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攤主用海水晶配海水 或致海鮮重金屬超標

2020-11-25 半島網官網

生產海水晶的多是一些家庭式作坊

濰坊市場上的海水晶

作坊裡面的材料

經過攪拌之後,海水晶就被封包

  海水晶在市場上使用多年,內陸城市靠它延長海產品「壽命」,作為海邊城市的青島水產市場上也有海水晶的影子。海水晶被用來調配海水,可它到底是怎麼生產的呢?記者根據購買的海水晶包裝上地址,來到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暗訪了解到,這幾處生產廠家其實是五六人生產的家庭式作坊,生產車間擺著大量成品海水晶和原料精製工業鹽,而生產的工序也較為簡單,工人將幾種原料放入攪拌機攪拌後,就直接裝封等待發貨了。另據了解,海水晶的生產尚無國家標準,那用在海產品的暫養、保鮮上安全嗎?在市場上的使用又該由誰來監管?專家也擔憂原料的重金屬含量,質量不過關的海水晶或對人體和海產品有害。   

A 探市場 市場上用海水晶不是秘密

  大約在2011年前後,作為淡水城市在市場上銷售海鮮的必需品,海水晶就開始被大眾所關注,對於其原料對人體是否有害,不同人看法各不同。

  青島的海鮮市場上,是否也用海水晶?日前,記者調查了解到,其實海水晶已經使用多年,業內用海水晶調配海水也不是秘密。當記者來到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時,入口處的一家海鮮攤的女攤主告訴記者,雖然青島靠近海邊取水方便,商家基本用管道直取海水,而且市場上隔三岔五還有販賣海水的人上門。可市場上的商販使用海水晶,這也是人盡皆知的。「用海水晶調配,給海產品合適的生活環境,可以延長海鮮的存活時間。」

  常年做海鮮生意的李姓老闆說,大家都看中了海水晶的省時省力,尤其是在沒有海水的地方,都可以用海水晶調配海水,不少人都在使用。在市場內的北側的商鋪,記者看到了還在銷售的海水晶,店鋪的老闆介紹,海水晶都是按照整包銷售,顧客就是附近水產品店的商戶們,一天能夠銷售十多袋左右,一袋的價格在25元左右,裡面大約有二三十小包。根據養殖產品的種類不同,可以用海水晶調配海水,用鹽度表測試。

  「我們去拉海鮮的時候,由於在保溫箱裡加冰,相當於稀釋了海水,就需要撒上海水晶調一下。」市場裡的海鮮攤主告訴記者,在存活環境不適宜的情況下,往水裡加入海水晶能使海鮮多活三四天,甚至能夠多活一周左右,尤其是發到青島以外的海鮮,更是需要使用海水晶。

  記者分別走訪了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南山水產市場、益欣生鮮綜合市場等,採訪中記者了解到,雖然一些商家聲稱池子裡的海鮮用海水養著,但是在他們的攤位都能找到海水晶的身影。有的商戶並不忌諱,直言用海水晶調配鹽度。

  在青島水產品批發市場的一戶海鮮攤上,記者就看到了一編織袋的海水晶,從中取出的一小包已經開封使用一半,一攤主說,海鮮市場裡的海水晶便宜,一般一兩元就能買到小包。在該店裡的海水晶外包裝上標註著,這一小包的海水晶重量在兩斤左右,卻並未標註海水晶的成分。

  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撫順路蔬菜副食品批發市場,記者找到一位銷售海鮮的攤販,她告訴記者,自己平時主要是買海水用,但是應急的時候也得用海水晶,用水桶調好比例後就成了「海水」,記者看到,海水晶的配料表上寫著,原料為氯化鈉、硫酸鎂、碳酸氫鈉等,包裝上「非食用」的幾個大字很顯眼。

  根據攤販的介紹和海水晶包裝袋上的聯繫方式,記者聯繫到一戶海水晶青島銷售代理,他告訴記者,海水晶主要是賣海鮮的人用,按照袋子上的說明書調配比例,就能夠將淡水轉變成「海水」,他一天能夠銷售兩三噸的海水晶。

  銷售海鮮的李姓老闆告訴記者,實際上不少人在使用海水晶,圖的就是方便省事,而且購買海水的費用也比使用海水晶的成本高。他說,市場上有賣海水的人,每天送海水到攤位,但是一些攤位的海水需求不大,有海水晶就不用買海水。另外,一百斤的自來水添加三四斤海水晶就夠用,用鹽度表來掌控,「一袋子海水晶才幾塊錢,比購買海水便宜多了。」他說。   

B 探源頭 五六個人攪拌一下材料就裝袋   海水晶廠藏在小村邊

  從市場上購買回來海水晶,記者發現一些海水晶的外包裝上,標著「非食用」高效速溶海水晶字樣,也有生產廠家的名字,從記者購買的三款海水晶來看,廠址都位於濰坊市濱海經濟開發區,雖然有聯繫方式,可是具體的地址並不詳盡。

  海水晶到底是什麼,又是怎麼生產的?在採訪中記者詢問商戶,商戶也多說是一種鹽,可以將淡水「改造」成為海水,已經在市場上使用多年,只說海水晶裡有海水的成分,並不能說明白其生產工藝。記者決定到濰坊暗訪一探究竟。

  從濰坊火車站一路往北,約六七十公裡的地方是濱海經濟開發區 ,這裡集中了不少生產鹽的企業,濰坊市區的一名計程車司機告訴記者,在大家窪街道就有生產鹽的企業,而是否有生產海水晶的企業,他說自己並不清楚。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記者終於趕到這裡。

  記者查詢到,在大家窪街道的北側就有一處海水晶廠,可當趕到這裡時,破落的大院已經關門,從門外看進去一片荒涼,只剩下空落落的院落,附近一家養殖廠的工人告訴記者,這家海水晶廠已經關門更換地方。隨後,記者來到一處市場,在這裡的海鮮攤販口中得知,大家窪確實有生產廠家,但是每次進貨的時候,他們也只是通電話訂貨,有專人給送上攤。

  但是,在一戶攤販的海鮮攤上,記者看到了已經使用大半的海水晶,直接放在保溫箱上。從外包裝上記者看到,該廠的名字叫做大窪錢江海水晶廠。通過打聽,記者終於找到了這家企業,它位於李呈村的南側,與記者想像中的大型工廠完全不同,這個院落顯得有些破落,院裡長著雜草,散亂著磚頭,這裡就是錢江海水晶廠,不遠處還有一家生產點。而後,記者又找到了一家強隆海水晶廠,位於石橋村南頭,老闆很意外,詢問記者是如何找到這裡的?   

家庭式作坊產出海水晶

  這幾處海水晶廠都是家庭式的作坊,工廠裡有五六個人從事生產。記者來到大窪錢江海水晶廠,四名工作人員正在忙碌,一旁還停著一輛運輸車,裝載了大半車的海水晶。其中一名婦女負責封口編織袋,一名女工負責裝塑膠袋,一名男工負責將塑膠袋封口,還有一名男工不停地向攪拌設備倒入原料,整個工序顯得很有秩序。

  從外面看上去,生產的車間較為簡陋,並沒有設置大門封閉,從院子裡能夠看到擺放的大批生產原料,攪拌機一側是小型的原料倉庫。而在攪拌設備身後也是堆起來的原料,部分原料外包裝顯得有些髒,而已經用完的包裝袋被工人順手一丟,地上有些潮溼,還可以看出因為長期生產海水晶而撒落在地上的顆粒,跟土混合之後使得地面顯得有些潮乎乎。

  而在不遠處的另一家海水晶廠,記者進入廠房後看到,偌大的廠房內擺著大量的成品海水晶,五六名工人還在不停地忙碌裝袋,地面上一片溼漉漉。工作人員說,一編織袋內有20小袋海水晶,一小袋的重量在兩斤左右,而這裡的生產也是通過攪拌設備完成的。只是設備顯得有些鏽跡斑斑,通過一個筒傳送到工作人員裝袋的鐵質桌面上。在工人的腳底下,還有一些廢舊的塑膠袋外包裝。

  同樣的,在強隆海水晶廠記者看到,這裡也顯得像個倉庫,一進門的兩側就擺著大量的海水晶成品,在溼漉漉的地面上擺著兩大堆還沒有來得及使用的原料,其中一堆已有些泛黃。一臺攪拌的設備就擺在門口不遠處,廠裡的工人告訴記者,生產的流程就是在這裡完成的。工廠的老闆告訴記者,平時五六個人從事生產,工人多是附近的村民。   

工業鹽當原料,攪拌後裝袋

  生產海水晶的原料到底是啥?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記者以批發者的身份暗訪了幾家海水晶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生產海水晶已經有十多年,每噸的銷售價格在650元左右,運費需要自己承擔,錢江海水晶廠的老闆操著一口濃重的南方口音告訴記者。

  記者發現,在這家生產海水晶的廠子裡,堆積了大量未開封的精製工業鹽、氯化鎂等,廠裡的人告訴記者,這些都是生產海水晶的原料,一位工人不時地將精製工業鹽開封,倒入攪拌機器上的篩網裡,晶體通過篩網上的小眼兒進入鬥內,再拎過旁邊幾個其他袋子,將裡面的白色晶體倒入其中,一些較大成塊的顆粒則被用錘子敲打碎。工人給機器通電之後傳來轟隆聲,攪拌機的扇葉也開始攪拌,經過攪拌後的材料落入一個鬥兒,這樣海水晶就算製作好了。工人用鏟子將海水晶弄到臺上,就開始了裝袋、封袋的過程。

  而在財利來海水晶廠和強隆海水晶廠,都堆放著大量未開封的工業鹽,而從外表上來看,整個生產的過程基本是相似的。財利來的老闆告訴記者,他做這一行已經十多年,生產海水晶的配方是從青島某高校獲得,配備海水晶的過程中甚至能夠有十幾種成分,至於配方裡的具體原料,他一直不願意透露。   

◎生產的海水晶用在哪兒?   多數用於海鮮市場

    水族館也有需求

  記者聯繫到一位在海水晶廠工作的人,他的工作就是將原料配比後進行攪拌。在他看來 ,海水晶的生產其實並不難,他說 ,海水晶的作用主要是配比海水,而自己所在的工廠主要用了六種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調配,經過攪拌之後就成了海水晶。由於當地就有大型的生產鹽的工廠,他們只需要從這些工廠進來原料,再根據配方攪拌,裝袋後直接就能發貨給客戶至於攪拌是否均勻,那就只能看攪拌設備的了。

  至於生產的海水晶主要用在哪些方面呢?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少的海水晶被用於海鮮市場,一些水族館也會對海水晶有所需求。財利來的老闆告訴記者,青島一年的需求在一千噸左右,濟南一般發兩千噸到三千噸,自己有部分固定的客戶 ,設置有一些代理銷售的點。「海水晶廠全是個人的,基本沒有大廠子,我的廠子一天能夠生產十多噸,價格每噸860元。」

  財利來的老闆說 ,企業用海水提取原料的時候,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成分損失,而他們就是將這些損失的元素還原。那大企業為什麼不生產海水晶呢?強隆海水晶廠的老闆說 ,大企業的生產成本高,而海水晶的利潤並不大,所以生產海水晶的主要是小企業。

  其實,在採訪的時候記者留意到,海水晶袋子上標註著用量,比如財利來的產品上標明,一般貝類的比例為每千克海水晶可加淡水33千克,而強隆的包裝袋上則標註著100公斤的淡水需3.1公斤的海水晶。強隆的老闆告訴記者,他們在生產的過程中也是按照原料配備比例的,如果原料少了起不到效果,放進去的原料多了又會增加成本,至於這些配比都是怎麼計算衡量,那就只能靠廠裡那個秤了……

相關焦點

  • 成都海鮮市場「勾兌」海水 給海鮮吃「興奮劑」
    記者調查發現:利用「海水晶」勾兌海水已成業內公開秘密市場:「海水晶」勾兌「海水」養海鮮17日下午,記者來到四川大學附近的菜市場,在一家不大的海鮮攤位上看到,攤主擺放在門口的幾個塑料箱裡分別盛有蛤蜊、蟶子、蝦等海產品。
  • 海水晶≠水族海水鹽,但國產鹽沒那麼不堪,聽我細細道來
    雖然用普通海水晶養海水魚或者LPS短期內沒什麼差異,但時間久了水質監測發現重金屬超標、微量元素比例失衡、隨之而來的還有PO4、NO3超標、NO2檢測爆紅,要知道我的系統是有藻缸過濾的啊,看來普通海水晶替換水族海水鹽的隱患還真不小,所以我給他的答案是除非你想養皮皮蝦,否則最好還是放棄這個想法,畢竟即使是死一兩個小丑魚的損失都夠買鹽的錢了。
  • 海鮮是發物,會影響傷口癒合?有砂的海鮮會讓人得腎結石?
    頂蓋的蟹、豐腴的貝、眾多的魚蝦……然而,民間卻一直流傳著關於吃海鮮的多種傳言:海鮮裡有寄生蟲,不能吃,海鮮重金屬超標,吃海鮮影響傷口癒合,有皮膚病不能吃海鮮……這些傳言讓喜歡吃海鮮的人們咽了咽口水,卻只能停下手中的筷子
  • 海鮮市場買鮑魚,攤主直接說這是「假鮑魚」,別驚訝,這是真海鮮
    海鮮價格向來不菲,特別是鮑魚、龍蝦一類的珍貴海味。價格貴不貴是一回事,最怕買到假貨。現在不良商販的手法越來越高,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事情屢屢發生,讓人不得不小心謹慎。如果你去海鮮市場買鮑魚,攤主直接說這是「假鮑魚」,別驚訝,這是真海鮮!
  • 青島海鮮市場堆滿海鮮 當天捕撈的安康魚9塊錢一斤梭子蟹45元一斤
    攤主對這些牙鮃魚開價45塊錢一斤,似乎不接受砍價。舌頭魚,這個舌頭魚可不小,攤主為了保鮮,用塑料布加冰包裹住,小編徵得同意後,打開塑膠袋拍攝了照片,這些舌頭魚一斤左右大小,價格在100塊錢一斤。據攤主介紹,舌頭魚顏色越紅表示越新鮮,蓋住塑料布防止舌頭魚失去水分變色。這是青島本地的刀魚(帶魚),個頭屬於「一級刀」,寬度超過一寸了,價格是35塊錢一斤。
  • 冰凍海鮮火鮮活海鮮冷
    在海鮮廣受追捧之際,尤其春節前夕,正是海鮮大賣特賣的時節,哈爾濱海鮮市場雖然品種豐富,供應充足,南海的龍蝦、渤海的扇貝,浙江的螃蟹、山東的對蝦,各海域的海鮮無奇不有,但市場卻呈現出了鮮活海鮮與冷凍海鮮迥然不同的境遇,鮮活海鮮呈現出的是沉默的熊市,而冰凍海鮮卻是瘋狂的牛市。
  • 海鮮池的海鮮總是死亡,可能是你這幾點沒做好!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現在各大酒店超市等場所都有著自己的海鮮池,用來養殖海鮮,吸引到更多的消費者來消費。但是,只要養過海鮮的都知道,海鮮在養殖過程中,很容易就會出現死亡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海鮮池的海鮮總是死亡,一般是你這幾點沒做好:1.
  • 海鮮被這樣「注水」增重近2斤 愛吃海鮮的人千萬注意
    下面用測試直觀的展現浸泡前後變化,結果顯示:採用9‰低鹽度水浸泡七小時之後的蟶子和鮑魚分別比浸泡前增重29%和34%。海水中的生物生活在高濃度的海水中,細胞鹽度較高。降低鹽度或換成淡水時,外界鹽度低於細胞鹽度時,細胞會吸水,海鮮重量因而增加。海鮮養殖在低鹽度水中的時間越長,重量會逐漸增加,口感也會變得乾柴、無味,而且比正常海鮮更容易死亡。  一般情況下,泡在與海水鹽度相當的正常18‰鹽度水環境的海鮮會將體內的泥沙和汙物慢慢排出,消費者拿回家中還可以活好幾天。
  • 常吃的海鮮被查出毒素超標!可引發食物中毒,如何預防有妙招
    常吃的海鮮被查出毒素超標!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嵊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警示稱,受赤潮影響,當地部分養殖貽貝被檢出貝毒素超標。消費者經常會在各省市市場監管局的檢測公示信息裡發現海鮮中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一般是以非法添加、攜帶海洋病菌為主,大部分都是人為問題。
  • 最後出海的小漁船帶回鮮活海鮮 雜魚60元一斤 大安康魚10元一斤
    2018年結束了,同時結束的還有絕大部分小漁船也開始休息等候過年了,現在寒冷天氣裡小漁船出海捕撈的海鮮還不夠油錢。但出海就有收穫,小編在2018年最後一天的顧家島漁港碼頭發現,當天還有一艘小漁船出海,帶回來的鮮活雜魚60塊錢一斤,小個頭的20塊錢一斤,圖為大個頭的雜魚。
  • 這6種海魚既便宜又好吃,海鮮攤主:看來是吃魚的行家!
    這6種海魚既便宜又好吃,海鮮攤主:看來是吃魚的行家!1、巴浪魚不少人在超市都能看到巴浪魚乾,而在海鮮攤上,我們經常也能看到新鮮的巴浪魚。一般來說,巴浪魚出現的海鮮攤上都是以冰鮮的形式銷售,價格在10塊錢左右一斤。不要小看巴浪魚,其實它是真正天然的魚類之一。雖然價格便宜,但是肉質緊實,鮮美營養,是不可多得的性價比很高的魚類之一。
  • 專家解讀吃海鮮誤區:喝啤酒吃蛤蜊未必致痛風
      吃海參最好是吃鮮海參,幹海參發制之後會流失營養成分;「喝啤酒吃海鮮會得痛風」的說法尚未驗證;龍鬚菜這樣的海藻也不能亂吃……12月18日,食安辦專門請了專家,介紹了市民在海鮮食用方面的一些誤區和正確的食用方法。
  • 學問海鮮單元測試
    蝦通常是採取冷凍保存的方法,具體是將蝦放入冷藏盒中,注入水將蝦浸沒,放到冷凍室內製成蝦塊,再用食品袋將蝦塊密封包裝好後放入冷凍室內儲藏。D. 蟹如果需要冷凍,需要綑紮蟹腿,然後放到冷凍間裡進行急凍即可。
  • 年前記者探訪海鮮市場,快遞「海捕大蝦」等海鮮受追捧
    大眾網·海報新聞1月15日訊(記者 蔣甜)小年將至,又到了市民給親朋好友寄海鮮的高峰。今天,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採訪來到小港海鮮市場、康定路市場發現,市場均設立「海鮮發貨受理點」。買完海鮮需要郵寄到外地的市民可現場辦理手續,工作人員便會將海鮮送到市內各汽車站通過客車運往目的地。
  • 探訪天津春節海鮮市場 海鮮價格緣何居高不下(圖)
    聊天的十來分鐘裡,來了三四撥買主,盧大力一邊用一根1米來長的鐵鉤子鉤起一筐浸在水池中的螃蟹,一邊向客人介紹:「您看這海螃蟹廣東空運過來的,大個兒的一斤多一隻,115元錢。六七兩一個的是舟山的,滿黃,80元。」「要麼來點鰨目魚?鮮的140元,冰凍的80元,鮃魚才35元……」他一邊推銷一邊回頭對記者說,「這些天對蝦和海蟹都賣得挺好。我屋裡這一池子螃蟹五千多斤,一兩天就賣完了。」
  • 海鮮老大:一摸便知水溫 熟記300多種海鮮的喜好
    魏師傅說,該酒店裡有海鮮300多種,他們要牢記各自品種的產地、生活習性和適應海水的溫度和鹹度等。從全部淡水飼養的黑魚到人工配置海水飼養的澳洲龍蝦,再到全部海水飼養的小章魚等,如果放錯了,海鮮就養不好。
  • 過完年後新鮮海鮮量少價高 活雜魚60元一斤 大頭腥20元一斤
    過完年後,陸續有漁船開始出海了,帶回少量海鮮。因為現在出海的都是小漁船,近海捕撈,所以新鮮甚至鮮活海鮮較少,價格居高不下。小編在積米崖海鮮市場發現,鮮活的海鮮價格雖然較過年期間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冬季相比,還是高一些。
  • 拒絕孔雀石綠,養殖河海鮮不再「吃錯藥」,期待更多綠色海鮮!
    因其高蛋白、低脂肪以及鮮美的味道,海鮮深受廣大吃貨的青睞!但是,2008年的「多寶魚事件」讓人們心寒不說,就去年商超的「活魚下架」也暴露了經銷商對水產品的不自信!不過,今天的兩件水產大喜事,值得海鮮饕客奔走相告:更為綠色健康的海鮮,值得你我最好的期待!
  • 這些吃海鮮的禁忌須知曉!
    [提要]炎炎夏日,散散步,嘗嘗海鮮,想必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那麼,怎樣吃海鮮才能衛生,吃得更安全?
  • 甘肅黃灌區:黃河水配製人工海水養海鮮
    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的沿黃灌區,為有效治理土地鹽鹼化,從2015年起當地政府聘請技術人員,對黃河水調配,配製人工海水養殖海鮮,闖出一條既修復生態又惠澤百姓的新路子。  「經過調配,這種由黃河水衍生而出的魚塘水攜帶了12種微量元素,跟海水已經相差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