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苑,位於北京永定門南10公裡,自元朝開始便是「天子或親幸近郊,縱鷹隼搏擊,以為遊豫之度,謂之飛放」的狩獵之地。清朝的時候,南苑面積達到了210平方公裡。清末隨著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各個方面均受到了數百年來最為嚴重的衝擊,清王朝也就此走向衰敗,南苑曾經繁華的盛景也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滿目瘡痍和殘垣斷壁。這裡也從曾經的皇家圍獵禁地變成了軍事重地。
1906年的時候,為了方便南苑作為軍事重地與北京城的聯繫,修建了一條從永定門到南苑的窄軌鐵路,全長5英裡,軌距僅有1米,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米軌。當時在米軌鐵路上行駛的火車比起普通火車要小一些,因此也被稱為輕便火車,這條鐵路也被稱為京苑輕便鐵路。
民國以後,永定門到南苑的輕便火車也從原本的軍用改為了民用。1916年5月的時候,根據北京車務處改定的行車時刻表,京苑輕便鐵路每天從永定門向南苑方向發車3次,時間分別為9時,13時和16時40分。
那麼乘坐這趟輕便火車的車費是多少錢呢?
根據1927年3月18日《大公報》的報導,每名乘客需要繳納的費用為24枚銅元,軍人優惠減半,為12枚。最初京苑輕便火車的車身直接就是一個平板車,邊上連個欄杆都沒有。所以當輕便火車經過橋梁時,有些膽小的乘客不由得兩腳發抖,有些驚慌失措。後來為了安全起見,在平板上加上了車廂。
那麼乘坐京苑輕便火車到底是種什麼感受呢?在1930年9月一名15歲的京城少年金江島寫了一篇名為《永定門外之遊》的暑期文章提到了京苑輕便火車。當時兩個月的暑假讓這名少年和現在許多北京城裡的孩子一樣,已經「在這塵土密布的北平城內生活著,我真的感覺到頭痛心煩了。」於是被關瘋了他,約上了3名同學一起決定出城去玩一下。
當天他們先從天橋乘坐電車前往了永定門,然後再在永定門坐上了京苑輕便火車。
「我們空前的坐在這小火車上,都感覺著別有風味。兩旁密織的樹,恰似城裡排列的電線桿。樹下流著織而明的流水,田裡的玉黍,正像些一堆的舞女,含羞帶笑地表示歡迎我們來到底樣兒。」他們說笑著沒過多久便到了南苑。
輕便火車一直運行到1941年,隨著京苑鐵路被改造為了標準鐵軌,小火車也就此退出了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