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即將開播

2020-12-06 紀錄中國docucn

中國,跨越地球上大多數的氣候帶,歷經億萬年時光流轉,造化出極為豐富的自然景觀。中國是眾多花卉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擁有「世界園林之母」的美譽。

中國人自古就喜愛花,對花有著深厚的感情。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河姆渡人就已培植荷花、金粟蘭及香蒲作為觀賞植物。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花貫穿了整個中國文化的發展歷史,形成了在世界文化殿堂佔有一席的中國花文化。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本系列共5集,每集50分鐘,選擇了五種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卉: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從山野到園林,從中國到世界,花雖無言,卻用美連接起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生活。

人類的天性愛美、愛花,視花為美,與花媲美。因此視花為美的化身,美好幸福的象徵,已成為世界共同的語言。紀錄片《花開中國》拍攝周期兩年,花開花落,行程足跡遍及中國21個省市自治區,深度調研及拍攝走訪了英國、法國、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近20個城市,只為追本溯源,探索中國花卉文化的傳播發展歷程。

著名植物學家威爾遜說:「如果世界上所有的花園,沒有來自於中國的植物,我難以想像這座花園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從東方到西方,中國花卉的傳播歷史和神奇經歷遠超世人想像。它們是世界花園裡神奇的東方之花,是中國奉獻給世界的禮物。

一朵花的力量有多大?它們在園林裡,藝術界,時尚圈,用自身的美與人類共生共存,彼此影響。

追尋花朵綻放的足跡,記錄花朵背後的人生故事,探索植物生命的秘密,用更加生動的眼光去發現中國花卉與世界的故事。這是穿越時空、見證交流,美美與共的中國花卉傳奇。

5月1日-5月5日,紀錄頻道CCTV-9每晚20:00檔、綜合頻道CCTV-1每晚22:30檔,持續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在這個春天開啟一次全新的花卉之旅。

相關焦點

  • 就在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裡
    就在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裡 2020年05月03日 07:49:23 | 來源:看蘇州
  • 大型自然類紀錄片《家園 生態多樣性的中國》震撼開播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五洲傳播中心製作的大型自然類系列紀錄片《家園生態多樣性的中國》
  • 探索頻道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Game Vision 即將在中國首播
    歷時一年,採訪了數十萬玩家,探索頻道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Game Vision(以下統一使用《遊戲願景》)終於要跟大家見面了!這是探索頻道開播以來首部遊戲題材紀錄片,騰訊作為亞洲唯一受邀遊戲公司接受了採訪。
  • 中國首部洞穴潛水題材紀錄片《潛行深淵》:拍自然探險紀錄片考驗極大
    1、《潛行深淵》作為中國首部洞穴潛水題材紀錄片,當初為何會看中這樣一個新的題材?龍:我和小夥伴們都覺得,如果連玩耍都不會,還作什麼遊戲談什麼創意。我們團隊的人都比較喜歡運動,旅行,作死,DIY。會接觸到各種玩極限運動的大神。慢慢發現深圳真是「高手在民間」的典範。
  • 紀錄片《被點亮的星球》即將首播,國內流媒體爭相布局紀錄片
    這部由優酷聯合出品的紀錄片,耗資兩億多美金、通過宇宙奇觀與墨西哥亡靈節等人文故事,預示著人類成長和地球成長之間的隱喻,並為中國版帶來了郎朗、萬茜的明星陣容配音。它試圖去驗證國內紀錄片的製作與出品,正逐漸彌合與國際高質量與高度工業化作品間的差距。《被點亮的星球》的上線,對於國內紀錄片愛好者們來說,又是難能可貴的好消息。
  • 原來「花」也是一種對話,這部紀錄片如何記錄國際友誼的故事?
    在網際網路世界,這個中國先民精心培育的古老月季品種有了新的舞臺,也有了更多的觀眾。5月1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紀錄頻道特別推出國內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五朵中國人耳熟能詳的花朵: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正在以新的面貌重新進入我們的視野。正如姜正之所說,「你連花都養不活你何談去愛,她也是向你在傾訴她現在的一個狀態。」
  • 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  近日(1月22-27日),由中央電視臺和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和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聯合攝製,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紀錄片《創新中國》在深圳衛視播出。­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時而制。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 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同步開播
    據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1月28日電 在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舉行前夕,由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阿根廷國家廣播電視臺聯袂攝製的系列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將於29日起,在兩國國家電視臺同步播出。通過紀錄片的精彩演繹,兩國觀眾將直觀感受到地球另一端那個遙遠國度的無窮魅力。
  • 中國首部衛星紀錄片《太空的見證》創作記
    扶搖天地一鏡開,山河巨變入畫來中國首部衛星新聞紀錄片《太空的見證
  • 《溼地的力量》:廣州首部自然類紀錄片展示珠三角溼地魅力
    廣州第一部自然類紀錄片便瞄準了溼地。近日,由廣州廣播電視臺與廣州市南沙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溼地的力量》,與觀眾見面。《溼地的力量》第一次完整呈現了珠三角地區的溼地生態物種故事,具備獨一無二的影像價值,是今年不容錯過的一部紀錄片。
  • 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在兩國同時開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舉行前夕,由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阿根廷國家廣播電視臺聯袂攝製的系列紀錄片《魅力阿根廷》《魅力中國》的開播儀式28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
  • 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登陸央視 呈現前所未見的中國
    日前,在央視紀錄片頻道原創自然類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的首映禮上,大氣磅礴的畫面,引人入勝的動物故事,引得在場觀眾不住讚嘆。為了這部片子,總導演李文舉離開正在上初中的女兒一去便是5年之久;同樣為了這部片子,總攝影師王路曾多次身處險境,用他們的話說,「我們都是《動物世界》迷。」
  • 央視紀錄片頻道1月1日開播 內地覆蓋人群超9億
    2011年1月1日,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開播。22日,央視舉辦紀錄頻道開播媒體發布會,中央電視臺副臺長袁正明到場。發布會上宣布,從2011年1月1日起,CCTV紀錄頻道將開始24小時全天候排播,眾多優秀的國產紀錄片,將陸續通過央視紀錄頻道與觀眾見面。
  • 九集紀錄片《中國醫生》開播
    2月7日晚起,九集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在安徽衛視開播。紀錄片製作組歷時兩年,深入全國六家大型三甲醫院的不同科室,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通過一個個有溫情、有責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醫患故事,真實呈現了醫生這一職業的不同面。
  • 《森林之歌》:中國第一部商業自然類紀錄片
    《森林之歌》:中國第一部商業自然類紀錄片  查看原文:www.bundpic.com  之前,中國電視觀眾看到的自然類紀錄片基本都是經過翻譯之後、有著很高製作水準的歐美紀錄片。《森林之歌》結束了這個歷史。在拍攝過程中,編導和攝影師們歷盡了千辛萬苦,也看到了一些事先怎麼也沒有料到的現狀。
  • 植物紀錄片團隊深入非洲瘧疾村拍攝「中國神藥」青蒿
    新京報快訊(見習記者 徐美慧)今日(29日)下午,國內首部植物類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於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正式發布。發布會上,多位原創人員介紹了該片的創作細節。執行導演胡昆池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其團隊曾深入非洲「瘧疾村」拍攝引種自中國的青蒿。
  • ...片《家園 生態多樣性的中國》開播 向世界詮釋新時代「美麗中國」
    原標題:向世界詮釋新時代「美麗中國」   3月30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五洲傳播中心製作的大型自然類系列紀錄片《家園 生態多樣性的中國》在京舉辦開播發布會。從4月2日起,該片每天20點在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首播,每天21點在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全網獨播。
  • 雲賞花:大疫之年看《花開中國》,同一種花卻有不同含義
    「五一」小長假,央視紀錄頻道推出中國首部自然園藝類紀錄片《花開中國》,連續五天依次介紹茶花、杜鵑、月季、菊花和牡丹。我看了後四集,重點觀察並思考月季和牡丹。作者:何頻武亦彬她說蘭花時,重點是石斛屬的熱帶蘭花,而中國蘭花,被文人奉為「香之祖」的蘭草,則與熱帶蘭花不同,是獨立成科的蘭科植物。誠然,珍妮弗·波特追蹤到了儒家始祖孔子:「至少從孔子時代開始,中國的蘭花就已經被視為一種極具優雅和富有美德的植物,在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它們低調的生長,美麗不為人所見,因此而受到了尊敬。」但是蘭花的文化寓意,中外大相逕庭。
  • 首部齊越節紀錄片之Ⅲ《重新出發》
    ▲點擊上方關注「尋聲」尋聲紀錄丨首部齊越節紀錄片之Ⅲ
  • 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在英國開播
    資料圖: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文物。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中新社倫敦9月19日電 (劉紅豆 張平)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8日晚在倫敦舉行了系列紀錄片《中國的寶藏》推介會。該片計劃於今年10月在BBC世界新聞頻道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