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派生活基礎理論(1):端粒效應

2020-12-06 百家號

端粒效應是研究衰老最前沿的理論,端粒效應的發現者 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因為對端粒的研究獲得了200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端粒效應是什麼?

人是由血肉之軀組成的,血肉裡是細胞,我們生病了會康復是因為細胞是可以修復更新的,衰老就是細胞不再更新了,細胞的更新次數是有限的,我們知道,人身體裡的細胞在不斷地分裂、更新、替換,表面看每個人相貌、體型都沒變,但細胞卻換過好多遍了。也就是說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幾乎就是一個新人。但,有些細胞分裂一定次數之後,就不再更新了,對應的組織就會衰老,人也就老了。

限制這個分裂次數的,原理就在「端粒」——染色體末端的DNA序列。每一次細胞分裂都要複製染色體,端粒內側的DNA是全面複製,但是端粒外側的DNA,每次都會少一點,短到一定程度之後,它對染色體的保護作用就沒有了,染色體就不能正常複製,細胞就不能分裂了。

請你調動一下你的腦細胞,認真看看下圖:

如果這個圖像不太好理解,你可以把染色體想像成一根鞋帶,而端粒就是鞋帶的塑料頭兒,把鞋帶給包起來——

人變老的本質原因是,端粒變短了。一個常人,大約出生時端粒長度是一萬個鹼基對,35歲時還剩下7500個,60歲就只剩下4800個。

每個人的端粒變短速度不一樣,所以衰老速度也不一樣。端粒越短,人就越容易患病而死。一切都在於端粒。

端粒決定了我們的命。

龜派生活反對任何加速我們端粒變短的生活方式,端粒理論是龜派生活的基礎理論

相關焦點

  • 科學網—端粒效應——揭開染色體與衰老之間的秘密
    在染色體的末端有個染色體的「保鏢」,即端粒。人類的端粒由6個鹼基的重複序列和結合蛋白組成,它對染色體的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端粒可類比為鞋帶兩端防止磨損的塑料套,像塑料套保護鞋帶一樣保護染色體。它能在保持染色體完整的同時,防止染色體彼此相互粘連,保護染色體上DNA的安全。遺憾的是,這個保鏢需要不斷作出犧牲: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細胞分裂次數越多,端粒就縮短得越多。
  • 一個有關衰老的最新理論《端粒效應》
    今天開始咱們說一本新書,《端粒效應》( The Telomere Effect: 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Living Younger, Healthier, Longer )。
  • 端粒效應——揭開染色體與衰老之間的秘密—新聞—科學網
    在染色體的末端有個染色體的「保鏢」,即端粒。人類的端粒由6個鹼基的重複序列和結合蛋白組成,它對染色體的功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端粒可類比為鞋帶兩端防止磨損的塑料套,像塑料套保護鞋帶一樣保護染色體。它能在保持染色體完整的同時,防止染色體彼此相互粘連,保護染色體上DNA的安全。遺憾的是,這個保鏢需要不斷作出犧牲: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細胞分裂次數越多,端粒就縮短得越多。
  • 一圖一書丨《端粒效應》
    端粒效應
  • Nature子刊:端粒位置效應對疾病的影響
    端粒是位於染色體終端的保護性DNA序列,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縮短。體外實驗顯示,端粒能夠通過位置效應TPE來影響基因的表達,沉默附近的基因。現在研究人員發現,端粒也能夠沉默距離較遠的基因,且這種影響會隨著端粒縮短而逐步消失,FSHD的致病基因就會受此影響。文章於五月五日發表在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雜誌上。
  • 靠譜的衰老指標以及抗衰秘訣---《端粒效應》解讀(一)
    一、現有的抗衰老理論大都靠譜,淪為騙錢的工具;二、端粒效應是當前最靠譜的關於衰老的論述
  • 《端粒效應》:人類掌控衰老的能力遠比自己認為的強
    《端粒效應(The Telomere Effect)》這本書要傳達的主要信息是,人類掌控自己衰老的能力遠比自己認為的要強。事實上,人們能夠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延長自己的端粒,甚至是壽命,這一結論基於對數以萬計的研究進行的分析。Blackburn也是Salk生物研究所的負責人,她說:「端粒會傾聽你的行為以及心理狀態。」
  • 愛因斯坦是如何不小心證明「龜派氣功」的現實可能性的
    那任何信息都可以瞬時在宇宙的另一端獲得;比如中國古代的煉丹術或者西方的鍊金術,現在已經證明只要有足夠的條件,任何元素都可以轉化或者衰變成另一種元素(比如鈾衰變成鉛),不同的元素也可以鏈合成一種新的元素(氫元素與氧元素的集合);比如古代皇帝一直夢想的長生不老,事實上,現在想要長生不老已經至少有三種不同的路線都可以曲徑通幽,即便從生物學而言,我們知道人類所謂的壽命源自於細胞分裂,而細胞分裂則由位於DNA頂端的端粒控制
  • 《端粒效應》2:壓力的一念之間,心態決定了你變老速度的快慢.萬維鋼·精英日課
    《端粒效應》2:壓力的一念之間,萬維鋼·精英日課今天咱們繼續說布萊克本和埃佩爾的《端粒效應》。
  • 科學網—端粒:可調試的「時光機器」
    生死有「命」,有跡可循 年齡與性別對端粒長度有明顯影響。在年齡為56±11歲的被調查者中,不論性別,白細胞的端粒長度與年齡成反比,年齡越大,端粒越短。 在143名60歲以上的健康老人中調查發現,白細胞的端粒過短能使生活質量下降,患心臟病和傳染病的機會分別提高3倍和8倍。
  • 科學家「不講武德」,讓60多歲「老同志」端粒延長20%
    隨著年齡的增加端粒長度會不斷磨損縮短,因此也被稱為「生命時鐘」,維繫端粒穩定是學界認為實現抵禦老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相關研究百花齊放,常人已可及 除了年齡的增長會影響端粒長度外,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辛科萊爾還在著作《可不可以不變老》中指出:香菸中的芳香胺、塑料製品中的多氯聯苯、輻射(X光/伽馬射線等)以及更常見的垃圾食品、疏於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加速端粒磨損。
  • 閻王爺的「生死簿」——端粒長度,決定黑白無常何時來找你
    法國科學家發現衰老細胞「返老還童」新方法:通過抑制AP-1蛋白,可降低細胞炎症水平,限制SASP釋放水平,從而使細胞恢復年輕。加州大學伯利克分校發現通過向小鼠注入5%生理鹽水稀釋的白蛋白血漿,成功使衰老細胞煥發年輕。斯坦福科學家通過幹細胞療法,將年輕老鼠的幹細胞注入年老老鼠的體內,成功使其延壽12%,展現繼幹細胞再生獲得諾貝爾獎後,又一應用潛力。
  • 龜的養殖,常見龜的養殖種類,各類龜的食性,生活習性
    錦龜背甲色彩鮮豔,腹甲鮮紅,故名火焰龜生活習性:生活於湖泊、河流、小溪和池塘等地。生長溫度:適宜生長溫度在17~32℃,13℃時冬眠。棲息性:水棲龜類。食性:雜食性,水草、昆蟲和小魚均食。人工飼養狀態下,食瘦豬肉,小魚、家禽內臟、蚯蚓、菜葉和香蕉等。個體大小:20~22釐米雌雄鑑別:雌性背甲寬,尾細且短,肛孔距背甲邊緣較近。
  • 「科普」端粒與端粒酶:揭開人類衰老的秘密
    左側:在沒有端粒酶的保護下,隨著細胞的分裂,端粒的丟失導致染色體損傷右側:端粒酶保護端粒,使整個染色體在每一輪細胞分裂中都得到完整的複製當然更準確的定義是:端粒是由染色體末端非編碼DNA重複序列以及一系列相關蛋白組成的DNA-蛋白複合體。
  • 壽命由端粒長度決定,如果你敢大膽嘗試,或許能長生不老
    一些種類的蠕蟲只能生存30天,而龜類壽命卻長達150多年。人類呢,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記載,世界上最長壽命的人活了122年。首先要探討的是父母給予我們的基因問題,如果我們能識別其中起作用的基因。我們也許就能控制老化,而在蠕蟲身上,這種基因已經找到。一種被命名為老化1號的基因。如果將這段基因刪除或者改變、調整其功能。蠕蟲就能獲得更久壽命,大概能夠延長60%。
  • 中生檢驗強勢推出端粒長度測定服務
    端粒的發現,最重要的貢獻是,回答了在細胞分裂中如何保證DNA序列不會丟失的問題。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每次染色體複製,都會丟失部份端粒,但不會損失其它DNA序列。這樣端粒通過犧牲自己,保證了DNA序列的完整性。伊莉莎白·布萊克本在《端粒效應》中是這一樣說的「端粒會隨著年齡增加而縮短。但是端粒是否能告訴我們,我們能活多久、或是我們何時會罹患重病?
  • 《Science》特刊:耗時10年,只為解答你對端粒的所有疑問
    原創 馬猴 時光派 收錄於話題#端粒-人體的生命時鐘10個端粒是抗衰老繞不開的話題。對於這些粘在染色體末端的「防磨墊」,科學界存在著太多不統一的看法,導致我們百姓之間流傳著太多奇奇怪怪的謠言。
  • 端粒的秘密
    圖(1)端粒結構示意圖人體染色體端粒是由幾百至數千個TTAGGG的短重複序列組成,總長度約為5-20kb,由於出生時端粒的長度就已經確定,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端粒自身會有損耗。當細胞分裂時DNA每複製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就意味著細胞的生命即將走到終點,細胞因為無法繼續分裂而老化甚至死亡。
  • 1千萬年前的龜有多大?它曾經生活在「巨型遺失的世界」
    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兩日蘇黎世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遠古時代巨型烏龜完整的龜殼化石,重達1噸多,長度超過了8英尺(約2.5米)。這種巨型龜的體型幾乎是亞馬遜河龜的100倍,是稜皮海龜(當今最大龜類)的兩倍,其殼長範圍在1至1.5米之間。
  • The EMBO J:深度解讀:端粒與癌症的那些事!
    端粒會通過產生壓力信號來抑制非整倍體細胞的增值進而對非整倍性作出反應,然而合成端粒的端粒酶或許可以通過減緩端粒所誘導的壓力信號來間接促進非整倍體細胞的存活,進而促進機體致癌作用的發生。端粒是線性染色體的末端結構,其由重複性的DNA序列和特殊的端粒結合蛋白所組成,端粒可以在線性染色體末端形成一種保護性的「帽子」來抑制染色體不穩定;為了完成端粒DNA的複製及端粒功能的發揮,就需要一種特殊的端粒酶,過去20年的研究表明,端粒和端粒酶在抑制和促進腫瘤發生上扮演著雙重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