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人工智慧學會了模擬宇宙萬物!而你知道的可能寥寥無幾

2020-10-18 博科園

      一項新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利用AI人工智慧創建了一個宇宙模型。科學家試圖通過做出與觀測相匹配的模型預測來了解宇宙。從歷史上看,已經能夠用鉛筆和紙對簡單或高度簡化的物理系統進行建模,被戲稱為「球形奶牛」。後來,計算機時代的到來使科學家們能夠用數值模擬來模擬更複雜的現象。例如,科學家已經對超級計算機進行了編程,以模擬數十億粒子在數十億年宇宙時間中的運動。

      這一過程被稱為N體模擬,目的是研究宇宙是如何演化成我們今天觀察到的一切。東京大學卡夫裡宇宙物理和數學研究所的博士後研究員尹麗說:現在通過機器學習,我們已經開發出了第一個宇宙神經網絡模型,並證明了有第三種預測途徑,一種結合了分析計算和數值模擬的優點,並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聯合開展了博士後研究。(下圖)兩種宇宙模型精度的比較:新的深度學習模型(左),稱為D3M,比現有的分析方法(右)更準確,稱為2LPT。

      顏色表示相對於數值模擬每個點的位移誤差,這是準確的,但比深度學習模型慢得多。在宇宙誕生之初,一切都是極其統一的。隨著時間推移,由於引力,密度較高的部分變得越來越密集,而較稀疏的部分則變得越來越稀疏,最終形成了一種被稱為「宇宙網」的泡沫狀結構。為了研究這種結構形成過程,科學家嘗試了許多方法,包括解析計算和數值模擬。分析方法是快速的,但是對於大密度起伏不能產生準確的結果。

      另一方面,數值(N-body)方法精確地模擬結構的形成,但是即使在超級計算機上跟蹤無數的粒子也是昂貴的。因此,為了對宇宙進行建模,科學家們經常面臨精確度和效率之間的權衡。然而,觀測數據在質量和數量上的爆炸性增長,要求方法在精確度和效率上都出類拔萃。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包括尹麗在內的一組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日本的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機器學習,這是一種檢測模式和做出預測的尖端方法。

      正如機器學習可以將年輕人的肖像轉變為年老時一樣,它是否也可以根據早期的快照來預測宇宙是如何演化。用數萬億立方光年體積的模擬數據訓練卷積神經網絡,並建立了能夠模擬結構形成過程的深度學習模型。新模型不僅比解析方法精確度高很多倍,而且比用於訓練的數值模擬效率高得多。它具有以前(分析計算和數值模擬)方法的優點。

      人工智慧模擬的能力將在未來擴大,N-Body模擬已經進行了大量優化,作為第一次嘗試,研究團隊的AI模型仍然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此外,更複雜的現象會需要更大的模擬成本,但模擬不太可能如此。研究人員估計,當繼續將其他效果(如流體動力學)納入到模擬中時,AI模擬器將獲得更大的性能收益。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沿著這條道路揭示宇宙的初始條件和編碼的物理。

      博科園|研究/來自:卡夫利宇宙物理和數學研究所

      參考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DOI: 10.1073/pnas.1821458116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推測分析:我們的宇宙或是模擬中的模擬
    宇宙浩瀚寬廣,無邊無際;宇宙萬物井然有序,有規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萬年以來,人類一直遵循著這樣的規律,忙碌著,發展著,向前演化著。那亙古不變的自然規律,早已讓人類習以為常;天體萬物的運行規律,也早已讓人類在自己的認知裡奉為真理。一代代科學家對宇宙萬物探索研究的新發現,一層層地為後人壘建著通天寶塔。
  • 世界上第一個人工智慧宇宙模擬器,30毫秒完成6億光年的宇宙模擬
    既然我們不能回到數十億年前——至少現在還不能——理解我們的宇宙是如何進化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用我們所知道的來創建計算機模擬這個過程。這些模擬大多可分為兩類:慢而準確的模擬和快而不準確的模擬。但是現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已經建立了一個人工智慧,可以快速生成高精度的三維宇宙模擬——即使他們調整了系統沒有經過訓練的參數。研究人員雪莉·何在一份新聞稿中說:「這就像教一款圖像識別軟體,裡面有很多貓和狗的照片,然後它就能識別大象了。」「沒有人知道它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這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巨大謎團。」
  • 宇宙小知識你知道多少?比如:「萬物」都有變成黑洞的可能?
    文/惜談宇宙小知識你知道多少?比如:「萬物」都有變成黑洞的可能?宇宙環境紛繁複雜,我們想要對它徹底了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但是隨著人類的觀測技術越來越先進敏銳,加上各種前人理論的提出。人類已經對整個宇宙環境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有許多小知識是我們普通人所不知道的。
  • 我們的宇宙是「模擬」的嗎?
    虛擬實境大火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眼中的「現實」卻可能是虛擬的呢?  我們被「模擬」的概率有多大?  電腦是人類最偉大的創造之一,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人類可以通過「編程」這種手段,通過一段段的程序代碼,建設一個個虛擬的「世界」。  那麼,整個人類世界,甚至整個宇宙是不是都處於一個龐大的程序中呢?
  • 《萬物不可思議:拉魯斯少年百科》一本書帶孩子見識世界!
    由北京日報出版社引進出版,法國拉魯斯經典百科《萬物不可思議:拉魯斯少年百科》(文理雙博士翻譯,著名科普作家、動物學者冉浩審譯;法國83%家庭都會擁有的圖書品牌,永遠佔據TOP榜 !)可以帶領你家那好奇少兒,上天入海,穿越古今,見識世界的不可思議,激發其求索之心!
  • 破解宇宙奧秘,為何人工智慧是關鍵?
    仰望天空,你會不禁感嘆宇宙之大,那裡有太多的東西需要人們去探索和發現。浩瀚宇宙,美麗如斯,宇宙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都在盡力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 人類的好奇心源自於未知。衛星每年傳送下來數百兆字節的信息,智利正在建設的一臺望遠鏡每晚將產生15兆字節的太空圖片。現代望遠鏡掃射的面積廣,覆蓋的距離長,但這還不夠。宇宙過於龐大,人們目前的覆蓋範圍還不理想。
  • 我們的宇宙有沒有可能是電腦模擬的
    我們人類是無法未經過濾地感受宇宙的本質的,因為我們的感覺器官和大腦僅能處理一小部分世界,所以我們必須使用各種概念和工具,了解現實的本質,周月三舊調用,科技進步不僅拓寬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讓我們意識到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模擬整個宇宙在未來將成為可能,但如果這是一種可能我們如何否認這還沒有發生,如果……我們不是創造者,而是被造物,有沒有可能我們不是真實的,同時我們甚至對此毫不知情
  • 人類與宇宙的故事,人工智慧為何必不可少?
    千百年來,人類對於宇宙一直抱有極大的好奇心。仰望天空,你會不禁感嘆宇宙之大,那裡有太多的東西需要人們去探索和發現。浩瀚宇宙,美麗如斯,宇宙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都在盡力揭開宇宙的神秘面紗。宇宙過於龐大,人們目前的覆蓋範圍還不理想。在技術有限、預算不足以購買大型宇宙飛船和更好的設備的情況下,我們如何才能實現探索宇宙的目標?人工智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是的,人工智慧就像是黑暗宇宙中的明星,它很可能是解決複雜問題、徵服宇宙奧秘的完美方案。隨著人工智慧在數據科學、探索性數據分析和計算機視覺等領域的技術進步,我們取得了超乎想像的成果。
  • 宇宙只是一段電腦模擬程序!科學家:還有一種可能更令人恐懼!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類似的體驗:從沉睡中剛剛甦醒時,發覺周圍的世界有一種奇怪的非真實感。如同隔著一層磨砂玻璃,既看不真切,又感覺恍惚。
  • 皇家天文學會公布: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
    科學家們現在公布了一項新完成且最先進的星系演化模擬結果,TNG50是迄今為止最詳細的大規模宇宙演化模擬,這個模擬使研究人員能夠詳細研究星系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自大爆炸後不久以來星系是如何演化的。第一次揭示了圍繞星系的宇宙氣體流動幾何形狀決定了星繫結構,反之亦然,其研究結果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 科學解釋:為什麼宇宙萬物的意識都是綁在一起的?
    比如,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或體會:曾幾何時,當你面對某個人的時候,在他(她)尚未開口說話時,你似乎便已經很強烈地感覺到了他想要說什麼。事實證明,當他(她)開口表達完自己的意思時,與你剛才的猜測一般無二。如果「思想意識」是宇宙萬物演化發展的主導力量,那麼「萬物皆有靈」,也就意味著「萬物皆有意識」,即宇宙間無論大小事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如果宇宙萬物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識,而「思想意識」又決定影響著整個宇宙的演變發展,那麼也就說明了,宇宙萬物的所有思想意識都不是獨立而存在的,而是相互聯繫在一起的,並且是通過「量子糾纏」的關係而彼此相互聯繫在一起。
  • 高維意識:宇宙的律動、萬物的律動、你的律動
    我們的宇宙處於不斷地擴張狀態。行星、恆星、星系之間的距離每一刻都在拉大。宇宙在無限地膨脹與擴張。在其內的萬事萬物也都在擴張,或者說、因為萬事萬物的膨脹與擴張,宇宙被不斷地撐開了、一直在膨脹中。觀其微、知其大;見其外、了其內。如果你知曉神聖幾何的話,你便會知道所有的規律存在於萬事萬物。
  • 陳藝通創建萬物軟體學,人類從此能夠全面完整地認識宇宙萬物了
    因為在此之前人類認識理解學習宇宙萬物只有硬體的概念,沒有廣義軟體的概念,即對宇宙萬物只認識理解到硬體層面部分,還沒有認知理解清楚明白到其內含的內在的軟體層面部分,所以沒有認識認知理解明白宇宙萬物的全部,所以造成對宇宙萬物的認識認知和理解是缺少了最重要與最內在的軟體部分。
  • 五個讓人不可思議的宇宙真相,你知道幾個?
    五大宇宙真相,知道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二、地球表面的人造衛星你知道有多少嗎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頭頂的太空有許許多多人類發射的人造衛星,這些衛星在各個不同的領域服務的全世界的人類。
  • 宇宙密碼:369就是萬物真相
    特斯拉曾說過:「如果你知道3、6和9的秘密,你就掌握了通向宇宙的鑰匙。」 巧的是,如果你把數字3、6、9和12隨意組合,其數根結果無一例外都是3、6和9!這些數字似乎揭示出某種獨特的規律。
  • 如果宇宙是被模擬出來的,我們怎麼證明?
    一些腦洞大的科幻電影中,經常會出現因地球毀滅,人類將自己設置在一個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的虛擬系統裡的情節。這個想法啟發了物理學家,宇宙可能就是一個虛構的場景,宇宙中的許多事件可能只是一些信息處於不斷變化而已。
  • 宇宙是計算機模擬程序?四個證據能證明,你認同嗎?
    相信大家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意識都會經歷一個從朦朧到清晰的漸變過程,有些人很享受這種過程,而有些人卻對它十分厭惡,但是不管大家對這種感覺是喜愛還是厭惡,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每天看到的一切、經歷的一切甚至感受到的一切其實都是假的,或者說你認為無比真實的世界實際上只是一個虛擬的電腦程式呢?
  • 揭露宇宙丨魔鬼人工智慧一 28 集
    ,我們知道宇宙大概形成於120億年前,或許更早。這一觀念被用作區分人類和其他生物,就好像人類才是萬物的精英,人類是特別的、獨特的、奇妙的, 是「上帝選定」的物種或者文明。 科裡 古德:其實,我們確實很獨特。但反過來,當你談論神的時候,能先跟我說說你是如何定義神的嗎?你認為宇宙的創造者就是神嗎?
  • 我們的宇宙只是高級生命的「模擬遊戲」?雙縫幹涉實驗證明一切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只是一堆數據,你腦海中的第一反應不可能是假的,但當你知道了一些事情後,你不一定會這麼想。宇宙只是一個虛擬的或高級的生命設計程序,雙縫幹涉實驗展示了一切。許多人應該聽說過雙縫幹涉實驗。雙縫幹涉實驗最初是用光進行的,但是實驗結果讓科學家們非常震驚。
  • 如果我們生活在模擬計算之中,那麼我們能模擬出另外的宇宙嗎
    瑞典哲學家發表了一篇《模擬論證》的論文,深度地質疑了現實的本質,得出的結果是我們生活在計算模擬之中。從這以後,各種科幻作品便喜歡探討人們生活在模擬環境的想法,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黑客帝國》。如果事情真的如所料想的那樣,那麼我們有沒有辦法也模擬出一個宇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