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秒懂「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

2020-08-13 光明網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載著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天問一號」的組成

執行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著陸巡視器兩部分組成,總質量約5噸。

「天問一號」的任務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對火星開展全球性、綜合性的環繞探測,並在局部地區開展區域性、精細性的巡視探測。

了解深空探測的小夥伴都知道,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項任務通常是逐步進行的,就像嫦娥一號到三號那樣。此次「天問一號」一次性完成這三項任務實屬不易,需要突破火星環繞、進入、下降、著陸、巡視、遠距離測控通信等多項關鍵技術。

同時,採用這種「一舉三得」的方式探測火星在世界火星探測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將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獨立掌握火星著陸巡視探測技術的國家。

「天問一號」的工程目標

突破火星制動捕獲、進入/下降/著陸、長期自主管理、遠距離測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視等關鍵技術,獲取火星探測科學數據,實現跨越式發展,推動我國深空探測活動可持續性進步。

「天問一號」的科學目標

1.研究火星形貌與地質構造特徵。探測火星全球地形地貌特徵,獲取典型地區的高精度形貌數據,開展火星地質構造成因和演化研究。

2.研究火星表面土壤特徵與水冰分布。探測火星土壤種類、風化沉積特徵和全球分布,搜尋水冰信息,開展火星土壤剖面分層結構研究。

研究火星表面物質組成。識別火星表面巖石類型,探查火星表面次生礦物,開展表面礦物組成分析。

3.研究火星大氣電離層及表面氣候與環境特徵。探測火星空間環境及火星表面氣溫、氣壓、風場,開展火星電離層結構和表面天氣季節性變化規律研究。

4.研究火星物理場與內部結構,探測火星磁場特性。開展火星早期地質演化歷史及火星內部質量分布和重力場研究。

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不僅用於探究火星生命的存在和演化過程等問題,更可藉此了解地球的演化歷史、預測地球的未來變化趨勢,同時也為人類開闢新的生存空間尋找潛在目標。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點點滴滴
    根據目前的消息,「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將在7月23日於海南文昌發射。這次火星探測任務一旦成功,中國將是人類歷史是第二個成功將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國家。1976年美國的「海盜號」火星探測器是人類第一次將探測器登陸火星表面。當然了,蘇聯也在1971年聲稱成功把探測器降落在火星表面,不過除了蘇聯以外,別的國家一般公認此次著陸是失敗的。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順利完成深空「變道」
    10月9日23時,在我國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主發動機點火工作480餘秒,順利完成深空機動。天問一號在軌道設計中,安排了一次深空機動和四到五次軌道修正。這次深空機動相當於唯一一次「變道」,意義重大。至此,探測器飛行軌道變為能夠準確被火星捕獲的與火星精確相交的軌道。也就是說,沿著變道後的軌道飛行,天問一號就能直接抵達火星附近。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天問一號將在當前軌道飛行約4個月後與火星交會,其間還將實施兩到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與「光」同行的1分38秒,「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在北京飛行控制中心現場,研製人員在不斷計算著天問一號的通信時延,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名詞叫「光行時」。什麼是光行時?它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要顯示在屏幕中央?崔曉峰:光行時就是探測器上的無線電信號傳輸到地球產生的延遲,這個是由距離產生的。
  • 與「光」同行的1分38秒「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深空機動
    在北京飛行控制中心現場,研製人員在不斷計算著天問一號的通信時延,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名詞叫「光行時」。什麼是光行時?它有什麼作用呢? 為什麼要顯示在屏幕中央?記者:我剛剛看我來的時候大概是1分37秒,現在已經到1分38秒,又長了零點幾秒了,是不是一個直觀的反應?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型號總師 崔曉峰:對,它和地球的距離不斷越來越遠,所以這個光行時就越來越長。大的時延產生之後,實際上你看到的狀態,是若干時間以前的狀態。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完成第二次在軌中途修正
    中國首次將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俗稱胖五)實施發射,火箭在飛行2177秒後成功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器箭分離正常火星探測器太陽翼展開正常。
  • 火星探測器如何抵達火星?「天問一號」告訴你答案,看完你就知道
    ,並將其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是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的,而著陸巡視器又分為進入艙和火星車,那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究竟怎樣才能抵達火星呢?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約6小時後,它將穿越地球磁層頂,進入行星際空間,開始了漫長的火星之旅,這段路程將行駛7個月之久。
  • 我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去火星的「徵程」中並不「寂寞」
    七至八月分,分別有阿聯的「希望號」探測器、中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美國的「毅力號」探測器都成功升空,相伴而行,共同為行星科學的發展做出貢獻。說句題外話,歐盟和俄羅斯的 ExoMars火星探測器 計劃上半年發射,但因為疫情原因而延遲。我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著陸器和巡視器組成。
  • 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天問一號探測器進入預定軌道 中國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
  • 奔火滿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傳來絕好消息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隨後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到今天,天問一號已經出徵整整一個月了。截至今天12時,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已達8650萬公裡,距離地球927萬公裡,目前飛行正常。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剛剛,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火星的首次探測之旅,中國的深空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火箭飛行約 2167 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 原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是這麼與地球通信聯繫的?
    今年,將有三國發射火星探測器,先前20號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之後,一下子點燃了火星探索的熱潮。咱們中國的天問一號今天也順利地發射成功啦!祝賀,祝賀!!!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少不了工程師們艱苦的技術攻關研究,深空探索設計的科學技術太多了,像天體引力學,火箭發射技術,太空飛行器通信技術等等。就拿太空飛行器通信技術來說,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的可靠通信就非常的重要,那麼天問一號探測器到達火星之後,如何與地球聯繫呢?
  • 「胖五」再出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
  • 我國火星探測「十大問」,帶你詳細了解「天問一號」
    我國長徵五號將帶著「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開展我國首次探火之旅。1、為何取名天問?《天問》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一首長詩。我們所熟知的,今年有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同時美國「毅力號」也將加入這一場星際旅行的盛宴,而我國的「天問一號」,也將於7月發射。2020年,是火星探測的窗口期。火星探測不是說任何時候都可以的,因為地球,火星,太陽轉動的關係,每隔26個月才有一次機會。假如你失去了這個機會,對不起,兩年零兩個月一號再來。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
  •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超過一億公裡
    從地球飛往火星,截止到8月28日10時08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與地球距離已經飛行大約一億多公裡,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正常。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飛行約13時17分25秒後器箭分離,準確進入預定地火轉移軌道。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
  • 「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
    我國即將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是我國太陽系行星探測的開端。我們就來聊一聊「天問一號」如何到達火星。根據消息「天問一號」會在7月20日至7月25日從海南文昌發射基地發射。「天問一號」將搭乘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進入太空。進入太空後「天問一號」將會用霍曼轉移軌道從地球到達火星。霍曼轉移軌道是探測器在從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轉移到另一個天體的公轉軌道時,消耗最少的能量。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我國將擇機實施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任務。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以前文學家木心先生講說,屈原的《楚辭》能和西方交響樂——華格納、勃拉姆斯、西貝柳斯、法朗克——相媲美。
  • 一分鐘帶你看懂,天問一號的遠徵火星全過程
    有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於今天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搭載著「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了前往火星的徵程。三大任務:繞著巡天問一號將是我國自主發射的第一顆火星任務(遺憾失敗的螢火一號是借俄羅斯火箭發射的),不同於之前「輕騎兵」模式的螢火一號,天問一號將是絕對的重磅出擊——利用1次發射完成「環繞」、「著陸」、「巡視」火星這3大任務
  •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郭超凱 楊璐)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北京時間9月20日23時,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控制下,天問一號探測器4臺120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20秒,順利完成第二次軌道中途修正,並在軌驗證了120N發動機的實際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