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之前世今生

2021-01-08 華西都市報

睡菜

山萮菜

蓴菜

荇菜

寬葉韭

東方香蒲

榆錢

車前

大葉碎米薺

  

孫海文/圖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野中,

田坎上,龍葵、車前、灰灰菜、野韭菜等紛紛冒了出來,這是春天的味道,等著你去採摘、品嘗。
龍葵嫩 葉加點肉成美味

  小時候,龍葵是給小朋友們帶來過快樂的果果。龍葵在南方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會開花結果,這種果實是球形的漿果,成熟後會變成黑紫色。把這些紫黑色的小果果摘下來,直接往嘴裡一扔,有一股很淡的香甜,還略微有一點點酸澀。不過,後來才知道,龍葵果子裡含有龍葵素即茄鹼,在未成熟的發芽土豆裡廣泛存在,誤食可能導致人中毒甚至致命,所以,龍葵果子並不能多吃,尤其是未成熟的。
  當然,明白這些的時候,快樂的童年也早就過去了。今天,龍葵這種生性強健的植物仍然快活地在城市的每一處荒地、角落、草坪裡頑強地生長著,不過,再也沒有任何小孩子對這個卑微的龍葵有丁點興趣了。
  相比起吃龍葵的果果,我總覺得用龍葵嫩葉做的菜湯,尤其是加了點肉的,那真是一種美味。這種美味仍然是今天菜市上的許多蔬菜無法比擬的,龍葵全株含有龍葵素,但是高溫加熱會破壞龍葵素的結構,所以用新鮮的龍葵嫩葉做的菜湯還是會讓我心心念念很久。有一次,在西雙版納,傣家人端上的碧綠的雜菜湯帶著特殊的清香,我竟然在湯中發現了龍葵的葉子。
  春天又來了,今年也許可以相約山野,重新親近一下久違了的龍葵菜湯吧。

車前 古意斑斕謂之芣苢

  車前,這是一種身影遍布全國,極為普通尋常的小草。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除了車前,這個屬還有大車、平車前等同屬植物的嫩葉或幼苗都常作野菜食用。
  「採採芣苢,薄言採之。」很久很久以前,春風吹在了周南的曠野上,一群可愛的女孩子,在平原歡歡喜喜地採著車前嫩嫩的葉子,薄言採之,薄言襭之,拉起衣衽,再把這車前草裝進去。風和日麗,鳥鳴婉轉,這日子雖說很艱苦,但少年不識愁滋味。這歌中的芣苢就是車前,相比起芣苢這個古意斑斕的名字,車前還有個通俗易懂的名字就叫「當道」。也是因為它實在是太過於常見,常常就在道路中央車走過的印跡中生長,所以才有了車前、當道一類的名字。
  車前草從古至今始終都處在主流野菜的隊伍中,不過大概因為不甚可口,始終都未能轉正成為栽培蔬菜。直到今天,車前仍然是春天裡的一道調劑口味和心情的時令野菜,春日踏青時採摘了它的嫩葉,用開水氽氽,加個蛋煮成湯,偶爾嘗試,雖不算鮮美,但它的味道還是能夠讓人接受的。

野韭菜 和蛋一起炒回味無窮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這是《豳風·七月》中的一句詩,這詩的意思是在仲春二月時,要用羔羊和韭菜來祭祀祖先。周朝的時候,古人用的是陰曆,是按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曆法,以今天的農曆十一月為正月,這便是「一之日」,而「四之日」對應的便是農曆二月了。二月是早春的季節,也稱仲月或仲春,《禮記·月令》記載:「仲春之月,天子獻羔開冰。」而《禮記·王制》中又說:「庶人春薦韭。」春韭有芬芳辛辣的獨特氣味,能用它來祭祀祖先,說明在詩經的年代,韭菜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寬葉韭是川西山野早春最多見的野韭菜,寬葉韭的葉寬條形,比起普通的韭菜來,寬大了許多。和韭菜一樣,寬葉韭也有著極濃的韭菜香味。早春的山野,是野韭菜最美的季節,越是美味的食材就越是樸素簡單,這道理用在野韭菜炒蛋上也是妥妥的。每年初春,就像我們期待的久別重逢的美好感情一樣,這道極其樸素的炒雞蛋卻總讓舌尖回味無窮。

榆錢兒 拌玉米面上鍋蒸

  熱愛田園生活的陶淵明,回歸田園首先做的便是在自家的房前屋後栽上榆樹。他在《歸園田居》中寫道:「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很多年後,我吃過了榆錢兒飯,方明白陶淵明在自家院子裡種上榆樹,大概是為了方便自己擼榆錢兒吃。
  榆果是近圓形的翅果,俗稱「榆錢兒」,榆錢諧音「餘錢」,民間常說:「陽宅背後栽榆樹,銅錢串串必主富。」古人栽植榆樹,也有討個吉利的意思。「榆錢兒」剛長出來的時候是淡綠色,然後變成白黃色,果實成熟後,一陣風吹來,圓形的翅果紛紛帶著很輕的種子離開了母樹,飛到很遠的地方。
  榆錢兒色澤翠綠,氣味清香,每一簇都有多瓣的錢串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在過去,榆樹總是栽種在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彎彎曲曲的枝幹和滿是疙瘩的樹皮很容易讓小朋友爬上爬下。於是當春天榆樹又長滿了一樹榆錢的時候,總會有小孩子開心地爬上去,把榆錢捋下來,趁著鮮嫩塞到嘴裡吃。大快朵頤之後,再把剩下的榆錢兒帶回家,拌上玉米面,撒上一點鹽上鍋蒸,美味時令的榆錢飯便做好了。

山萮菜山油菜 涼拌沙拉的絕配

  在川西早春的山野裡,有我藏起來的兩大塊野菜田,一塊種著山萮菜,一塊種著山油菜,它們漫山遍野,水靈靈的格外精神。每年春天,山野尋花時,順手掐上一小把,就像把這一年春天的味道吃進了肚皮裡。
  山萮菜和山油菜都來自十字花科,山萮菜的嫩莖葉可直接作新鮮沙拉蔬菜,口感如芥菜。它乍帶了幾分香辛辣味,特別是根莖中更為強烈。明《野菜博錄》記載,「山萮菜,生山野中。苗初搨地生,莖葉背圓面窊,葉似初出冬蜀葵葉,味微辣。」如果大多數人對山萮菜感覺很陌生的話,不妨了解一下它的近親——日本山萮菜。日本人叫它山葵,把它的根莖研磨成醬,色澤鮮綠,具有強烈的香辣味,作為吃生魚片的調味料,它的名字就是瓦薩比,日本芥末。
  山油菜的大名叫大葉碎米薺,聽上去就像一道菜名「大爺碎米雞」。它們在四月時會開出紫色的花朵,成片的大葉碎米薺開花時,也是山野中一道心曠神怡的風景。山油菜的嫩莖葉有著清香的氣息,滋味和油菜一樣有點微苦,無論是清炒還是做湯,甚至用嫩葉拌個沙拉,它都願意以身相許。

蒲菜 入宴已有數千年歷史

  「其蔌維何,維筍及蒲」的詩句,講到了用鮮嫩的竹筍和香蒲菜來祭祖。香蒲的根狀莖乳白色,人們採摘它幼嫩葉基部和根狀莖先端,稱它為蒲菜。民間還將蒲菜稱為草芽,以蒲菜入宴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其滋味鮮嫩可口,有一句詩這樣說:「一箸脆思蒲菜嫩,滿盤鮮憶鯉魚香」。
  香蒲的葉片是條形的,和菖蒲極相似,二者都有柔韌的莖葉纖維,只不過菖蒲葉有中肋,而香蒲卻沒有。香蒲這樣寬寬平平又有韌性的葉子,可以用來編蒲蓆。漢朝時,有個叫路溫舒的小朋友家裡很窮買不起書,看見池塘裡長著一叢叢香蒲,於是就把蒲草切得整整齊齊的,然後用線繩穿在一起,再向別人借來幾本書,抄寫在他自製的蒲草書上。「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後來這個故事還進入到了古代孩童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中。雖說蒲草編書的故事一直都是一道濃濃的心靈雞湯,不過現在渴望減負的小朋友很難再聽得進去。所以不如做上一道營養美味的雞湯蒲菜,吃完一抹嘴,再把書一扔,大手牽小手,攜手看香蒲。
  夏天的時候,香蒲會長出一根根黃褐色一樣的東西,看上去就像一根根的烤腸一樣的果序,讓人極為難忘。人們覺得香蒲的果序長得很像蠟燭,而它們又生活在水邊,所以香蒲又常常被稱做水蠟燭。另外在英語中,香蒲還有個極為形象的稱謂就是cattail,貓尾巴。初秋,一根根烤香腸一樣的果序成熟,如果有人用手去捏一下,會有大量的毛絨絨的種子猛地從果序中爆裂出來,然後無數帶著長長絨毛的種子飛向天空,幫香蒲傳播種子,成為了許多小朋友最喜愛的自然遊戲。

睡菜 古人用它來治療失眠

  荇菜也作莕菜,生於溼地池塘或不甚流動的河溪中。「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荇菜的大名為人們所熟悉,從來不是因為它們的味道而是因這一首傳唱千古的《周南·關雎》。
  古時候,荇菜算是一種為南方人熟悉和常常採食的水生野菜,可食用的部分是它們的嫩根莖和花莖,「荷梗白玉香,荇菜青絲脆。」新鮮採摘的荇菜,鮮嫩多汁吃起來有一種脆生生的感覺,稱得上是佐酒的佳餚。
  荇菜來自於睡菜科,這一科的植物大多都是多年生的浮葉草本植物。睡菜科得名於一種叫睡菜的水生植物,它又名螟菜,還稱醉草。晉代博物學者嵇含在其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提到過睡菜,他說:「土人採根鹽掩食之好睡,故名睡菜。」因為食用了這種野菜後,人就很愛睡覺,所以古人便用這種野菜來治療失眠。
  睡菜據稱味道微苦,但我並沒有吃過,不好評述它的滋味。不過就像《周南·關雎》這首詩歌中所傳唱的一樣,如果一個男子遇到一位美麗賢淑的女孩子時,心中時時都會想著她,哪怕他吃了再多的睡菜,可能也還是會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吧。

蓴菜 如今只剩「蓴鱸之思」

  古時候,蓴菜是一道南方的野菜和蔬菜,這種古老野菜的味道十分的鮮美,營養也非常的豐富,滑膩清香讓人回味無窮。蓴菜得名於「純」,純的意思就是「絲」,正是指蓴菜的口感就像絲一樣的滑爽。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南方做官的時候就對蓴菜讚不絕口,他曾寫下:「猶有鱸魚蓴菜興,來春或擬往江東。」
  晉朝時,有一位叫張翰的讀書人,他來自江東吳縣,文章寫得好,性格放任不拘。當時齊王司馬冏在朝中主政,邀請張翰在他手下做了官。張翰來到了洛陽後,有一年秋風漸起的時候,張翰想起家鄉吳中的蓴菜羹和鱸魚膾,便對周圍的人說:「人生在世,最難得的是能夠舒適隨意,怎能因為貪戀官位和名望而被束縛於千裡之外呢?」隨後就不辭而別駕車回故鄉去了。
  只是如今「蓴鱸之思」已單純的成為了一種對野生蓴菜滋味的思念,曾經在中國南方的湖泊沼澤中十分常見的野生蓴菜,已經成為了瀕臨滅絕的珍稀植物。在中國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名單上,野生蓴菜的保護級別是極危(CR),再也不要說吃它了。蓴菜是一種對環境要求極為嚴格的植物,只能生活在水質清潔的地方,一旦水質受到汙染,蓴菜便會大範圍的死亡消失。今天,隨著人們對大自然的無度索取,野生蓴菜生存的水體也越來越少,它們終於退出了我們的視野中。

相關焦點

  • 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前世宿命今世償還,唯一不變是等待你的決心
    《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的遊戲設定中,郭襄是一位稀有的SSR級別的卡牌角色,一身道家服飾穿在郭襄的身上《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中的郭雙是SR級卡牌角色,職業屬性是爆破,附帶減速效果,可在遊戲中延緩敵人進攻速度。其技能之一的「爆破陣」是一個範圍性攻擊技能,還附帶範圍性中毒效果,可持續疊加三層,威力漸增。
  • 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靦腆陰眼秒變奶狗,天生體質如何破除
    在同IP的卡牌塔防手遊《妖怪名單之前世今生》中,沈淚選擇接受真實的自己,靈動的雙眸不禁讓人懷疑他的真實性別,這也解釋了為何他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大群雄性妖怪了。
  • 野菜那麼好吃,人類為什麼沒有把野菜馴化成蔬菜?
    如果你出生在農村,或者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那你一定品嘗過當地的野菜。在老人眼中,野菜營養價值高,營養元素豐富,而且生長的環境原生態,沒有遭受農藥、化肥的汙染,所以吃起來比較放心。而且,農村的野菜種類豐富,在一年任意一個季節中,都能找到當季的野菜,比如:婆婆丁、馬齒莧、薺薺菜、蒲公英、槐花等。
  • 路邊"野菜"不要隨便挖 分辨不清很可能把"毒草"當野菜
    自古以來,野菜一直是餐桌上的寵兒。  薺菜、蒲公英、柳蒿芽……進入4月,隨著氣溫的升高,各種野菜開始在田間地頭冒芽。  每年這個時候,想吃原汁原味野菜的人,就會帶上小鏟子,去野外挖野菜,然而,如果分辨不清,很可能把「毒草」當野菜。
  • 挖野菜大軍需注意,這些野菜碰不得!
    春風一吹,你是否聞到了野菜的氣息?春季踏青吃野菜正當時,隨著生活條件的提高,越來越多的 人愛上野菜。生活條件好了以後不想吃白面於是喜歡窩窩頭,生活條件好了以後不想吃雞鴨魚肉所以吃野菜。野菜能吃的很多,但是如果採集不對的話嚴重的也會中毒喪命,還有一點就是千萬不要破壞了花草樹木,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讓花朵遭殃!(很多老人去挖野菜,把公園的花朵踩死,)不能吃的野菜,千萬不要踩,吃錯了會喪命!挖野菜大軍需注意,這些野菜碰不得!
  • 最不像野菜的野菜,莖葉帶刺,很多農民不懂它的價值,見到就剷除
    導讀:最不像野菜的野菜,莖葉帶刺,很多農民不懂它的價值,見到就剷除文:三農小七春天,城裡人喜歡採摘野菜,他們會到城市的郊外,或者附近的鄉村去採挖,有的甚至驅車幾十公裡特意去採挖野菜。若到農村去走親訪友,那更是少不了採挖一些野菜回家了。
  • 春天吃野菜別太任性!這些常見的「野菜」誤吃或喪命!你絕對見過
    春天 正是吃野菜的好時節 最近,在延城各大菜市場內,野菜都擺在了顯眼位置,蕨菜、苦菜、薺菜、魚腥草······各種野菜受到了市民們的喜愛。
  • 野菜吃不對確實有害!這4類人還是少吃野菜吧
    春暖花開,各種野菜、野花也都爭相迎接春天。現在野菜趨漸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鮮美的養生之菜。野菜具有獨特鮮味以及與比普通蔬更高的營養價值。但是野菜雖好,吃不對真的會出事。關於蕨菜致癌在1994年03期的《貴陽醫學院學報》中,就有有關「蕨菜致癌」的藥理學研究記載。
  • 野菜不能亂吃,1種野菜被列入致癌「黑名單」,別出現在餐桌上了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野菜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尤其是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路邊野菜生長繁盛,趁著野菜還很嫩,大爺大媽們紛紛出動,來到路邊田間開始摘野菜,我家裡的老人也是如此,吃野菜的習慣從我很小就已經成為傳統。
  • 春季四月最適合吃野菜,但營養師提醒:這3種野菜有毒,別輕易吃
    每年到了春季三、四月份時,很多人會去田野間、小樹林下採摘各式各樣的野菜,如先人們已經替我們做過實驗以及親身感受過的野菜,如薺菜,鈣含量是牛奶的3倍左右,雖然在吸收上不如牛奶,但人們可以多吃。
  • 腊味煮野菜 - 美食天下
    腊味煮野菜By 清歡的煙火生活每年或多或少都會有朋友送一些臘肉,臘肉的味道醇厚鹹香易於保存一直深得人們的喜好,但臘肉屬於醃製類食品含大量的鹽分和亞硝酸鹽,所以不能多吃。我家一般都是配著蔬菜一起炒。今天用臘肉和野菜一起煮湯味道也不錯,野菜用了當地特有的火鐮菜。
  • 周末去挖野菜,分享下用野菜做的3道美食,做法簡單易學又美味!
    3月中旬迎春花開了,玉蘭花、桃花也相應開放,隨著天氣慢慢變暖,春暖花開的日子來到了,周末帶著孩子來到北京的郊區挖野菜,河邊的野菜都長出了嫩葉,野菜有著純淨的品質,是大自然的美妙饋贈,也是人與自然相生相伴的見證,無汙染、營養豐富、清新可口,是絕佳的食材之一。
  •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我國的野菜種類很多,大家常吃的不僅有草本植物,有時還會吃一些植物的樹芽、花朵、根莖、樹葉等。很多野菜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食用這些野菜的。
  • 從古至今的莧菜味,味野菜不野
    田間地頭的野菜大家吃過多少,如今夏季已經過去一半,想要再吃野菜也只能等到秋季了。雖然沒有了純正的野菜吃,但是人工培育出的野菜在市場裡還是應有盡有的。什麼?你沒看見?怎麼可能。那碼得整整齊齊的可不就是野菜——莧菜?莧菜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葉子成對出現,有綠色和紫紅色兩種顏色。開出的花小小的,是漂亮的黃綠色。一般是在初夏採摘它的嫩葉吃。小編小時候吃紅莧菜,總是喜歡用那紅紅的湯泡飯吃,味道也就是一個鹹味,但是紅紅的飯粒看著就是一道美味。
  • 美味野菜之十白花車軸草
    開白色花,葉子也有白色人字花紋大家只要認住一點,這個藥三葉,上面有白色人字花紋。當然小的時候不明顯,有的沒有看到花紋。今天已經發了,以後學會插入文章中,不太熟悉功能,望大家見諒,前面發過的會一 一補上,這樣大家才方便識別,野外採摘,我寫文章目的就是想把中國傳統中草藥野菜知識傳播出去,造福更多的朋友。這個野菜喜歡長在溫暖的草坪上,還要溼潤的土地,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我也吃過多次,確實一夜安眠。吃法一,最好晚飯時吃,因為吃後幾小時你就想睡覺,剛好消化藥效來了。
  • 農村野菜鴨腳板(植物)能吃!
    二、鴨腳板既是一種野菜,又是一種豬草在大家所吃的野菜中,其實鴨腳板屬於名不見經傳的一種,比不上苣蕒菜、魚腥草、蒲公英、蕨菜等較為出名的野菜。很少有人專門挖鴨腳板來吃,多把它當成一種豬草。其實鴨腳板的味道非常不錯,作為野菜,採摘期最好在花期之前的嫩苗期,這時的鴨腳板葉嫩,味道鮮美。
  • 美味野菜之31牛繁縷
    前面介紹過美味野菜之23鵝腸菜,不知有沒有朋友發現,野菜的時候,會遇到一個非常相似的,只是色彩有點差別的野菜。鵝腸菜是嫩綠色的。又叫繁縷,而今天要介紹的,是中藥牛繁縷,與鵝腸菜最大區別,就是它的莖葉是紫紅色。
  • 哈市「挖野菜大軍」又開挖 破壞植被要不得
    生活報4月27日訊 近日天氣回暖,一些市民帶著工具開始在街頭綠化帶、公園內「挖野菜」。對此,專家提醒,城區綠化帶內的植被都是多年生植物,受汽車尾氣等影響,殘留物質較多,不建議市民食用。記者在松北大道兩側的綠地內看到,挖野菜的行為十分普遍。挖野菜的市民有的是全家出動,還有的將私家車停在路旁,打開雙閃,下車去挖野菜。在哈市部分公園裡,挖野菜的市民也是屢見不鮮,人工綠地的草坪還沒有完全長出來,根須十分脆弱,此時挖野菜對植被破壞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