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虛擬實境第一媒體VR日報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小時候的我們過多過少都有自己的夢想,有的想要成為畫家,有的想要成為科學家,有的想要成為太空人。這些夢想最後帶著我們的童真消失於歲月的長河中,留下來的只有爺爺鼓勵時給的喜之郎。
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或許我們不用爺爺給喜之郎,就可以完成太空漫步的夢想。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體驗下這款VR應用遊戲:《太空漫遊》
《太空漫遊》是一款教育類的VR應用遊戲,體驗者在其中可以探索近地太空的奇觀,見證飛船發射升空的全過程,並進行艙內體驗。
這款應用的可玩性不大,在講述過程中穿插著一些讓體驗者自己動手的環節。體驗者可以目睹天宮二號的全部組裝過程,並親自將天宮二號送上太空,在空間站中觀察地球和體驗太空艙內的生活。
通過這款VR應用遊戲,體驗者可以對火箭的組裝過程和發射過程有一個詳細的了解,並能「偽」體驗一把在太空中的視角,感受地球的美麗與生機。
《太空漫遊》整個流程只有一個半小時,主要以看為主,內容知識比較豐富而且很詳細,讓小編突然覺得了解了許多東西,講解聲優音質非常甜美。在講解過程中偶爾穿插一些互動環節,但有些互動真的乏味,可有可無,還不如不要,騰出時間給聲優多說幾句話。
觀點:
老師把一大把一大把的知識填給我們,但是過多的知識導致了認知負荷。一天8節課學到的東西讓我們難以集中注意力。
教育的核心在於能不能有效的激勵學生,儘快形成學習中的「正反饋」。VR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尤其在一些需要實際操作的情景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物理、化學實驗;醫學解剖等。
傳統教育就是學習,而VR教育的潛力就在於用戶對場景的記憶,讓知識變成體驗,讓學習者可以隨時回憶起他在VR中的那些體驗。
人類天生都有很強的空間記憶力,看到一個東西一個場景,即使我們沒有理解它的機制,我們也能記住它。所以我們可以記住場景,記住那年夏天的池塘邊,你的初戀和你的初吻,風中有楊柳拂過,樹蔭下有夏嬋的鳴叫。
VR它只需要你感受,需要你去體驗,當你需要那些知識的時候,記憶就可以隨時喚起這些感受和體驗。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或許就是這個道理。
作者:VR日報,微信搜索公眾號「VR日報」,微博@VR日報網,轉載請註明版權
手機掃描左側二維碼
或微信搜索公眾號VR一點通,每日獲取精彩的VR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