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鮮菇 白靈菇
製圖:黃芳
七八月份,正是銀川多雨的季節,溼潤的環境,各種蘑菇也悄悄露出了頭。不久前,就有一位市民因採摘食用野生蘑菇中毒,被送去醫院搶救,險些丟了性命。有人說,這野生的蘑菇,不是五顏六色的才有毒嗎?看著白白淨淨的也不能吃嗎?實際上,不僅是能不能食用這一問題,蘑菇身上有著很多很多你不知道的事,今天大家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吧。
在寧夏,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等地,是野生蘑菇主要的分布點。這些地方種質資源豐富,有「西北種質資源基因庫」「綠色明珠」之稱,特有的地形地貌和氣候,為野生食用菌的繁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賀蘭山紫蘑菇、蘆葦菇、牛肝菌、毛頭鬼傘(雞腿菇)等可食用的野生菌,當然,這裡也有毒鵝膏、肉褐鱗環柄菇、晶粒鬼傘(狗尿苔)等具有毒性的野生菌。它們用自己的方式生長,各具特色。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其中一些較有代表性的蘑菇,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寧夏的野生蘑菇
賀蘭山紫蘑菇
「它的學名是紫色絲膜菌,是一種名貴的野生大型食用真菌資源。」寧夏農林科學院種質資源研究所食用菌花卉研究室主任王海霞介紹。
「寧夏賀蘭山青海雲杉覆蓋的山脈中大量地存在這種蘑菇,但也不是所有地方都生長紫蘑菇,只在海拔2000米到3000米之間的青海雲杉林帶才有。紫蘑菇屬於菌根菌,紫蘑菇的菌絲體正是與青海雲杉樹的毛細根形成共生體後才長出來的。」王海霞說。
牛肝菌
「這種菌生長在寧夏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它是一種世界性著名食用菌。味道非常鮮美。」王海霞說,因其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胺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對提高人機體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幫助。「一般也是夏秋季可以在六盤山的混交林地上看到,有單生的,也有群生的。另外要特別提醒大家,在吃這些可食野生菌時,不能與酒同食,否則也可能會發生中毒現象。」
蘆葦菇
因生長在蘆葦根處,與蘆葦根共生,所以稱作蘆葦菇。王海霞說,蘆葦菇一般生長在銀川典農河有蘆葦生長的地方,但不是所有生長蘆葦的地方都有,只是偶然能發現,由於近幾年環境的變化,人為因素的影響,數量逐步減少。
蘆葦菇形似雙孢蘑菇,白色,但比雙孢蘑菇大,屬於大型蘑菇,大部分都生長在土裡,很難被發現。「它的單菇重量有時可達500g以上,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每年5~9月可見。」
特別提醒
王海霞提醒說,除了山上的,在小區和公園裡也有一些有毒性成分的蘑菇,在形態上與可食用蘑菇沒有明顯區別,僅憑肉眼是難以鑑別的,因此每年因誤食而發生的中毒事件比比皆是。其中,鵝膏屬蘑菇居多,這類有毒的蘑菇,類別豐富,有色彩豔麗的,但更多的是看著普通,外形也長得非常相像的蘑菇。而辨別野生蘑菇是否可食則需要分類學的專業知識,如果只憑自己或自己信任的人曾經吃過的經驗,是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某種野生蘑菇可食的。「建議大家堅決不能採食,想要吃美味可口的蘑菇可以到超市、市場等正規渠道購買。」
記者 王敏 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