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蛋殼租客在寒冬中被房東趕出家門時,還有一小撮租客將房子租在了高檔小區。
他們每月花費租金數萬元,甚至比買房人每月的還款額還高。不過這些錢在他們眼中「花的值,畢竟當下的享受更重要」。
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搬家的麻煩時,她們輕鬆的說出,「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租客之間的痛點也相距甚遠——你在發愁明天是否會睡大馬路,她在擔心房子的裝修發朋友圈是否好看。
「平均年齡31歲,女性居多,文娛、金融、網際網路產業居多」,根據自如豪宅提供的用戶畫像顯示,佔據市場需求10%的豪宅租賃,作為細分市場已經顯現出地域特點——大望路多企業外派高管,CBD、麗都以娛樂圈潮人居多,望京被高端網際網路中高層佔據。不難看出,豪宅租賃市場與買房市場的客戶職業群體具有某種重疊效應。
在行業資金承壓的背景下,自如對豪宅業務的定位是,「有市場需求,但是不會大量擴規模」,具體來看是,目前自如豪宅在北京擁有房源500套,預計在接下來三年中,2021-2023年分別將持有1000套、2000套和3000套。
在北京租房套均成本在6000元左右時,自如豪宅的租金集中在15000元-30000元之間。據自如介紹,豪宅產品只會從市場上5‰的樓盤中進行篩選,與統一風格的普租不同,自如對每套豪宅都會提供定製化裝修。
翻看自如APP,泛海國際、鳳凰城、金茂府、禧瑞都……這些北京老牌豪宅區以每套房子,每月3-6萬不等的價格對外出租。
自如app上部分出租豪宅
壹線君對三位自如豪宅租客進行了採訪,他們擁有不同職業背景,家庭結構,但有一點,在大眾眼中,他們有房、擁有不俗的收入、對生活有品質追求,都稱得上是城市中產,為什麼好大價錢租房,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
(以下部分採用自述方式敘述)
租客一:自由職業投資女
年收入:百萬
年齡:30+
家庭結構:夫妻二人
地點:三元橋
房租:22500元
戶型:三室一廳
我之前從事海外銷售,CRO(醫藥研發合同外包服務機構)行業,今年年中辭職了,日常就炒炒股,看看創業公司機會。
(壹線君問:為什麼會花2萬多租房?)
租客:因為我有錢啊……
我自己當初回國買房是為了把集體戶遷出來,所以買了一個老破小,不到70平,現在房子租出去,每月租金8000多。我找租客最大的關注點就是對方靠不靠譜,那種天天在家研究做飯的,肯定對房子破壞就比較大。
買房是一種投資行為,肯定是希望房子升值,什麼時候是買房的好時機?利率打折的時候,現在二套首付、利率那麼高,買房肯定不合適。
一套售價1000萬的房子,一年下來租金不到40萬,我可以住20幾年,還可以用剩下的錢做投資。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這樣,他們會把自己的房子租出去,然後租更舒適的房子住。
如果為了孩子住在老破小,那樣的生活很難,尤其是住慣了豪宅之後,由奢入儉難。所以買了學區房之後,很多人還會單獨租個房住。
我租房最看重戶型以及是否能拎包入住。我不怕搬家,錢能解決很多問題。原來覺得搬家很麻煩,現在市場上有各種日式搬家,打包效率高,我只需要付錢就行。
我也不怕業主趕我走,籤約的時候,我會問,是新租的還是續租,租約兩年以上我才租,不到一年我是不會租。
租客二:海歸金融男
年收入:百萬以上
年齡:25+
家庭結構:單身
地點:東四環
房租:11500元
戶型:一室一廳
之前,我在國外學金融,由於長期的留學經驗,讓我比較獨立,所以回國後,對家庭裝修,擺設不想花太多心思,租豪宅比較簡單,效率比較高。
目前我自己開公司,日常活動範圍主要在三裡屯,這就是我的生活、工作圈。對年輕人來說,買房不是剛需。
現在的租金只佔我收入的十分之一,相比國外的租金收入比,這已經很低了。
我在國外有一套房子,目前借給朋友居住,我是不會輕易把房子租給別人的,怕房子被破壞。
租客三:知名網際網路中層
年收入:年薪50萬+期權分紅
年齡:30
地點:朝陽區
房租:32000元
我目前在一家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年收入不算股票和期權,50萬吧。
我現在租住的房子是32000一套(可能有公司補助)。
因為我們部門是做成人英語教育的,所以需要一些拍攝場景,普通豪宅裝修比較傳統,需要一些比較年輕化的裝修。我們公司還租了幾套豪宅作為平時拍攝使用,租金在3-5萬。
我自己租房比較看中圈子,房子能給我帶來什麼,比如周圍都是網際網路從業人群,我能從中拓寬人脈,提升自己。
北上廣深,看租售比,租房更划算。買房不是剛需,買房背後的教育、醫療等權利是剛需。我孩子現在還小,沒有考慮學區的問題,等她大一點了,有上學的問題,可能就需要學區房了。
我現在在天津有套房,主要就是為了落戶和孩子上學的問題。
標籤: 豪宅租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