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8月6日電 近日,英美研究員在對一具數十年前發掘的恐龍遺骸研究後對外公布,發現恐龍新物種,此前將該遺骸歸類為巨椎龍屬於誤判。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衛報」當地時間8月5日報導,美國一家博物館館藏數十年的恐龍標本品種被誤判,該近乎完整的恐龍遺骸於1978年出土於南非的富裡斯堡地區的一個農場,之後在約翰尼斯堡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進化研究所(ESI)收藏。
一直以來,該化石骨骼被誤認為是巨椎龍,一種來自早侏羅紀時期的恐龍的特殊標本。然而,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恐龍研究員保羅·巴雷特(Paul Barrett)和博士生金伯利·查佩爾(Kimberley Chapelle)在與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重新評估標本之後,他們意識到骨骼和頭骨屬於一個全新的物種。
恐龍頭骨(圖源:CNN)
研究人員比較了不同的巨椎龍化石,得出結論,這是一個新的恐龍物種,經測量長度約為4米,可稱重660磅(約為300公斤),以植物和一些小型動物為食,它以後腿走路,身體呈桶狀,有細長的頸部和小巧的四方頭骨。
巴雷特表示:「我的一些同事一直在對它做研究,之前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常見的南非巨椎龍。」但是對這個200米長的遺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這些遺骸不僅代表了一個新物種,而且屬於一個全新的類別。
巴雷特補充道:「它在頭骨的外觀,顱骨形狀和一些其他特徵方面與巨椎龍有很多不同之處,這足以表明它實際上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恐龍。」
微觀掃描下的頭骨(圖源:CNN)
據了解,該標本被命名為「Ngwevu intloko」,被譯為「灰色頭骨」,發現的詳細信息被發表在學術期刊上。此發現將使科學家更好地了解三疊紀和侏羅紀時期之間的轉變(距今約兩億年),並證明這一時期的生態系統比以前判斷的更為複雜。
經研究發現,Ngwevu在大約於10歲時死亡,雖已完全成長,但仍小於5米到6米長的成年巨椎龍。Ngwevu類似多種早期恐龍,與大量食用植物的蜥腳類恐龍有關,生活在由少數大型永久河流澆灌的蕨類植物、馬尾草和針葉樹的世界中。
巴雷特談到:「我們通過回顧博物館藏品並對現有標本進行詳細比較,意識到這是一個掩藏於眾人視野下的發現。它表明,博物館藏品,即使是那些經過深入研究的藏品,往往會給我們帶來新的發現。」(海外網朱惠悅 實習編譯/趙揚)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責編:徐亦超
31605822,.英美學者發現恐龍新物種 被誤認為巨椎龍數十年,.2019-08-06 13:19:01,.204460,.徐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