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能吞魚 「蛙中暴龍」美洲牛蛙「入侵」揚州(圖)

2020-11-22 鳳凰網江蘇站

美洲牛蛙(資料圖片)

近日,楊廟鎮一漁民在儀徵劉集、馬集等地的河溝捕魚時,捕到了不少牛蛙,這種牛蛙非常兇猛,可一口吞下「七八釐米的魚」。對此,專家稱,這些牛蛙是美洲牛蛙,它們可能對本地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有入侵的風險。

【漁民奇遇】

野外抓到牛蛙

一跳一米高,叫聲像牛犢

楊廟鎮李師傅以捕魚為生,在揚州很多地方都捕過魚。今年9月份以來,他在儀徵劉集、馬集一帶捕魚時,陸續捕獲了幾十隻牛蛙。

記者在李師傅家看到,這些牛蛙個頭有成人拳頭大小,體色為綠色,腹部白色,後腿又長又有力,一次可跳躍一米多高。

李師傅說,其實這不是他第一年捕到牛蛙,前幾年,他就捕到過,「秋天捕得最多,冬天也能捕到,但數量較少,可能是因為它們冬天在水底不願意動。」

由於是在野外捕到的牛蛙,李師傅一直當作野生牛蛙來賣,「價格要比市場上的高一點。」

李師傅說,最初的時候,他也是誤打誤撞捕到牛蛙,不過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多經驗,「牛蛙的叫聲很怪,就像剛出生的牛犢叫聲一樣,如果不知道的,在晚上聽了還有點怕。」

每天凌晨三四點,李師傅就外出捕魚了,「我們捕魚的,經常都是晚上就出去了,夏天的時候,牛蛙叫聲特別大,我們根據叫聲,到了秋天就在那裡下網,一下一個準。」

既能吃又耐餓

一口能吞七八釐米的魚

李師傅介紹,從這幾年來看,不少地方的溝渠河塘都出現了牛蛙。

當然,除了下網,也可以用釣魚竿釣牛蛙,「前提條件是發現那裡有牛蛙,它喜歡吃麵包蟲,只要在釣線上掛麵包蟲就能釣到。」

李師傅告訴記者,這些牛蛙很能吃,「有次捕到一隻牛蛙,手一捏肚子,立馬吐了一條魚出來,這條魚有七八釐米長。」

不過,牛蛙也很耐餓。李師傅曾把一隻牛蛙放在家裡10天,這期間一點東西也沒喂,後來一看,牛蛙照樣活著,而且精神還不錯。

這是美洲牛蛙

可能從養殖池塘逃到野外

揚州市水產站水產專家叢寧認為,李師傅捕到的這些牛蛙應該是美國青蛙,也俗稱美洲牛蛙,是一種原產美國東部的蛙,它的個頭非常大,叫聲非常洪亮,而且食性兇猛。

叢寧說,揚州野外的美洲牛蛙,可能是從養殖池塘逃逸的,因為它們的跳躍能力非常強,「揚州牛蛙養殖點比較分散,各地都有一些,但規模不是太大。」

記者了解到,在最早的時候,人們養殖的牛蛙是從古巴引進的,不耐寒冷,於是後來有人引進了比較耐寒的美洲牛蛙。

叢寧介紹,一般養殖場為了防止牛蛙逃跑,四周都會用很高的網把池塘圍起來,而且在繁殖季節,為了防止小鳥偷吃小牛蛙,還會把整個池塘都用網遮蓋起來。不過,一些養殖不規範的養殖戶,網的高度不夠,容易讓牛蛙逃出來。

【專家揭秘】

被稱「蛙界暴龍」

會吃其他蛙,有入侵風險

在臺灣,美洲牛蛙聲名掃地,被稱為「蛙界暴龍」。因為它們以小魚和其他小蛙為食,有時也會吃水鳥的幼雛,體型較大的牛蛙甚至會捕食蛇、鼠、龜等。

叢寧說,美洲牛蛙因為會捕食土生蛙類,搶走其他動物的食物,對本地生態系統的平衡會造成傷害,有入侵風險。

「其實,揚州還是比較喜歡吃牛蛙的,而且由於養殖數量少,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叢寧說,「如果在野外發現有牛蛙,應儘快捕捉。」

過去,有人常認為牛蛙在揚州過不了冬。對此,叢寧表示,過去養殖的古巴牛蛙,確實很難在揚州越冬,但美洲牛蛙是能潛伏水底或洞穴中越冬的。

美洲牛蛙繁殖能力非常強大,一隻雌蛙一次可產卵25000個,這些卵變成蝌蚪後會在父母身邊呆12—24個月,在這期間像其他的蛙一樣,尾巴漸漸消失,最後改用肺而不再用腮呼吸。

另外,美洲牛蛙的壽命很長,一般有15年,這要比揚州本地蛙壽命(一般2—3年)長很多。

叢寧表示,由於美洲牛蛙的入侵風險,牛蛙養殖戶更要加強養殖場的防護,增加攔網的高度;牛蛙的攀爬能力也很強,因此在攔網的下部,需要增加一些硬質的光滑的擋板;牛蛙筋骨有伸縮性,能從較小的網眼鑽出去,因此攔網網眼要小,而且要經常檢查是否有破洞;對市民而言,如果要放生水生生物,也不要放生牛蛙。

新聞延伸

野兔八哥鯉魚……這些都成「入侵物種」

葛根

談起外來入侵物種,揚州人最先想到的是水花生和一枝黃花,其實,對於不同國家來說,外來入侵物種也有所不同。很可能,我們這裡常見「可親」的東西,到了外國,就成了「入侵者」。

葛根

葛根是第一個被編進外來物種史冊的植物,也是入侵物種之一。

葛根於1876年首次在美國的費城百年博覽會上出現,當時專家把它吹捧為一種耐寒、快速增長的地被植物,可幫助抑制水土流失。但之後因為它生長太迅速,長得遍地都是,從而獲得一個新的綽號:通吃南部的藤蔓。如今,葛根遍布美國各州,甚至蔓延到新澤西州北部。

野兔

1859年,一位澳大利亞農場主託馬斯·奧斯汀說:「兔子的引進不會產生什麼危害,既可以家養,又可以放歸自然,成為狩獵的對象。」於是他將24隻灰色兔子放到野外,讓它們自然生長。結果到19世紀末,澳大利亞的野兔數量多得驚人,以至於當地的原生植物、動物甚至土壤本身都到了崩潰的邊緣。

八哥

1890年,紐約市一位名為尤金·施福林的著名藥品製造商是莎士比亞的崇拜者,一天,他走到中央公園,放飛了60隻從外地買來的歐洲八哥。第二年,他又放飛了40隻八哥。因為八哥是莎士比亞戲劇中提到的鳥,他想讓美國人也能看到這種鳥。難道這不是好事嗎?但事與願違,八哥繁殖得太快,據說,如今,八哥每年造成美國的農業損失高達8億美元,還導致大量的飛鳥與飛機碰撞事件。

鯉魚

亞洲鯉魚,又稱為銀鯉,可以長成重量超過100磅的大魚,但這是以破壞生態系統為代價的。最初,引進它是為了清理美國南部鯰魚池的海藻。由於數量增多,一些鯉魚溜進了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在這裡,它們迅速泛濫成災。中國成了潛在進口國,以緩解魚災。在中國,鯉魚能夠做成極其美味的佳餚,但由於過度捕撈,而幾乎絕跡。所以在美國中部,有許多漁民開始捕撈銀鯉,經過加工處理後賣往中國。 

相關焦點

  • 人蛙「大戰」61年,美洲牛蛙完敗,中國吃貨一年吃掉10億斤
    美洲牛蛙,指的是一種原產於美國東部的一種牛蛙。當地的一些美國人喜歡用它們作為誘餌去捕獵一些大型食肉魚類,後來牛蛙入侵了美國的其他城市,泛濫成災,成了美國人的心腹大患。 牛蛙的特定就是體型巨大,聲音如牛。
  • 蛙界暴龍-美國牛蛙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 美國牛蛙鼓膜特別大。雄蛙有聲囊。在所有兩棲動物裡,美國牛蛙的叫聲是非常響亮的,很遠就能聽得到,而且會使其他的動物誤認為美國牛蛙要比實際大的多。特別是雄性在交配期間發出的聲音,往往能傳到幾公裡之外。
  • 牛蛙「入侵」中國餐桌史
    封面圖 | 牛蛙火鍋文|風馬牛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如果不是網紅店「哥老官」的牛蛙被檢出違禁獸藥代謝物,很多人對牛蛙的美食影響力可能還毫無察覺。在雞鴨魚、豬牛羊的包圍下,牛蛙,一種大多數人都不願意細看的動物,憑藉獨具特色的「又醜又鮮」,把無數街邊小店捧成了特色餐館。
  • 牛蛙為何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梁均貴、通訊員宋小華報導:在我省餐桌上經常可以吃到的牛蛙,為何被列為外來入侵物種呢?昨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省環保局自然資源處有關人士。 據介紹,牛蛙原產北美,1959年引入我國,天敵較少,壽命長,繁殖能力強,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其食性廣泛且食量大,包括昆蟲及其它無脊椎動物,還有魚、蛙、蠑螈、幼龜、蛇、小型鼠類和鳥類等,甚至有相互吞食的行為。早期養殖和管理方法不當,是造成牛蛙擴散的主要原因。由於它對本地兩棲類動物威脅較大,對一些昆蟲種群也存在威脅,故此次將其列為外來入侵物種。
  • 牛蛙是什麼蛙?有什麼價值?
    牛蛙,是蛙類的一種,原產於北美墨西哥等地,故名也叫「美國水蛙」。牛蛙形似我國田間的野生青蛙,但是個體相對來說要大很多。牛蛙之所以又叫牛蛙,是因為鳴叫聲和我國本地的蛙類不同,聲音洪亮酷似水牛的叫聲,故得名牛蛙。
  •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牛蛙其實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它的原產地其實是美國等地區。 其實就是水蛙的一種,不過牛蛙的因為聲音特別大的大,所以最後取名為牛蛙,而牛蛙在美國其實待遇時候相當好的,畢竟美國人幾乎是不吃牛蛙的,於是在美國牛蛙可以自由的泛濫,雖然是有天敵的。
  •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水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牛蛙其實就是一種入侵物種,它的原產地其實是美國等地區。其實就是水蛙的一種,不過牛蛙的因為聲音特別大的大,所以最後取名為牛蛙,而牛蛙在美國其實待遇時候相當好的,畢竟美國人幾乎是不吃牛蛙的,於是在美國牛蛙可以自由的泛濫,雖然是有天敵的。
  • 牛蛙、小龍蝦都是外來入侵物種,它們會造成本土物種的滅絕嗎?
    先說兩種常見的外來入侵物種:牛蛙和小龍蝦。我們所吃的牛蛙和小龍蝦都是人工飼養的,放到野外,它們的危害不容小覷。小龍蝦原產美洲,進入我國幾十年的時間,它繁殖快,食性廣,喜歡鑽洞,要麼破壞農田,要麼造成潰堤,鉗子還會把水稻夾斷,對農業極其不利。
  • 真正的吃貨,能夠吃掉任何吃得下的東西,它就是美國牛蛙
    而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一種動物還真是和恐龍有點關係,因為這種動物有一個別名,那就是「蛙中暴龍」,它就是美國牛蛙。一種牛蛙能夠得到如此美譽,也真是並不多見。之所以美國牛蛙能夠被稱為「蛙中暴龍」,與它的習性是密不可分的,用兩個詞彙可以形容美國牛蛙,兇猛且貪食。大多數人認識的第一個蛙科動物應該都是青蛙。
  • 牛蛙的哭訴:「媽媽我想回家」,美國牛蛙入侵中國後,想家了
    那就是物種入侵,在網絡上經常能看見各種各樣的新聞,某某的地區被龍蝦入侵泛濫,又或者是哪裡的非洲鯉魚泛濫成災。而你有沒有想過,在中國為什麼基本是聽不到物種入侵這這些事件呢?當然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中國人強大的胃還有吃貨天賦,在中國十幾億人口裡面起碼佔據了一半是吃貨,而且這些外來物種無論是外國人多接受不了,在中國廚師的手裡,總能變著花樣成為美食。
  • 廣東媒體:魚蝦鳥龜蛙蛇 廣東人什麼都放生
    廣東是全國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省份,早在2008年廣東省外來入侵物種就已達150多種,這和廣東人的放生習慣有關,魚、蝦、鳥、龜、蛙、蛇,廣東人什麼都放生。這種本出自信仰且帶有保護初衷的放生,則可能引入外來有害物種、造成外來生物入侵。
  • 我國660種入侵物種裡,哪些是能吃的?靠吃能解決物種入侵嗎?
    很明顯,這些花花草草沒一樣是能吃的,370種入侵植物裡也沒一種能夠端上餐桌。菌物、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肯定吃不了的,我們只能看看那些動物。可我國的入侵動物當中,大部分是害蟲,比如紅棕象甲、稻水象甲、紅火蟻、蘋果蠹蛾、松材線蟲、松突圓蚧、美洲大蠊、德國小蠊、棗實蠅、強大小蠹、美國白蛾、草地貪夜蛾等,一聽名字就知道不能吃。真正能吃的動物,只有以下幾種。首先就是小龍蝦。
  • 入侵最失敗的4個物種,只能靠養殖「苟延殘喘」,只因太美味
    、牛蛙是一種大型食用蛙,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由於其叫聲類似牛叫,故名牛蛙。、鱸魚我們都很熟悉,但是大口黑鱸很多人不認識,它並不是我國的本土魚類,而是來自加拿大和美國,是一種入侵魚類。
  • 待宰牛蛙危急時刻學貓叫 老闆不忍殺「赦免」一行三隻蛙
    待宰牛蛙危急時刻學貓叫 老闆不忍殺「赦免」一行三隻蛙 2019-04-14 02:37:45來源:重慶晨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2019年04月14日 02:37
  • 外來物種入侵 十大最危險"入侵物種"盤點/圖
    近日,記者在2012年全國科技活動周廣西活動「抵禦外來有害物種,保護生態環境」主題宣傳中了解到,廣西的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在全國位居前列,最常見的外來入侵生物有巴西龜、福壽螺、小龍蝦、清道夫、雀鱔、埃及塘鯴、大口鯰、牛蛙、鱷龜、食人鯧、非洲大蝸牛、水葫蘆、空心蓮子草、薇甘菊、紫莖澤蘭、五爪金龍等。
  •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說起入侵物種,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當然我們中國也不例外,入侵到中國的物種也是有很多的,但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很好的解決掉了,把這些物種都做成了各種的美食,所以才沒有導致泛濫成災的現象,就像大家喜歡吃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這些其實都是入侵我們中國的物種,尤其是牛蛙,牛蛙的破壞性非常的強,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也是對它束手無策,知道它能吃之後,現在也是被換著各種方法來烹飪,而且也是餐桌上常見到的一種美食
  • 牛蛙新賽道引領者蛙來噠,牛蛙品類奇蹟的締造者
    (原標題:牛蛙新賽道引領者蛙來噠,牛蛙品類奇蹟的締造者) 一道美食的產生
  • 泰蛙解禁?牛蛙要壯大?真相可能要失望了!
    泰蛙面臨被禁售,勢必對他們造成重大的打擊。&nbsp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的「非典」期間,國家林業局、國家工商總局下發的緊急通知中,關於緊急叫停捕殺、經營、擺賣野生動物的闡述後面,加了一個括號(人工馴養繁殖的虎紋蛙除外),可見,當時國家對人工馴養泰蛙特殊正常支持的。&nbsp時過境遷,同樣因為疫情,但對於泰蛙的態度,如今卻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 讓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中國吃貨,對此入侵物種,卻是敬而遠之
    作為進出口生意作多國家之一的中國,也會遭遇到物種入侵,然而大部分入侵物種在中國吃貨的眼中只能瑟瑟發抖。但即使是中國吃貨,也有不敢吃的入侵物種。牛蛙又叫美國水蛙,是世界上最大的蛙類之一,最初引進中國的時候因為外貌醜陋加上沒有天敵,導致其數量暴漲。後來沒有辦法了,為了減少牛蛙的數量只能強行把它變成餐桌美食,哪知這種蛙十分鮮美,以至於到了現在成為了人們最常吃的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