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量子科學技術領域再次成為大家聚焦的熱門話題。而我國目前在該領域的發展如何,想必大家也亟待了解,而量子科技作為未來科技革命的龍頭,也說明了在未來它的重要性,我國相關部門也正在針對這一領域進行學習與研究。而美國相關媒體也曾指出:如果中國在量子科技領域技術方面繼續深入研究並取得新突破的時候,很有可能克制美國海軍先進潛艇的隱身能力。
而全球重視量子科技發展的國家也不僅僅是中美兩國。那量子科技到底是什麼?其到底會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哪些方面?何以讓世界上眾多國家如此重視?這還要從量子力學來說起,在20世紀初期,量子力學開始興起。它最初是一個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即假如一個物理量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那麼這個物理量就是量子化的)。量子學在百餘年以來的發展中,相繼誕生了許多的偉大發明。比如:雷射、原子彈、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等,在改變了世界格局的同時,也促進了世界樣貌的轉變。
而我國科學院研發的量子電腦原型機「九章」,在性能方面優勝於同為量子電腦原型機的谷歌的53-qubit,讓世界各國再次重視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發展。美國媒體也於日前報導,根據觀察,量子科技可改變戰爭模式,中國雖在量子雷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何時能應用於軍方,還有待驗證。這幾年來,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2016年8月,我國成功發射了自主研製的量子科技實驗衛星「墨子號」。翌年,世界上第一條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完美竣工,這些科研成果也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技術方面再次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作為未來計算技術的「硬核技術」,量子計算也是全球各國率先發展的另一項重點技術。何傳添計算機比較,量子計算具有明顯優勢。但因為目前我們人類能操控的量子比特有限,因此量子計算目前不能完全普及開來。而關於這個領域,量子研究領域人士段潤堯也曾表示:「量子計算不但是未來量子革命中最具代表性的技術,更是未來計算技術的核心所在。」
量子測量作為具有更高解析度與靈敏度的高級測量技術,涵蓋了電磁場、重力、溫度壓力等物理量,即利用量子相干、量子統計等特性可突破的測量限制,去實現更高精度的測量技術。應用範圍較之傳統測量技術也更為廣泛,包括科研、軍工、民生等各領域,均有遍及。目前我國在該領域技術方面仍處於跟隨階段,與具有先進水平的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2018年,美國白宮就正式發布《量子前沿報告》,全面加速量子科技領域的研究,促進量子科技的發展與應用,以保證美國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從而開啟量子科技領域的「登月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