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醜,可我能控制血糖」Nature子刊:從增加食物抗性澱粉入手...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餐後血糖升高是全球非傳染性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而糖尿病的越來越普遍,也讓科學家們不得不考慮一些新的有效策略。

現在,有一種其貌不揚的豌豆被證明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

近日,發表在《Nature Food》上的一項研究中,由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領導的研究團隊表明,直接食用這種自然產生褶皺的豌豆或以麵粉形式加入到食物中,有助於控制血糖水平,從而降低患病風險。這種所謂的「超級豌豆」將有助於應對全球2型糖尿病的流行。

普通豌豆

與表面光滑的普通圓粒豌豆不同,這種表面帶褶皺的「超級豌豆」含有更多的抗性澱粉(難消化的澱粉),這會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消化它們。因此,食用這些豌豆可以防止餐後「血糖驟升」。

研究人員強調,這很重要,因為頻繁的「血糖驟升」會大大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而由「超級豌豆」製成的麵粉具備用於常見加工食品的潛力,長期食用,可以控制血糖。

該研究第一作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醫學院代謝、消化和生殖系的Katerina Petropoulou博士在說:「儘管全球都在宣傳健康飲食,但2型糖尿病的確診率仍在上升。使全部人口保持正常血糖水平的另一種飲食策略是改善常用食物的成分。有很多證據表明,富含抗性澱粉的飲食對控制血糖水平有積極的影響,從而降低對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

研究中使用的豌豆與超市裡出售的冷凍豌豆相似,與現代遺傳學之父——19世紀的科學家孟德爾(Gregor Mendel)的豌豆雜交實驗中使用的豌豆也類似。只不過更大一些。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具有自然遺傳突變的褶皺豌豆(主要不同之處在於積累的澱粉類型),該突變能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但總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抗性澱粉含量高是由於澱粉在細胞中產生的方式以及細胞本身對消化的抵抗力更強。抗性澱粉被分解得也更慢,因此糖釋放到血液中的速度也更慢,從而使血糖更穩定地上升而不是驟然升高。

研究通訊作者、帝國理工學院轉化與營養食品研究中心的負責人Gary Frost說:「這些澱粉在消化道上部不能被完全消化,要再通過結腸中的細菌發酵。」

在接下來的一項隨機對照雙盲試驗中,研究人員給10名健康志願者提供一份含有50克褶皺豌豆和豌豆麵粉煮熟的混合餐,兩組志願者之間的胃排空沒有差異。

通過與格拉斯哥大學合作,研究人員向豌豆中添加了一種示蹤劑分子,這樣就可以追蹤豌豆是如何被人體胃腸道吸收和消化的。他們用褶皺豌豆和普通豌豆製成的麵粉重複進行了實驗。

為了進一步研究長期食用褶皺豌豆的影響,研究人員又進行了第二項隨機對照雙盲交叉試驗:12名志願者食用由褶皺豌豆或普通豌豆製成的豆泥或其麵粉做成的豆糊餐(非混合)。在攝入後的前15分鐘,研究人員在普通豌豆組觀察到GLP-1濃度峰值顯著升高;與普通豌豆組比,食用褶皺豌豆後的血糖和血清胰島素濃度顯著降低。而且,食用由褶皺豌豆製成麵糊的志願者,在180分鐘內產生更顯著的葡萄糖和胰島素反應。

研究為製備更健康的食品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該團隊過去的研究表明,當細菌發酵澱粉時,它們會產生一種叫做短鏈脂肪酸的化合物,這些化合物反過來又有助於增強產生胰島素細胞的功能,而胰島素有助於控制血糖。

英國Quadram生物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使用模擬人腸道進行的進一步測試表明,豌豆的製備和烹飪方式會影響它們被消化的速度。研究人員還說,由於發酵過程發生在我們的腸道中,因此對腸道微生物組也有顯著益處。

該研究共同通訊作者、Quadram生物科學研究所的Pete Wilde教授解釋說:「這項研究表明,通過以某些方式製備這些豌豆,我們可以進一步減少血糖驟升,從而為使用受控食品加工技術製作更健康的食品開闢了新的可能。」

研究人員現在正計劃進行更多的試驗,包括招募早期2型糖尿病的志願者,還將包括一個豌豆育種計劃:在產業合作夥伴的幫助下,開發出更多的「超級豌豆」和抗性澱粉。其他研究則集中在將這種突變培育成水稻和小麥等主要作物上。

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的Claire Domoney教授說:「這項研究強調了開發該研究中使用的豌豆品系的價值。從長遠來看,在食品中加入抗性澱粉可能成為一項有效策略。我們有這種幹預措施的先例,比如在麵包中添加鐵來解決貧血問題。食品應含有一定量的抗性澱粉以應對2型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的流行。」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159-8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褶皺豌豆對血糖水平有積極影響
    近期發表在《天然食品旗幟》(Nature Food flags)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表面皺皺的綠豌豆比普通豌豆更大、更成熟,且富含抗性澱粉,對血糖水平有積極影響。,而這種豌豆中含有高水平的抗性澱粉,有可能控制血糖水平,從而減緩飯後血糖釋放。
  • 我的三篇Nature子刊之旅
    作者 | 愛吃魚的大番薯 審校 |玉米地裡吃過虧 那些年錯失的正刊 背景:本人年方不到三十,卻早已經邁入中年油膩肥胖的行列,目前在某課題組做二當家,目前2篇Nature子刊一作
  • 這些食物其實並沒有降血糖的功效
    山楂本就含有很多的碳水化合物,吃的較多的話不僅不能降糖,還有可能使血糖升高,反而是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危害,不利於其控制血糖。不過山楂有一定健脾開胃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的吃一點。降血糖的方法1、增加活動量2型糖尿病患者通過加強鍛鍊一般都會得到更好的血糖控制。
  • 不同的食物如何影響我們的血糖——食物的升糖指數
    影響食物「升糖指數」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1、食物的成分食物中對血糖影響最大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我們常見的碳水化合物有糖類和澱粉類,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的類型和結構越簡單,升糖指數越高。比如糖類中,單糖的機構最簡單,它的升糖指數就比多糖高,澱粉類食物需要經過消化吸收才會轉化為糖類,所以升糖指數比糖類低,食物中蛋白質含量增多,也可降低胃排空,使血糖生成指數降低,比如豆類含大量植物蛋白,所以升糖指數較低。
  • 美國科學家:了解「第二餐效應」,怎麼吃都不胖,糖尿病可放心吃
    日本的飲食大致可以分為幾類:1、纖維纖維能夠延緩人體對澱粉和糖類的消化過程,進而降低人體對葡萄糖的吸收。 美國科學家普雷斯頓·埃斯特普說:纖維不僅能降低我們進食時的血糖峰值,還能夠影響我們下一 次進食時對血糖的吸收,就算在第二餐中沒有進食這些纖維也會如此!
  • 醫生告訴糖友如何選食物
    其實,控制飲食更多的是控制份量,是吃多吃少的問題,哪怕是甜食也可以吃,只要淺嘗即止,這樣並不會對血糖產生較大的影響,也能滿足一飽口福的欲望。控制飲食要掌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加一減一」,根據食物的種類、熱量、糖分含量來進行配比,攝入了一份含糖食物,那麼在之後的飲食中就要減少一份含糖食物,這樣就能達到控制總量的效果。
  • 食物「胰島素」被找到,每天吃點或能穩定血糖,小糖人打退堂鼓
    其實這也是血糖超標的一個重要且非常明顯的信號。體內血糖升高了,就會迫使機體去增加人體的排尿量,一直排尿,人體就會缺少水分的滋養,進而皮膚變得乾燥,發癢。若是這種現象出現了,請儘早就醫,檢查血糖。二、請忌口三種食物1、油條對於一些糖尿病患者來說,在飲食方面,平時也要嚴格要求,像是油條,最好少碰或不碰,因為油條經過高溫油炸之後,富含油脂,油脂多會造成肥胖,也會導致血糖不受控制。
  • 血糖升高之後,還能喝酒嗎?飲食上注意四件事,控制血糖妥妥的
    如果能在早期就發現血糖升高的趨勢,及時改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等,將血糖控制住,就能最大程度減少對身體的傷害。 血糖升高之後,對於一些愛喝酒的人來說,最關心的就是能不能喝酒。那要告訴你的是,不能喝酒。若是還喝酒,對身體的損害比較大,酒精進入身體以後,會刺激血管,使得血糖發生異常,難以控制。
  • 國科大博士生導師郎明林課題組在Nature子刊發表蛋白質糖基化與...
    由於Notch受體發揮正常功能需要糖基化修飾,其修飾缺陷會引起γ分泌酶(該酶參與澱粉樣前體蛋白APP切割形成Aß分子)對Notch的切割,有可能參與 AD發病的機制。Notch蛋白保守的表皮生長因子EGF-like重複序列的葡萄糖基化由O-葡糖基轉移酶POGLUTs催化完成,該酶通過KDEL-like信號駐留於內質網中。
  • Nature子刊,今年首個IF就突破12分,明年或可衝18分
    來自WoS截圖今年是Nature Sustainability拿到的第1個IF,作為Nature子刊,首個IF就超12分,確實值得我們關注~期刊基本信息關於此刊的具體情況,大家可以看看:https://www.nature.com/natsustain/
  • 【海洋科普】雖然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海洋科普】雖然我很醜,但我很溫柔 2020-12-11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Nature又上線2本新子刊!
    你的機會來了——2019年2月,Nature先後推出了兩本新子刊,分別是 Nature Food 和Nature Cancer。Nature雜誌的子刊達到了53本,其中20本為綜述期刊。2019年2月24日,Nature官網正式上線了一個新子刊:Nature Food。這是一本在線期刊,將於2020年1月正式啟動。
  • 名字土,味道可不土,世界上最偉大的綠色食物
    而現在,土豆是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種食材,是全球人民常吃的一種綠色食品,它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食物之一。更重要的是,把土豆當成主食,還能幫助降血壓、降血脂、控血糖,簡直是「三高」人群的福音!
  • 人體能的能量轉換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什麼?
    人體能的能量轉換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什麼?時間:2016-04-22 09:44   來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能的能量轉換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是什麼? 我們知道,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進入人體後經過消化分解轉化為單糖,而後進入血液循環,影響著人體血糖水平的高低。
  • 餐前空腹血糖,判斷可靠嗎?
    體檢時常用的血糖指標有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等。空腹血糖一般是指在早晨的6~7點左右空腹時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有些人在8點以後到醫院檢查空腹血糖,其實這個時候的血糖已經失去了早餐前空腹的意義。
  • 降血糖有效方法,10大方法有效降低血糖
    大家都清楚的知道,血糖過高很容易引發糖尿病,從而給自己帶來一系列的麻煩。所以,大家要是發現自己的血糖偏高,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將血糖控制住,防止它越升越高。今天我就圍繞「降血糖有效方法 10大方法有效降低血糖」來為大家做個簡單的分析。
  • 血糖高不能吃什麼,8種食物,降低血糖或有效
    有必要在飲食方面改善和控制,從而降低血糖高等情況。那麼,血糖高不能吃什麼食物?1、糖分食物:患者需避免食用糖分食物,包括冰糖、甜甜圈、冰淇淋等甜品。畢竟,糖分食物是增加血糖數量的主要來源之一。為了身體健康,必須忌口高糖分類食物。此外,土豆、山藥、苜蓿等含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也需控制攝入,碳水化合物會在體內轉化為糖分,從而增加血糖含量。因此,也有必要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量。
  • 【Science子刊】比二甲雙胍還厲害!一種肝臟蛋白質可有效控制血糖!
    近日,墨爾本大學研究發現,肝臟自然產生的SMOC1蛋白可以降低血糖水平,與目前的一線藥物二甲雙胍相比,這種蛋白質似乎更加出色,因此,工程形式的SMOC1或許可以用來治療2型糖尿病。研究人員希望,基於SMOC1的新型治療方法能更加持久更加有效。
  • 醫生:不忌口,恐血糖飆升
    醫生:不忌口,恐血糖飆升第五名:甘蔗甘蔗甘蔗,顧名思義,甘蔗中含有大量的蔗糖,這就導致了糖尿病的患者食用後會導致體內的血糖瞬間升高,不利於血糖的控制以及高血糖的恢復。第四名:柿子這也是一種含糖量非常高的水果,並且柿子還是一種易消化的食物,進入人體後會被小腸直接吸收,體內的血糖水平容易出現波動。
  • 夏日血糖容易升高,不過別慌,這些食物可助您穩定血糖!
    夏季出汗多、水分蒸發快,腎友們尤其要注意補水,以免血糖過高。為了幫助大家進一步平穩控制血糖,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種有助於降血糖的食物,一起來看看吧。多項與糖尿病大鼠相關的研究顯示,山藥多糖可明顯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治療糖尿病。專家認為,山藥多糖對糖尿病的治療作用與增加胰島素分泌、改善受損的胰島細胞功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