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F-67/GO薄膜協同光催化-光熱體系去除水中金屬離子

2020-10-13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裴文凱,張俊陽;通訊作者:霍宇凝,李和興
通訊單位:上海師範大學

論文DOI:https://doi.org/10.1016/j.apcatb.2020.119575

全文速覽

本文基於ZIF-67/GO薄膜設計了用於去除和再利用水中金屬離子(以Ag+為例)的光催化-光熱協同體系。在ZIF-67/GO薄膜中,Ag+主要在ZIF-67晶體表面發生吸附和光還原過程,使得Ag納米粒子在薄膜表面均勻沉積,從而有效促進了可見光的捕獲,抑制了電子-空穴對的複合並提升了光熱轉化效率。同時,GO薄膜的光熱轉化效應有效促進了水的蒸發以濃縮Ag+以提高光還原速率,並進一步抑制了光生載流子的複合。

背景介紹

由於工業的快速發展,有毒金屬離子的汙染已對全球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例如,游離銀離子(Ag+)對藻類,細菌和浮遊生物具有毒性。目前,已採用各種處理技術從廢水中去除金屬離子,例如化學沉澱,離子交換,電化學和吸附等。眾所周知,這些方法仍然面臨著二次汙染、能源消耗、特別是金屬離子難以回收等問題。

研究出發點

金屬離子的光催化還原被認為是一種有前途的方法,因為它可以實現高活性和穩定性,節能及金屬離子再利用的可能性。ZIF-67作為MOF材料中的一個典型成員,具有出色的熱和化學穩定性,大的孔體積和高的比表面積,被認為是一個很有前途的新型材料。在去除金屬離子的過程中,吸附和光催化的效率通常會隨著其濃度的逐漸降低而降低,難以連續獲得清潔的水。本文將光熱效應與光催化過程結合,在濃縮溶液提高金屬離子的濃度同時,促進金屬離子的光還原以實現回收再利用,並同時獲得清潔的水。所以因此本文採用具有高的導熱性和光熱轉換效率的GO薄膜,與具有優異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ZIF-67材料結合,提高金屬離子的去除效率,並同時利用光還原生成的金屬納米粒子,進一步提高載流子分離效率和光熱效率。

圖文解析

A. 材料製備與表徵

▲Figure 1. Illustration of photocatalytic-photothermal process for Ag+ removal and reutilization on ZIF-67/GO membrane.

▲Figure 2. SEM images of surfaces of (a) GO membrane, (b) Ag+/GO membrane and (c) ZG-5-2 membrane with (d) mapping images of C, N, O and Co elements. (e) TEM, (f) SEM and (g) mapping images of surface of Ag+/ZG-5-2 membrane. (h) SEM and (i) mapping images of cross-section of Ag+/ZG-5-2 membrane. Reaction conditions: membrane diameter = 4.0 cm, 30 mL 15 mg/L AgNO3 solution, 150 rpm, one 300 W Xe lamp (light intensity = 3.89 kW·m-2 , λ > 420 nm).


如圖1所示,通過抽濾得到GO膜,然後分別加入前驅體溶液自組裝得到ZIF-67/GO薄膜。薄膜催化材料的SEM,TEM,XRD,XPS,Raman等表徵結果(圖2)表明複合材料的結合形式以及材料的穩定性。圖3證明了光還原得到的Ag納米粒子有效增強了薄膜的光吸收和載流子分離性能.

▲Figure 3. (a) UV-vis DRS and (b) PL spectra excited at 225 nm of as-prepared samples.


圖4 表明薄膜沉積Ag納米粒子後可有效提高薄膜的光熱性能,因蒸發速率 (evaporation rate)可達到2.37 kg/m2h, 太陽能-蒸汽轉化效率(solar-vapor efficiency)可達到42.2%,遠高於空白的AgNO3溶液。

▲Figure 4. (a) Temperature evolution profiles during five on-off cycles of different samples recorded on IR thermal camera with 808 nm laser light (6.5 W·cm-2), and (b) Evaporation rates and solar-vapor efficiencies of different samples in AgNO3 solution and H2O, respectively.

▲Figure 5. (a) Temperature evolution and (b) Ag+ photo-reduction process on GO and ZG-5-2 membran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B. Ag +去除和再利用性能

如圖5所示,空白對照實驗的Ag+離子的還原量都很少。但是,將GO或ZG-5-2浸入溶液中後,尤其是在AgNO3溶液中溫度顯著升高。這主要歸因於GO膜和Ag 納米粒子的光熱轉化作用,揭示了Ag+離子的光催化還原對光熱轉換過程的貢獻。同時,在恆溫25°C時,只有GO膜存在時溶液中的Ag+離子濃度保持不變,而且ZG-5-2膜上的Ag+還原率非常低。因為GO膜上不存在光反應位點,且ZG-5-2膜上單獨的光催化過程的還原能力較弱。同時,GO膜的光熱效應雖然使得溶液溫度升高,但是Ag+去除效率仍舊很低,這是由於熱電子生成不足所致。與此形成明顯對比的是,在複合薄膜ZG-5-2體系中,高效的光熱轉換過程可以顯著提高Ag+的光還原率,證實了光熱轉換對光催化過程的有效促進。可以發現,協同的光催化-光熱效應如圖6 得以實現。體系溫度的升高主要是由GO基底引起,進而有利於濃縮Ag+離子,使其富集在ZIF-67晶體的孔中。在此基礎上,Ag+被有效地光還原,主要沉積在ZIF-67晶體上,進一步增強溶液中的光熱轉換效率和光還原效率。

▲Figure 6.Illustration of photocatalytic-photothermal process for Ag+ removal and reutilization on ZIF-67/GO membrane.

總結與展望

這項工作設計了基於ZIF-67/GO薄膜的協同光催化-光熱體系,用於去除和再利用金屬Ag+離子。Ag+離子的吸附和光催化還原主要在ZIF-67晶體上得以實現,並導致Ag 納米粒子均勻沉積在ZIF-67/GO膜上。Ag 納米粒子進一步增強了薄膜的光吸收和光熱性能,並抑制了光誘導電荷的複合。GO通過高效率的光熱轉化過程促使水蒸發濃縮了Ag+離子,加速光還原過程,並促進光生電荷的分離。本工作中所提出的光催化-光熱協同體系的設計思路對於回收和再利用廢水中高價值金屬離子的實際應用具有理論指導意義。

相關焦點

  • 上海師範大學的Li Hexing課題組--ZIF-67/GO膜通過協同光催化-光熱途徑去除和再利用金屬離子
    金屬離子汙染的問題給全球水生態系統和人類帶來了巨大壓力。在本文中,設計了用於去除和再利用含水Ag+離子集成膜的協同光催化-光熱系統。
  • 在極性材料光催化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目前這類材料主要應用於非線性光學、鐵電、功能性陶瓷與薄膜等。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室的科研人員在具有內建電場的硼氧結構基元的極性光催化材料的製備及應用方面取得系列進展。研究人員分析了該類材料對氯酚類汙染物的去除能力,結合開爾文探針力顯微實驗證實了內建電場的存在(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4, 26, 3169);藉助密度泛函理論(DFT)手段確證了極性材料電子結構及光生電荷轉移過程(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15, 3, 12179);考察了在不同金屬離子半徑作用下導致的不同極化場對有機汙染物降解性能的影響
  • 化學、電化學催化、溼式、超臨界水、光催化、超聲波氧化技術
    若在Fenton體系中加入某些絡合劑(如C2O2-4、EDTA等),可增加對有機物的去除率。 3 臭氧氧化法 臭氧氧化體系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能夠氧化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汙染物,被廣泛應用於工業廢水處理中。
  • 新型光催化還原淨水材料可除致癌離子—新聞—科學網
    ,無需加入空穴犧牲劑即可在可見光下高效去除飲用水中常見的致癌陰離子溴酸根。相關研究結果發表於《應用催化B:環境》。 為了提升光催化還原反應的效率,通常需要在反應體系中加入空穴犧牲劑來消耗光生空穴,從而避免光生空穴對還原反應的影響。但是,這種方法增加了處理成本,容易造成水體的二次汙染,不適用於飲用水處理。
  • 進展 | 多價態鈷氧化物薄膜體系B位陽離子遷移驅動的多態拓撲學相變
    對於過渡金屬氧化物體系,離子缺陷在誘導或提升材料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為調控離子過程是控制過渡金屬氧化物功能的非常有力手段。氧缺陷和金屬離子的缺陷可以在特定的溫度和電場下移入、或者移出樣品,進而產生磁有序、金屬-絕緣體轉變、鐵電極化甚至結構轉變等獨特的物理現象。
  • 進展|多價態鈷氧化物薄膜體系B位陽離子遷移驅動的多態拓撲學相變
    對於過渡金屬氧化物體系,離子缺陷在誘導或提升材料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為調控離子過程是控制過渡金屬氧化物功能的非常有力手段。氧缺陷和金屬離子的缺陷可以在特定的溫度和電場下移入、或者移出樣品,進而產生磁有序、金屬-絕緣體轉變、鐵電極化甚至結構轉變等獨特的物理現象。
  • 多價態鈷氧化物薄膜體系B位陽離子遷移驅動的多態拓撲學相變
    對於過渡金屬氧化物體系,離子缺陷在誘導或提升材料功能方面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為調控離子過程是控制過渡金屬氧化物功能的非常有力手段。氧缺陷和金屬離子的缺陷可以在特定的溫度和電場下移入、或者移出樣品,進而產生磁有序、金屬-絕緣體轉變、鐵電極化甚至結構轉變等獨特的物理現象。
  • 水處理催化臭氧技術 常用的3種催化劑總結
    三是吸附和活化協同作用,這類催化劑既能高效吸附水中有機汙染物,同時又能催化活化臭氧分子,產生高氧化性的自由基,在這類催化劑表面,有機汙染物的吸附和氧化劑的活化協同作用,可以取得更好的催化臭氧氧化效果的。
  • 光催化合成氨的最新進展與未來
    而從應用角度考慮,大量的可見-紅外光譜區域太陽光被浪費,說明光催化合成氨仍然是一個低效的太陽能-化學能轉換過程。催化劑可以改變反應途徑,加快反應速率並提高光的利用率,反應體系的優化可以進一步提高催化作用,因此開發高效的合成氨光催化劑和反應體系非常關鍵。
  • 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氧化技術的研究
    2 TiO2光催化氧化處理有機汙染物的研究進展  TiO2具有無毒、催化活性高、光化學性質穩定以及抗氧化能力強等優點,是光催化氧化法中常用的催化劑,其催化活性與催化劑的粒徑、表面狀態及晶型等因素有關, 同時TiO2還可通過貴金屬及金屬氧化物、金屬離子摻雜、複合半導體、外加電場等方式來提高光催化降解的效率。
  •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
    低溫等離子體及協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進展北極星VOCs在線訊:摘要:綜合分析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去除VOCs的相關技術研究進展,指出低溫等離子體處理VOCs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有工藝簡單、適用範圍廣等特點,該技術協同催化能有效提高去除率、降低能耗、減少二次汙染,為VOCs
  • 光催化全解水:借鑑光合系統II的稀土-過渡金屬簇合物|NSR
    -過渡金屬簇合物LnCo3(Ln= Nd, Eu, Ce),將該簇合物錨定在摻磷石墨化氮化碳(PCN)表面,可以在不需要任何犧牲劑的條件下,實現高效的光催化全解水。PSII酶的核心結構是由四個錳離子和一個鈣離子通過多個氧離子組成的立方烷構型簇合物(下圖c d),其中的多金屬協同催化作用是PSII酶具有高催化活性的關鍵。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者報導了一種仿生四核稀土-過渡金屬簇合物LnCo3(Ln= Nd, Eu, Ce),其內核金屬氧結構與團簇類似(下圖a b)。
  • 廣東工業:金屬有機框架衍生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環境健康與汙染控制研究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生何鑫和敖志敏教授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王少彬教授合作下在金屬有機框架衍生的C/TiO2光催化降解有機汙染物方面取得新的研究進展,研究成果以「
  • Sci.ZIF-8用於可見光降解甲醛
    這個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眾多的技術例如吸附和光催化被發展用於除去室內空氣中的甲醛。吸附是去除甲醛最直接的策略,但是不能對甲醛實現全部去除。而另一方面,光催化可以完全將甲醛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在適當的光照條件下。
  • 金屬所提出增強極性光催化材料性能新思路
    光催化技術在能源利用、環境保護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光催化過程可大致劃分為光能吸收、光生電荷分離和表面反應三個主要步驟,其中光生電荷能否有效分離直接制約著整個光催化過程的效率。通過材料設計為光生電荷遷移提供足夠驅動力,可有效提高光生電荷分離效率,增強材料光催化效率。近年來,極性光催化材料研究得到迅速發展。
  • 過渡金屬磷化物用於高性能氣相光熱催化轉化CO2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近年來,研究發現光碟機動氣相催化反應可以有效地將CO2溫室氣體轉變為燃料或化工原材料,由於該反應在緩解環境問題的同時也具備潛在的經濟效益,進而逐漸受到廣泛關注。目前的研究中,實現光碟機動氣相催化CO2加氫反應的催化劑材料主要為納米尺度的金屬或金屬氧化物。
  • :CuPd@ZIF-8加速炔烴選擇性加氫
    ;光熱效應;合金;選擇性加氫構築了CuPd@ZIF-8複合催化劑,其中Cu納米顆粒不僅可以產生等離子共振效應,實現光熱催化還可以調節Pd表面電子態,改善其化學選擇性。MOF殼層的存在可以穩定中心CuPd金屬催化劑並且其位阻效應可以提高反應的構型選擇性。氨硼烷的引入可以原位產生極性氫物種在提高催化效率同時還可以改善催化選擇性,基於以上組分的各項協同,CuPd@ZIF-8在催化苯乙炔選擇性加氫時,表現出高轉化率和選擇性,其中TOF高達6799 min-1。炔烴選擇性加氫製備烯烴是一類重要的工業反應。
  • FESE:中央民族大學陳慧英教授團隊 介電電泳輔助吸附法去除水中重金屬離子
    ;可以在重金屬離子混合存在的體系中實現重金屬的高效去除,且在混合二元體系中,重金屬的整體去除率高於單一體系時的去除率之和;通過對DEP工藝後的膨潤土顆粒表面形貌和微觀結構表徵,初步闡明了ADS/DEP工藝提高重金屬離子去除率的機理。
  • 無鉛鈣鈦礦Z-型體系和II-型體系調控光催化CO2產物選擇性
    首次實現同一光催化體系中CO2還原產物的選擇性調控,並通過原位光照XPS、SPV和單波長光催化實驗系統的揭示了Z-型體系和II-型體系的反應機理。背景介紹光催化CO2轉化到太陽能燃料(CO、CH4、CH3OH等)是解決全球能源和環境問題最具前景的新興領域。
  • 南科大黃立民課題組:光催化活性低怎麼辦?加點鹽試試-具有缺電子界面的鹼金屬離子修飾鉑助催化劑用於光催化析氫
    與此同時,助催化劑的引入不僅加速了電子-空穴的分離,而且還為水的吸附和活化提供了活性位點,可以進一步提高光催化效率。特別是,基於鉑(Pt)的助催化劑通過與光催化劑形成肖特基結和活性界面進行水分解,已經成為研究最多且與實際應用相關的材料。但是,鉑的高成本和適度的活性嚴重阻礙了其工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