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中國基金報 莫飛
剛剛,最新經濟數據出爐了!國民經濟正在逐步「回血」恢復中!
5月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披露4月份國民經濟最新運行情況。數據顯示,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其中,規上工業達到正常生產水平一半以上的企業接近85%。
二季度經濟是否能夠企穩?何時走出負增長區間?統計局回應稱,國內復工復產復市紮實推進,生產需求逐步好轉,市場預期總體穩定,新動能逆勢增長,經濟活躍度提升。「一句話總結,我們有底氣」。
值得注意的是,當天央行實施新作MLF,不過利率未變。同時,第二批定向降準落地,合計向釋放3000億流動性。MLF沒掐點操作,加上降息預期落空,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的靈活性越來越大。
當天A股市場看,大盤指數也出現了明顯的反轉變化。5月15日上午,三大指數集體開盤走弱,但隨後滬指、深成指盤中翻紅,創業板指數更是在午盤收盤時走出了V型反轉的行情。
盤面上看,半導體指數再度領漲市場,國產替代呼聲強烈。同時,高位股過山車行情明顯,資金分歧明顯。
不過,當前A股2900點久攻不下,市場能否真正迎來機構所說的「復甦牛」?
最新經濟數據出爐
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3.9%
疫情衝擊後,國民經濟修復程度到底如何了?
5月15日,國家統計局披露了4月份國民經濟最新運行情況。從公布的經濟數據看,似乎傳遞了一些積極的信號。
首先,工業生產由減轉增,製造業增速回升明顯。數據顯示,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3.9%(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上月為下降1.1%。從環比看,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2.27%。不過,整體上,1—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9%。
同時,市場銷售有所回暖,但「報復性消費」沒來,不過實物商品網上零售佔比持續提高,意味著和網際網路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逆勢增長。
數據顯示,中國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7.5%,前值下降15.8%,比上月收窄8.3個百分點。1-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8.6%,比上月加快2.7個百分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比24.1%,比去年同期提高5.5個百分點。
從服務業看,服務業的降幅也在縮小,當月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4.5%,比上月收窄4.6個百分點。
固定資產投資好轉,高技術產業投資降幅明顯收窄。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136824億元,同比下降10.3%,降幅比1-3月份收窄5.8個百分點;4月份環比增長6.19%。4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
此外,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持續回落,意味著通脹預期進一步回落。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3%,漲幅比3月份回落1.0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9%。1-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
復工復產紮實推進
對國民經濟企穩「有底氣」
實際上,目前各方對經濟體能否從疫情衝擊下恢復過來,關注度非常高。
5月15日,國新辦就4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在評價4月份經濟運行情況時表示,4月份總體經濟延續了3月份以來恢復改善的勢頭。同時,指標的改善有一定補償性恢復的性質,1-4月份主要指標仍處在下降區間。
據劉愛華介紹,目前經濟運行態勢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復工復產紮實推進。第二,生產需求逐步好轉。第三,轉型升級態勢持續。1-4月份,和網際網路相關的新業態、新模式繼續保持逆勢增長。第四,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當月城鎮調查失業率是6.0%,比上月小幅上升0.1個百分點。
那麼,二季度經濟是否能夠企穩?何時走出負增長區間?
對此,國家統計局明確表態稱:「我們有底氣、我們有信心。」
劉愛華表示,這個底氣來自於經過長期積累形成的完備產業體系、日益完善的基礎設施、超大的市場規模。這些優勢在嚴重疫情衝擊下沒有受到嚴重的傷害,沒有發生根本改變,在抗疫情過程中甚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
「我們可以看到,關係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始終保持連續生產,醫療物資快速增長,生活必需品實現了穩定供應,14億人的基本民生得到了有效保障,這種底氣來自於實踐。」
同時,現在轉型升級的趨勢已經基本確立,從4月份主要指標的運行情況大家也可以看到,和新動能相關的領域在疫情衝擊下依然保持了增長態勢,而且在不斷發展壯大,可以說是在疫情下實現了逆勢增長,所以我們的底氣也來自於轉型升級的態勢確立、新動能的不斷發展壯大。
此外,經濟企穩的信心來自於疫情發生以來的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據介紹,3、4月份連續兩個月經濟處於恢復改善的勢頭,本身也體現了經濟增長的韌性,也為進一步加大宏觀對衝政策、進一步推動復工復產增添了更多信心。
不過,劉愛華同時也表示,從國內來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成果,但是從經濟層面來看,這種復甦勢頭還沒有回到全面的正常水平,就業壓力還比較大,企業生產經營的困難還比較多,面臨的風險挑戰仍然比較多。
「還要保持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一方面要抓緊落實落細前面已經出臺的宏觀對衝政策,另一方面要根據形勢的變化和企業的訴求,及時調整應對政策,推動經濟全面回歸常態。」
央行再釋放3000億資金
降息預期意外落空
值得注意的是,正當經濟數據傳遞出積極信號之際,貨幣政策方面也傳出了一些新的變化。
5月15日上午,央行5月15日央行公告稱,開展MLF操作1000億元,但利率未調整。與此同時,今日還是農村金融機構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第二次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釋放長期資金約2000億元。
兩項公開市場操作,合計向市場釋放了3000億的流動性。
就在前一日(5月14日),2000億元MLF到期,彼時央行並未續作,市場一時多空博弈激烈。而在今日,MLF新作縮量操作,同時利率不變,降息預期意外落空。這也意味著,短期貨幣政策實施「大放水」的動作正在逐步放緩。
受上述政策影響,當日國債期貨市場出現了一些異動,十年期國債期貨價格一度跳水,隨後開始拉升。5年期、2年期主力合約分別漲0.12%和0.03%。
對於貨幣政策短期放鬆預期的落空,有分析稱可能和「匯率制約」有關。中信證券研究院副院長明明表示,當前疫情對於全球經濟基本面的衝擊開始顯現,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政治風險帶動的避險情緒推動美元指數再度走強。匯率約束制約了國內的貨幣政策空間。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在財政支出力度較大的背景下,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並不緊張,維持合理充裕,央行沒有迫切需求再增加短期流動性投放。
儘管短期貨幣政策的操作清淡,但仍有不少分析認為,未來寬鬆預期仍存。
華創固收團隊在報告中稱,面臨經濟形勢的衰退和國內挑戰,內外不確定性仍然較多,貨幣政策寬鬆基調或仍維持;貨幣政策操作工具強調再貸款、再貼現的作用,或作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要關注政策;央行對於流動性和金融市場的監測增多,強調把握公開市場節奏,維護資金利率平穩運行。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預計,貨幣政策方面,預計6月底之前還有一輪降息,逆回購、MLF、LPR,甚至存款基準利率都有望進一步下行;同時,六七月份有望還有一次降準。
三大指數午盤集體翻紅
半導體板塊領漲兩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宏觀數據及政策發布後,A股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變化。
5月15日上午,A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低走,震蕩走弱後開始逐步回升,其中滬指、深成指盤中強勢翻紅,創業板指較強,個股表現活躍。
截至午間收盤,滬指漲0.18%,報收2875點;深成指漲0.48%,報收11014點;創業板指漲0.66%,報收2131點。
從資金流向看,當天,北上資金仍然持續買入,其中滬股通淨流入4.96億,深股通淨流入10.5億。
從盤面上,看粵港澳大灣區受消息刺激開盤大漲,農業種植、黃金股、數據中心、食品股等走強。其中,半導體業績股爆發,電子、計算機等行業板塊漲勢明顯,科技股走強帶領創業板指反彈。
截至5月15日上午收盤,半導體設備大漲5%以上,半導體封測指數大漲3%以上,半導體產業鏈公司,尤其是圍繞國產替代主題的相關個股公司漲幅明顯,其中芯源微、中微公司分別大漲11%、8%。
不過,此前資金追捧的熱門板塊開始出現了集體下跌的態勢,白酒、醫療器械、機場航運等跌幅居前。
網紅經濟炒作猛烈
ST股持續遭資金拋棄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略有回暖,但整體而言,兩市交投活躍度並不高,資金仍相對偏謹慎,部分熱門題材的炒作依然激烈。
以網紅直播概念為例,由於和網紅主播薇婭合作,上市公司夢潔股份走出了驚人的連板行情。5月15日午盤收盤,夢潔股份再度一字漲停,這也是5月12日以來連續四個一字板。
在夢潔股份帶動下,青島金王、省廣集團、御家匯等多個網紅直播概念股也先後大漲。
同時,受國資注入影響,有借殼概念的強生控股5月15日上午開盤後,股價一字漲停。重組概念題材大獲資金追捧。
消息面上,強生控股昨晚披露重組方案,擬置入人力資源服務龍頭企業資產——上海外服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並將公司原有資產及負債置出,預計構成重組上市。不少市場人士猜測,這隻借殼重組股能夠有幾個漲停板。
與此同時,級差股繼續遭遇市場拋棄。當天上午,退市銳電繼續跌停,退市股迎來末日交易。
*ST博信繼續跌停,走出了連續9個跌停板的糟糕行情,市值剩下12億元,短短3個月,股價暴跌30%,成為今年第一隻最新價較年內高點跌幅超80%的股票。
衝擊2900點短期存阻力
A股仍有望迎來「復甦牛」
不難看到,最近A股市場盤整現象明顯,2900點久攻不下,兩市資金流入放緩,交投活躍度上升並不高,而場內熱點題材交替輪換,資金博弈情緒嚴重。
對於後市大盤走向,機構紛紛發表看法。
中原證券表示,目前滬指依然處於上有阻力,下有支撐的運行格局,未來市場仍將面臨突破方向的選擇。建議投資者繼續關注國內外影響因素的變化情況。預計滬指短線小幅震蕩的可能較大,創業板市場短線小幅整理的可能較大。建議投資者短線暫時觀望,中線建議繼續關注部分低估值績優藍籌股的投資機會。
華泰證券策略分析師張馨元表示,4月社融總量超預期疊加信貸結構改善,A股市場的支撐力將進一步增強,流動性總量充裕對A股估值形成支撐。
東北證券指出,5月份市場將迎來最後「黎明前的黑暗」,最快將於6月初看到明顯的上升信號。建議維持原有的配置,耐心等待市場趨勢的修復。
國泰君安表示,全球寬鬆政策邊際弱化,投資者的樂觀預期待修正,流動性修復動能最快的階段或接近尾聲。近兩周以來全球權益資本流出,北向資金與ETF流入放緩,需關注潛在波動。
安信證券策略研究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將走向復甦,A股有望迎來「復甦牛」。A股將受益於流動性、盈利與風險偏好的持續邊際改善,呈現震蕩向上趨勢。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繫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