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周刊編者按】按矽谷產業趨勢看,五年後大部分中小公司的 IT 支持部門都可能變成只剩下一、兩個人,很多公司 IT 支持部門的人將被裁員,也就是出現中國上世紀90年代因勞動力供大於求而造成的 『下崗』 現象。誰將奪去「IT人士」的飯碗?這個問題與矽谷目前熱門方向之一的Cloud又有何相干?
科技領域與傳統行業人士區別之一,即信息更新發瘋地快。即使我曾在矽谷生活兩年,但跨別四年後,我最緊迫的一件事是更新知識結構。這兩天,我拜訪了矽谷雲領域的一些人士,得到一個讓我驚訝的觀點,比如下一波將下崗的人群將是企業內部的 「IT 支持人士」。
這是矽谷真實呈現出的一個無可奈何的趨勢。我將這兩天交流記錄如下,這涉及矽谷雲領域一些發展趨勢,也涉及和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Enjoy the insights from Silicon Valley!
矽谷現在比較熱議的方向一個是 Mobile,一個是 Cloud,但我覺得光說「雲」這樣的詞是很寬泛的,它背後真正涵義應該是:「Consumerization」,即「(所有一切)的個人消費者化」。
這個詞已被維基百科收入。它在維基百科意思是:圍繞最終個人用戶來對產品和服務進行重新定位。這也是矽谷在雲領域正發生的一個趨勢。
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像 Gmail、Google Docs 和 Dropbox 這樣的個人郵件系統、文檔編輯系統及文件同步/共享工具已經非常普遍,但在商業世界,這是有風險的。
舉一個日常生活比較容易理解的例子。現在很多人會越來越多自己到「雲」上去進行工作方面的一些事。
這個時候,公司 IT 支持部門的人知道了,他可能就會來找你,因為員工這樣做可能會洩露公司商業機密。但這是用戶行為習慣,或者說矽谷產業趨勢呈現出的一個很重要特徵。
為解決這個問題, Dropbox 去年推出一個服務叫 「Two Account」, 允許用戶在同一臺設備上同時登錄個人帳戶和企業帳戶。個人文件放在個人帳戶,商業文件就放在企業帳戶。企業帳戶文件歸屬於公司,公司 IT 部門可以通過 Dropbox 的接口來管理。同時員工一旦離職,企業可以回收企業帳戶中的內容。
據我所知,目前個人用戶仍佔 Dropbox 半數以上比例,但它的企業級用戶增長情況明顯要高於個人用戶。也就是說,Dropbox 未來很可能會向企業用戶提供更多服務。
歷史上看,從 Salesforce.com 開始,賣軟體作為一個在線託管服務已有近十年歷史,但那個時候,遷移到雲上不是公司業務核心運營思想,這就是為什麼現在 Salesforce.com 搶起年輕的雲計算公司,就像是 10 年前的甲骨文,為什麼微軟那麼重視雲,以及 IBM 和蘋果成為合作夥伴去給移動商務用戶提供軟體。
接下來,「雲」肯定會是一個爆發點,雲會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企業很多事情都會放到雲上操作。
實際上,按照矽谷的產業趨勢看,我認為五年後大部分中小公司的 IT 支持部門都有可能變成只剩下一、兩個人,很多公司 IT 支持部門的人會被裁員,也就是出現中國上世紀 90 年代因為勞動力供大於求而造成的「下崗」現象。
這是因為在未來,很多公司在採購等方面非常多事情都會直接在雲上發生,相關部門的人會直接在雲上採購或做這種事做那種事。
也就是說,IT 部門提供的價值會有很大轉變,不再是安裝和維護公司內部系統,而是直接管理公司在各雲平臺上的帳戶。
IT 部門的員工,如果沒有技術轉型和跟上雲潮流,就會被時代拋棄。當然,這裡的 「IT 部門」主要是指:那些 IT 系統支持部門,即這個公司主營業務離 IT 有點遠,這些部門的人主要工作是維護 IT 系統,支持企業主營業務發展。
矽谷上一波風潮社交網絡代表性公司 Facebook 改變的是人和人交流的方式,類似 Dropbox 這樣的企業或者「雲」,改變的則是機器和機器之間的交流方式。但這個領域有些企業比如 Box,在我們看來已接近死亡。
方向性來說,幾年前 Box 發現做個人市場不行、押賭企業級市場是對的,但問題在於:它是一家銷售驅動 Sales Driving 的公司,還是把服務作為產品來對一個個目標企業內部的 IT 部門進行銷售,銷售成本非常高。
而新一代公司通過 Consumerization 方式,可以以非常低成本將雲服務通過最終用戶,也就是目標企業的員工,來直接銷售出去。這使 Box 在和新一代公司競爭中處於很大劣勢。
【IT時代周刊編後】鄧小平同志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發展必將解放一部分生產力,正如此前有文章稱,機器人的出現將「解放」製造業流水線女工。同樣的道理,隨著「雲」深入企業的業務及其在安全方面的提升,企業IT支持部門員工未來將不在需要安裝和維護公司內部系統,而是直接管理公司在各雲平臺上的帳戶,這必然導致部分IT人士被「解放」。更有甚者,據《時代周刊》報導,未來人類將消失的職業包括:打字員、服務生、社交媒體專家,以及讓人尊重的士兵。【責任編輯/王麗娜】
作者楊琳樺,來自矽發布,微信號:Guifabucom
來源:IT時代網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於2015年,直通矽谷,專注於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網際網路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網際網路、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