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論文獲獎令眾多高材生「震驚」,水平能進中科院?官方回應

2020-12-05 江城晚報

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發表聲明,因研究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獲獎的昆明小學生,其父母系本所研究員。該研究所已對此事展開調查。

在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有1名昆明小學生憑《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大賽3等獎。該研究項目還曾在省級大賽上獲1等獎。而在公示的研究者1欄,只有該學生陳某石1人的姓名。獲獎名單一經公布,引起網友質疑。

網絡配圖,與事件無關

網友認為,這個科研項目已經達到了碩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水準。有人為此感到"震驚",評論說,小學生的科研水平能達到醫學碩士生的水平,都可以去中科院讀博了,這孩子的父母一定是研究這一方面的。

但更多的網友對此提出了質疑。

某985大學的在讀博士生李玲(化名)說,一個剛開始連基因是什麼都不懂的小學生,是如何清楚基因片段與癌症的關係的?

網絡配圖,與事件無關

有網友表示,陳某石在研究日誌上寫的PCR,只這個實驗就要做一天,小學生有能力和體力從事如此高強度的工作?

有網友鑑於對陳某石能力存在質疑,找出了陳某石父母的相關信息,發現其父母不只是涉事研究所的博士,而且研究課題也和陳某石的研究有關。因此網友猜測,陳某石可能是在父母的"幫助"下完成研究的。

隨後有網友舉報了此事,涉事研究所對此作出回應。

陳某石在科研日誌中寫道,2018年1月6日,他想研究腫瘤,他的輔導老師便將他帶到了研究所,與陳老師、楊老師商量參與研究工作。

網絡配圖,與事件無關

2018年1月9日,陳某石日誌中寫,在明確研究內容時他還不知道基因是什麼。

在搜索了基因相關知識後,他仍不太了解。但後續連著幾天時間,他已經可以闡述研究的相關知識。

在大賽項目簡介中,陳某石對C10orf67基因有關研究發現進行了闡述。涉事研究所研究員陳某彬的研究課題恰好與陳某石的研究內容相重合。有網友質疑,陳某石日誌中提到的兩位指導老師,有一人或許便是陳某彬研究員。

來源:央視新聞、都市時報、上遊新聞、遼瀋晚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惹不起的小學生,拼不起的爹!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獎引質疑
    先是6月29日曹雪濤、董晨兩位院士被質疑論文造假,再是7月3日加州大學付向東教授實舉報中科院學者楊輝學術抄襲,最新的瓜則是7月12日,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癌症基因突變獲得全國性大獎。消息一出,網友紛紛質疑,這樣的科研水平,遠超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認知範圍,「背後肯定存在嚴重的學術腐敗,呼籲嚴查。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系研究員之子
    此前,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機構主辦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展示的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和質疑。公示資料顯示,該項目部分工作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有網友質疑,這項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醫學或生命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準。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然而,一個小學生,真的能夠完成如此複雜的實驗,同時再完成後續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有網友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學術腐敗」或「學術欺詐」。
  • 六年級小學生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
    知名醫療媒體帳號「丁香園」評論稱,「縱觀整個獲獎項目,不論是項目的立意,還是後期具體的實驗設計,都和一個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無二。」 然而,正是由於這些「含金量」十足的研究,卻引來了網友們的質疑。
  • 馬上就評|認可倆小學生獲獎研究成果,武漢科協聲明未必「科學」
    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兩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據媒體報導,兩人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她們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腫瘤效果。什麼是茶多酚?估計很多成年人也就僅限於聽說過。什麼是EGCG?相信大多數人就聞所未聞了。可偏偏兩名小學生「智勇雙全」,通過剝離多隻小白鼠進行實現,並且在實現成功後寫出論文,還獲了獎。
  • 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武漢科協回應:系獨立完成
    近日,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涉事項目《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兩名小學生完成,獲該大賽三等獎。網友則質疑前述小學生完成該項目的可能性。因此,實驗驗證多喝茶能防癌、抗癌,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大家要多喝茶哦,有益身體健康!」武漢科協回應:系獨立完成,認可其成果17日,武漢市科學技術協會官網發布了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相關情況聲明。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收回獎牌和證書 獲獎小學生父親...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引起譁然!近日,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獲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引發關注。評審委員會組織專家就此項目及時進行覆審,現將有關調查和處理結果情況通報如下:專家組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研究報告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水平,但其附件支撐材料和調查走訪發現的新情況新材料不能充分證明作者獨立完成該項目報告的整體設計和撰寫。
  • 小學生研究基因與癌症關係拿大獎!水平堪比博士!父母身份...
    而令人驚訝的是,該小學生在實驗記錄本曾寫下「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7月13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網站對此發布聲明指出,「經初步核查,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我所研究員之子」,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一個造假者升天,無數個科學家墜落
    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看看這個獲獎項目,深刻體驗一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感覺。根據組委會官方給出的相關評論顯示,這個實驗的意義重大,「有望為結直腸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新的生物標誌物和藥物靶點。」而到了13日,他已經可以了解基因表達水平和功能的判斷了,這樣斷層式的進步不得不令人懷疑。
  • 小學生研究基因治療癌症論文獲獎,科研員父親居功至偉
    說起青少年科學創新,你能想到什麼項目?加了紅外線和感光元件的隔離樁?還是自動給縫紉機加潤滑油的輸油機?再就是充滿愛心的老人磁鐵自動拉鏈。NONONO!你OUT了!現在的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項目是什麼呢?
  • 雲南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 父親承認「過度參與」
    陳勇彬2020年7月15日相關報導: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父母系研究員,主攻相同領域,單位正調查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陳靈石的獲獎論文,與父母的研究屬同一領域。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2018.1.13了解PCR技術的原理,知道PCR引物的設計、PCR擴增mRNA底物和螢光基因的概念,大概了解為何通過螢光強弱的比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達水平,進而判斷一個基因在細胞中的表達水平和功能強大與否。」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謎團:他似乎連基因都搞不清楚,卻能研究...
    13日,該新聞引起網絡發酵,有人質疑,該同學的獲獎項目與其父母的研究是否有關?14日,記者聯繫當事人母親未果。據報導,7月14日,陳同學論文的推薦方、雲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省科協青科中心副主任許薇回應稱,省科協已經注意到相關情況,對此十分重視,已經成立調查組,對該事件進行調查。
  •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 超出小學生認知
    【研究癌症獲獎小學生實驗記錄】近日,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某小學一名研究癌症相關基因獲獎的小學生火了。其研究的「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對此,有網友評論稱,小學生已經達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陳某某應該是位神童。
  • 教師連踹小學生,官方最新回應!
    教師連踹小學生,官方最新回應!事件發生後,雲南省楚雄州南華縣政府、東南大學先後就此事作出回應。當地政府通報稱,涉事教師在批評教育學生過程中方法失當,行為過激,踢了學生,已責令學校對涉事教師進行停職檢查,接受進一步調查處理。東南大學則證實,涉事者系該校支教志願者。
  • 武漢大學院長回應自己小學女兒「喝茶抗癌」研究獲獎:毫無問題
    之前非常火熱的六年級小學生陳靈石研究抗癌獲獎,小心大家也都聽說過,這件事情的熱度剛剛降下來,又出現了兩秒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得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這像科技創新比賽,實驗內容也是博士級別,其中實驗所需的思維邏輯需要極度嚴謹,並且其中涉及到了很多小鼠的心肝脾肺腎等操作。
  • 從零開始寫研究生論文需要多久?這位小學生告訴你,只需5天
    人群中總有一群「天才」的存在,他們總有些遠超年齡的智商和能力,他們總能把普通人秒得渣都不剩。這兩天的這位靠《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論文獲獎的小學生,就是這樣一個「天才」。
  • 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其父致歉
    (此前報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大獎?官方回應)7月15日,據@雲南日報 消息,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辦公室發布通報稱,撤銷「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收回獎牌和證書。以下為通報全文↓↓↓近日,關於質疑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我們迅速成立專項調查工作組,對大賽評審工作開展全面調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造假從娃娃抓起?雲南省科協:已展開調查
    昨天(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官網發布了公告,承認「該獲獎項目學生系我所研究員之子」,並稱該所「已成立調查組對此事進行深入調查」。△ 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官網根據《新京報》報導,陳同學是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陳姓與楊姓兩位研究員之子。
  • 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
    近日,關於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 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包括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項目,有網友指出該項目同樣超過小學生能力範圍。
  • 又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 武漢科協:已介入調查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事件後,更多關於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進入大眾視野,其中包括兩名小學生的「喝茶抗癌」項目,有網友指出該項目同樣超過小學生能力範圍。對此,武漢市科協今日(7月16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已獲悉此事,並已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