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投資獲湖南軌道超3億舉牌 湖南國資提升控股權推動軌道交通建設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李順

作為湖南省省屬國企中唯一一家公路上市公司,現代投資(000900.SZ)獲湖南國資委投資青睞。

1月3日晚,現代投資公告,去年12月,湖南國資委獨資企業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軌道」)一個月內耗資超3億元舉牌現代投資,成為公司第三大股東,並且可能繼續增持。

目前湖南國資委旗下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持股現代投資27.19%,為上市公司實控人。上述增持後,湖南國資委控股比例將進一步提升。

湖南軌道主要負責湖南省內軌道交通的投資建設及相關業務開展,此前與上市公司已有關聯。2018年,現代投資擬以43.22億元收購湖南軌道旗下長韶婁公司100%股權,交易後,湖南軌道將持有公司19.98%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但2019年底交易終止。2020年3月,現代投資直接以38.25億元現金收購長韶婁公司100%股權,歷時兩年後,湖南軌道增持入股上市公司,或是上述重組方案的變通。

獲國資湖南軌道超3億舉牌

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軌道通過集中交易買入現代投資人民幣普通股(A股)7589.15萬股,佔現代投資現在總股本的5%。上述股份均是在12月買入,交易價格區間3.95-4.42元,耗資超3億元。

本次權益變動前,湖南軌道未持有現代投資的股份,主要是根據自身的戰略規劃和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並且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其在上市公司擁有權益股份的可能性。

湖南軌道註冊資本150億元,主要股東湖南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90%)、湖南興湘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天眼查顯示,湖南軌道是湖南政府管理的國有獨資企業,主要負責湖南省內軌道交通的投資建設及相關業務開展。目前已對外投資24家公司,主要涉及湖南軌道、磁浮、鐵路、機場等。

官網顯示,湖南軌道前身為湖南基礎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力推湖南鐵路等軌道交通跨越式發展。而湖南軌道此次選擇的投資標的現代投資是湖南省省屬國企中唯一一家公路上市公司,是湖南省經營高等級公路的重要企業,也是湖南省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重要的投融資平臺。

目前,現代投資前兩大股東分別為湖南國資委旗下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設開發總公司(持股27.19%)、招商局公路網絡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04%)。湖南軌道此時舉牌,將位列現代投資第三大股東。

38億併購湖南軌道旗下公司

現代投資目前形成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一體」指高速公路為主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兩翼」指金融業和實業投資板塊。公司擁有商品貿易、交通運輸輔助兩大業務。

其中,商品貿易業務營收佔比超70%,但毛利率低,僅2%,貢獻毛利僅10%左右。而交通運輸輔助業毛利率穩定在55%左右,2019年毛利約14億元,佔比60.02%,2018年時貢獻毛利甚至達100%。

交通運輸輔助業收入來源就是公路收費。國家確定經營性公路的收費期限最長不超過25年,中西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營性公路收費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0年。公司需要通過投資新建或收購等方式實現高速公路的滾動開發,實現有經營期限和無經營期限產業的合理布局,才能保持持續經營。

目前現代投資擁有長永、長潭、潭耒、漵懷、懷芷、長韶婁高速公路收費經營權,特別是核心路產長潭、潭耒、長韶婁高速公路位於國家主幹線。其中公司運營的潭衡高速、衡耒高速、長永高速和長潭高速剩餘收費期限分別不到1年、4年、5年和9年。

2018年10月,現代投資擬通過發行及支付現金的方式,以43.22億元收購湖南軌道持有的湖南長韶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韶婁公司」)100%股權,但歷時一年多,上述收購宣告終止。

2020年3月,現代投資再次以38.25億元底價摘牌長韶婁公司100%股權(長韶婁公司將5.16億元應收帳款出售給了湖南軌道)。

長韶婁高速公路收費裡程140.77公裡,2014年12月31日通車,收費經營期30年。上述收購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湖南省高速公路行業中的地位。另一方面,長韶婁高速的收費期限為30年,交易完成後,將有效緩解公司現有路產收費期屆滿後的持續經營壓力,也為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提供了重要的項目支持。

責編:ZB

相關焦點

  • 湖南軌道舉牌現代投資 未來或繼續增持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映泉 2021年1月3日晚間,現代投資(000900)發布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截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軌道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軌道)買入現代投資7589萬股,佔後者總股本的5%,構成「舉牌」。
  • 湖南軌道交通產業上下遊協同發力:激活創新鏈 升級產業鏈
    2019年,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總產值達1250億元,國內市場佔有率連續6年保持第一。放眼湖南,已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售後服務、物流配套於一體的完整的軌道交通產業集群,電力機車全球市場佔有率超過20%。 這一軌道交通產業集群是怎樣形成的?
  • 以軌道交通「TOD+」模式 引領長沙城北商業體系建設
    政府主導各已建、在建小區建立鄰裡中心,財政投資公服設施,組建平臺公司提供「商業+公益」服務,培育社會組織輸出公眾參與的生活方式,靈活發揮政府、市場「兩隻手」的組合作用,更好滿足居民不同消費、社交、參與等日常需求。在鄰裡中心聚集人氣、提升入住率後,引導開發商建設開放式街區多元化提升商業層級,為商圈形成積蓄能量要素。規劃管控軌道站點和山體公園周邊建設用地是關鍵。
  • 公告精選:亞瑪頓籤21億元光伏鍍膜玻璃銷售合同;現代投資獲湖南...
    【熱點】 現代投資:獲湖南軌道舉牌 持股比例5% 現代投資(000900)1月3日晚公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湖南軌道通過深交所證券交易系統集中交易買入現代投資普通股(A股)7589
  • 湖南軌道集團與中國通號共同建成磁浮技術工程實驗室
    來源:紅網 作者:姜心玥 通訊員 蔣偉 段武洋 編輯:賈迪 湖南軌道集團與中國通號共同建成磁浮技術工程實驗室。    紅網時刻7月6日訊(記者 姜心玥 通訊員 蔣偉 段武洋)近日,湖南軌道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湖南省磁浮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武亮,通號(長沙)軌道交通控制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勇,在中國通號長沙產業園內,為雙方共建的「磁浮技術工程實驗室」揭牌,宣布該實驗室正式建成啟用。
  • 創新開放的湖南美如「藍」
    蝶變的湖南,在創新開放中加快著崛起步伐。 這是一味「湘」譽世界的「湖南氣質」。與其說創新開放是湖南蝶變的「密碼」,不如說,是天然流淌在湖南人血脈裡的精神特質。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吟誦到毛澤東主席寫下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詩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特質一脈傳承,「敢闖敢試、敢於創新」成為新時代湖南人的寫照。
  • 投資11億!全球首個「磁浮+文化+旅遊」項目要來了,就在湖南鳳凰
    湖南人期待已久的湖南鳳凰磁浮線終於要來了!這可是全國首個磁浮文化旅遊項目,也是全球首個「磁浮+文化+旅遊」項目。一起跟著湘妹陀來看看它的建設進展情況吧!8月4日,由中國中鐵五局施工的全國首個磁浮文化旅遊項目——湖南鳳凰磁浮線全線首片U梁成功架設,施工建設進入快車道。據湘妹陀了解:湖南鳳凰磁浮文化旅遊項目規劃線路共分三期實施。
  • 湖南打造磁浮交通「全產業鏈」
    據新華社電 (記者史衛燕) 記者從湖南省國資委獲悉,為進一步推動磁浮交通技術創新和工程化產業化,湖南磁浮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會議在長沙召開,包括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在內的6家企業參加會議。
  • 邢國輝調研檢查軌道交通建設
    邢國輝調研檢查軌道交通建設認真借鑑先進理念 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強力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實現新突破
  • 湖南: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基本形成
    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在長沙舉行。 紅網時刻1月13日訊(記者 廖潔 吳公然)今天上午舉行的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工作會議通報,「十三五」特別是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省製造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三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已基本形成,為湖南奮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 湖南這個國家級創新中心有個軌道交通「博士F4」團隊
    這是地處湖南的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國創中心)雷射先進位造實驗室內的一幕。這個國家級創新中心先後引進了10位博士,其中雷射先進位造研究所和工業智能研究所各由兩名博士領銜,組成「博士F4」團隊。「產品較小,但作用很大、也很重要,可以幫助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的關鍵部件擺脫傳統工藝制約,質量更加穩定」,馬明明博士表示。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是湖南省支柱產業之一,並已經具備良好的數位化基礎和較為完善的供應鏈體系。2019年4月,工業智能研究所在國創中心應運而生,由深耕基礎研究的劉翊博士領隊。2019年9月,留美歸來的劉凱博士加入。
  • 5G助力職業教育發展 湖南首個軌道交通5G VR/AR實訓雲平臺落地應用
    華聲在線9月28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鄒靖方 通訊員 陳呂芳)今天,湖南首個軌道交通5G+VR/AR實訓雲平臺在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落地應用。列入國家「雙高計劃」的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與湖南電信攜手,成立「5G聯合實驗室」,完成了省內首個軌道交通5G+VR/AR實訓雲平臺的建設。在實驗室現場,老師為學生講解了機車原理和操作,佩戴AR眼鏡,手把手講解操作,音、視頻畫面實時傳送至學員端。學生通過標記、文字、語音及推送圖紙、文檔、視頻等方式與企業專家進行實時互動。教學過程猶如身臨其境,直觀清晰。
  • 科技創新助力湖南跑出發展「加速度」
    新華社長沙3月7日電(記者 張春保 蘇謝)內陸傳統農業大省湖南確立「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新戰略。創新搶一步、發展勝一籌,高新技術產業躍升為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主引擎」。中心負責人胡慶豐教授、李肯立教授說,運用超算的湖南在生命科學、流體空氣力學、仿真、氣象、氣候領域科研條件得天獨厚,未來還將迸發更強動能。「永不止步」的袁隆平院士,帶領超級稻團隊繼續前進。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鄧啟雲說,產量更高、質量更好的超級稻新品從東北到華南種植面積已達每年1億畝。藉助形態改良、雜交優勢利用和分子育種等技術,超級稻還有很大潛力。
  • 湖南株洲將崛起軌道交通城 規劃總面積為36.6平方公裡
    株洲軌道交通城路網工程位於株洲市石峰區,由田心大道、中車大道、臥龍路及雲霞大道四條道路組成,項目總投資約人民幣 28.19 億元,項目建設期 2 年。株洲軌道交通城路網工程由隧道股份上海城建集團承建,為株洲市首個 PPP 項目。按照計劃,株洲將用 5 年時間打造一座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主導,集先進產業、現代服務、高端住宅、高品位城市功能配套於一體的、世界一流的現代產業新城。
  • 新制式軌道交通「百花齊放」
    目前,該企業已具備年新造地鐵600輛的產能,新制式軌道裝備、動車製造和維修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這是全省軌道交通產業快速前行的一個切片。去年全省軌道交通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不含物流運輸業)達到1690億元,增長16%。四川軌道交通產業綜合實力邁入全國第一陣營。
  • 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重慶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行動方案出臺
    1月4日,重慶市政府正式印發《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明確力爭三年投資4200億,開工幹線(包括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管道等)6500公裡,全力建設9大基礎網絡。
  • 國資報告:中國電建以一流建設「脈動」粵港澳大灣區
    城市軌道交通將成為支撐深圳建設強國城市範例與打造世界級城市引擎的重要力量。 深圳需要發展,企業也需要轉型。在此基礎上,中國電建與深圳地鐵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展開了深度合作。 據深圳地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NOCC集軌道交通線網的運營指揮、資源共享協調、應急事件處理協調、信息管理和應用、網絡對外協調等五大智能於一身,集中體現了智慧地鐵、科技地鐵的特徵,是當之無愧的深圳城市軌道交通「大腦中樞」。 與NOCC同步建設的深雲車輛段是城市集約用地的範例。
  • 化危為機 湖南機場重點項目建設逆勢上揚
    疫情防控戰鼓聲聲,項目建設熱潮湧動。9月1日,長沙機場改擴建工程的總體設計和綜合交通接入方案對外公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航空業造成巨大衝擊,我國航空業也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局面。湖南機場在疫情期間主動作為,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抓住項目建設黃金期,把項目建設作為落實黨中央,湖南省委、省政府「六穩」「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
  • 「十二五」湖南交通運輸發展取得新成就、呈現新特點
    「十二五」以來,面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各種挑戰,湖南交通積極作為,有效應對,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綜合運輸能力明顯提升,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十二五」的五年時間建設農村公路44114公裡,新增通暢建制村8815個,實現100%的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瀝青)路。  3.水路運輸投資成倍增長。「十二五」湖南水運建設完成投資157.3億元,較「十一五」增長3.67倍,年均增長達到36.1%。
  • 構建乘客大服務平臺 騰訊布局軌道交通助力智慧交通建設
    近日,2020年第五屆中國智慧軌道交通大會在成都盛大開幕,來自全國近50家軌道交通業主單位、10餘家設計院、200家行業主流廠商,共計1500+軌道交通行業專業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基建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智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