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Nano Lett》:首次報導一種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

2021-01-14 孜然學術

編輯推薦:本文首次報導了二維(2D)鈣鈦礦型Ca2Nb3O10紫外光電探測器,它是通過簡單的煅燒-剝離法製備的。該方法為基於大量層狀鈮酸鹽尋找新的紫外PDs提供了一般策略。Ca2Nb3O10納米片可能是下一代高性能紫外光電探測器的最佳半導體材料之一。

紫外光電探測器(UV PDs)在空間探索、生物分析、環境傳感器、通信和成像等許多領域一直受到廣泛關注。理想的紫外光電探測器通常希望具有高靈敏度、高探測率、快速響應速度、高光譜選擇性、高穩定性。Ca2Nb3O10納米片已被證明是具有廣泛應用的優異材料。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於Ca2Nb3O10納米片的光電檢測應用的報導。因此,探索一種基於Ca2Nb3O10納米片的高效光電探測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復旦大學方曉生等提出可以將2D Ca2Nb3O10納米片簡單地通過固態反應、離子交換和剝離工藝來製備,並應用於光電檢測。相關論文以題為「High-Performance Two-Dimensional Perovskite Ca2Nb3O10 UV Photodetectors」發表在Nano Letter上。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0c03759

研究結果表明,Ca2Nb3O10納米片薄膜PD在280 nm 3V下表現出高性能、高響應度(14.94A·W -1)、高檢測率(8.7×1013瓊斯)、高光譜選擇性(R280 nm /R400 nm = 8.84 × 103)、快速(0.08/5.6 ms)和長期穩定性,使其能夠滿足理想紫外PD的基本要求。2D Ca2Nb3O10可能是下一代高性能紫外光電探測器的最佳候選材料之一,該工作為其在光電技術和信息產業中的廣泛應用鋪平了道路。

如圖1a所示,通過簡單的固相燒結、離子交換和剝離方法製備Ca2Nb3O10納米片。產品每個步驟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圖像顯示在圖1b-d中。第一步是通過固態煅燒製備K2CN3O10(KCNO)樣品。KCNO晶體結晶良好,大矩形顆粒的長度可達10微米(圖1b)。

圖1 Ca2Nb3O10納米片的形貌。(a)CNO納米片製備過程示意圖。煅燒後的KCNO樣品(b)、離子交換後的HCNO樣品(c)和剝離後的CNO納米片(d)的掃描電鏡圖像。(e)CNO納米片的掃描電鏡圖像。(f)CNO納米片和插頁的原AFM圖像顯示了高度分布。(g)去離子水中鈣鈮酸鋰納米片的照片。

利用x光衍射技術(XRD)揭示了固態煅燒和離子交換後產物的相結構。注意,對剝離的CNO納米片進行掠入射x光衍射(GIXRD)圖案。如圖2a-c所示,樣品的晶相在製備過程中發生了顯著變化。對於煅燒後的樣品,5.8b、12.0b、23. b1、29.4b、31.3b和32.9b處的強峰與KCa2Nb3O10(JCPDS 35-1294)的(001)、(004)、(200)、(206)、(207)和(221)平面匹配良好(圖2a)。

圖2 CNO納米片的結構和性能。(ac)煅燒、離子交換和剝離後樣品的XRD圖案。(d,e)CNO納米片的HRTEM圖像(d)和SAED圖案(e)。獲得的KCNO、HCNO和CNO納米片的紫外-可見吸收圖(f)和Tauc圖(g)。

圖3 CNO納米片薄膜的光電探測性能。(a)不同入射功率密度下器件的伏安曲線。(b)器件在300納米光開關下的伏安曲線。(c)器件的歸一化脈衝響應。(d)器件的響應度和探測率。(e)器件在對數坐標中的響應度。(f)不同時間後器件的伏安曲線。

圖4 柔性CNO納米片薄膜在300 nm光照射下的光電探測性能。(a)柔性CNO @PET PD單彎曲循環照片。(b,c)各種彎曲循環後局部放電的伏安曲線(b)和伏安曲線(c)。(d)局部放電的線性動態範圍頻譜。

總的來說,研究人員通過簡單的煅燒-剝離工藝製備了2D鈣鈦礦 Ca2Nb3O10納米片。Ca2Nb3O10納米片薄膜光電探測器在3V 280納米光照射下表現出高性能,包括高響應度、高探測率、快速、優異的光譜選擇性和高穩定性,優於大多數報導的紫外PDs。該方法為Ca2Nb3O10在光電技術和信息產業中的廣泛應用鋪平了道路。(文:8 Mile)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合肥研究院高性能紫外光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2017-09-07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  紫外探測器在空間天文望遠鏡、軍事飛彈預警、非視距保密光通信、海上破霧引航、高壓電暈監測、野外火災遙感及生化檢測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實際應用時,由於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待測目標的紫外光強度通常不高,環境中存在著大量對紫外光具有強吸收和散射能力的氣體分子或塵埃,導致最終到達探測器可檢測的紫外光信號非常弱。因此,提高紫外探測器對弱光的探測能力至關重要。
  • Nano Letters:通過溶劑-蒸氣退火法獲得具有高取向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助力高性能穩定的太陽能電池
    2)研究人員沒有觀察到可能導致SVA的低n相或3D相引入的成分漂移。實驗結果顯示,溶劑蒸氣增塑了2D鈣鈦礦薄膜,促進了其表面誘導重取向和伴隨的顆粒生長,從而增強了平面外的電荷傳輸。通過溶劑蒸汽退火 (PEA)2(MA)4Pb5I16製備的PSCs的平均PCE從10.1%提高到15.3%。
  • 南京大學研製出迄今最薄的單晶雜化鈣鈦礦柔性光電探測器
    得益於高光學吸收係數、高載流子遷移率、可調節帶隙等特性,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在柔性光電器件中的應用已經有不少報導,但是,之前報導的此類器件大多基於多晶的雜化鈣鈦礦材料。與多晶材料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具有陷阱態密度低、載流子壽命長以及結構穩定性高等一系列優點。顯然使用單晶鈣鈦礦材料有望進一步提高器件性能。但是由於單晶鈣鈦礦材料脆性大, 不易彎折,這類材料尚未在柔性光電探測器中得到廣泛應用。
  • 南大《Nano Letters》一種新策略,實現汙廢水重金屬分離與淨化
    針對上述問題,張煒銘、潘丙才教授課題組借鑑納米仿生思路,首次提出通過軟物質插層劑構建類似水通道蛋白通道的新策略。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0c02724 研究以實現汙廢水中重金屬絡合物的高效分離與水質淨化為最終目標,首先製備出聚丙烯腈凝膠軟粒子(PAN GPs,1-8nm)作為氧化石墨烯(GO)膜的納米級插層劑,通過控制GO
  • 首次報導: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
    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在PeLED研究領域還沒有報導。目前,鈣鈦礦發光二極體大多是基於各種形式的納米結構,利用其激子約束的優點。儘管有少數報導,但由於塊狀或多晶鈣鈦礦難以在現有的有機電荷輸運層上形成高質量的薄膜,使得其應用受到限制。
  • 首次報導: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製備高性能發光二極體
    導讀:設計了一種雙層鈣鈦礦結構,利用異質結構中的界面缺陷鈍化和應變誘導效應,觀察到增強的結晶度和延長的光致發光。溶液可加工鈣鈦礦雙層結構在PeLED研究領域還沒有報導。這種方法可以製作出高性能的發光二極體,也可以推廣到其它鈣鈦礦型器件。相關論文以題目為「CsPbBr3/CH3NH3PbCl3 Double Layer Enhances Efficiency and Lifetime of Perovskite Light Emitting Diode」發表在ACS Energy Letters期刊上。
  • Nano Lett. | 噴氣紡絲實現精確摻雜與包覆提升高電壓鈷酸鋰正極性能
    目前有許多先進的正極材料已經被報導出來,例如富鋰錳和富鎳過渡金屬氧化物,其研究也已取得很大進展。然而,這些材料依然面臨嚴重的電壓和容量衰減等重大問題。在已經商業化的正極材料中,鈷酸鋰(LiCoO2)是最主要、最成功的正極材料。然而,對於商用的LiCoO2正極材料,一般來說,它們使用的實際容量只佔其理論容量的一半多一點。
  • 湖北大學黎明鍇教授:Hf摻雜SnO2實現高性能日盲紫外光探測器
    湖北大學黎明鍇 教授 期間,由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固態紫外器件技術分會」上,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黎明鍇分享了Hf摻雜SnO2實現高性能日盲紫外光探測器的研究進展
  • 熊勝林Nano Lett.:本徵結構穩定的釩基正極材料助力水系鋅離子電池
    【工作介紹】近日,山東大學熊勝林和奚寶娟課題組首次報導了一種鋅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其通過採用一步水熱合成法製備了一種水合鋇離子穩定的釩酸鋇作為AZIBs正極材料,通過精準調整鋇源的量得到三種結構的釩酸鋇納米帶:Ba1.2V6O16·3H2O, BaV6O16·3H2O (V3O8-type)和BaxV2O5
  • Nano Letters:雙功能金納米粒子金屬增強螢光用於蛋白水解酶的靈敏簡單檢測
    在此,韓國西江大學Jeong-Woo Choi等人首次提出了一種基於金屬增強螢光(MEF)的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此傳感器使用雙功能金納米顆粒(AuNP),其通過單鏈DNA(ssDNA)和多肽連接到螢光團上,用於檢測蛋白水解酶。
  • 金大勇​等Nano Letters:利用上轉換納米顆粒定量監測線粒體熱動力學
    於此,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金大勇、Qian Peter Su等人報導了一種基於上轉換納米顆粒的溫度計,它可以對活細胞中的線粒體進行原位熱動力學監測。 DOI: 10.1021/acs.nanolett.0c04281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0c04281生物醫學與工程微信群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編輯微信 18965840059,備註:姓名-單位
  • Nano Lett. | 雙功能金納米粒子對金屬的螢光增強作用,用於蛋白水解酶的高靈敏度和簡單檢測
    本研究首次提出了一種基於金屬增強螢光(MEF)的檢測蛋白水解酶的高靈敏度生物傳感器,即利用單鏈DNA (ssDNA)和多肽與螢光團連接的雙功能納米金(AuNP)。當蛋白水解酶caspase-3特異性切斷肽段後,由於ssDNA保持了MEF的最佳距離,螢光信號急劇增加。
  • Nano Lett.:含有高密度缺陷位點的銀納米線的合成
    近來,西安交通大學金明尚(通訊作者)提出了一種高效合成具有高密度缺陷位點納米材料的方法。文中介紹,使用具有一維孔道結構的分子篩SBA-15做為模板劑吸收銀離子,然後再將銀離子還原成銀,而說的到的銀納米線表面便具有告密的的缺陷位點。利用此種銀納米線做為催化劑催化矽烷轉化,測試得到的轉化頻率(TOF)是目前所有銀催化劑中最高的。
  • 河南大學蔡國發課題組報導高性能大面積的電致變色薄膜和器件
    Molecular Level Assembly for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Electrochromic Energy Storage Devices」為題,以全文形式在ACS Energy Letters(ACS Energy Lett. 2020, 5, 1159−1166, DOI:10.1021/acsenergylett
  • Nano Lett. | 晶界處雙晶微納米相變超彈性的雙層相容性理論
    Nano Lett. 2020, ASAPPublication Date: October 20, 2020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0c03486
  • Nano Letters:「金屬邊緣驅動」超薄二維PdPtCu三金屬乙醇電氧化
    有鑑於此,華僑大學謝水奮教授報導了通過一鍋法合成超薄的二維PdPtCu三金屬納米片和納米環。在保留組分均一性的前提下,其低配位邊緣位點的面積比例從11.74%逐步提高到23.11%,45.85%,為研究邊緣不飽和配位原子位點的乙醇氧化反應(EOR)催化活性提供了理想的模型催化劑體系。
  • 南大:一種新策略,實現汙廢水重金屬分離與淨化
    膜分離技術是水處理領域最為常用的技術之一,作為一類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維分離膜層間距的精確調控是提高其水通量與截留效率的關鍵,而插層法是最為有效的調控方法。針對上述問題,張煒銘、潘丙才教授課題組借鑑納米仿生思路,首次提出通過軟物質插層劑構建類似水通道蛋白通道的新策略。
  • Nano Letters:一種新型的敏感生物傳感器有望快速診斷唐氏症候群
    2019年2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唐氏症候群是一種最常見的新生兒出生缺陷,大約每700個新生兒中就有1例唐氏症候群患兒,然而傳統的無創產前檢測技術往往在診斷唐氏症候群上並不可靠,或會給孕婦和胎兒帶來一定的健康風險。
  • 上海大學/西湖大學Nano Letters:富含有機硫化物的界面保護層用於穩定鈉金屬負極
    鈉(Na)金屬因其較高的理論容量和較低的電化學氧化還原電位而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大規模儲能技術的負極候選材料。
  • 中國科大陳維&斯坦福崔屹:開發出一種新型高性能可充電電池!
    目前,通過電催化H2負極與過渡金屬氧化物/氫氧化物正極耦合,成功引入了一種用於電網規模化儲能的新的電池電化學。利用析氫和氧化反應(HER和HOR)控制的H2負極的低過電位、快速動力學和高穩定性的優點,錳氫和鎳氫電池的能量密度合理,充放電倍率高,循環壽命長,從而激勵探索新的電池系統。鋰過渡金屬氧化物由於具有較高的電化學電位和適中的容量,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