者》,作為有史以來最著名的基督教的反對者,尼採竟然像指認耶穌基督一樣來指認自己,其中的反諷和緊張非常耐人尋味。我們會在尼採專題的最後再回到這個問題。
  • 尼採世人眼中的天才如何變成了歷史中哲學家唯一的一個瘋子?
    弗裡德裡希·威廉·尼採(德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是德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在開始研究哲學前,尼採是一名文字學家。
  • 尼採《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謂勇敢,就是敢於超越
    尼採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有的不是悲憫,而是憤怒,是猛烈的攻擊,還有驕傲與蔑視。精神與世界天才總是不被世人理解。在《瑞克和莫蒂》中,擁有天才大腦的瑞克,穿梭於不同宇宙之中,襯得普通人的價值觀俗不可耐,這也讓瑞克無法處理自身的感情生活,無法面對家人。聰明的人總是不幸福,懂得太多本身是一種詛咒,其做出的事情又總被誤解。
  • 尼採「振聾發聵」的10句話,越品越有味,不愧是哲學狂人
    記住尼採這句話:「每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2、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從半山上看,世界顯得最美。尼採的哲學觀跟中國的中庸之道有共同之處。在平原看風景,人會被周邊的障礙物擋住,無法窺見全貌;在山頂看風景,雖然看遍美景,卻陷入不過如此,再也沒有更好的境地。在半山腰看風景,除了可以看到萬裡河山,還可以憧憬登頂之後的美景。
  • 尼採到底是個幹啥的?
    說尼採是雞湯導師,別不信,大家可以搜一下,搜出來的文章基本都是:《尼採箴言:把人性看得透透的》《尼採的這十句話,藏著人生必備的智慧》《看懂了尼採,也就看懂了人生》……估計尼採看到這些東西,內心應該也掛不住了,拜託,自己是哲學家,很要臉的好不好?哲學家被當成雞湯狗,這跟要臉的公號博主被當成印度人有啥差別?
  • 弗洛伊德評論尼採的語錄,真是一針見血,讓人對尼採有了新的認識
    喜歡哲學的朋友,多少都聽說過尼採的大名,尼採在很多人眼裡,都是狂浪不羈的,因為尼採很多名言都很狂狼,感覺就沒有把世人放在眼裡,包括神,但他的言語裡都充滿了哲理,值得人們去反省自己。就像尼採比較出名的一句,「上帝死了!」,「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沒有神!」
  • 孫周興:尼採與哲學的未來性
    文字實錄已經老師審閱名師介紹:孫周興老師,哲學家,同濟大學歐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長中國讀者閱讀海德格爾和尼採的哲學著作,有一個人永遠繞不過去,這個人就是同濟大學的哲學教授孫周興老師。所以未來的哲學思考應該有一個實存哲學的出發點,這個出發點是尼採,以及後來的海德格爾為代表的歐洲現代人文哲學為人類未來思想準備好的。第三,未來哲學還具有一個非種族中心主義的前提。這就是說,未來哲學是世界性的。由尼採發起的主流哲學傳統批判已經宣告了歐洲中心主義的破產。擴大來說,就是種族中心主義的破產。
  • 尼採說那些殺不死你的……
    尼採說那些殺不死你的…… 一場大勝,一波連勝,兩天過去,你會發現這場比賽的新聞特別少,尤其是稱讚恆大的消息,簡直是少的可憐,也不見那些戰術分析師來沙盤推演了,對比國安十連勝時期的喧囂,你會發現這兩天特別安靜。
  • 尼採為什麼說「上帝死了」?
    」跟耶穌要求人們崇拜他和上帝不同,尼採從不要求別人崇拜他自己。尼採告訴我們,《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基本觀點乃是「永恆輪迴思想」,但是這本書採用了隱喻、抒情和箴言的表達方式,不同於一般系統性的哲學著作,因此讀起來更顯得晦澀難懂。海因裡希·馮·施泰因博士曾跟尼採說,他對《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完全不理解」。
  • 為什麼會受到自傲的尼採喜愛
    那個人就是尼採,說到尼採這個人,大家或許有的並不熟悉他。尼採是德國著名哲學家、語言學家、文化評論家、詩人、作曲家、思想家。說到這個人,尼採可以算得上是魯迅,梁啓超等人的精神導師。魯迅曾這樣評價過他:「若夫尼佉,斯個人主義之至雄傑者矣。」
  • 尼採的科學批判
    尼採那裡有一門科學嗎?若有,是何種科學?這是在尼採研究領域頗多爭議的問題。本文試圖清理尼採的科學批判,特別是前期尼採對以蘇格拉底主義為標識的科學樂觀主義(理論文化)傳統的揭示,中期尼採主要在《快樂的科學》中形成的科學新理解,以及後期尼採對於「作為謊言的科學」的批判。本文認為,無論在哪個時期,尼採的科學批判始終致力於揭示歐洲科學或歐洲知識理想的柏拉圖主義哲學基礎。
  •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那句話什麼意思
    《唐人街探案2》宋義最後那句話什麼意思?「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望你」,宋義最後對秦風說了那句話,他到底是要表達什麼意思呢?秦風說宋義是Q也是殺死陳國富的兇手,但是宋義的反問更讓人震驚,「你是人是獸」?「當你凝望深淵」這句經典臺詞出自哪裡,今天我們就來獨家揭秘一下!
  • 基督教說:正因為不合理,所以才信仰!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含義深刻,意義重大,即揭示了基督教的某些真理,也揭示出人類文明史的某些真理。比如上帝創世的故事是合理的嗎?《聖經》說:上帝從「無」中創造了這個世界,而且是通過語言創造的。如果從科學意義上說,這種說法不合理,因為它不符合科學標準。
  • 尼採十條名言,總有一句說到你的心坎裡
    魯迅曾說:「若夫尼佉,斯個人主義之至雄傑者矣」;郭沫若說:「尼採的思想是『五四時期』的意識中心」;聞一多說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飽漲的象徵,是生命的頂峰」;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給西方哲學帶來戰慄。」
  • 尼採名言警句45則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6、在吃得最津津有味時,必須停止進食:想要被人愛得長久的人都知道這點。7、第一,認識是人類現象,和宇宙真理無關。第二,邏輯只是人類的種族習慣用邏輯虛構一個世界本體是毫無道理的。 第三,一切認識都是透視,世界不存在一個所謂的本體面貌貌。8、即使你希望保持徹底的悲觀,你也應該學會微笑。
  • 51年前的今天,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的這張照片,震撼了世人
    ,與腳下灰濛濛一片的月球表面比較起來,這幅迷人的景象,忽然讓人感到莫大的震撼。多年以後,當比爾·安德斯回憶起當時的景象時,仍然深有感觸,他說,這是第一次讓人覺得地球如此渺小而且脆弱。兩天以後,阿波羅8號在太平洋上安全著陸,隨後這張照片由NASA衝洗完成,並被命名為《Earth Rise》,這是人類首次從外太空直接看到的第一副地球的照片。在1968年代的美國,產生了許多非常著名的照片,其中有南越將軍在街頭將一名俘虜近距離爆頭的血腥畫面,也有著名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被刺後,他的同伴指向兇手逃跑方向的那張著名的照片。
  • 揭秘哲學家尼採:求婚遭拒 終生未婚(圖)
    尼採與華格納的友誼維持了十年,他們的決裂源於華格納音樂風格的變化。1876年,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在拜羅伊特新建的劇場裡進行首演,這次演出讓尼採大失所望。整個演出活動像是一場浮華、腐朽的社交場面,華格納的表現也越來越像一個「出色的演員」。尼採感到震驚,傷心得生了病,不久便離開了華格納和拜羅伊特。
  • 是什麼讓尼採發了瘋?孤獨?不被人理解?或正如你我一樣
    說的那麼果斷,簡直讓人難以接受,然而事實不正如此嗎?而孤獨卻要複雜得多,是你選擇了它,無論你如何努力的嘗試融入人群,盡力的將自己變成一個社交能手也無法消除一絲一毫。它就像溶入在血液裡一樣,成為了你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被掩蓋被隱藏,但是卻無法消除。
  • 尼採最有深度的一句話,僅15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富有哲理!
    總有些樂趣自己知道就好,沒必要分享給他人,因為他人只會覺得這是他不能理解的無聊。所以我喜歡尼採被人騙過後,還能說出這樣的話:「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尼採《天才的激情與感悟》。更喜歡尼採對那些喜歡飛得很高很遠的人說的這句話:「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 尼採最霸氣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9個字,卻盪氣迴腸,令人佩服不已
    而今天想給大家分享的是尼採最霸氣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9個字,卻盪氣迴腸,令人佩服不已!很多人也是因為這句話,才喜歡上了尼採。這句話如下:「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沒有神!」——尼採這句經典語錄,讓人讀完,都有這種感覺,很霸氣,盪氣迴腸,很自戀,惹人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