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所最新《Science》:66GPa高強度、高穩定二維層狀材料

2020-08-07 材料material

過渡金屬碳化物和氮化物是單層形式的、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電子和化學性質的非層狀材料,其單層通常是通過化學蝕刻製成的,然而化學蝕刻產生的薄片在空氣和水中具有穩定性差的表面缺陷。


近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任文才團隊(通訊作者)在非層狀氮化鉬(MoN2)化學氣相沉積生長(CVD)過程中引入了矽(Si)元素,其可以有效鈍化非分層2D MoN2的表面,從而製備了釐米級的MoSi2N4單層膜。同時,該單層膜由N-Si-N-Mo-N-Si-N的原子層構成,其可以看作MoN2層夾在兩個Si-N雙層之間。


得益於其結構優勢,由此製備出的材料能夠展現出帶隙約為1.94 eV的半導體性能,約為66 GPa的高強度和出色的環境穩定性。進一步通過密度泛函理論計算預測了此類單層結構二維層狀材料的大家族,包括半導體,金屬和磁性半金屬材料。相關研究成果以「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layered two-dimensional MoSi2N4 materials」為題於8月7日在線發表在國際頂刊Science上。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9/6504/670

金屬所最新《Science》:66GPa高強度、高穩定二維層狀材料


二維(2D)材料由於在單層極限中出現的特性和各種應用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化學刻蝕只能產生具有六方結構的表面端缺陷薄片和特定分子式Mn+1XnTx(其中Tx代表羥基,氧或氟),在環境氧和水存在的條件下不穩定,表現出低於理論值的力學性質。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化學氣相沉積(CVD)方法,生長高品質晶體具有不同結構的原始非層狀2D TMC和TMN。然而,由於表面能的限制,這些非層狀材料傾向於作為島狀而不是層生長,當沉積的材料具有比生長襯底(11)小的表面能時,傾向於發生層生長。鈍化高表面能的位點以促進層生長是TMC或TMN膜均勻生長至單層極限的關鍵。


在本文中,如圖1所示,作者以Cu/Mo雙層為襯底,以NH3為氮源,在不添加Si的情況下,僅獲得微米級的非分層2D Mo2N(約10 nm)。但是引入Si時,生長明顯發生改變。最初形成具有均勻厚度的三角形區域,然後隨著生長時間的延長而擴展並合併,直到最終獲得釐米級的均勻多晶膜。通過原子力顯微鏡確定的域厚度約為1.17 nm,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保持不變,在延長生長時間30min後,沒有形成額外的層。域的厚度和覆蓋率隨生長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其表面生長行為類似於石墨烯在Cu(12)上的生長。而且,該表面生長過程非常牢固,儘管可以通過提高生長溫度或減小Cu箔的厚度來提高生長速率,但厚度與生長溫度和Cu箔的厚度在較寬的生長窗口中無關。

金屬所最新《Science》:66GPa高強度、高穩定二維層狀材料

圖1. MoSi2N4的 CVD生長方式。(A)兩種CVD生長過程的示意圖,表明層狀MoSi2N4是在非層狀2D Mo2N生長過程中簡單地加入Si形成的;(B)用CVD法生長30min、2h和3.5h的MoSi2N4的光學圖像,說明了單層MoSi2N4薄膜的形成過程;(C)CVD生長的15mm×15mm MoSi2N4薄膜轉移到SiO2/Si襯底上的照片;(D)一個MoSi2N4薄膜典型的AFM圖像,顯示厚度~1.17nm;(E)MoSi2N4結構的橫截面HAADF-STEM圖像,顯示層狀結構,層間距~1.07nm。


金屬所最新《Science》:66GPa高強度、高穩定二維層狀材料

圖2. MoSi2N4的結構表徵。(A)單層MoSi2N4的圖HAADF-STEM圖像;(B) 多層MoSi2N4的橫截面高倍HAADF-STEM圖像;(C-F)多層MoSi2N4的橫截面HAADF-STEM圖像及相應的元素映射;(G-I)多層MoSi2N4的橫截面HAADF-STEM圖像及元素映射。


金屬所最新《Science》:66GPa高強度、高穩定二維層狀材料

圖3. MoSi2N4的原子結構、能帶結構以及光學、電學和力學性能。(A)三層(左)的MoSi2N4原子模型和單層的詳細橫截面晶體結構;(B)用PBE(藍線)和HSE(紅線)分別計算單層MoSi2N4的電子能帶結構;(C)單層MoSi2N4薄膜在可見範圍內的光吸收光譜;(D)單層MoSi2N4薄膜的Tauc圖;(E)單層MoSi2N4 BG-FET在77K下的線性尺度和對數尺度中的傳輸特性;(F)原子力顯微鏡納米壓痕中單晶MoSi2N4單層的典型力-位移曲線;(G)單層MoSi2N4的楊氏模量和斷裂強度與單層石墨烯、MoS2和MXenes的比較。


金屬所最新《Science》:66GPa高強度、高穩定二維層狀材料

圖4. MA2Z4的DFT預測。(A-C) 用PBE計算(A)單層WSi2N4、(B)MoSi2As4和(C)VSi2N4的電子能帶結構。在(C)中,藍色和紅色曲線分別對應於鐵磁有序結構電子能帶結構的自旋和自旋下降通道。


(文:Caspa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金屬所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的最新進展「層狀二維MoSi據介紹,以石墨烯為代表的二維範德華層狀材料具有獨特的電學、光學、力學、熱學等性質,在電子、光電子、能源、環境、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廣泛研究的二維層狀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黑磷烯等,均存在已知的三維母體材料。探索不存在已知三維母體材料的二維層狀材料,可極大拓展二維材料的物性和應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 中科院金屬所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
    8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的最新進展「層狀二維MoSi2N4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layered two-dimensional MoSi2N4 materials)。
  • 中科院瀋陽金屬所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
    8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的最新進展「層狀二維MoSi2N4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layered two-dimensional MoSi2N4 materials)。
  • 科研團隊發現全新的二維層狀材料家族
    ——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的化學氣相沉積,該進展的研究團隊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探索不存在已知三維母體材料的二維層狀材料,可極大拓展二維材料的物性和應用,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 HORIBA | 中科院金屬所全新二維層狀材料,實現釐米級單層薄膜 |...
    因此,直接生長自然界中尚未發現相應塊狀母體材料的二維層狀材料,成為突破和擴展二維層狀材料範圍的新「希望」。它們有望為新物理化學特性的發現和潛在的應用前景提供巨大機會,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近日,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任文才研究員團隊
  • MXene再發《Science》:中科院金屬所任文才、成會明團隊發現二維層...
    8月7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金屬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的最新進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layered two-dimensional MoSi2N4 materials」。
  • 中科院金屬所任文才再發《Science》:超高質子電導率的質子交換膜
    因此,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尋找基於不同材料的質子交換膜,包括有機聚合物、有機無機納米複合物、金屬有機骨架、生物衍生材料以及二維層狀材料(石墨烯、石墨炔等)。然而,上述膜材料的質子導電率(10-5到10-2S/cm),比商業化的Nafion膜要低得多。
  • 半個月,中科院金屬所兩篇Science
    10月30日,Science在線發表中科院金屬所在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CdPS3 nanosheets-based membrane with high proton conductivity enabled by Cd vacancies」。
  • 《科學》發文:我國科學家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1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近日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取得最新研究進展,發現二維層狀MoSi2N4材料家族。相關成果論文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
  • 新型二維層狀材料家族再「添丁」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訊 (記者郝曉明)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製備出釐米級單層薄膜二維MoSi2N4材料。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科學》雜誌在線刊發。
  • 中科院金屬所Science
    DOI: 10.1126/science.abb9704背景介紹在1-100 nm尺度的孔道內流動的納米流體會由於分子和離子所受的強限域作用而產生非常規的流體效應。近年來,已經發展了Nafion膜、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生物衍生材料、二維材料等用於質子交換膜。其中,Nafion膜是目前商業化最成功的質子交換膜,在相對溼度較高時質子傳導率可達0.2 S/cm-1。但是Nafion膜在高溫(> 80℃)和低溼條件下,含水量會降低,導致傳導性和效率嚴重下降。對於二維材料組裝成的薄膜,納米孔道內產生的類毛細作用力,可以顯著增強離子的傳輸性能。
  • 中科院這個科研部門,一個月投中2篇Science!
    讓我們首先關注到任文才科研團隊發表的這兩篇Science論文的具體情況(以近日發表文章為優先介紹): ‖ 第一篇:發現空位誘導的二維材料薄膜超快離子傳輸 10月30日,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二維材料物性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
  • Science:兼具高強度與高韌性的聚合物電紡纖維紗線
    【研究背景】在材料科學中,材料的高強度和高韌性之間總是有著內在的矛盾。為了克服這種內在矛盾,只有開闢新的研究思路才能解決。當先進的材料在實際應用時,必須要同時具備高強度和高韌性。儘管通過靜電紡絲製備的單根納米纖維可以同時具有很高的強度和韌性,然而單根納米纖維卻無法用於實際應用。近日,德國拜羅伊特大學高分子化學組Prof. Dr. AndreasGreiner教授課題組聯合江西師範大學侯豪情教授、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Prof. Dr.
  • ...存在已知三維母體材料的新型二維層狀材料,可極大拓展二維材料...
    【新型二維層狀材料家族再「添丁」】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製備出釐米級單層薄膜二維MoSi2N4材料。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科學》雜誌在線刊發。目前廣泛研究的二維層狀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等,均存在已知的三維母體材料。
  • 《Science》子刊:高強度、高韌性、可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這主要是由於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的水凝膠要求交聯劑的解離速度慢和應力下活性勢磊高,而水凝膠的快速回復性能則要求交聯劑是動態的,且解離和締合速率快。這種矛盾使得很難合成同時具有高強度、高韌性和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 《Science》子刊:高強度、高韌性、可快速回復的水凝膠
    肌肉、軟骨和肌腱等軟支撐組織表現出高彈性、高韌性和回復速度快的機械性能。然而,很難合成同時具有這些機械性能的生物材料。這主要是由於具有高強度和高韌性的水凝膠要求交聯劑的解離速度慢和應力下活性勢磊高,而水凝膠的快速回復性能則要求交聯劑是動態的,且解離和締合速率快。
  • 頂刊Nature 最新研究!超細晶粒高強度鈦合金3D列印材料
    當前,仍需要開發具有高強度和最佳凝固性能的新型合金,從而最大程度地使金屬增材製造技術成為極具優勢的高性能部件製造途徑。材料界已經認識到細小和等軸晶可以減少熱裂紋並能夠改善性能,但在目前的鈦合金增材製造過程中,由於高冷卻速率和熱梯度的不平衡凝固,晶粒的主要特徵是具有柱狀和織構化的微觀結構,在增材製造中形成等軸晶粒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 寧波材料所合成出前過渡族金屬碳化物二維納米晶體材料
    二維層狀過渡金屬碳化物納米片(MXenes)材料則是近年來發現的一類新型二維材料,美國Drexel大學教授Michel Barsoum在此領域做了大量開拓性研究,目前該實驗室已相繼獲得Ti此外,寧波材料所科研人員進一步預測了合成的Zr3C2Tz材料的結構、彈性性質以及電學性質。
  • 金屬所《Science》:梯度納米孿晶金屬中的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盧磊研究員課題組和美國布朗大學高華健教授研究組合作在梯度納米孿晶金屬中的額外強化與加工硬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該成果發表在《Science》(《科學》)周刊(2018年11月2日在線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AOP) on Science'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