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芝《當你老了》十二種中文譯本

2021-01-07 中國日報網

今年春晚,莫文蔚演唱的那一首《當你老了》讓無數人感動。這首詩是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作品,他曾經對一位朋友說:「我所有的詩,都獻給毛特·崗。」這一首《當你老了》,讓我們看到了詩人偉大的愛情。

    原文:

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

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

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wn beside the glow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w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wd of stars.

--

譯文:

一、當你年老時        傅浩譯

當你年老,鬢斑,睡意昏沉,

在爐旁打盹時,取下這本書,

慢慢誦讀,夢憶從前你雙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愛你風韻嫵媚的時光,

愛你的美麗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愛你靈魂的至誠,

愛你漸衰的臉上愁苦的風霜;

彎下身子,在熾紅的壁爐邊,

憂傷地低訴,愛神如何逃走,

在頭頂上的群山巔漫步閒遊,

把他的面孔隱沒在繁星中間。

--

二、當你老了        袁可嘉譯

當你老了,頭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悽然地輕輕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

三、當年華已逝        LOVER譯

當年華已逝,你兩鬢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爐邊慢慢打盹,請取下我的這本詩集,

請緩緩讀起,如夢一般,你會重溫

你那脈脈眼波,她們是曾經那麼的深情和柔美。

多少人曾愛過你容光煥發的楚楚魅力,

愛你的傾城容顏,或是真心,或是做戲,

但只有一個人!他愛的是你聖潔虔誠的心!

當你洗盡鉛華,傷逝紅顏的老去,他也依然深愛著你!

爐裡的火焰溫暖明亮,你輕輕低下頭去,

帶著淡淡的悽然,為了枯萎熄滅的愛情,喃喃低語,

此時他正在千山萬壑之間獨自遊蕩,

在那滿天凝視你的繁星後面隱起了臉龐。

--

四、當你年老      陳黎(臺灣)譯

當你年老,花白,睡意正濃,

在火爐邊打盹,取下這本書,

慢慢閱讀,夢見你眼中一度

發出之柔光,以及深深暗影;

多少人愛你愉悅丰采的時光,

愛你的美,以或真或假之情,

只一個人愛你朝聖者的心靈,

愛你變化的容顏蘊藏的憂傷;

並且俯身紅光閃閃的欄柵邊,

帶點哀傷,喃喃低語,愛怎樣

逃逸,逡巡於頭頂的高山上

且將他的臉隱匿於群星之間。

--

五、當你老了        裘小龍譯

當你老了,頭髮灰白,滿是睡意,

在爐火旁打盹,取下這一冊書本,

緩緩地讀,夢到你的眼睛曾經

有的那種柔情,和它們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愛你歡樂美好的時光,

愛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愛情,

但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也愛你那衰老了的臉上的哀傷;

在燃燒的火爐旁邊俯下身,

悽然地喃喃說,愛怎樣離去了,

在頭上的山巒中間獨步踽踽,

把他的臉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

六、當你老了        楊牧譯

當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爐邊瞌睡,取下這本書,

慢慢讀,夢回你眼睛曾經

有過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多少人戀愛你喜悅雍容的時刻,

戀愛你的美以真以假的愛情,

有一個人愛你朝山的靈魂內心,

愛你變化的面容有那些怔忡錯愕。

並且俯身閃爍發光的鐵欄杆邊,

嚅囁,帶些許憂傷,愛如何竟已

逸去了並且在頭頂的高山踱蹀

復將他的臉藏在一群星星中間。

相關焦點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中文新譯本譯者感言
    近日,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組織翻譯並出版了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的成名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以下簡稱《新教倫理》)的中文新譯本,這是繼1987年三聯書店率先推出的由於曉、陳維綱等人翻譯的該書第一個中文全譯本,以及2005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引進臺灣遠流出版公司由康樂、簡惠美翻譯的全譯本之後
  • 用於起訴的外文書證應附中文譯本(圖)
    您需要附上中文譯本,再來法院起訴。」丁小姐儘快解決了這個問題,到法院順利地立了案。  說明:按照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文/韓煒 漫畫/田鳳RB149
  • 上海新發現一本《共產黨宣言》首版中文全譯本
    據新華社上海7月25日電(記者郭敬丹、吳振東)記者近日從上海社會科學院圖書館獲悉,該館在館藏圖書中發現一本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首版《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此前,這本被稱為「紅色中華第一書」的小冊子首版在全國僅發現11本,上海存有4本。
  • 藍花詩人胡桑:布羅茨基的詩歌地圖|葉芝|詩選|茨維塔耶娃|劉文飛...
    這張地圖夾在文章《怎樣閱讀一本書》(劉文飛譯)的中間,上面畫著世界上的詩歌礦藏,按母語進行地質勘探與劃分,當我在詩歌荒野行走的時候,我經常想起這張地圖:  如果你的母語是英語,我可以向你推薦羅伯特弗羅斯特、託馬斯哈代、W.B.葉芝、T.S.艾略特、W.H.奧登、瑪麗安娜穆爾和伊麗莎由畢曉普。
  • 跟風質疑:《沉思錄》18譯本(圖)
    跟風質疑:《沉思錄》18譯本(圖) 《沉思錄》走紅,各種譯本競出。據本報記者檢索,國內出版的《沉思錄》現已有26個譯本,其中18個譯本是在2008年一年裡集中推出的,涉及14家出版社、20名譯者。去年從年頭到年尾,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新譯本的《沉思錄》面市,有時候一月兩本。如此跟風,讓讀者無所適從——不少網友發帖求助:「碰到麻煩了,《沉思錄》哪個版本好?」
  • 當你老了,諾貝爾文學獎詩人——葉芝愛了一生,被拒絕了一生的愛情...
    2014年歌手趙照在中國好歌曲的舞臺上演唱了一首,當你老了在當年大放異彩。 2015年莫文蔚把這首當你老的深情演繹,在春晚舞臺上,又有無數人的心頭戳了溫柔一刀。而又寫這首歌,登上我是歌手的舞臺,很多人淚灑當場,溫暖長情,令人潸然。
  • 科學網—《物種起源》又有新中文譯本
    ■本報記者 洪蔚 近日,譯林出版社「譯林人文精選」叢書推出《物種起源》新的中文譯本
  • 張治:博爾赫斯研究翻譯之名文的中文譯本指謬
    我們知道,博爾赫斯一向喜愛《一千零一夜》這部大書(藉助於那幾種偉大的譯本),別處都不如這篇涉及那麼多細節。讀者若是僅從目前的中譯本是無法領略的,因而不妨參考一下我這裡列出的更正方案。他顯然是關心過這個時事的,曾發表過文章,但具體法譯本《一千零一夜》如何「時代錯謬」地提及此事還有待查證。
  • 殖民地文學如何引領民族獨立:葉芝和他的愛爾蘭文學復興
    像葉芝這樣出身於殖民地精英家庭,受宗主國教育又遭受過宗主國歧視的文化人士,很容易產生脫胎於殖民地的民族主義情緒。1887 年,葉芝寫道,「我越來越覺得,我們應該有一個愛爾蘭詩歌流派——建立在愛爾蘭神話和歷史之上——一個新浪漫主義運動」。次年,葉芝編著了《凱爾特鄉野敘事:一八八八》,收集了「凱爾特民間相信的所有仙人種類」。
  • 「射鵰三部曲」英譯本明年起問世
    後來,她在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臺灣學習中文,包括文言文,又在中國生活工作了幾年。她在中國做過書籍版權代理,為電視臺和廣告公司當過顧問,還嫁給了一個臺灣男生,並在兩年前有了個小寶寶,現已全家回瑞典定居。  郝玉青說,她不是武俠小說迷,也不是「金庸粉」,只是學中文時朋友們敦促她一定要看金庸。誰曾想,看著看著就喜歡上了,翻著翻著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她也就此成為「金庸粉」。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的五個中國人
    早在1924年,華崗還在寧波四中讀書時,就聽過陳望道的課,後來成為第二個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人。1930年,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完整譯本問世,該書由上海華興書局出版,華興書局是我黨領導的地下出版機構。  華崗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初版採取了偽裝本的形式,書名為「《宣言》」,出版社署名為「上海中外社會科學研究社」。
  • 今晚,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20年數據告訴你: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
    這位老人以201種作品獨佔鰲頭——平均每年超過10種作品出版。泰戈爾早在20世紀初就被翻譯到中國,本人也受邀來華演講,徐志摩全程陪同,一直到下一站日本。當下市面上,有鄭振鐸、冰心等人的譯本。如好讀文化2016年出品《最漫長的思念》——書中是《新月集》《飛鳥集》(鄭振鐸譯本),出品方加了個新名字,易受當下市場青睞。
  • 《挪威的森林》曾風行一時 譯本多奇葩
    《挪威的森林》曾風行一時 譯本多奇葩   大陸讀者們所讀的肯定是林少華譯本,偶有讀過臺灣賴明珠譯本的,那可算是高端粉絲了。前段時間我偶然發現《挪威的森林》早年在大陸上還有過另外一個譯本。仔細翻了翻該譯本,發現非常奇特,很有說說的必要。  這個譯本就是1990年6月由北方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鐘宏傑、馬述禎譯本。裝幀風格的「紙醉金迷」就不表了,封面上憑空添上的副標題「告別處女世界」,更顯庸俗,大有要教壞小朋友的勢頭。
  • 新譯本《物種起源》出版發行
    「譯林人文精選」叢書 — 達爾文巨著《物種起源》新譯本2013年10月由南京鳳凰傳媒集團旗下的譯林出版社出版發行,該譯本由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美國堪薩斯大學苗德歲博士翻譯。1920年,馬君武發表了全書的譯本—《達爾文物種原始》。  《物種起源》傳入中國後,被像嚴復、梁啓超、孫中山以及毛澤東等期待強國的人物,拿來作為變革社會的希望,因而,他們把自然選擇理論,更多地當成了社會學的理論去解讀和宣揚。《物種起源》原本挑戰物種固定論的思想價值以及生物共祖的生物學意義,反而被忽略了。
  • 較早把《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中文的中國人
    陳望道:《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陳望道,原名陳參一,1890年12月生於浙江義烏一個農民家裡。1915年留學日本,學習文學、哲學、法學等,並在課外努力鑽研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1919年5月陳回國,在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任國文教員,並積極投身新文化運動。年底,他接到《星期評論》編輯部邀他翻譯的約稿信和一本日文版的《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
  • 首部《杜甫詩》英語全譯本出版 花費8年時間翻譯
    宇文所安在自己的書房中懷抱六卷《杜甫詩》譯本。  花費8年時間翻譯  「如果你不得不被某個人纏身八年,你會希望這個人是你喜歡的,能夠使你保持興趣的。」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接受採訪時說道。他的確沒為杜甫少花功夫,因為即使是形式最簡單的詩,翻譯起來也絕非易事。
  • 譯作||裡爾克漢語譯本系年(1929–2012)
    本文轉自:翻譯史研究 本文原載於「裡爾克中文網」,由其站長陳寧(網名Dasha,遼寧瀋陽人,1970–2012)整理編寫,此次轉載略作調整。
  • 中文教材,叫我怎麼說愛你?
    而像我這種學生則是罕見,別的學生可能隨便找本中文書抄抄也就算了,我手頭n多原版電子書自不必說,但因為還有本英文原版McKee皮膚病理學,所以就優先對照著中譯本McKee看了起來。也多虧了我有英文原版的McKee,否則如果直接看中譯本一定會被它坑死。總共也沒看幾章書就被我挑出了n多錯誤,當年還響應號召給朱學駿老爺子寫了篇勘誤。
  • 十二星座代表十二種花、十二種不同花語,你是什麼花?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從花開到花落的過程,花期雖然相似,但是每種花綻放的時間有所不同,有些花開的時間長,但是有些花綻放的時間很短,就讓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十二星座也代表著十二種不同的花、十二種花語,你是什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