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或存在「九號行星」,自身可發熱,轉一圈需要2萬年

2021-01-19 外星人UFO科技

在2006年之前,很多課本和書籍中,談及太陽系的時候,都會說太陽系擁有9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不過在2006年8月,冥王星卻被天文學家們投票表決從9大行星中給除名了,這是因為冥王星太小了,而且在柯伊伯帶中又發現了不少小行星體積都要比冥王星大,所以經過周密的討論後,天文學家們將冥王星從行星改為了矮行星。

不過,雖然如今太陽系的行星陣營只剩下8顆,但是很多天文學家們卻仍然相信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還存在著一顆行星,一些天文學家將這顆準「九號行星」稱之為幸運星,並且NASA認為,這顆幸運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4倍,體積也比八大行星都要大,距離太陽大約15000A.U.,同時,極有可能存在大氣層和生命。

在無法探測的情況下,天文學家們又是推測出這顆「幸運星」的呢?這是因為天文學家們發現在太陽系邊緣一些小行星的運轉軌跡非常的特殊,就好像被一股強大的力給推動一樣,因此推斷出很有可能在柯伊伯帶之外的地方,還存在著一顆尚未被發現的「九號行星」。

同時,因為「幸運星」的質量和體積都足夠大,所以一些天文學家認為它雖然距離太陽非常的遙遠,但是自身所散發出來的熱量還是會讓它的表面溫度高上不少,因此,天文學家認為這也不排除它上面可能會存在著一些耐寒的生命。

如果這顆「幸運星」的質量再大一些,或許它的內部就會產生核聚變,到那個時候,它可能就會變成太陽系邊緣一顆新的「恆星」,不過如果這樣的話,它的質量至少要超過木星13倍才可以,根據目前的分析結果,這種可能性不大。

關於這顆「幸運星」的形成,一部分天文學家表示,或許與太陽系誕生早期有關,大約40億年之前,伴隨著太陽系的逐步穩定,一堆物質被「拋棄」到了太陽系最外圍的區域,然後在數十億年的時間中,形成了一顆新的巨型「行星」。

多年來,天文學家通過計算機建模分析,多次都模擬出了「九號行星」存在的證據,不過因為一直都沒有真正發現它的身影,這也讓在科學界質疑的聲音從未停止。比方說早在2014年的時候,NASA就曾公布說,因為3年多的時間裡一直都沒有找到任何關於「九號行星」存在的可能性證據,所以他們認為或許「九號行星」並不存在,不過NASA也表示,他們會繼續探測下去,並不會因此終止「九號行星」探索計劃。

而在2016年,因為6顆運轉奇怪的天體被發現,「九號行星」又再次點燃了天文學家們的求知慾和探索的熱情,一種觀點認為,這6顆奇怪的天體很有可能是「九號行星」的衛星,因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過去,它們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根據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來自美國的一位天文學家認為,最多只需要5年的時間,人類或許就可以正式找到它。大家認為「九號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大嗎?


相關焦點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在排除其他可能性後,兩人推測,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一顆真正的行星」在發揮引力作用。兩名科學家認為,這顆暱稱為「行星九」的星體質量約是冥王星的5000倍,因此,其引力足以影響位於太陽系邊緣幾個「矮行星」的運行,對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中的天體運行產生根本性的「幹擾」。巴特金說:「我們發現了潛藏在太陽系邊緣『行星九』的引力信號。」布朗說:「我們感覺到了這個引力的幹擾作用。」
  • 太陽系邊緣的「九號行星」,根本不是行星,真身或是原始黑洞
    人類對太陽系的研究才持續了幾個世紀,所以相關了解並不是十分深入,就連「旅行者」系列的探索,也只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它的真面目仍然有待進一步考證。在隨後的十幾年裡,對於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爭議並沒有因為冥王星的退出而停止。
  • 太陽系邊緣的「九號行星」,根本不是行星,真身或是原始黑洞
    在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聚集在一起,宣布將冥王星從太陽系的行星行列中去除。這是歷史性的一刻,同樣也是人類在太空探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有很大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在太陽系的邊緣地帶,存在一顆體型巨大、公轉周期漫長的行星,它也被命名為「九號行星」。
  • 太陽系邊緣發現巨型新天體 公轉一周需2萬年
    ,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  太陽系邊緣發現新天體  公轉一周需2萬年,或有助發現「第九大行星」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9日電 (記者張夢然)據《科學》雜誌在線版18日消息稱,天文學家確認了一個遙遠的冰冷世界,它位於太陽系的極遠端,公轉一周需要2萬年,軌道遠超冥王星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美國人對此充滿自豪,並親切地稱冥王星為「美國行星」。至此,人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認為,太陽系存在著九大行星。然而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給行星下了新的定義。需要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成為大行星,所以冥王星就降級成為了矮行星,同時,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的存在了。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捉摸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
  • 科學家猜測太陽系第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行星而是一個原初黑洞
    於是對九號行星的搜索就此開始。由此可見,科學家對於第九號行星的提出,並不是沒有任何根據的瞎猜,而是根據太陽系邊緣發現的一些天體運行軌道的異常進行判斷的。我們都知道,宇宙天體之間是有引力存在的,質量越大的天體,其引力越強,對周的天體也會產生更明顯的影響。根據科學家的猜測,太陽系邊緣的這個第九號行星,它如果存在,其質量是地球的5-10倍。
  • 發現「九號行星」表弟
    在太陽系遙遠的邊緣,海王星之外,存在著一個被稱為「極端跨海王星天體」的冰天體團,它們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運動。 如果九號行星存在的話,類似的事情可能在我們自己的太陽系中也發生過。這顆假想中的行星可能是在靠近太陽的地方形成的,結果卻被木星的引力踢向了太陽系的邊緣。
  • 繞太陽公轉周期2萬年!行星九比地球大3倍?10年內或將找到
    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的存在我們都是確定沒有問題的,而對於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可能還是一個疑問,當然在2005年之前,我們是具有第九大行星的,那是因為冥王星的地位還在,如今它已經不是了,所以不少的科學家也希望能夠將冥王星重新並列在行星的行列,依然保持九大行星的存在,只不過至今這個呼籲都還沒有實現
  • 「9號行星」即將出現?科學家發現一顆巨型星球,處於太陽系邊緣
    從最早的地心說,再到後來的日心說,人類的天文知識從0開始一點點的進步,人類對於地球和太陽系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太陽系有多少顆行星?相信很多朋友都會說是8顆,在2006年之前,我們學到的知識告訴我們,太陽系一共有9大行星,不過,後來冥王星被除名了。不過,科學家卻仍然相信,在太陽系的邊緣,還存在著一顆「9號行星」。
  • 太陽系可能不止有八顆行星,但為什麼說九號行星有可能是黑洞呢?
    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是一直還有一顆最為神秘的九號行星,說它神秘是因為科學界並不確定它的存在,而且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小黑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太陽系可能不止有八顆行星,但為什麼說九號行星有可能是黑洞呢?
    我們的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是一直還有一顆最為神秘的九號行星,說它神秘是因為科學界並不確定它的存在,而且甚至有的科學家認為它是一個小黑洞。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不存在的概率僅為500分之一!行星X在我們的太陽系邊緣嗎?
    科學公約指出,太陽系有八顆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2006年8月24日,冥王星的定義發生了變化,不再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但圍繞第九大行星的爭論再次升溫,因為一個被認為存在的神秘天體可能會自稱為第九大行星。一顆令人費解的行星可能隱藏在我們太陽系的遙遠邊緣。
  • 新發現,類似太陽系中發現了「九號行星」
    即使我們已經解了自己的太陽系,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研究人員仍然面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之一就是所謂的「九號行星」。九號行星假設指出,我們的太陽系中有一個巨大的行星,它與太陽的距離很遠。沒有人觀察過這個假想的星球。它的證據在於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比地球大250倍。這些對象被稱為e-TNO,用於極端的跨海王星對象。
  • 九號行星可能根本不是一顆行星?
    )對星際旅行者來說可以忽略不記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從太陽系群聊踢出去之後,科學家們一直致力於尋找「神秘的第九行星」,TA雖然還不知道在江湖的哪裡,但江湖一直有TA的傳說,簡直是太陽系版「九號秘事」,譬如去年就曾有人提出👉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竟可能是一個黑洞?
  • 地球繞太陽轉一圈需要1年,那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需要幾年?
    50億年前,在太陽系附近聚集大量的星雲和塵埃,後來在太陽附近發生引力坍塌,於是這些星雲和塵埃開始慢慢被引力吸引聚集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星雲和塵埃慢慢形成了太陽,而太陽由於發生核聚變反應產生劇烈爆炸,爆炸產生的碎片開始太陽系內包括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就這樣八大行星億萬年來一直圍繞太陽旋轉
  • 旅行者2號為人類傳回了太陽系邊緣的數據,科學家看到後高興不已
    外星文明存在嗎?其實這個問題,在人類走出地球的那一刻已經明白了,大部分的人們都相信外星文明是存在的,而對於宇宙學家,天文學家來說那更是不用懷疑的。外星文明在宇宙中大概率是存在的,想要讓這種猜測成為現實,我們就需要真正搜尋到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才行。
  • 英媒:太陽系或曾存在第二顆恆星幫助吸引「九號行星」
    英媒稱,數十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中或曾有兩顆恆星。倘若情況如此,這可以解釋太陽系是如何吸引其最外層的天體,包括假想的「九號行星」等。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24日報導,太陽系的體積遠遠大於8顆公認行星所佔的空間:它外延至奧爾特雲。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在哪裡?或許真的存在,哈勃望遠鏡發現關鍵證據
    2006年國家天文聯合會對太陽系行星做了新的定義,需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1、繞太陽公轉;2、清除臨近軌道上的天體;3、自身質量足夠大,呈現流體靜力平衡狀態,保持自身球體形狀。新設定的行星標準讓曾經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黯然神傷,它被降級成矮行星,至此太陽系變成了八大行星。
  • 英媒:太陽系或曾存在第二顆恆星幫助吸引「九號行星」
    參考消息網8月25日報導 英媒稱,數十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中或曾有兩顆恆星。倘若情況如此,這可以解釋太陽系是如何吸引其最外層的天體,包括假想的「九號行星」等。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8月24日報導,太陽系的體積遠遠大於8顆公認行星所佔的空間:它外延至奧爾特雲。
  • 神秘的「九號行星」是什麼?研究員疑似找到答案
    不過,在2006年8月24日,在國際天文聯會上,眾多天文學家一致要求將冥王星踢出行星隊列,一方面是因為它的質量過低,還不及月球,另一方面,也與冥王星的軌道、冥王星的衛星大小等因素有關。總之,從那以後,太陽系九大行星正式更名為八大行星。太陽系存在第九顆行星嗎?冥王星被除名了,太陽系內是否有其他星體能接替冥王星成為第九顆行星呢??太陽系八大行星是否有望再次更名為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