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一家上市公司上班,還是個領導頭銜好幾個,工段小組長、辦公室計劃員、經理助理等等。可是昨天被勸退了,因為公司效益不好,雖然身上標籤很多,但他的工作並非無可替代,於是只好無可奈何地回家。

其實一個企業的目的,永遠都是以盈利為中心的。如果你不能為公司創造利益,即使你身上標籤再多,也依然無濟於事。職場裡,你設計、鑽研、PPT、Excel之類的任何一項突出技能,都能成為你的加分項。甚至是你會維修設備,開源節流讓公司降低成本等等,都會提升你在公司裡的不可替代性,沒有哪個公司會裁掉這樣的員工的。
職場裡就是一個不斷產生問題,發現問題而又去解決問題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問題的背後,都存在著機會和挑戰。發現問題沒有用,你要擅長解決問題,擁有解決的辦法和能力,那就可以成為公司裡無可替代的焦點。所以只有不斷學習,培養自己的一技之長,並且練到極致。當你技能極致便可以超越絕大多數的人,而一技之長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差別就在於有人把興趣愛好和工作相結合,而有人只是為了養家餬口而工作。

我們這個時代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有人抓住機遇,讓自己無可替代,有人因循守舊,最後成為了歷史和故事。雖然你工作認真努力,按時完成任務。不出錯也不突出地默默無聞的人,基本就是可有可無的人,最終危機來時就會被替換了。你沒有做錯什麼,但也不知道為什麼,你就是輸了。
白巖松說:一個人的價值和社會地位,與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要想成為一個不可替代的人,就必須讓自己對他人有著最高的價值,心甘情願地為你付出成本。而一旦你擁有了這種不可替代性,就不是你會不會炒我,而是你留不留得住我了。當你專注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去堅持行動時,無法達到不可替代的話,也會不容易被替換。

生命在任何條件下都有意義,即使是在最為惡劣的情形之下。看不到未來的人之所以自甘沉淪,是因為他一直都在回首往事,想當初。苦難本身毫無意義,但我們可以通過自身對苦難的反應賦予其意義。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會使人失去很多東西,但唯一無法剝奪的是你自主選擇如何應對不同環境的自由。
其實不論何時,我們的這個社會沒有誰是不可替代的,前人的故事和傳說,就是用來被超越、被打破的。江山代有人才出,永遠都有新的人和新的事出現,嚴格地講,離開誰地球都照樣轉。

我們無法控制生命中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可以控制面對這些事情時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人所需要的生活不是有多少安穩,而是內在的精神動力。努力人自己變得更好、更稀缺,即使最後被替代,那麼替代自己的成本也會很高,而這正是我們努力奮鬥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