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4日——國際數學節(圓周率日)
答應我把下面的內容堅持看完,你會非常感慨……不枉我在3月14日凌晨1點59分26秒推送此文3月14日是什麼節日?白色情人節?在數學老師眼裡這天是個偉大的節日——國際數學節(圓周率日)2009 年美國眾議院正式通過將每年的3月14號設定為「圓周率日」(Pi day),儘管除讀音相同以外,Pi與Pie(派,一種食物)並無聯繫。人們還是樂於在圓周率日這一天烹製一塊派,在上面擺上π的標誌。
-
3.14日:π,你能背到多少位?
3月14日是圓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慶祝數學常數π的節日,通常是在下午1時59分慶祝,以象徵圓周率的六位近似值3.14159,有時甚至精確到26秒,以象徵圓周率的八位近似值3.1415926。你要是覺得這個節日跟我們關係不大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
3.14圓周率日,原來你是這樣有趣的π!
14日,西方白色情人節?不不不,今天還是一個特殊的節日,國際數學協會設立的國際數學日,也叫圓周率日、π日。原因很簡單,π約等於3.14嘛!這一記錄指出:祖衝之關於圓周率有兩大貢獻。其一是,求得圓周率:3.1415926 祖衝之的紀錄保持了近千年,直到15世紀初才被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al-kāshī)打破,後者求得了圓周率π=3.14159265358979325,有17位精確小數值。
-
國際圓周率日:3.14159……你能背出幾位數?(圖)
中新網3月14日電 3月14日是什麼日子?很多人被搞得一頭霧水。您知道「國際圓周率日」嗎?圓周率?沒錯,就是π!3.141592653…… 今天,也就是3月14日,是國際圓周率日,也是國際數學節。早在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數學節,來源則是中國古代數學家祖衝之的圓周率。
-
只為「π飛花令」折服還不夠,數學界對於「π」的熱愛,才令人驚嘆
西漢時期,數學家劉歆得出π的有效數字為3.1;魏晉時期,劉徽採用割圓術,得出了π=3.14這個精確數值,並記錄於《九章算術》中。南北朝時期,不滿於劉徽計算成果的祖衝之,成功算出了圓周率小數點之後的7位數數字。
-
祖衝之的成就,蘊含著他的科學精神,影響了整個數學史
小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接觸圓周率了,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約等於3.14。好奇心較為強烈的同學可能會問這個圓周率的值為什麼是這樣的?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要弄清楚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我國南北朝時代的科學家祖衝之。他在數學中關於圓周率值的計算、球體積公式的推導、天文曆法等方面的貢獻,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古代數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的發展,是我國數學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人物。
-
那年今日——哈雷彗星到達近日點;數學家祖衝之誕辰
哈雷彗星的周期約為76年。在20世紀有二次出現。1910年回歸時條件良好,因而形象頗為壯觀:4月20日過近日點時彗尾已亮得肉眼可見,一個月後過近地點時彗尾長達125度~150度。其時,由於它距離地球只有2500萬千米,故有人擔心完全被彗尾籠罩的地球生物會全部死亡。
-
祖衝之如何算出圓周率?用編程還原計算過程,結果令人感嘆不已
,據史料記載:祖衝之設置了一個直徑一丈的圓,然後使用割圓術割到24576邊形,然後求得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為「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釐九毫二秒七忽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釐九毫二秒六忽之間」,即π介於3.1415926和3.1415927。
-
今天圓周率日 你一定背過3.1415926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3.1415926536已經足以滿足一般計算。在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圓周率日。而這,是為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祖衝之。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
今天圓周率日:你一定背過 3.1415926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3.1415926536已經足以滿足一般計算。在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圓周率日。而這,是為了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祖衝之。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
-
唐豆薈丨祖衝之與圓周率的故事
祖衝之在數學上的重要貢獻是求得了圓周率的七位小數的精確值。他所提出的圓周率的密率,比荷蘭工程師安託尼茲早了1000年。因此,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建議,把原來以安託尼茲命名的圓周率的密率,改為「祖率」,以紀念祖衝之。 所謂圓周率,就是圓周長與直徑長之比。
-
知否| 今天圓周率日 你一定背過3.1415926!
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3.14代表圓周率去進行近似計算,而3.1415926536已經足以滿足一般計算。在2011年,國際數學協會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14日設為國際圓周率日。阿基米德是個大數學家,他用圓的內接和外切正多邊形的周長給出圓周率的下界和上界:他從正六邊形開始,逐次加倍正多邊形的邊數,再藉助勾股定理(西方稱為畢達哥拉斯定理)改進圓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就這樣一直算到正96邊形,計算出圓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別為223/71和22/7(3.140845到3.142857),並取它們的平均值3.141851為圓周率的近似值。這就是割圓法。
-
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的故事--祖衝之 祖衝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在數學上的傑出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秦漢以前.人們以"徑一周三"做為圓周率.這就是"古率".後來發現古率誤差太大.圓周率應是"圓徑一而周三有餘".不過究竟餘多少.意見不一.直到三國時期.劉徽提出了計算圓周率的科學方法--"割圓術".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周長來逼近圓周長.劉徽計算到圓內接96邊形.
-
數學家祖衝之之子祖𣈶
中國南北朝時期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之子。同父親祖衝之一起圓滿解決了球面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體積公式,並據此提出了著名的&34;。祖𣈶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數學家之一。01祖衝之父子總結了魏晉時期著名數學家劉徽的有關工作,提出&34;,即等高的兩立體,若其任意高處的水平截面積相等,則這兩立體體積相等,這就是著名的祖𣈶公理(或劉祖原理)。祖𣈶應用這個原理,解決了劉徽尚未解決的球體積公式。
-
3.14一個關於數學的浪漫而神秘的日期
3.14這個看似平凡的日期裡其實藏著各種科學而浪漫的內涵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不僅僅是因為「白色情人節」還因為愛因斯坦的生日以及霍金逝世的日子都是3月14日人類史上兩位偉大的物理學家與今天這個日子關聯在一起
-
祖衝之與圓周率
有一位德國數學家曾經這樣說過:「歷史上一個國家所得到的圓周率的精確程度,可以作為衡量這個國家當時數學發展水平的一個標誌。」祖衝之推算出的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第七位有效數字,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圓周率,西方直到1573年才由德國奧託較為精確地計算出來,比祖衝之晚了1100多年!後來荷蘭人安託尼茲也算出這個近似分數,於是歐洲人就把這個稱為「密率」的近似分數叫 「安託尼茲率」。
-
星星為什麼會閃爍——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兼談神奇的Pi日
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誕辰日,愛因斯坦生於1879 年 3 月 14 日。一、紀念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牛頓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故事特別多,先說一個「愛因斯坦奇蹟年」。這6篇文章分3個領域,一個是分子論和布朗運動。那時原子只有假設,但愛因斯坦就提出了布朗運動,論證了原子假說的正確性。還有一個是關於光電效應的,愛因斯坦在此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並憑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插一句,愛因斯坦這幾篇論文每篇都可以得諾貝爾獎,甚至都可以得幾個,由於過於超前,最後獲得了一個。
-
3·14圓周率日丨π,一個神奇的無限不循環小數……
據史料記載,1631年,π首次出現在數學家威廉奧特瑞德的著作《數學之鑰》中;1706年,英國數學家威廉瓊斯在他編寫的數學教材《新數學導論》裡也提到了π。不過,此時的π估計還是欠些火候,並沒有引起數學界太大的關注,直至遇到歐拉。
-
【圓周率日】你還記得π嗎?
在分析學裡,π可以嚴格地定義為滿足sin x = 0的最小正實數x。 圓周率日是慶祝圓周率π的特別日子。正式日期是3月14日,由圓周率最常用的近似值3.14而來。通常是在下午1時59分慶祝,以象徵圓周率的六位近似值3.14159,有時甚至精確到26秒,以象徵圓周率的八位近似值3.1415926;習慣24小時記時的人在凌晨1時59分或者下午3時9分(15時9分)慶祝。
-
祖衝之與梁思成的時空對話,2061哈雷彗星,我們不見不散
時間來帶4月20日,在1910年的這一天是我們第一次捕捉到哈雷彗星的影像,這個72年才會和我們聚會一次的老朋友從來沒有過失約,在公元429的今天,我國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祖衝之先生誕辰,中國也出現了享譽世界的科學大家;公元1901年,梁先生誕辰,這是中國在最困難時期的傑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