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有臥龍之稱的諸葛孔明在不同的文學、歷史作品中雖有著不同的面貌,但其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才能則是任何作品都無法否認的。草船借箭、火燒博望坡、借東風等眾多經典證明了諸葛亮在「海陸空」三個維度上的全面才能;而諸葛連弩和木牛流馬等發明也讓諸葛亮變成了東方達文西。
上知天文、下通地理,這樣的軍師,哪個主公能不愛?
行業數位化轉型進入深水區,急需懂行專家
經過幾年數位化轉型的實踐,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跨過了最基礎的信息化門檻,通過ERP、CRM、HR、OA等通用系統的部署完成了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等外圍業務的信息化和數位化。而下一步便是要讓轉型深入核心業務場景,實現企業核心動能的升級。
但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業務和生產環境,就連同一行業內的不同企業也都有自己獨特的經營之道。企業要生存,靠的就是在千人千面的市場中創自己的特色、找出自己的客戶;而要在千行百業的企業中根據不同企業的獨特需求推動數位化轉型全面深入,其難度更是可想而知。也難怪有些企業在考察了一眾轉型方案之後發出「轉型難」的感嘆。
其實,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好理解,ICT廠商懂技術但卻無法有效深入千行百業了解各色需求;系統集成等領域了解產業需求但能力範圍相對單一,對新技術、新架構、新趨勢的理解和掌握有限。
有了這層認知,解決這一困局的方案也便呼之欲出。
前不久,華為中國區政企業務推出了全新的「懂行」形象,顯現出其通過提供專業的行業數位化轉型能力,助力各行業客戶創造轉型商業價值的決心。
在ICT技術及架構層面,華為的懂行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行業領域,華為一方面在持續接觸用戶、了解需求,另一方面也在積極的構建自身的行業專家團隊。而更重要的是,華為正以更積極的姿態,聯合行業領域內的合作夥伴,投入更多資源推出一系列針對千行百業具體業務場景的創新解決方案。
2019年,華為聯合超過1000家合作夥伴面向行業市場推出了1200餘個解決方案。而這正是華為及其生態「懂行」的底氣所在。
今天,華為舉辦線上發布會,攜手夥伴針對礦業行業推出了全新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利用一張網、一朵雲、一個平臺及來自夥伴的N種應用幫助礦業企業解決井上、井下和雲端的種種核心業務挑戰。
可以看出,華為攜手其夥伴正在全面深入行業場景之中,可謂是向著「上天入地」的方向發展。
解決了雲端和地面,數位化轉型將「深入地下」
在此次發布會上,陝煤集團黨委委員、陝西煤業股份公司總經理王世斌特別談到了陝煤集團面對數位化未來所進行的轉型嘗試與思索,提出了包含智能採煤、智能掘進、智能輔助、智慧機器人、智慧礦區、智慧管理在內的六大課題;力求用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生產管理手段實現「創新、安全、高效、綠色、和諧」的陝煤理念。
作為一個存在了上千年的行當,無論在哪一種文明中,採礦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但所有人也都知道,採礦是一個充滿危險和挑戰的職業。頭頂著幾萬、幾億噸的山石,在逼仄深井之中作業;礦工們所面臨的不僅是體力、光線、噪音、潮溼悶熱所帶來的挑戰,更要隨時面臨塌方、瓦斯、透水、缺氧等等威脅。而作為礦井的管理者,礦業企業對生產安全、精細化管理的需求更是嚴苛。而要解決困擾礦業前年的一系列問題,以數位化、自動化、智能化推動開採工作向少人、無人方向發展並進一步實現精細化管理是唯一的方法。
上至雲端,下至礦井——礦企數位化轉型,華為「懂行」
華為聯合生態夥伴所推出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存在千年之久的問題而誕生的。
通過為礦業企業製造一批新設備、改造一批老設備,該解決方案能夠用一張融合了WiFi 6、有線網、eLTE/5G的工業網環將所有設備採集的信息進行統一傳輸,在底層打破多種網絡並存所帶來的煙囪效應。
在此之上,該解決方案則以鯤鵬和x86作為雲架構核心,為礦業企業打造了融合AI、物聯網、大數據、視頻、通訊、GIS等多重功能的數字底座,實現了數據與能力的全面整合。
而在礦業企業實際的生產及管理等核心業務層面,和利時、龍軟、睿呈時代、中礦安華、煤礦大腦、華洋通訊等眾多合作夥伴也基於統一的數字底座貢獻了N種可以互聯互通的智能應用,進而形成了決策指揮、安全生產、綜合管控、智能巡檢、經營管理等5大能力中心。
通過這樣一套包羅萬象且完整的場景化解決方案,讓礦業企業可以用雲端管理解決井上、井下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讓智能不再停留於雲端,更能深入地底,真正做到「上天入地」。
懂行,經得住井上、井下的全場景驗證
其實此次打造的「智能礦山聯合解決方案」,除了技術和場景化應用的創新外,同樣離不開華為和夥伴在煤礦行業內的深厚積累。
在華南,江西城門山銅礦便通過華為eLTE無線專網解決方案實現了礦區內部語音、視頻、數據的三網合一,讓指揮調度信息能夠迅速下發到每一位員工。隨後搭建的專網大屏智能終端則幫助城門山銅礦獲得了涵蓋礦區視頻監控、指揮調度信息的實時上帝視角。
在華東,山東黃金礦業通過華為端邊雲協同解決方案打破了礦企內部生產系統、管理系統、安全系統、自動化控制等多套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了數據全聯接和IT、OT融合,讓企業能夠基於統一且實時更新的數據湖來完成以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
而在中部地區,華為在為山西省政府打造的煤炭運銷管控方案中,利用物聯網及雲端大數據和AI技術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政府的煤炭產銷量統計、稅收徵稽、運輸治超等問題,為山西充分合理利用資源,培育數字經濟奠定了良好基礎。
……
這一切,不僅證明了華為攜手夥伴打造的解決方案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更證明了礦業企業可以從自身的實際痛點出發,以具體的核心生產業務場景入手,進行深度數位化轉型。這樣的方案適配性與彈性能夠打消礦業企業在進入轉型深水區時的一系列擔憂與困惑。
對此,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總裁蔡英華表示,工業網際網路的本質,一方面是行業客戶與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同頻共振;但更迫切和更務實的,是如何利用新技術,在關鍵生產系統的數位化轉型升級上,與行業客戶產生深層次共鳴。而這正是華為聯合生態夥伴推出智能礦山解決方案的初衷。
成就臥龍之名的背後
稍讀三國的人都會知道,發跡之前的臥龍先生之所以能夠知曉天下三分,不僅因為身處草堂的他足夠努力刻苦;更是因為其背後頗具勢力與智力的諸葛家族在傾囊相授。因此,諸葛孔明能夠在三國爭霸中確立功名也有眾多家族資源鼎力支持的功勞。
作為ICT領域內的領導者,華為在產品與技術之上的建樹有目共睹。但只有技術還不夠,華為深知具備深入千行百業各類場景之中,識別業務痛點、打造場景化解決方案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的「懂行」戰略是建立在與上萬家各類夥伴通力協作的基礎之上來構建的。也只有自身擁有了深厚的行業積累,再集合更多來自行業內部的力量和智慧,才能更好地服務於行業數位化轉型,幫助客戶平淌轉型深水區。這一組合恰如臥龍背後的諸葛家族與天下英傑相助。
所以,華為中國政企業務所說的「懂行」,源自對行業數位化轉型的專注,更源自集萬家之力的「懂行」生態。
有了這樣能夠「上天入地」的「懂行」生態,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才更有所望、有所託,才能跑出深水區,跑贏數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