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鐘罩」的鏡像看世界

2020-11-25 第一財經

1961年,在從數次精神崩潰和自殺未遂中恢復過來後,美國女詩人西爾維婭·普拉斯(1932~1963)決定將自己三十年來的人生經歷寫入自傳體小說《鐘罩》。是年5月,她在給一個朋友的信中披露說,「小說已完成三分之一……我嚮往寫這部小說已經十年了,但總寫不成。然而,在一次與紐約出版商商量在美國出版詩集時,堤壩陡然間決開,我一晚上未能入眠,創作的激情一下子攫住了我……」口氣興奮、喜悅、自信,絲毫沒有預料自己將再度陷入崩潰和自殺,而她與英國詩人特德·休斯(1930~1998)被譽為文壇佳話的婚姻也將走向孽緣的終局。

普拉斯死後聲譽日隆,其詩集不僅獲得1982年普利茲詩歌獎,《鐘罩》也被視為女權主義的標誌性著作。從《鐘罩》來看,普拉斯的殞滅與其說是社會環境或者具體的人事使然,最主要的,恐怕還是作者鋒芒畢露的個性,使之無法俯就和融入這個其眼中無比愚蠢的世界。

小說女主人公埃絲特與普拉斯一樣,是一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學霸」。她的心理年齡與實際年齡極不相符,冰雪聰明卻不諳世事,這就決定了她在走出學校進入社會不可能做到左右逢源、八面玲瓏。她像很多自尊有餘經驗不足的菜鳥一樣,深諳裝逼的精髓。「如果你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做一些失宜的動作,仿佛你胸有成竹所做的一切是恰當的,你就沒事兒……他們會以為你很有獨創性,很聰明過人。」但她每次都弄巧成拙,將從沒沾過的伏特加當白開水喝,又將洗指缽中的白開水當高湯喝;以為很懂小費的行情卻被計程車司機狂摁喇叭追討;表示厭倦男女間那檔事兒卻不知不覺充當人家的電燈泡……一路失敗下來,她說這個世界就如同從「鐘罩」中看出去一樣扭曲、偽善和墮落。

在《鐘罩》中,這種分裂的人格,最突出地表現在作者的行文風格上,普拉斯的口吻,時而如蕩婦一樣邪門、詭譎、詼諧、放縱,時而又如貞女一樣典雅、純真、高貴、善良。正是這種分裂,讓她無法以一種無動於衷,甚或玩世不恭的態度面對世界,更無法彌合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罅隙,以至她在寫作、情感和事業上感到窒息和絕望。沒錯兒,當年的西方社會是很狹隘,女人能做的工作不外端盤子、接電話、充花瓶,能收穫的愛情不外找個男人獲得「永恆的安全感」。但是,想想彼時多麗絲·萊辛正在家庭和工作間打拼奔忙,艾麗斯·門羅正在廚房的吃飯桌上奮筆疾書……不過,普拉斯才不吃這套,她寧願讓埃絲特嘗試各種一擊即斃的自殺絕招、進出五花八門的精神病院,也不願與現實有絲毫妥協。

誠然,就女權主義的立場來說,普拉斯不少觀點是談得很好,或者,至少還不壞的。比如她揭露兩性關係的不平等,男人可以率性而為,而女人「與其抱憾終身不如潔身自好」的虛偽;她指出有些傳統婚姻近乎夫妻間的政治博弈,一俟婚禮完畢,丈夫就只待太太「像廚房的地毯一樣仰躺在他腳下」,任踩任踏,等等。但有些觀點,她則鑽了牛角尖,將男性完全對立起來,視家庭為兩性彼此折磨的地獄,特別是,她在道德上滑入了邏輯自證的怪圈。小說中,埃絲特的男友腳踏兩條船固然讓人搖頭,但埃絲特為了隱瞞自己缺乏經驗、假裝閱男頗多也一樣問題不少。一當男友認為兩人關係熟稔、披露了情史時,埃絲特立刻上綱上線:「他一直讓我覺得我竟然比他更注重性愛、比他更富有經驗,他所做的一切——像擁抱啦、親吻啦、愛撫啦,只是我挑逗、引誘他突然幹的……」換言之,比起出軌,埃絲特更在乎的是男友站在某種道德(當然還有智力)高度上侮辱了她,而這種侮辱完全是她自己臆想的。

《鐘罩》所體現的女權思想,已較早於其30年的維吉尼亞·伍爾夫《一間自己的房間》(1929)有更多的發展。在這篇論文中,伍爾夫詳細闡釋了經濟自主對女性獨立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而在《鐘罩》中,經濟因素讓位給了道德因素。然而也正是在道德問題上,普拉斯所傳達的女權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淪為某種概念式的東西,即這種女權,只追求兩性平等的「形」,而不是「實」。女性不是在經濟上處於弱勢地位嗎?那就將女性抬高到男性的水平,讓她們永遠有錢花、有「房間」住。男性不是在道德上腐敗、墮落、令人不齒嗎?那麼,為了實現平等,女性也應該降低到男性的水平,跟他們一樣腐敗、墮落和令人不齒。

小說中,埃絲特諸多行為的動機,便是如何「失貞」。她說眼下要找「一個二十一歲卻仍然純潔的、健壯的、聰明的青年那麼困難」,那自己如此費心保持貞潔做什麼,還不如找一個爛人結婚,「當他開始叫我痛苦的時候,我也完全可以叫他痛苦」。為了獲得道德上的平等,她也找男人,也出軌,結果只是把自己逼入更糟糕的境地罷了。讓我們想想20世紀以前西方文學中的女性角色(如但丁的《神曲·天國篇》),大多是以拯救「墮落」男性的光輝、智慧、美善的「女神」形象出現的,她們不是汲汲於降到男性的水平,而是將男性拉高到她們的水平。而普拉斯筆下的女性,則以「自侮」、「自輕」、「自賤」來標示自身,可惜的是,這樣的平等觀念沒能拯救她,她也一直沒能走出智性和情感的死胡同。

作者文思如泉湧,犀利獨到的觀點比比皆是,堪稱才女書。不過也正因其敏感、多慮,反而使小說烙上偏激乃至失智的印痕。「鐘罩」系普拉斯用以影射美國社會光怪陸離的象徵,但我們不要忘了,迷離視線的,可能更多的是作者一顆天生麗質,又脆弱易折的心靈。

 

相關焦點

  • 相對鏡像世界與絕對鏡像世界
    然而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其中有無數個鏡像世界,但所有的鏡像世界並非外在或內在的客觀存在,而是出於我們內心對外在以及內在的認知,所謂世界即認知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佛教有「萬法唯心」的說法。但這也並不新鮮,古希臘哲學家就已經對「知」這個概念有了深刻認識,蘇格拉底就說過,「我知道自己無知,別人卻連無知都不知道」。
  • 歡迎來到真實的鏡像世界
    牆上的鐘在嘀嗒響著;窗外,汽車轟隆駛過;你手裡拿的《大科技》雜誌,封面也同樣吸引人。但似乎有什麼東西不對勁:時鐘是倒著走的;汽車在靠左行駛;你正在讀的文字也是左右顛倒的。哈哈!原來你是在看鏡中的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鏡中的世界是「假的」——雖然有一本書叫《愛麗絲鏡中遊記》,講述了種種鏡中的冒險趣事,但那畢竟是童話。
  • 鏡像世界
    一款非常新穎有趣的消除類手機遊戲推薦給大家,下載鏡像世界這款休閒益智類手機遊戲能夠感受到非常激情的遊戲體驗,清新簡約的遊戲畫面讓玩家們十分享受,還有各種無與倫比的元素讓玩家們愛不釋手,只要你有時間就能玩!
  • 【科普】透過壓花玻璃看世界
    但壓花玻璃的花紋遠不止這一種,除了雨花還有,海棠花、金絲、冰花、七巧板、方格、木紋、水紋、鑽石等等,每一種都有獨特的紋路,看起來就像是加了模糊濾鏡,尤其透過窗看景,一切都美的好似絕色。      很多人都喜歡玻璃的靈氣,但又擔心自己的私密會被暴露,而壓花玻璃仿佛就是為了這個顧慮而量身定做的,加了「馬賽克」的玻璃可以輕易保護住隱私。
  • 鏡像世界,到底是什麼?我們感覺得到這個世界嗎?
    鏡像世界,到底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之中嗎?我們每個人是不是也曾經想像過那種重複顛倒,而又一模一樣的世界?鏡像世界對於現代生活又會帶來什麼呢?我們將第一次可以像生物學家看有機體一樣來看這些即時、詳細且生動的城市畫面。
  • 鏡像世界的故事竟是如此
    你有沒有想過,世界上還存在一個鏡像世界,哪裡的一切都和你的生活一樣,就像我們熟知的平行時空那樣,它們同樣深受電影導演的歡迎,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講述鏡像世界故事的電影——《末日重啟》電影講述了,在未來的世界中,奧特普能源公司研發出一種利用平行宇宙獲取新能源的方法,並盛情邀請飛行員兼物理學家威廉
  • VR技術在鏡像世界中的重要性分析
    「但我看不見它,我在尋找它,然後我看到它正在我的窗外遊泳。所以頭顯掃描了我的房間,它知道我的窗戶是一個出口,讓鯨魚看起來像是在街上遊泳一樣,這讓我太震驚了。」 在其中,我們將與這個虛擬世界進行互動,並操縱它,像我們在現實世界中那樣體驗它。 嚴格來說鏡像世界目前並未完整存在,但它離真正到來的那天不遠了。在將來的某一天,現實世界中的每個地方和事物,包括每一條街、路燈、建築物和房間,都將在鏡像世界中擁有相同尺寸的數字版「雙胞胎」。目前,通過AR頭顯所能看到的只是鏡像世界的微小片段。
  • 《我的世界》鐘有什麼用 鐘錶時間應該怎麼看
    導 讀 Q:我的世界鐘有什麼用?鐘錶時間應該怎麼看?
  • 凱文·凱利再提「鏡像世界」,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數字世界?
    「你有沒有想過,世界上還存在一個鏡像世界,那裡的一切都和你的生活一樣,就像我們熟知的平行時空那樣。」電影《末日重啟》對鏡像世界的故事進行了幻想。去年,凱文•凱利首次對網際網路之後未來三十年的科技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概括起來就是兩個詞——Mirror World(鏡像世界)。
  • 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
    習主席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強調:「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做到眼睛亮、見事早、行動快。」習主席這一重要論述,飽含著對中青年幹部的殷切期望,也為我們成事成才指明了努力方向。
  • 兩個幾何世界:鏡像對稱如何連接幾何世界?
    27年前,物理學家在試圖弄清楚弦理論的一些細節的過程中,觀察到了一種奇異的對應關係:從一種幾何世界出現的數字與來自截然不同的幾何世界中的極為不同的數字完全匹配。對於物理學家而言,這種對應是相當有趣的。但對數學家來說,這簡直荒謬。幾十年來,數學家一直在獨立研究這兩個幾何世界。
  • 天眼看世界:透過衛星圖一覽全球大事
    天眼看世界:透過衛星圖一覽全球大事
  • 沈奕斐《透過性別看世界》:如何理解性別差異?
    沈奕斐9月21日下午,思南讀書會如約在思南文學之家舉行,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專家沈奕斐攜新書《透過性別看世界》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如何理解性別差異?——《透過性別看世界》」。「我今天會先從性別差異講起:首先我們透過性別看世界,性別到底是什麼呢?我的研究方向是性別研究,尤其是關於家庭研究,我自己的理想就是『把生活深化為學術,把學術翻譯為實踐』,特別社會學研究就是把我們日常中遇到的問題找到背後的規律並總結出來。同時,我希望把學術的東西用更通俗的方式表達出來。」沈奕斐如此談道。
  • 「末日鍾」再撥快!離象徵「末日」還剩100秒 (1/3)
    「末日鍾」《原子科學家公報》將其象徵性的「世界末日鍾」的指針移近午夜,科學家稱,現在離「末日」還剩100秒。據報導,世界末日鍾是一虛構鐘面,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
  • 《凹凸世界手遊》鏡像回憶活動怎麼玩 鏡像回憶玩法攻略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鏡像回憶活動的玩法介紹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們去搞定問題。 凹凸世界手遊鏡像回憶活動怎麼玩 ... 凹凸世界鏡像回憶活動我們應該怎麼玩呢?這一次的活動對於玩家們來說也是很好玩的。
  • 《鏡像世界》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是什麼
    小夫妻發現新家有扇隱形門,兩人進去一探究竟,卻被嚇了一跳《鏡像世界》這部電影講述的故事。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短篇《鏡像世界》,如果家裡忽然出現一扇通往其他世界的隱形門,那麼你會選擇穿過它,進去探險嗎?這個故事的男女主是一對剛搬了新家的新婚夫婦。
  • 鏡像世界即將到來!AR帶給人類的又一驚喜
    「但是我看不見它。我在辦公室四處尋找,然後發現它就在窗戶外邊遊泳。所以,這款設備掃描了我的房間,並讓鯨魚在窗戶外的街道上遊泳。我真的被震驚到了。」Savage所遇到的正是鏡像世界的一角。鏡像世界還沒有完全存在,但它正在到來。未來的某一天,現實世界中的每一個地方和每個事物——街道、路燈柱、建築物和房間——都將在鏡像世界中擁有全尺寸的數字複製體。
  • 透過生物學家的眼睛看世界
    作為生物老師,如果有機會,我想去生物學家的大腦裡,透過他們的眼睛去看世界,去體會生物學家是如何發現和思考問題的。最近,有幸讀到了一本經典科普著作,那就是中信出版社再版的《細胞生命的禮讚》。本書是科學和文學的完美結合,讀起來引發思考,開闊思路,不停地感嘆:原來還可以這樣看世界!書中的案例和思考非常適合被開發為教學素材。
  • 什麼是世界末日鍾?
    期追劇,在藍皮書(Project Blue Book)第二季的最後一集中,兩個船員曾經提到過一個世界末日鍾(Doomsday clock)。這並非編劇的奇思妙想,它的確存在。那麼世界末日鍾到底是個什麼鍾呢?世界末日鍾起源於1947年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其核心成員都曾經參與美國著名的「曼哈頓計劃」。
  • 鏡像世界/弒父讓男人成為了男人
    神話故事中的俄狄浦斯鏡像是一個很有魅力的「詞兒」,它在很多領域被神一般地運用:在電影後結構主義理論中,電影的銀幕就是另一面鏡子,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精神替代物,這裡呈現著人類欲望的「鏡像」,體現人類複雜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