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1月16日徐州訊 近年來,在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徵程中,徐州市鼓樓區急管繁弦,把改革作為核心動力,聚焦教育公平與質量提升,向著既優質又有特色的高水平均衡的目標奮力邁進,努力讓所有孩子都能在同樣的陽光下、同樣的沃土裡,播種夢想,邁向未來。
聚焦教育公平 全面優化資源布局
鼓樓區是徐州的老城區,人口密度高,加上入戶入學政策變化,導致生源激增,校際之間辦學水平的客觀差距,使原有優質教育資源遠不能滿足群眾的需求。面對新形勢新問題,鼓樓區以「集團化辦學」改革為突破口,力求優質教育資源「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同步實現。
2014年,徐州鼓樓區「集團化辦學」方案新鮮出爐,組建了民主、大馬、鼓樓、中山四大教育集團,以各教育集團龍頭學校為總校,其他學校為成員校,推行分級管理,聚焦重點、難點,加強指導、銜接與協調。
歷經4年發展,該區20所小學按照區域和教學特色劃分全部納入「四大教育集團」管理,形成了「縱向一體、橫向聯盟」模式。「縱向一體」,指集團區域內新建學校,採用集團總校副校長負總責,各項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與集團總校緊密統一;「橫向聯盟」,指保留各學校獨立法人資格,資產、財務、人事等不變,集團總校負責給予教學業務、專業技術等方面的指導。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集團總校遵循「源於總校,別於總校,優於總校」的思路,按照成員學校的個性特色,統籌規劃集團辦學方向和發展,推動集團成員學校融合。各成員學校根據自身的歷史積澱、傳統文化等,確立不同的辦學理念,並圍繞理念進行獨具特色的辦學活動。集團內各校之間實行管理互通、校幹交流、師資共享、研訓聯動、質量同進、文化共建、項目合作、考核同步的緊密協作關係,使各類資源得到最大化、最優化的整合。
通過「集團化辦學」,讓新校站上「高起點」、老校實現「換道超車」、名校完成「重磅升級」。 2018年大馬路、祥和小學獲批省基礎教育前瞻性教學改革項目,生態園小學獲批省小學特色文化工程,二十六中學、大馬路小學獲批省基礎教育品格提升工程立項,萬科城民主小學「行走成長」項目、北辰小學「漢文化」特色項目正申報省級項目,白雲山小學率先創建智慧校園並聘請英美外教走進美術、體育課堂……鼓樓教育呈現出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壯觀場景。「鼓樓區探索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不是削峰填谷式低水平縮小差距,而是通過提谷齊峰,追求有特色、高質量的均衡,讓每一所學校都精彩、每一個孩子都出彩。」鼓樓區教體局局長趙智紅說。
突出素質提升 打造一流師資隊伍
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就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而決定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於師資。近年來,鼓樓區師德與師能齊抓共進,廣泛開展「爭當課堂教學先鋒、爭當師德模範先鋒、爭當志願助學先鋒」「三爭當」活動和領軍名師、帶頭優師、青年良師「三師工程」評選,努力建設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師資隊伍。
讓名優教師變成「行走的智囊」,為深化「集團化辦學」改革,鼓樓區校幹教師的考核、評優評先、晉級晉職等由各教育集團指導進行,實現校幹隊伍、教師隊伍雙向流動,校幹教師由原來的「學校人」轉變為「集團人」;將「師徒結對」擴大化,名特優教師由在一個學校收徒轉變為在一個集團進行收徒。自教育集團化改革啟動以來,該區已有500餘名校幹及骨幹教師輪崗交流,師資等「硬資源」在區域內得以合理配置和流動。同時,大力培育 「造血」功能,集團總校牽頭形成了「備課基地、名師走校」等研訓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跨校區備課、網上研討、精品課例共享等網絡教研活動,通過集團帶動、校級互動,實現資源共享,整體提升了教育集團教研品質。
精心打造培訓「龍頭」工程,為教師發展中心配齊配強軟硬體設施,組建一支由省特級教師、市名教師、市學科帶頭人等骨幹教師組成的研究型專兼職研訓員隊伍,以「常德行、習教事、厚學養、善創新」為培養目標,通過系統專業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學質量顯著提升,成為省示範性教師發展中心。
提供堅實保障 優化教育發展環境
擊箭雕塑,碧綠的塑膠跑道,銅板刻制的文化長廊,氣派的教學樓……煤港路小學儼然一座新建的現代化學校。校長李芙蓉介紹,該校是舊校址改擴建而成,現在計算機房、實驗室、舞蹈房、圖書室等應有盡有,還配置了擊箭訓練館,教室配有多媒體一體機、空調,教學設施比原來的優質校還要高。
煤港路小學建於1965年,改建前每逢下雨就積水,教室沒有取暖降溫設施,每年都為招收學生發愁。2016年,完成改擴建投入使用,學生從原有400多人猛增至1200餘名。煤港路小學的嬗變,是鼓樓區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優化薄弱學校的一個縮影。
著力提高「短板」,將「真金白銀」向薄弱學校傾斜,該區26所中小學全部創建成省、市標準化學校,基本實現了校園環境一樣美、教學設施一樣齊全。
民生實事,教育為先。徐州鼓樓區將教育現代化建設納入改革發展、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區委、區政府主要和分管領導經常深入學校調研,現場解決難題,區人大、區政協定期組織專題視察調研活動,積極為校園基礎設施建設、集團化辦學改革建言獻策,全區上下形成了人人關心教育發展的大好環境。通過大規模投入、高標準建設,對辦學場地、教學用房、設施設備、校園環境等方面進行優質配置,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堅實保障。近5年,投入資金10多億元,改善辦學條件,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6所,公辦幼兒園1所,增加學位8580個;正在改擴建中小學校5所,將新增學位11880個。
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示範區、全國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省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省師資隊伍建設先進區……一塊塊金色牌匾的背後,是讓學生學得開心、家長送得放心、教師教得舒心。「優教鼓樓」,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在這裡,從紙上走到了現實,「學有所教、人人出彩」的絢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王彥飛李洪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