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號,我國「嫦娥5號」順利發射升空。承載無數國人探索太空希望的「嫦娥5號」是目前我國航天領域中最為複雜的太空探索衛星,它的發射成功代表了我們離星辰大海又進了一步。
最近這幾年,長徵5號、火星探測器也相繼發射成功,毫不客氣地說我國航天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當我們慶祝中國航天一次又一次取得重大突破時,總會想起探月工程的起點。
2004年,我國就開始研發嫦娥系列的探月工程。2007年我國順利發射了「嫦娥一號」衛星。正當大家用各種方式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突破時,西昌旅行社的一條橫幅引起了很多人注意,橫幅內容為:祝賀中華「嫦一」探月,期待「嫦一」商標「出嫁」。
這個行為很明顯就是在蹭「嫦娥一號」的熱度。
隨著「嫦一」商標的成功註冊和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的飛天,一些與嫦娥相關的商標也變得越來越搶手,到目前為止,相關「嫦娥」的商標可查詢到684件,不過大多數都被駁回。
當年,「嫦一」這個商標能夠成功註冊的原因是有人搶在了衛星發射前註冊,但是現如今「嫦娥」系列已經成為了國家資源,所以想要搶註用做商標,成功率幾乎為0。
註冊成功率如此低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隨著搶註事件頻出,催生了職業炒標人的出現。他們大肆炒作商標的價值,促使了我國對於商標的註冊要求越來越規範和嚴格。
據有關數據的統計,2019年我國商標註冊成功率不足50%。
這極低的成功率雖然在一定的程度阻礙了企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速度,但卻可以有效遏制商標的泛濫。因為商標是屬於不能再生的資源,用掉一個就會少一個。
不斷走低的註冊成功率也導致商標價值隨之走高,有一些人看到了這個巨大的商機,就想以此賺錢,侯豐羽在這方面絕對是佼佼者了。
這個名字提出來乍一聽沒有什麼知名度,但是一提出他擁有的商標數量,絕對是驚呆眾人。
擁有8000餘枚商標的他,連馬雲、馬化騰等人也是望塵莫及。
商標是屬於重要的無形資產,從某種程度上說,侯豐羽已經擁有比常人更為豐厚的財產了。但是我國商標相關的法律規定了如果商標在三年內未使用,就可以被他人申請無效,簡而言之就是「撤三」。
侯豐羽擁有數量如此多的商標,是不可能在三年內全部使用的,所以他需要不斷地尋找買家來讓自己申請的商標產生價值。而商標市場相對來說比較狹小,這就表明其中肯定會有一些商標是因未被使用而浪費掉的。
侯豐羽的這種行為無疑是擾亂了商標市場的正常秩序。
當然,不是所有持有大量商標的企業或者個人都是為了賺取利益而囤積商標,很多企業註冊多個商標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構建商標護城河,尤其是阿里、騰訊這種大企業。
「穩住,我們能贏」是我國最賺錢的手機遊戲---王者榮耀裡面的一句經典語音,雖然遊戲已經上線五年了,但是在國內手遊界依然屹立不倒。
最近,騰訊就註冊申請了「穩住,我們能贏」商標,以防止其他品牌蹭熱度。除此之外,「順風不浪」、「逆風不倒」等商標也被騰訊一併註冊了,防止其他小企業以商標為武器,猥瑣發育後突然襲擊。
我國知名的潔面紙品牌潔柔曾經就商標侵權問題狀告南通濠景紙品廠,原因是該公司生產了一款名叫「柔潔」的紙巾。從紙巾的名字上看,兩者相似度非常高。
由於「潔柔」商標註冊得更早,知名度也更大,這場官司本以為是潔柔是穩贏不輸,但是結果卻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潔柔敗訴了。
潔柔公司沒有構建好企業的商標護城河,而被小企業合法的蹭了熱度。所以企業在商標保護問題上一刻也不能放鬆,以免一不留神就因商標損害企業利益。
在我國,商標註冊申請適用「申請在先」和「使用在先」原則。一般來說,越早提出申請,越可能被核准。所以不管什麼規模的企業,只要有預算就可以「不講武德」的註冊與品牌相關的商標來防止「傍大腿」現象的出現。
註冊多個商標是企業不得已保護措施,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只有這樣,才能遏制商標搶註泛濫這種現象。
關於企業商標的註冊與保護,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歡迎在下方的評論區與我們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