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有個專門標識!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統一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的通知》,要求各地規範使用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做好項目信息統一公示公告等工作,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利用水平。
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有何寓意?
「高標準農田」,直觀上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事實上,高標準農田也的確有嚴格的標準和使命。
因此,對此進行標識也具有特殊意義。上述《通知》對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及其使用作了具體說明。
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以圓為基本形態,整體以農業元素構成,以綠色和橙紅色為主基調。標識由文字和圖形構成,外圈繞排「高標準農田」中英文,中文「高標準農田」標於上方,醒目且莊重;英文標於下方。
從標識不難看出其寓意來。
內圈採用具體形象和寓意形象相結合方式設計,下方圖形代表農田,田塊顏色的差異代表農田的多樣化利用。上方圖形由「高標」的首字母「GB」創意形成,組成圖形下半部分象徵著飯碗,上半部分象徵著碗中的米飯,圖形上下組合形似糧倉,代表著糧食豐產、五穀豐登,寓意著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首要目標,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高標準農田標識如何運用?
標識規範要求,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均應統一使用本標識。標識主要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公示牌、農田建設綜合配套工程設施(如泵房、溝渠、渠道建築物、電力設施)等,可全部標識,也可以部分標識。
標識規範規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均應設立項目公示牌。公示牌應選擇在項目周邊的公路、鐵路等交通沿線和城鎮、村莊周邊的顯著位置設立,便於宣傳和接受群眾監督。項目公示牌左上角應統一繪製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右下角應標明設立單位。
上述《通知》要求,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和需要,進一步明確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使用和公示牌設立的具體要求,包括標識的顏色(彩色或黑白)、規格等。按照實用易行、節約成本的原則,做好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使用和公示牌設立,積極營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良好氛圍。
為何要建高標準農田?
糧食安全大於天,土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並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
那麼,怎樣的才算是高標準農田呢?通俗地說,就是「田成塊、渠相連、路成網、樹成行、技術支撐強」,也就是土地要平整並且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
不久前剛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時強調,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
高標準農田作為耕地中精華的精華,自然承擔著主糧的生產重任。
我國現有耕地中,2/3左右是中低產田,一半以上耕地仍是缺乏灌溉設施的「望天田」。為確保「中國飯碗」裝「中國糧食」,近些年,我國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左右,畝均節水24.3%,化肥、農藥的施用量也分別減少了13.8%和19.1%,可以說效果槓槓。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還劃定10.8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而在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屆時,我國一半左右的耕地將是高標準農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