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遠「三聚焦」推深做實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1-01-15 安青網
定遠「三聚焦」推深做實高標準農田建設

2021-01-14 10:05:07   來源:滁州網    

【摘要】

高標準設計。重點對灌溉排水、土地平整、田間道路、農田輸配電等工程進行統一設計,確保一次性高標準到位

近年來,定遠縣深入貫徹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持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抓手,精心組織實施,有序推動農業規模化、現代化發展。

聚焦農田現狀,在規劃布局上突出「高」字。一是高標準設計。重點對灌溉排水、土地平整、田間道路、農田輸配電等工程進行統一設計,確保一次性高標準到位。二是高質量建設。高質量改造中低產田,加強耕地整理,形成優質、抗旱防澇、高產穩產、集中連片的高標準農田,大幅度提高了耕地的生產能力。

聚焦工程質量,在過程監管上突出「把」字。一是規範管理把質量。嚴格依照建設規範,狠抓田間施工,明確要求,確保項目優質高效施工。二是多方監管把質量。實行「項目法人、施工監理、項目區群眾、第三方檢測」四方共同監管,確保工程質量,滿足群眾需求,讓群眾放心。

聚焦創新結合,在建設理念上突出「融」字。一是推動與現代農業發展相融合,把種養基地做大。將全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兩區」劃定和基本農田保護區全部納入高標建設範圍內。二是推動與農村改革相融合,把綜合效益做實。聚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與「三變改革」相融合,推行「確份不確界,確地不確田」,不再確界到戶,將平整過的土地整體流轉給公司,深化建立與企業利益連結機制,提高農民收入,壯大村集體經濟,經濟合作社、村民共同入股公司,建立長期有效的合作機制,實現利益共享。

(王愛民)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保姆」 侍弄24棵古樹——定遠生態文明建設出新招
    記者採訪時,還偶遇了在合肥做生意的定遠人王梅。「我老家離這隻有十幾裡路,過去一直聽說這裡有棵老銀杏樹,但是沒有來看過,今天專程來看看。」說起老家對古樹的保護舉措,王梅連連說好。「現在美麗鄉村建設搞得很好,這棵古樹保護得也很好,都成了網紅景點。每每看到關於這棵古樹的視頻和圖片,都會勾起我們在外遊子的鄉愁。」
  • 江西安福:高標準農田建設先聲奪人
    央廣網江西安福9月16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劉麗強 賀更清 劉慧娜)9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完成2020年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39個施工標段、3個監理標段的招標並進行公示,這是繼6月上旬該縣在全市率先完成2020年4.27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設計方案評審之後,在全市率先完成項目建設招標的縣
  • 江西湖口:高標準農田建設正酣
    央廣網湖口12月4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鄭飛華)冬季正是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施工的「黃金窗口期」。日前,在江西省湖口縣城山鎮東莊村陳新舍灣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十臺大型機械穿梭在田地間,忙著平整土地、修整邊坡。
  • 內蒙古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鹼化耕地改良取得明顯成效
    據發布會介紹,多年來自治區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探索開展鹽鹼化耕地改良,努力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提升糧食生產能力。特別是近兩年,通過整合部門職能、聚焦工作重心、聚集人員力量、聚合財力資源,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鹽鹼地改良,取得了明顯成效。
  • 高標準農田建設:土地整治的重要內容
    高標準農田建設除了進行農田的土壤改良活動外,還要進行地塊大小的設計、林網建設、灌排設施建設、田間道路建設和村莊整治等,是對田、水、路、林、村的綜合整治。  問:高標準農田的「高標準」是什麼?如何用耕地質量等級來衡量?
  • 土壤改良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質量提升項目的重要性
    :「明確提出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與節水設施、田間機耕道、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損毀工程修復和農田建設相關的其它工程內容」,作為農田建設補助資金的主要補助項。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要求,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堅持農民主體地位,充分尊重農民意願,維護土地權利人合法權益,鼓勵農民採取多種形式參與工程建設,以土地整治專項資金為引導,聚合相關涉農資金,集中投入,引導和規範社會力量參與。
  • 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狀況如何?高標準農田建設有何舉措?鎮江出臺...
    發布會揚子晚報網12月26日訊(記者 萬凌雲)目前鎮江市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狀況如何?為鞏固提升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鎮江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有哪些工作舉措?25日,鎮江市政府舉行《關於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確保鎮江市糧食安全的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會上給出了答案。
  • G22青蘭高速公路巉口至柳溝河段定遠收費站全封閉施工延期
    1 月 7 日,記者從甘肅省高速公路管理局獲悉,受近日天氣影響,G22 青蘭高速公路巉口至柳溝河段定遠收費站擴建工程停止瀝青路面結構層施工,並對定遠收費站封閉時間進行延期。延期封閉時間為 2021 年 1 月 21 日至 2021 年 4 月 30 日。
  • 縣財政局:深入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糧食穩產高產
    2020年,我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3.66萬畝,總建設資金5856萬元,分兩個項目進行建設。其中第一個項目建設名稱為芷江縣曉坪鄉等兩個鄉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建設高標準農田2.66萬畝,其中建設節水灌溉面積0.2萬畝;該項目總投資4256萬元(其中中央資金2941萬元,省級資金1095萬元),每畝投資1600元;項目建設內容主要為灌溉排水工程、渠系建築物、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田間道路等工程建設內容。
  • 北洋艦隊鐵甲戰列艦定遠號的歷史宿命
    定遠艦定遠號戰列艦是清廷海軍頂尖的定遠艦1886年8月北洋水師"定遠"、"鎮遠"、"濟遠"、"威遠"到訪日本!本來定遠艦和鎮遠艦的表現還是不錯的,憑藉著堅船巨炮給日本海軍造成了較大殺傷,然而當時的北洋水師並沒有預知會和日本海軍在黃海發生大戰,以至於彈藥準備嚴重不足,鎮遠艦和定遠艦的威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作為北洋水師的旗艦,定遠艦無疑會承受日本艦隊的最猛烈攻擊,開戰不久,定遠艦的信號裝置就被日艦摧毀,失去了與其他軍艦的聯繫,旗艦的功能無法發揮!
  • 中日甲午海戰沉艦定遠艦鐵甲出水
    中新社威海9月19日電 (王嬌妮)中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官方網站19日發布消息稱,山東威海灣劉公島昔日北洋海軍基地東側海面傳來消息,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該鐵甲為一整塊,重約18噸,是定遠鐵甲艦身份的關鍵證據。
  • 廖志聰:加強兩岸鄉村農田水利建設交流建立合作機制
    廖志聰:加強兩岸鄉村農田水利建設交流建立合作機制 2015-06-14 11:43:00兩岸應加強在鄉村農田水利建設的交流與合作,共創雙贏,造福兩岸同胞。  廖志聰介紹說,臺灣的農田水利事業起源於元朝時移民到臺灣的先民,因開墾耕作的需要,他們建設了有零星的灌溉設施,迄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農田水利會經過多次變革與發展,目前臺灣有17個農田水利會,對臺灣早期農業的貢獻非常大,奠定了臺灣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也就是所謂「以農業扶持工業」的成就。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每節沉管需航行47公裡,完成7次航道轉換。建設過程中,中交建設者發揮技術優勢,克服地質條件複雜、回淤強度大、超大跨徑深埋、水下毫米級對接等多個世界難題,研發設計出一整套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技術和核心裝備,助力超級工程建設,將我國外海沉管運輸安裝推向自動化、智能化時代。
  •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農田鎘砷汙染防治領域資助情況概述
    2.1 項目設置在「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汙染農田綜合防治與修復技術研發」重點專項的35個項目中,有14個項目對農田鎘、砷等重金屬汙染開展研究,涉及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集成示範應用三個層次,國撥經費合計約2.4億元,見表1。
  • 薊州區聚焦鄉村振興 做優「薊州農品」-新聞中心-北方網
    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薊州區將聚焦鄉村振興,補齊高質量發展短板,加快鄉村產業發展。2021年,薊州區將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構建現代都市農業體系。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建設高標準農田2萬畝。狠抓「菜籃子」「米袋子」工程,打好穩產保供組合拳,鞏固「雙安雙創」成果。
  • 甲午海戰定遠艦望遠鏡回福州 全國惟一保存至今
    甲午海戰陳兆鏗用過望遠鏡現世福州新聞網(微博)訊 經歷過甲午海戰洗禮的北洋水師旗艦「定遠」艦總管輪單筒長柄望遠鏡,今日以175歲高齡,回到它最後一位使用者陳兆鏘中將曾讀書和長期工作的馬尾1894年 望遠鏡隨陳兆鏘參加甲午海戰陳兆鏘(1862年~1953年),福州螺洲人,1875年考入福州船政學堂第二屆管輪班,1884年進入北洋水師,被遴選為當時中國最大最新的戰列艦——「定遠」號機管,後歷任管輪、二管輪、總管輪,今日由其外孫捐贈的這架望遠鏡,就是北洋水師為陳兆鏘配發的,一直緊隨陳兆鏘。
  • 農田裡的「蔬菜醫生」
    他說:「那時候我剛剛從內蒙古農牧學院畢業,被分配到科技局做秘書工作,沒多久我就主動申請到農業生產一線工作,因為我學的是農業技術,不能荒廢了,只有在田間地頭才能發揮作用,農民們也需要我的技術。」從此,關慧明再也沒有離開過農田。上午10點,車子到達了烏蘭察布市冷涼蔬菜院士專家工作站。
  • 吉首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
    吉首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 點擊進入>>>   本報訊(文亮)吉首市針對山多地少、田少人多的情況,近年來採取新措施,劃定了基本農田保護區,在農田保護區嚴格實行「七不準」,目前,已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1317個,保護區面積為10439.57公頃,佔全市總耕地面積的80%。這些新出臺的措施包括:一是面向廣大農民群眾進行宣傳,形成自覺保護基本農田的良好風氣。
  • 關於進一步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通知
    在這種新形勢下,基本農田保護,特別是對基本農田質量保護和建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和緊迫。耕地質量的建設和提高,是確保農業和農村經濟戰略性結構調整、國家生態環境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可持續實施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方針,鞏固退耕和改善生態環境成果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