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黃河水變清對下遊生態是好事還是壞事?專家:這是一種危險信號
中國有句俗語「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形容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漫長歲月裡黃河的泥沙堆積渾不見底,你跳進去就是一身泥。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每年都會生產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遊,形成衝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的「渾」是出了名的,民間常說「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可見黃河的渾濁不清是由來已久的。不過近幾年黃河水逐漸變清,這讓人們很不解,那麼黃河水為什麼會變清了呢?
古人有言:聖人出,黃河清。黃河變清,是不是只有現在這一次。不是,歷史上,混濁的黃河變清,次數也是非常多的。早在一萬年前,黃河就是綠油油的。那時還不叫黃河,在史書上,黃河一直稱為「河」,長江稱為「江」。
看著黃河水變清本是件好事,但是當大家樂觀看待黃河水變清的時候。專家卻站出來說話了:這並非好事,「綠色巨變」潛藏風險!「黃河清」的出現總體上是水土保持等措施取得成效的表現,但也要防止因生態發生變化可能產生的隱患。
另外,專家們還擔心一個問題,就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長,人們對房子的人需要越來越大。很多建築材料公司為了節省製作成本,直接從黃河中抽取泥沙製作建築材料。但是過度抽取泥沙,會造成河道的不穩定,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對於黃河變清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