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大發現!遷徙性樹突狀細胞激活TGF-β來調節CD8 T細胞

2020-11-23 生物谷

2019年10月14日訊 /

生物谷

BIOON /--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遷移性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在調節未致敏的CD8 + T細胞之前可以激活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使T細胞轉換為定植在皮膚的組織駐留T細胞(tissue-resident T cells,TRM)。在他們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論文中,該小組描述了他們對這些細胞的研究,以及它們在進入表皮之前是如何進行預處理的。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Donna Farber在同一期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關於該團隊工作的展望文章。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先前的研究發現,有一種記憶T細胞存在於組織中,而不是在體內循環。這種TRM是在人體成功戰勝某種入侵因子(如病毒)時產生的,它們是人體在下次遇到相同病毒時記住如何與之戰鬥的重要介導者。其中一種TRM是存在於皮膚中的CD8+上皮TRM (eTRM)細胞。先前的研究還表明,在骨髓中生成T細胞後,它們會進入淋巴結,在那裡它們被訓練成人體所需的T細胞,以支持正常的免疫反應。這些專門的T細胞依賴TGF-β正常地走向成熟。但這一過程的具體細節仍在研究中。在這個新的工作,研究人員觀察了表達αV 整合素的DCs在轉換的過程扮演的角色。


這項工作涉及在小鼠模型種敲除CD11c + DCs的αV 整合素,以檢測未致敏的CD8 + T細胞的成熟過程。這導致了皮膚中CD8+ T細胞的顯著減少,但對淋巴結中的T細胞沒有影響。這表明遷徙DCs在激活TGF-β預處理未致敏CD8 + T細胞的過程中扮演重要作用。此外,這表明免疫前的T細胞在組織中的分布可能沒有之前想像的那麼均勻。(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J immunol:TGF-b信號調節樹突狀細胞分化
    2016年7月20日 訊 /生物谷BIOON/ --樹突狀細胞(DC)具有不同的亞群,每一亞群的DC在基因表達、組織分布、細胞因子分泌以及呈遞抗原的種類方面都有明顯的區別。由於所有類型的DC都是從骨髓的DC前體細胞分化而來,因子,IRF、HLH、BATF、ETS、STAT等家族轉錄因子對DC各亞型的分化具有關鍵的作用。
  • TGF-β促進樹突狀細胞分泌IL-31是傷口癒合過程產生瘙癢的主要原因
    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對於機體穩態的維持以及疾病的發生發展十分重要,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經系統可通過細胞間接觸以及可溶性因子的釋放調節免疫反應。但是,鮮有報導闡述免疫系統對神經系統尤其是感覺神經的調節。
  •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樹突狀細胞,被認為在誘導應答有意義
    B肝先天性開發新藥,樹突狀細胞,被認為在誘導應答有意義 比如,在上篇介紹的TLR中,TLR9檢測病毒DNA,其中TLR7和TLR8識別的單鏈
  • J immunol:STAT2調節樹突狀細胞交叉呈遞
    2016年5月3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樹突狀細胞的交叉呈遞效應"cross-presentation"能夠激活CD8 T細胞抵抗胞內的外源微生物以及並不感染樹突狀細胞的其它微生物。此外,交叉呈遞作用還能夠有效激活抗腫瘤T細胞免疫反應。外源微生物特有的分子結構是激活DC的主要元素,激活後的DC能夠提高其交叉呈遞的效率。
  • 樹突狀細胞功能的代謝調控:詳細解讀
    (cDC1s)、2型樹突狀細胞(cDC2s)、雙陰性(CD8/CD103-CD11b-)樹突狀細胞(DN-DC)和漿細胞樣樹突狀細胞(pDCs)。同時,LCs也缺乏p14 [溶酶體調節器和絲分裂激活蛋白激酶和mTOR激活劑2 (LAMPTOR2)]導致細胞外信號調節激酶(ERK)和mTOR信號通路的失效,漸漸成熟,無法自我更新以降低TGF -β1,這是LCs分化和生存的關鍵。
  • 樹突狀細胞
    樹突狀細胞因其成熟時在形態上像神經元上的樹突而得名,由斯坦曼(R.M.Steinman,1943-2011)於1973年發現。2011年,斯坦曼因發現樹突狀細胞及其在免疫系統中的作用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也是一位去世後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當年是10月3日頒獎,他於9月30日去世)。斯坦曼利用自己發現的樹突狀細胞治療自己的胰腺癌,使自己多活了4年多。
  • 2019年10月11日Science期刊精華
    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重大進展!3.Science重大發現!遷徙性樹突狀細胞激活TGF-β來調節CD8 T細胞doi:10.1126/science.aav5728; doi:10.1126/science.aaz3289來自美國和英國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遷移性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在調節未致敏的CD8 + T細胞之前可以激活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使T細胞轉換為定植在皮膚的組織駐留T細胞(tissue-resident
  • 耐受性樹突狀細胞:治療自身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新手段
    樹突狀細胞的分類與分化 樹突狀細胞(DC)是一類異質性的天然免疫細胞。 樹突狀細胞是協調免疫反應對抗外來病原體的核心,需要在穩定狀態下調節免疫系統,誘導免疫耐受。具體而言,樹突狀細胞與胸腺髓質上皮細胞通過MHC-II向CD4+T細胞呈遞自身抗原,並在相互作用加強時促進其凋亡。 外周免疫耐受的其他機制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穩態,避免對「自我」或無害抗原的反應。同樣,DCs也是這一過程的關鍵。
  • T細胞通過外泌體轉移DNA 起始樹突狀細胞的免疫反應
    該研究結果有助於理解早期階段開始的細胞過程,並解釋了免疫系統的不同細胞群如何交流以對病原體產生有效反應。CNIC研究人員證明,納米囊泡中含有的線粒體DNA會激活受體細胞的警覺狀態,從而激活抗病毒遺傳程序。這些稱為外泌體的納米囊泡由T淋巴細胞產生,並通過細胞間接觸被樹突細胞吸收。
  • 樹突狀細胞對免疫治療起關鍵作用
    科技日報北京3月12日電 (記者付麗麗)12日,記者從信達生物製藥集團獲悉,該公司研發人員關於腫瘤免疫治療機制最新進展11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轉化醫學》上,研究首次闡明樹突狀細胞在PD-L1抑制劑中對於臨床抗腫瘤治療的關鍵作用和機制,這對以後臨床篩選病人和指導聯合用藥具有積極意義。
  • Science子刊:揭示源自腫瘤的TGF-β抑制人CD4+T細胞抗腫瘤免疫反應...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參與TGF-β介導的對一種重要的CD4+ T細胞抗腫瘤功能---γ幹擾素(IFN-γ)產生---進行抑制的細胞機制。他們發現來自轉移性人類腫瘤的積液以一種依賴TGF-β的方式破壞了IFN-γ的產生,而且以在離體組織中觀察到的濃度使用的TGF-β抑制了人類腫瘤相關T細胞中的IFN-γ產生。
  • 白細胞介素6的持久性受到樹突狀細胞來源血液緩衝系統的調節
    白細胞介素6的持久性受到樹突狀細胞來源血液緩衝系統的調節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4:43:07 2020年12月22日,麻省理工學院Daniel Lingwood課題組在《免疫》雜誌發表論文表明,
  • ...T細胞導致的非調節性抗原呈遞細胞的激活可以破壞自身免疫耐受
    1月15日,韓國浦項科技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等科研人員在PNAS上發表了題為「Unregulated antigen-presenting cell activation by T cells breaks self tolerance」的文章,發現
  • Science:ILC -III介導微生物特異性T細胞「陰性選擇」
    介導克隆刪除的關鍵是位於胸腺中的表皮細胞與樹突狀細胞,它們表達MHC II,並能夠呈遞自身的抗原物質。一旦有T細胞能夠識別該抗原-MHC II複合體,那麼就會啟動細胞死亡的程序。然而,腸道微生物特異性的T細胞的產生就變得十分有趣了。
  • TGF-β超家族細胞因子激活素A可驅動致病性Th17細胞分化
    TGF-β超家族細胞因子激活素A可驅動致病性Th17細胞分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2 11:18:06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Yisong Y.
  • 研究發現樹突狀細胞新亞型
    研究發現樹突狀細胞新亞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6:10:50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Alexander Y.
  • 基於人工免疫調節納米粒子技術的特異性T細胞療法
    同種異體幹細胞移植後的疾病復發仍然是AML患者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與預後很差相關,對醫生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治療挑戰。最常見的是,患有復發性疾病的患者接受了供體淋巴細胞輸注(DLI),但只有15%-20%的人對這種方法有反應,而高達60%的人經歷了與GvHD相關的危及生命的毒性反應。
  • 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發文揭示樹突狀細胞PD-L1抑制T細胞活化的新機制
    清華新聞網10月6日電 近期,清華大學藥學院唐海東課題組針對樹突狀細胞的PD-L1分子削弱T細胞活化並調控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的應答開展研究並取得成果,成功揭示了樹突狀細胞上PD-L1分子在T細胞活化與腫瘤免疫治療中的關鍵作用。 近年來,腫瘤免疫療法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並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
  • 基於樹突細胞的癌症免疫治療手冊(患者版)
    目前的免疫治療策略包括針對腫瘤細胞或免疫調節分子的單克隆抗體,基於細胞的療法,例如離體活化T細胞和天然殺傷(NK)細胞的過繼轉移,以及癌症疫苗。在參與免疫應答的免疫細胞中,樹突細胞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強的抗原提呈細胞,相當於免疫抗癌大軍的司令塔。1973年,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在小鼠脾臟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細胞,因其細胞膜伸出許多類似於神經細胞的樹突故而得名。
  • 樹突狀細胞的世界
    圖a:顯示樹突狀細胞(DC)各亞群之間的關係,並且包括了不同DC亞型的關鍵表面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