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前世今生」

2021-02-12 實驗助手

(1)免疫PCR(技術指數★★★)

        免疫PCR集PCR的高靈敏度與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於一體。與常規PCR和普通ELAS相比,優勢盡顯,其最為突出的特點是指數級的擴增效率帶來了極高的敏感度,能檢測出濃度低至2ng/L的抗原物質,為現行任何一種免疫定量方法所不及。

        免疫PCR技術常被用於激素和細胞因子測、生化酶類、治病微生物、寄生蟲感染的檢測,因其檢測效率性,在醫學科研工作者中備受青睞。

(2)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指數★★★☆)

        在常規PCR基礎上運用螢光能量傳遞技術,加入螢光標記探針,巧妙地把核算擴增、雜交、光譜分析和實時檢測技術結合在一起,藉助於螢光信號來檢測PCR產物。一方面提高了靈敏度,另一方面還可以做到PCR每循環一次便可收集一個數據,建立實時擴增曲線。

        該技術除了具備常規PCR靈敏、快速、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反應全封閉、無需凝膠電泳、環境汙染小、結果直觀等優點,因此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檢測中應用尤其廣泛。

(3)多重PCR(技術指數★★★☆)

        將多條引物和單一或多個DNA模板混合在一個反應體系中,同時擴增出多個核酸片段。與傳統PCR相比,高效、靈敏、成本低廉,不但能夠快速檢測和鑑別病原體,更可以精確估計一個樣品中的模板數量。

        多重PCR技術被廣泛應用用於病原體鑑別、性別鑑定、連鎖分析、法醫研究、模板檢測和基因的疾病診斷等方面,且目前已有多種商業化成品試劑盒,操作方便簡潔。

(4)原位PCR(技術指數★★★)

        原位雜交細胞定位和PCR技術的有機結合,在組織或細胞水平直接對靶基因片段進行擴增,通過摻入標記基團直接顯色或結合原位雜交進行檢測。

        原位PCR技術是細胞學科研與臨床診斷領域裡的一項有較大潛力的新技術。它既能分辯帶有靶序列的細胞,又能標出靶序列在細胞內的位置,於分子和細胞水平上研究腫瘤的發病機理和臨床過程及病理的轉歸有重大的實用價值。

(5)數字PCR(技術指數★★★★★)

        由於定量PCR的分析最終結果依賴於Cq值,不同廠家生成的儀器確定Cq值的方法不同,甚至實驗者也可以隨意調節Cq值,所謂的「定量」也只是相對的。且在低拷貝靶分子、模板濃度差異細微的條件下,檢驗靈敏度、精確度都受到了限制。在這種背景下,數字PCR猶如一顆閃耀的「新星」橫空出世。

        數字PCR是一種核酸分子絕對定量技術,它通過對樣品進行微滴化處理,將含有核酸分子的反應體系分散成千上萬個納升級的微滴,從而讓實驗者可直接讀出目標DNA分子的個數。

        在醫學領域,正逐步被應用於癌症檢測、突變分析、組織內等位基因失衡評估等;在食品安全領域,也初步被應用於動物源性食品摻假檢測。

相關焦點

  • 對蝦微孢子蟲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技術的發展
    譯文(節選)(原文就不提供了):微孢子蟲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檢測技術的發展來源:美國,亞利桑那州85721,亞利桑那大學,動物與比較生物化學學院,水產養殖病理學實驗室;越南,胡志明市,農林大學,漁業學院,水產養殖病理學系發表於2015年7月3日關鍵詞:蝦病,對蝦腸孢子蟲,微孢子蟲,原位雜交,聚合酶鏈式反應
  • PCR:既是公主連結也是聚合酶鏈式反應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目前生物研究中非常常用的一種技術。它的目的是獲得大量的目標DNA片段。就好像我們本來需要抓一條魚缸裡的孔雀魚做研究,本來魚很小不好抓,我們通過PCR把要研究的魚複製了一魚缸,這樣就很容易抓到了。當然,為了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
  • pcr擴增的原理和步驟
    pcr擴增在做實驗的時候是經常用到的,它是基礎實驗,是每個做實驗的人都應該掌握的,下面小編就來說一下PCR擴增的原理和步驟吧。1.pcr擴增的基本原理是PCR技術和DNA的天然複製過程基本是一樣的,其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與其特異性依賴於與DNA的半保留複製。
  • 實驗時間 |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
    PCR 由變性 -- 退火 -- 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模板 DNA 的變性:模板 DNA 經加熱至 94 ℃ 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 DNA 雙鏈或經 PCR 擴增形成的雙鏈 DNA 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做準備;模板 DNA 與引物的退火 (復性):模板 DNA 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後,溫度降至 55 ℃ 左右,引物與模板
  • 熱啟動PCR DNA聚合酶
    1.PCR的概念PCR,即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主要由高溫變性、低溫退火和適溫延伸三個步驟反覆的熱循環構成:即模板DNA先經高溫變性為單鏈,在DNA聚合酶和適宜的溫度下,兩條引物分別與兩條模板DNA鏈上的一段互補序列發生退火,接著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種脫氧核苷酸三磷酸
  • 莫斯科市新冠病毒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已超過1000萬人次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莫斯科負責社會發展事務的副市長阿納斯塔西婭∙拉科娃10月23日向記者表示,全市新冠病毒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已超過1000萬人次。拉科娃稱,「全市已經有超過1000萬人次進行了COVID-19病毒檢測。
  • 高通量測序的前世今生
    接下來小編來聊聊它的前世以及今生,帶您走進高通量測序的世界。所有事物的出現都是有必然聯繫的,不可能憑空出現。對於高通量測序而言也是一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對環境中微生物的探索也從未終止過。先前依賴於傳統的平板純培養法,然而卻多達99%的微生物在現有實驗條件下無法得到培養鑑定。因此,基於非培養方法的高通量測序技術應運而生。
  • 35年,聚合酶鏈式反應的歷史和展望|Science職業·生命專題
    自從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發明到現在(本文刊登時間為2018年5月),已經過去了35年。
  • 分子生物學檢查法1001通則《聚合酶鏈式反應法》被2020年版《中國藥典》收載
    日前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正式頒布,其中收載了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牽頭起草的1001通則《聚合酶鏈式反應法》,這是首個被中國藥典收載的分子生物學檢查法通則。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種用於擴增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可以指數形式擴增極其微量的DNA,對檢測樣品要求低、操作簡便,具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高效率和高忠實度。2010年蘄蛇、烏梢蛇PCR鑑別方法被收載於《中國藥典》一部,成為第一個被《中國藥典》收載的分子生物學檢查方法。
  • 酶之七種武器——Taq DNA聚合酶
    三、Taq DNA聚合酶又經過11年的默默等待,1976年,我國臺灣學者錢嘉韻首次報導從Thermusaquaticus中成功分離出耐高溫的Taq DNA聚合酶,這是第一個被發現的熱穩定DNA聚合酶。7年後,1983年4月的一個夜晚,另一位傳奇的生物學家Kary Mullis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次頓悟後,於1985年創出了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針織大法:聚合酶鏈式反應
  • 人造太陽的前世今生
    人造太陽的前世今生 2020-11-08 13: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組成
    雙鏈DNA在多種酶的作用下可以變性解鏈成單鏈,在DNA聚合酶與啟動子的參與下,根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複製成同樣的兩分子挎貝。在聚合酶鏈式反應實驗中發現,DNA在高溫時也可以發生變性解鏈,當溫度降低後又可以復性成為雙鏈。因此,通過溫度變化控制DNA的變性和復性,並設計引物做啟動子,加入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體外複製。
  • 緩衝液的目的是給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個最適酶催反應條件
    (三)緩衝液PCR反應的緩衝液的目的是給Taq DNA聚合酶提供一個最適酶催反應條件。目前最為常用的緩衝體系為10-50mmol/L Tris-HCl (pH8.3-8.8,20℃) Tris是一種雙極性離子緩衝液,20℃時其pKa值為8.3,△pKa值為-0.021/℃。
  • (原創)「鏈式反應」是物質反覆裂解為金屬氫形成了連續的爆炸
    事實上:物質是金屬氫聚合形成的;磁場裡高速流動的物質轉化的為金屬氫,金屬氫的「磁力矩」相互切割聚合形成新元素的同時釋放電磁波。「鏈式反應」是衝擊波層流裡金屬氫聚合的物質反覆裂解為金屬氫形成了連續的爆炸。
  • 8分鐘掌握PCR核心原理
    沒有PCR(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術,就沒有現代分子生物學。PCR技術發明者Kary Mullis,在1993年獲得化學諾貝爾獎,世界稱之為PCR教父。 生物體的基因組存儲在DNA分子內部,但是分析這種遺傳信息需要大量的DNA。
  • 鹹豐PCR實驗室投入使用
    名詞解釋:PCR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是一種用於放大擴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它可看作是生物體外的特殊DNA複製。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是利用DNA在體外攝氏95°高溫時變性會變成單鏈,低溫(經常是60°C左右)時引物與單鏈按鹼基互補配對的原則結合,再調溫度至DNA聚合酶最適反應溫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著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補鏈。基於聚合酶製造的PCR儀實際就是一個溫控設備,能在變性溫度,復性溫度,延伸溫度之間很好地進行控制。
  • 【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
    後臺回復「分子」查詢分子生物學系列內容【分子生物學實驗初階】分子生物學之PCR篇【分子】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引物設計目的基因的擴增——PCR原理與過程聚合酶鏈式反應二、聚合酶鏈式反應的組成成分1.模板(1 ng/μL)模板DNA可以從各種生物組織中得到,通常濃度為1 ng/μL。濃度不是越高越好,濃度太高會導致大量的非特異性結合。2.引物(10 μmol/L)上一篇的長篇大論就是為了你啊!慈母的傻兒子。
  • PCR及其它核酸擴增技術
    根據其特點可分為三類: 一類是靶核酸的直接擴增, 如聚合酶鏈式反應等; 一類是探針擴增技術,如Cleavase/Invader Technology;另一類是信號放大擴增, 如HC2。本推送主要介紹靶核酸的直接擴增技術,全文主要翻譯自23版的Herry實驗室臨床診斷及管理。
  • 專訪魏斯博士——解讀《前世今生》
    筆者有機緣於紐約邂逅魏斯博士,就《前世今生》到他的新書《一個靈魂,多次轉生》進行了一次珍貴的心靈對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中國和他的中國讀者,魏斯博士有著特殊的感情和淵源。希望通過前世回溯去療愈曾經的傷痛記憶,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同時通過自己的修正努力改變今世及以後的命運!        我們現整理了部分案例和大家公益分享,定期舉行,歡迎有緣的您參加!往期活動,請點擊:「前世今生」分享會:家人的緣分,具體安排請掃碼諮詢!
  • RNA的聚合酶鏈反應(RNA-PCR)
    用RT-PCR檢測單純皰疹病毒RNA的聚合酶鏈反應(RNA-PCR),可能通過檢測HSV不同期的RNA,這不僅可診斷HSV感染,而且有利於HSV的潛伏期感染機制的深入研究。RT-PCR是以RNA為模板經逆轉錄反應(RT)產生cDNA,再以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以達到檢測目的。因此,RNA-PCR也可稱為RT-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