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準農田標識來了!以後看到這要格外珍惜,它是端牢飯碗的保障

2020-11-27 網易新聞

2020-11-26 06:33:37 來源: 慕靈軍事家

舉報

  高標準農田有個專門標識!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範統一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的通知》,要求各地規範使用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做好項目信息統一公示公告等工作,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利用水平。

  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有何寓意?

  「高標準農田」,直觀上給人以「高大上」的感覺,事實上,高標準農田也的確有嚴格的標準和使命。

  因此,對此進行標識也具有特殊意義。上述《通知》對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及其使用作了具體說明。

  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以圓為基本形態,整體以農業元素構成,以綠色和橙紅色為主基調。標識由文字和圖形構成,外圈繞排「高標準農田」中英文,中文「高標準農田」標於上方,醒目且莊重;英文標於下方。

  

  從標識不難看出其寓意來。

  內圈採用具體形象和寓意形象相結合方式設計,下方圖形代表農田,田塊顏色的差異代表農田的多樣化利用。上方圖形由「高標」的首字母「GB」創意形成,組成圖形下半部分象徵著飯碗,上半部分象徵著碗中的米飯,圖形上下組合形似糧倉,代表著糧食豐產、五穀豐登,寓意著高標準農田建設以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為首要目標,將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高標準農田標識如何運用?

  標識規範要求,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均應統一使用本標識。標識主要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公示牌、農田建設綜合配套工程設施(如泵房、溝渠、渠道建築物、電力設施)等,可全部標識,也可以部分標識。

  

  標識規範規定,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均應設立項目公示牌。公示牌應選擇在項目周邊的公路、鐵路等交通沿線和城鎮、村莊周邊的顯著位置設立,便於宣傳和接受群眾監督。項目公示牌左上角應統一繪製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右下角應標明設立單位。

  上述《通知》要求,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和需要,進一步明確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使用和公示牌設立的具體要求,包括標識的顏色(彩色或黑白)、規格等。按照實用易行、節約成本的原則,做好高標準農田國家標識使用和公示牌設立,積極營造高標準農田建設良好氛圍。

  為何要建高標準農田?

  糧食安全大於天,土地是糧食生產的基礎,我國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並實施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

  那麼,怎樣的才算是高標準農田呢?通俗地說,就是「田成塊、渠相連、路成網、樹成行、技術支撐強」,也就是土地要平整並且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

  不久前剛下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時強調,永久基本農田是依法劃定的優質耕地,要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穀物的種植面積。

  

  高標準農田作為耕地中精華的精華,自然承擔著主糧的生產重任。

  我國現有耕地中,2/3左右是中低產田,一半以上耕地仍是缺乏灌溉設施的「望天田」。為確保「中國飯碗」裝「中國糧食」,近些年,我國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量提高100公斤左右,畝均節水24.3%,化肥、農藥的施用量也分別減少了13.8%和19.1%,可以說效果槓槓。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8億畝高標準農田,還劃定10.88億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

  而在2019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切實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提升國家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全國要建成10億畝高標準農田。

  屆時,我國一半左右的耕地將是高標準農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高標準農田裡的「科技密碼」
    透過薄霧,遠處紅色的「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幾個大字格外醒目,一排排節水灌溉噴頭整齊排列,現代化的氣象站、環境監測、農業植保防控系統等高科技設備矗立在旁,顯示出這片田地的「科技範」——這裡是河南尉氏縣張市鎮萬畝高標準農田高效節水灌溉示範區。
  • 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的重要內容
    它不僅是一項田間工程,即對水、路、渠、林的改造和配套,更是實施土地平整、土壤結構改良的一項田面工程,是一個系統完整地提升耕地持續生產能力的綜合性措施。  高標準農田建設是農村土地整治的重要內容,是優化耕地布局,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升耕地質量等級和生產能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建設現代高效農業的基礎保障,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增加農民收入,穩定農業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 河南省建成高標準農田6910萬畝
    河南省建成高標準農田6910萬畝- 新華網河南頻道今年,我省在建高標準農田項目超過1250萬畝,其中,2019年結轉項目590萬畝,2020年新建項目660萬畝。  高標準農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連片、設施完善、農電配套、土壤肥沃、生態良好、抗災能力強,與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方式相適應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的耕地。今年,我省在建高標準農田項目超過1250萬畝,其中,2019年結轉項目590萬畝,2020年新建項目660萬畝。
  • 土壤改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提升項目的重要性
    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維護土地權利人合法權益,鼓勵農民採取多種形式參與工程建設,以土地整治專項資金為引導,聚合相關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引導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
  • 河南:到2025年全省將建成八千萬畝高標準農田
    ,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到2025年建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  根據《意見》,我省將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核心區,到2025年,建成8000萬畝高標準農田,提升2000萬畝以上,穩定保障650億公斤以上糧食產能;到2035年,通過持續改造提升,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增加,不斷夯實糧食安全保障基礎。
  • 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狀況如何?高標準農田建設有何舉措?鎮江出臺...
    發布會揚子晚報網12月26日訊(記者 萬凌雲)目前鎮江市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狀況如何?為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鎮江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有哪些工作舉措?25日,鎮江市政府舉行《關於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鎮江市糧食安全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會上給出了答案。
  • 江西安福:高標準農田建設先聲奪人
    央廣網江西安福9月16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劉麗強 賀更清 劉慧娜)9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完成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9個施工標段、3個監理標段的招標並進行公示,這是繼6月上旬該縣在全市率先完成2020年4.27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評審之後,在全市率先完成項目建設招標的縣
  • 江西湖口: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
    入冬以來,天氣條件影響比較厲害,雨水天氣比較多,要求施工方在有利的天氣情況下,增加機械和人員,加快標準農田建設進度。預計該標段在年底前可完成總工程量的90%。馬影柯觀村高標農田建設現場(央廣網發 通訊員鄭飛華 攝)同樣,在湖口縣馬影柯觀村高標農田建設現場,施工方搶抓施工有利天氣,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進度。
  • 內蒙古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鹼化耕地改良取得明顯成效
    據發布會介紹,多年來自治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開展鹽鹼化耕地改良,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特別是近兩年,通過整合部門職能、聚焦工作重心、聚集人員力量、聚合財力資源,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鹼地改良,取得了明顯成效。
  • 縣財政局:深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糧食穩產高產
    2020年,我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3.66萬畝,總建設資金5856萬元,分兩個項目進行建設。其中第一個項目建設名稱為芷江縣曉坪鄉等兩個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2.66萬畝,其中建設節水灌溉面積0.2萬畝;該項目總投資425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941萬元,省級資金1095萬元),每畝投資1600元;項目建設內容主要為灌溉排水工程、渠系建築物、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田間道路等工程建設內容。
  • 海口建成高標準農田42.6萬畝 將開展火山荔枝等特色作物高效節水灌溉
    農民在高標準農田中耕作。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 孫春麗)1月8日,記者從海口市冬春農田水利暨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會上獲悉,近年來,海口市的農田水利建設取得了較好成效,基本完成了「三十萬畝土地整治項目」和《海口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海口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的通知》的目標任務。
  • 耕地保衛戰:當利用強度接近極限時,怎麼保障糧食安全
    那麼,保護現有耕地就格外重要,2006年春天,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18億畝耕地,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紅線」。過去十多年來,18億畝紅線數次面臨危機,但並未被突破,李保國說,「為什麼要堅守18億畝紅線,這是計算過的。過去幾十年中,我國人口不斷增長,糧食的需求也在增長,每年的糧食總需求在6億噸左右。
  • 中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央視網消息:「民以食為天」,今天,在湖南衡南第三代雜交稻試驗基地,經過農業農村部現場測產,袁隆平院士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了1500公斤的攻關目標。1500公斤是個什麼概念?這會給我們國家的米袋子帶來什麼影響?
  • 看到這些標識一定要注意!
    危險物品運輸車顧名思義就是指運輸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蝕、放射性等特性物品的運輸車,車頭頂部安裝「危險」警告頂標識並且貨箱、車身標有醒目的警示標識。 但是躲也要有技巧。 1、跟車距離 如果你在路上遇到危險貨物運輸車的話,記住!一定要與它們保持合適的車距(城市道路至少50米,快速路至少150米),這樣方使你觀察它的一舉一動,並能更快的採取應急措施。
  • 【重磅籤約】酒泉肅州:農田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業將提檔升級
    酒泉肅州高標準農田全程機械化及智慧農業示範園建設項目籤約儀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酒泉奧凱種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賈生活分別講話,表示將按照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理念,構建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導向,企業和科研機構為主體,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為主力,制度為保障的現代農業裝備創新體系
  • 定遠「三聚焦」推深做實高標準農田建設
    定遠「三聚焦」推深做實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1-01-14 10:05:07   來源:滁州網
  • 國土資源部解讀《關於全面實行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的通知》
    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永久基本農田是最優質、最精華、生產能力最好的耕地,劃定並守住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功在當前、利及長遠,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力保障,是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實施鄉村振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應有之義、應有之舉、應盡之責,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意義。
  • 關於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
    通過提高基本農田質量,建設高標準農田和治理山區丘陵緩坡耕地,有利於增強耕地綜合生產能力,保障退耕區農民的糧食安全。基本農田保護區環境好壞,直接影響農副產品質量和人民身心健康,也關係到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農副產品出口。因此,各級農業部門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進一步提高認識,理清思路,切實做好基本農田保護工作。
  • 解答來了
    以後,農業也會朝著科技化、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這段時間,我國為了保證我國耕地數量,提高耕地質量,又制定了一項新的措施。據了解;現在我國已經下達了新一輪的任務目標,計劃在今明兩年再建設兩億畝「高標準農田」,另外還提出大力興建水利灌溉設施,覆蓋面積要達到一千五百萬畝。那麼高標準農田是怎麼建設的呢?
  • 袁隆平:鹽鹼地種水稻可進一步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
    王曉斌 攝中新網三亞12月18日電 (記者 王曉斌)18日在三亞參加第四屆國際海水稻論壇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鹽鹼地種水稻可進一步保障中國的糧食安全,「中國有十幾億畝鹽鹼地,其中一億多畝可以種水稻,按照每畝300公斤收入,可多養活8000萬人口」。參加論壇的不少專家認為,研發海水稻改良鹽鹼地可使鹽鹼地成為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