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壟斷OLED金屬掩膜版,中國如何突圍?

2020-12-08 騰訊網

近日,根據韓國媒體報導,韓國金屬掩膜版(FMM)廠商已經向中國OLED面板廠商送樣,如果10月通過測試有望進入量產。於此同時,中國FMM廠商也在加快量產步伐,寧波寰採星FMM生產線已進入調試階段,而且國內目前還有其他廠商不斷湧入FMM領域,日本壟斷FMM的局面是否會被打破?

FMM迎來產業機遇

伴隨著中韓面板廠商不斷加碼投資AMOLED,全球AMOLED產能不斷攀升,加快AMOLED在手機面板市場的滲透速度。韓國研究機構DSCC預計,2020年,全球AMOLED手機面板產量將超過LCD產量,到2025年將達到65%的市場份額。

而蓬勃發展的AMOLED手機面板市場催生出龐大的FMM需求。Omdia預計,高精度金屬掩膜板(FMM)市場將從2017年的2.34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12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8%。寰採星科技副總經理武斌對FMM市場預期更高,他指出,2019年FMM市場規模為60億元,預計2022年達100億元。

但是目前AMOLED產業的第二大材料FMM被DNP、TOPP AN Athene、LG、e-CONY等日韓企業壟斷,中國AMOLED面板廠商的FMM都依賴進口。FMM具有巨大的國產替代機會,吸引安徽省大富光電、山東奧萊電子、南京高光半導體、寧波寰採星、安徽浚潁光電等廠商湧入。

其中寰採星金屬掩膜版(FMM)生產線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一期工程9月以後將創造營收,未來的二期、三期工程將擴產FMM產線10條。安徽浚潁光電OLED高精度金屬掩膜板生產線和CVD Mask項目一期3億元已投產,二期投資7億元,主要從事FMM、OLED金屬掩膜板的研發、製造等配套服務。

山東奧萊電子日照金屬掩膜板生產線項目第一階段投建金屬掩膜板生產線及一條研發線,第二階段將會著力研發生產高精度金屬掩膜板產品,目前第一階段金屬掩膜板生產線已經封頂。南京高光半導體初期主攻材料及Open-Mask Frame,2020年上半年開始生產Open-Mask產品,現處於打樣測試階段。

這些廠商的加入將加快中國FMM的技術突破,有利於實現FMM國產化,提升國產AMOLED的市場競爭力。

FMM面臨三大攔路虎

當前,中國正在鼓勵發展FMM,FMM已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但是中國FMM還處於發展初期,仍然受到缺少原材、人才匱乏和資金門檻較高等因素制約。

日本壟斷Invar材料。目前,蝕刻FMM技術最為成熟,要量產蝕刻FMM需要30微米以下Invar材料(鐵鎳合金),而且如果要生產更高PPI AMOLED就需要用更薄的FMM,但是日立金屬不對外供應30微米以下Invar材料。因為日立金屬相關專利來自日本FMM廠商DNP,DNP禁止日立金屬對外供應30微米以下Invar材料。目前,絕大部分AMOLED廠商為了獲得DNP及時、穩定的FMM供應,推進AMOLED量產,都與DNP籤署了相關排他性協議,連三星Display的FMM都依賴DNP。

而且DNP與日立金屬共同壟斷30微米以下厚度Invar材料的局面暫時很難被打破。奧萊電子董事長隋鑫向集微網記者透露,歐美廠商正在攻克Invar材料,有一些初步成果,但是目前材料還不穩定,表面的粗糙程度還沒有達到量產FMM的水平,技術水平與日本廠商還差三年。

FMM人才緊缺。中國大陸雖然投資了大量的AMOLED面板產線,但是產業鏈還處於發展初期,缺乏有經驗的設備、圖形解析等方面人才。一般來說,FMM設備都是定製化生產的,所以FMM廠商設備人才需要向設備廠商提供設備噴嘴角度、凹槽深度等關鍵參數,而且還需要為FMM設備留出後續改造的空間。但是中國缺乏有FMM設備經驗的人才,只能向日韓或者中國臺灣廠商高價挖角。

同樣,中國大陸FMM解析人才也十分欠缺。一般來說,AMOLED面板廠商獲得應用廠商需求之後,面板廠商會根據需求方設計AMOLED面板,並向FMM廠商提出相應需求,FMM廠商的圖形解析人才會根據面板廠商的設計進行分析,如果發現缺陷或者需要改良,圖形解析人才會將相關情況反饋給面板廠商。如果缺乏圖形解析人才,FMM在設計環節時就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解析人才至關重要。但是目前優秀的圖形解析人才主要在日本,國內同樣一片空白。

資金門檻較高。FMM產線前期成本較高,一般來說,建一條FMM產線需要2-3億元的資金,每年的FMM測試驗證費用也需要1.5億元-3億元。而且Invar材料比黃金還貴,1噸30微米以下厚度Invar材料至少需要300萬元。如果Invar材料不穩定,FMM產線良率可能只能從1%開始爬坡,材料浪費程度很高,成本也會大幅增加。一位FMM創業者向集微網記者透露,如果投資人願意提供10億元啟動資金,後續每年再投資3億元,他才會考慮搭建FMM產線。

FMM如何實現國產化?

雖然FMM國產化面臨三大攔路虎,但是FMM國產化前途一片光明。一位FMM從業者認為,當前中國FMM缺少材料、設備等,就像10年前的中國AMOLED產業,面臨各種不確定挑戰,但是經過十年的技術摸索和產業沉澱,中國AMOLED良率正在不斷提升,與三星Display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同樣,接下來中國FMM也會像AMOLED產業一樣興起。

而且目前的外部環境對FMM國產化更加有利。自從華為晶片禁令之後,中國廠商更加意識到產業鏈國產化的必要性,AMOLED面板廠商也有更大的動力去推動配套國產化。大富光電總經理高小平認為,配套發展環境還與AMOLED廠商的強弱相關,如果中國大陸AMOLED廠商的市場佔比能夠超過50%,配套國產化的進程才有可能加速。現在中國大陸AMOLED廠商絕大多數都處於虧損狀態,都在流血,所以首先應該先止血,再造血,實現盈利,才有可能將FMM國產化提上日程。

AMOLED面板產業上下遊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AMOLED面板廠商崛起才能帶動FMM等配套的發展。三星Display與DNP配合才促進日本FMM的發展,DNP與日立金屬的聯合才壟斷了FMM市場。DNP與日立金屬的聯合發展,形成了一個相互促進的封閉鏈條,共同發展。隋鑫認為,中國如果要發展刻蝕FMM先要攻克Invar材料,而攻克Invar材料的方式可以向DNP學習,與上遊廠商聯合開發,共同推進。他相信如果國內廠商進入Invar材料領域,有可能加速突破,就像當年原子筆球珠一樣,原本以為國內廠商做不了,但是國內廠商進入之後很快就做出來了。

與材料相比,FMM設備門檻更高。目前中國與日本的設備差距太大,中國大部分AMOLED核心設備都來自日本廠商,FMM設備只能從日本進口。一位FMM創業者指出,「只有懂Know-How的人才,才能定製出合格的FMM設備」,中國廠商可以從日韓或者中國臺灣聘請有經驗的FMM人才,向日本定製FMM設備。

解決設備、材料之後,FMM廠商還需要沉下心來摸索工藝,不斷提升良率,才有可能在產品端實現真正突破。一位FMM創業者指出,目前,DNP FMM的良率不是很高,如果中國FMM廠商肯坐冷板凳,長期專研,或許未來有機會實現趕超。

當然,目前也有廠商為了避開DNP與日立金屬的材料封鎖,轉向電鑄、多重材料複合等等工藝FMM,但是非蝕刻工藝FMM產業鏈更加不成熟,需要更多長的時間才有機會攻克。一位FMM從業者表示,雖然現在韓國廠商號稱電鑄FMM即將進入量產,但是具體進展情況需要看三星Display,如果三星Display願意導入電鑄FMM,才能說明電鑄FMM真正實現技術突破了。

總之,中國已經規劃了巨大的AMOLED產能,現在正在不斷釋放,帶動著中國AMOLED產業地位的提升。未來隨著中國AMOLED產業的真正崛起,將帶動配套本地化發展,FMM作為AMOLED的關鍵材料,早晚都會實現國產化。一位FMM創業者樂觀地認為,明年下半年國內FMM可能會實現一些突破。

相關焦點

  • 半導體材料|超80%被外企壟斷,高端光掩膜版誰能突圍?
    [ 公司密鑰:獨家調研 挖掘內幕 ] 半導體材料|超80%被外企壟斷,高端光掩膜版誰能突圍?第一財經2020-09-07 10:16:41 重磅!【邏輯】掩膜版是下遊行業生產流程的關鍵模具,也是下遊產品精度和質量的決定因素之一。在國產化趨勢不斷加速的背景下,國內晶圓廠擴產為光掩膜版市場提供了新的機會。【涉及公司】……【時間】國內廠商在高端掩膜版市場佔有率明顯低於國際巨頭,要進入集成電路等高端產品仍需要十年左右時間。【正文】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向國內轉移,在國內政策和資金加持下,晶圓廠湧現建廠熱潮。
  • OLED產業核心零部件迎來突破 國內金屬掩膜板打破日韓壟斷
    近日,由山東奧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的中國首條金屬掩膜板產學研綜合產線開工奠基儀式在日照舉行,三期完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20億元人民幣。同一時期,寰採星科技(寧波)的高精度金屬掩膜板(FMM)產線也在寧波投入運營,滿產後年產值將達35億元。兩家企業將於今年試生產完成並通過驗證後進行量產。
  • 清溢光電:打破國外壟斷 做中國掩膜版行業的領跑者
    國內掩膜版行業相對起步較晚,存在著被國外「卡脖子」的風險,清溢光電的成立打破了國外壟斷。公司一直專注和深耕於掩膜版領域,通過二十多年的研發投入和產品創新,實現了從無到有,從低精度到高精度的追趕和跨越。我們期盼以本次上市為契機,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後,我們將繼續保持原有的核心競爭優勢,堅持「技術引領進步、創新驅動發展」的思路,致力於打造最具競爭力的高精度掩膜版企業。
  • 掩膜版國產化領軍者 清溢光電加速國產化進程
    其中,Photronics、日本 DNP、日本 Toppan 三家佔據半導體掩膜版 80%以上的市場份額。我國掩膜版行業僅能滿足國內中低檔產品市場需求,高檔掩膜版則由國外公司提供。據IHS Markit統計,2018年全球石英掩膜版銷售金額排名中國內上榜企業僅國內掩膜版龍頭清溢光電一家。
  • 掩膜版行業深度報告:光刻工藝「底片」,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掩膜版的功能類似於傳統照相機的「底片」,其工作原理如下:根據客戶所需要的圖形,掩膜版廠商通過光刻製版工藝,將微米級和納米級的精細圖案刻制於掩膜版基板上,掩膜版的原材料掩膜版基板是製作微細光掩膜圖形的感光空白板,再將不需要的金屬層和膠層洗去,即得到掩膜版產成品。
  • 新材料情報NMT | 聚焦 | 掩膜版國產化領軍者 清溢光電加速國產化...
    掩膜版產業鏈上遊廠商通過提純、合成等方式生產高純度石英錠;處於中遊的精磨、塗膠、光刻等廠商對石英錠進行深加工,製成掩膜版;最終在半導體和顯示器生產中得到使用。掩膜版市場寡頭壟斷嚴重2018年全球掩膜版市場規模為40.40億美元,同比增長7.73%,預計2020年將達到42億美元,未來年均複合增速將在1.96%左右。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掩膜版,電路圖形光刻的底片
    製造商通常根據客戶所需要的圖形,用光刻機在原材料上光刻出 相應的圖形,將不需要的金屬層和膠層洗去,即得到掩膜版。掩膜版的原材料掩膜版基板是製作微細光掩膜圖 形的感光空白板。通過光刻製版工藝,將微米級和納米級的精細圖案刻制於基板上製作成掩膜版。掩膜版的作 用主要體現為利用已設計好的圖案,通過透光與非透光方式進行圖像(電路圖形)複製,從而實現批量生產。
  • 清溢光電:掩膜版產業國產化的領軍者
    來源:紅刊財經作者:林申清溢光電是國內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掩膜版生產企業之一,公司掩膜版產品多次填補國內空白,是國內掩膜版行業的龍頭企業,代表了中國掩膜版產業的領先技術水平。公司產品主要應用於平板顯示、半導體晶片、觸控、電路板等行業,是下遊行業產品製程中的關鍵工具。
  • 半導體材料——光掩膜版丨行業順風車
    光掩膜版是下遊行業生產流程的關鍵模具,也是將圖形轉移到塗有光刻膠的矽片上的工具之一。光掩膜版佔晶圓製造材料市場總量的13%,僅次於矽和半導體氣體,但目前80%以上市場份額被三家國外企業佔據。國內的掩膜版產業起步較晚,生產出來的仍屬於中低端產品,而用於集成電路製造的高端光掩膜版則由國外公司壟斷。
  • 專攻OLED核心材料精密金屬掩膜版!這家甬企闖入雙創國賽全國12強
    日前,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半決賽落下帷幕
  • 科創板系列94·清溢光電:國內掩膜版行業龍頭
    綜上,在未來可預見的期間內,中國大陸的平板顯示行業處於快速發展期,發展前景樂觀,對掩膜版行業的需求持續增加。根據 IHS 統計測算,中國大陸平板顯示行業掩膜版需求量佔全球比重,從 2011 年的 5%上升到 2017年的 32%。未來隨著相關產業進一步向國內轉移,國內平板顯示行業掩膜版的需求量將持續上升,預計到 2021 年,中國大陸平板顯示行業掩膜版需求量全球佔比將達到 56%。
  • 三大巨頭行業壟斷,中國「芯」危機
    其中難以攻克的瓶頸主要集中在透鏡、掩膜版、光源、能量控制器等。光源方面,必須要穩定、高質量地提供指定波長的光束。而能量控制器,也就是電源。電源要穩定、功率要足夠大,否則光源發生器沒辦法穩定工作。此外,在大、穩的同時,還要考慮經濟性能。掩膜版通俗點理解,相當於過去用膠片衝洗照片時的底片。
  • 沒錯,OLED面板生產最核心的材料就是它!
    山東奧萊電子總裁隋鑫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每條OLED 6代線每年大概需要消耗200套金屬掩膜版,我國OLED產線還在不斷增加,OLED金屬掩膜版市場空間非常大。」隨著OLED面板行業整體投資速度的加快,OLED產業鏈配套正在快速擴張,許多企業看好OLED產業的發展前景,從2018年開始增加對掩膜版行業的投資。
  • 金屬的電化學微區刻蝕——掩膜法
    該法的要點是用絕緣掩膜(如光刻膠) 將被加工材料不需刻蝕的部分屏蔽起來而後進行陽極溶解.微加工刻蝕的步驟如下 :首先在被加工金屬表面塗上光刻膠 ,再將預先製作好繪有所需微圖形的玻璃板覆蓋於光刻膠上 ,對其曝光以使不需刻蝕的那部分光刻膠固化 ,洗去待刻蝕區的光刻膠 ,然後開始電化學刻蝕.
  • 就算買到了光刻機也不夠,還缺光刻膠、掩膜版等各種晶片生產材料
    #光刻機#都說中國晶片業最缺的是光刻機,鬧了半天才發現,就算中國買到了光刻機也不夠,中國還缺光刻膠、掩膜版等各種晶片生產材料。1、近年來,因為華為被M國卡脖子,既買不到晶片,自己研發的晶片又沒人敢代工,後來,大家就開始對光刻機感興趣了,因為大家發現,光刻機是中國最缺的晶片核心設備之一,導致中芯國際無法更早上馬7納米晶片工藝,也無法給華為代工。
  • Toppan引進先進光掩膜製造設備 拓展亞洲光掩膜生產系統
    半導體製造商不斷地在中國及其他市場擴大生產規模,催生了對先進光掩膜產品的強勁需求。為滿足這些需求,必須在半導體生產基地的周邊建立穩定的供應系統。Toppan Printing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電子部門負責人Tetsuro Ueki表示:「追加上海TPCS投資的決定,旨在滿足中國本地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
  • 顯示裝備之殤—— OLED蒸渡端設備深度研究(下)
    三、Cell端核心設備——精細金屬掩膜版(FMM)1.FMM概念介紹在AMOLED製程工藝中,有機半導體材料鍍膜是最關鍵的製程之一。目前,唯一量產的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成膜技術是真空蒸鍍與金屬掩模板(Metal Mask)相結合的方法。與蒸鍍系統配合的掩膜版(Mask)是決定蒸鍍系統性能的關鍵。OLED蒸鍍用掩模板(Mask)主要分為開口掩模板(Open Mask)和精細金屬掩膜版(Fine Metal Mask)。
  • 國際OLED藍光材料形成壟斷格局,TADF技術開發如火如荼
    OLED的三種顏色的發光材料中,藍光摻雜材料的發射波長最短,因此能壘最高;並且與之匹配的金屬材料種類較少。此外,由於藍光材料癿能隙較寬,對載流子注入發光層的效率有影響,進而影響器件的整體性能,導致藍光材料效率和壽命都不如紅綠光材料。
  • 工業機器人競爭格局:四大家族壟斷,國產品牌突圍
    工業機器人本體競爭格局:四大家族壟斷,國產品牌突圍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日本發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德國KUKA,在全球高端應用領域佔有較高市佔率。國內品牌廣州啟帆、埃夫特、新松、埃斯頓、廣州數控、新時達享受市場增長紅利快速成長,正在國內市場實現突圍。2016年,「四大家族」全球市場中的市佔率合計達58%,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超過半壁江山;愛普生、歐地希、川崎、松下等,也分別在全球有超過4%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國內品牌機器人在全球範圍內市佔率較低,合計共9.7%。
  • 中國突圍ASML壟斷?中科院研發者發聲回應
    圖截自官網ACS官網消息一經發出,外界一片沸騰,一些媒體稱此技術可以「突破ASML的壟斷」、「中國芯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不需要EUV光刻機就能製作出5納米製程的晶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告訴《財經》記者,這是一個誤讀,這一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