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登陸央視 呈現前所未見的中國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自然的力量》呈現前所未見的中國

  《自然的力量》總攝影王路

  5年時間 行程50萬公裡 500多天野外拍攝

  5年時間,行程50萬公裡,500多天的野外拍攝期,一支由純爺們和女漢子組成的攝製團隊,深入中國最為人跡罕至的角落,把鏡頭對準了壯美雄奇的山川河流和生機勃勃的野生動物,呈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美麗中國。日前,在央視紀錄片頻道原創自然類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的首映禮上,大氣磅礴的畫面,引人入勝的動物故事,引得在場觀眾不住讚嘆。為了這部片子,總導演李文舉離開正在上初中的女兒一去便是5年之久;同樣為了這部片子,總攝影師王路曾多次身處險境,用他們的話說,「我們都是《動物世界》迷。」

  最不舍 總導演離家五年只是因為愛

  從茫茫戈壁,到林海雪原;從熱帶雨林,到南海之濱,他們上天入海,爬冰臥雪,為捕捉到一個難得的鏡頭而熱淚直流,也為意外失去拍攝對象而仰天長嘆。最讓家人擔心的是,他們去的地方往往連手機信號都沒有,完全聯繫不上。在這5年的時間中,李文舉的女兒李一菲已經由當時正在上初中的小姑娘,變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學生,在首映現場,李一菲說:「5年前爸爸出去拍片,從此我跟我媽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去哪兒了?』有時候爸爸回來了,卻穿著完全不應季的衣服倒頭就睡,有時候鬍子拉碴躺在沙發上打盹,身上還有曬傷。這時我都在想:爸爸,你到底去哪兒了?」一席話,讓臺上臺下唏噓不已。

  拍攝自然類紀錄片,在業內實際上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然而李文舉的團隊卻不以為然,他們熱愛自然,更熱愛中國的大自然。他們的團隊曾在10年前拍攝紀錄片《森林之歌》並在央視播出,當時的導演則是《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李文舉坦言,人做事情不一定非要賺錢,但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實際上我是學測繪的,工科出身,但我熱愛自然,我經常想什麼時候能拍出中國自己的《動物世界》」,李文舉說,「當你真正了解動物、尊重動物以後,你會發現你的人品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最艱難 女神導演進入無人區變身女漢子

  導演原媛在團隊中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青藏高原拍攝後,卻讓女神變成了「女漢子」,這個清秀苗條的姑娘曾在無人區一待就是40多天。原媛回憶說,有一次準備拍攝藏棕熊,結果一無所獲,正沮喪之際,突然發現遠處的野犛牛群,於是記錄下了狼群攻擊野犛牛的一幕。「後來我們給牧民回放這些鏡頭,他們也是第一次看到。後來我翻書發現,100多年前國外攝影師曾在此遭遇相同一幕。物是人非,但自然的偉力沒有變,能把這珍貴的影像呈現給觀眾,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

  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的攝影師,都需要一副「鐵打的身板」。提到這一幕,總攝影王路回憶稱,「當時用高倍攝像頭望過去,也只是在遠處的地平線上看到了一群黑點,憑經驗我馬上反應到這是狼群在襲擊野犛牛群」,王路說,「因為不敢開車靠近,怕驚擾到動物,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我和幾個攝影師背起好幾十斤的攝影器材,跳下車就往前跑,當地人竭力阻止我們這麼做,說很容易猝死,但我沒辦法,我知道這一幕太難得,而且狼群的攻擊看樣子不會持續太久,好不容易跑到拍攝位置,幾個攝影師全『失能』了,呼吸調節不過來,身體不聽使喚架不了機器,所有人靜止了兩分鐘,胳膊才將將能動。」

  最害怕 自然攝影師最不願意見到人

  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用王路的話說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不僅要會開車、會修車,還要會爬山、會下水,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比較危險的動物。王路坦言,拍攝的時候不怕碰見臧棕熊,也不怕碰見狼,最害怕的是大型食草動物。「我們開車行進的時候,一拐過去,5米的位置,一個公野犛牛騰一下就站起來了,比我們的小卡車還高,這種食草動物警惕性非常高,也比較容易暴躁,野犛牛要是衝向我們的話,它的習性就是不把車給撞爛了它是不會走的。」

  雲南普洱與中國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亞洲象主要棲息地西雙版納只有一江之隔,人象生活區域重疊,人象衝突不可避免。李文舉說,大象智商極高,甚至懂得迂迴包抄的戰術。「大象非常聰明,它會繞過一個山頭或者小樹林,然後突然出現在你後面。當時我們在河邊上正在拍攝,突然跟著我們的護林員大喊一聲『跑』,我們才意識到有一隻大象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繞到我們身後了,所有人扛著機器趕緊跑,那次幸虧有護林員的提醒,不然後果很難預料。」

  如果說拍攝自然類紀錄片最危險的是食草動物,那麼攝影師最害怕見到的則是人。對此,攝影師孫昆回憶說,「在高原上,我已經偽裝好了正在拍攝動物,突然我的偽裝從後面被打開了,如果是動物我不害怕,結果進來一個人,當時氣氛特別緊張,後來才知道這是恰巧路過的遊客。」孫昆說,「一般像我們拍攝動物的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除了我們,只有一種人出現的概率最高,就是盜獵人。之前我拍攝金雕餵食小金雕的畫面,拍完我就先走了,想著等一個月以後回來,剛好能拍攝到小金雕練習飛翔的畫面,20天以後我回來,正往山上爬半道的時候,無意中看見了一個飲料瓶子,我一想『壞了』,爬上去一看,果然金雕的巢讓人給掏了。」

  ■記者觀察

  不該攝影師

  一個人背「鍋」

  央視紀錄頻道剛開播時曾邀請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始人奚志農做過一個短片。短片的最後一句話是「在紀錄頻道尋找答案」。在《自然的力量》首映當天,奚志農說,他已經看到了答案。「我看到了一批更年輕的中國攝影師在成長。中國有全世界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如果孩子們從小就能看中國自己的《動物世界》,才能將欣賞自然、嚮往自然成為習慣。」

  毋庸諱言,自然類紀錄片的水準,國內與國外仍存在差距。雖然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是最後的執行者,但是這個「鍋」不該由攝影師一人背。實際上,中國攝影師並不比國外的差。在拍攝《自然的力量》過程中,海拔5000米高原上,狼群正在攻擊一群野犛牛,為了不驚擾到狼群的捕獵,攝影師在幾百米開外就扛起幾十公斤的機器,一口氣奔跑二三百米完成了拍攝。在一部好的自然類紀錄片裡,攝影師應該是一個狙擊手的角色。而在整個作戰環節中,也應該有指揮官、步兵和偵察兵,狙擊手則完成最後的致命一擊。《自然的力量》總攝影王路坦言,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缺少的不是有經驗的攝影師,而是攝影師背後那個「高功率、高效能」的團隊。「國外拍攝自然類紀錄片,在攝影師出動之前,各個領域的動物專家、學者是先頭部隊,他們早已把動物的習性、經常出沒的地點和最佳的拍攝時間分析得非常透徹,最後只需交給攝影師拍攝出最美妙的畫面即可。」王路說,「所以這次我們也和一些大學研究動物的機構進行合作,取得了一些突破進展,我們也拍到了類似於雪豹覓食、小藏羚羊學習站立等珍貴的影像。」

  因此,一部作品的完成,就像運動場上的接力賽一樣,最後一棒雖尤為重要,但輸贏仍得由整個團隊來決定。(韓英楠)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記錄美麗中國 ——央視原創紀錄片推介會側記
    楊志成 攝    10月27日下午,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2018年度推介盛典在京舉行,20餘部反映美麗中國的原創紀錄片新作將於2018年登陸央視紀錄頻道。    反映雄偉壯麗的自然生態    剛剛收穫《超級工程》第三季熱播碩果的導演李炳,這次帶來了一部呈現神秘、壯闊、活力中國海的紀錄片《中國海洋》。這部作品耗費3年時間完成前期拍攝,用自然篇、政論篇兩部分,記錄、論述了中國海洋內的七八十種海洋生物。
  • 紀錄片《中國的寶藏》即將登陸央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甄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BBC 世界新聞頻道、故宮博物院等八家博物館7日在北京共同宣布,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從1月10日起在CCTV-9每晚八點播出。它將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
  • 中英合拍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中文版登陸央視
    為觀眾呈現一個既傳統又現代的中國。《中國的寶藏》海報。圖片來自網絡紀錄片《中國的寶藏》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BBC World News) 、英國野馬製作公司(Mustang Films)製作。中英合拍製作團隊歷時1年,行程7000多公裡,走遍8座中國城市,拍攝了8家博物館,5個世界文化遺產,20多件頂級文物。
  • 科學紀錄片《北鬥》登陸央視,硬知識「軟著陸」,大國重器詮釋中國力量
    作為首部全景式介紹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科學紀錄片,近日在央視綜合頻道與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北鬥》引起廣泛關注,被觀眾譽為「國慶期間一堂生動的科學知識講座」。這部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與神舟傳媒聯合攝製的作品,分別從導航應用、工程研製、歷史人文和全球合作等角度切入,以科普人文的敘述方式,向觀眾詮釋這一航天巨系統工程的特殊價值和時代意義。據主創團隊介紹,《北鬥》揭秘了一系列鮮為人知的科研歷程,以及珍貴歷史畫面,通過回顧人類文明導航史的發展脈絡,講述中國人在世界導航科學進步史中的獨特位置,詮釋中國北鬥對全人類共同未來的貢獻與責任。
  • 就在今晚,無錫出品紀錄片登陸央視!講述的是……
    先跟大家小小科普一下,央視九套的全名叫做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是以播出紀錄片為主的專業頻道,2011年1月1日開播,2014年在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頒獎活動中,央視紀錄頻道獲得
  • 那些讓你過目難忘的央視紀錄片海報 - 央廣網
    《大太平洋》央視紀錄頻道與紐西蘭自然歷史公司(NHNZ)、美國公共廣播電視臺(PBS)、德國電視二臺(ZDF)等機構聯合攝製的4集大型自然類高清紀錄片《大太平洋》。紀錄片《大太平洋》運用4K高解析度攝像機進行拍攝,打破陸地與海洋的界限,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呈現太平洋的故事。該片拍攝的物種和故事多達近30個,分布在全球14個國家和地區。
  • 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龍之江》登陸央視
    歷時三年,由黑龍江電視臺和中央新影集團聯合製作的十集人文歷史紀錄片《龍之江》將於2月4日至7日登陸央視財經頻道。  《龍之江》立足於黑龍江流域文明的真實歷史,從自然地理、風物貨殖、歷史人文等多方面,自古而今全方位詮釋黑龍江流域文明的起源、發展和流變。  流域文明屬於全球文化語境中的主流話語。黑龍江流域文明在中華文明進程中作用顯著。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中,黑龍江流域文明已被公認,是同長江流域、黃河流域一樣的中華文明源頭之一。
  • BBC新作展現壯美七大洲,與中國紀錄片產業深度合作
    10月28日,《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登陸央視紀錄頻道、騰訊視頻,並與英國BBC One頻道同步播出。中國觀眾能夠零時差觀看這部醞釀4年的紀錄片巨製。該片共7集,由BBC Studios自然歷史部攝製,BBC美國臺、企鵝影視、德國電視二臺、法國電視臺和央視紀錄頻道聯合製作。
  • 央視與BBC攜手推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
    原標題:央視與BBC攜手推出《中國的寶藏》 如何通過中國館藏頂級文物講述中華文明故事?如何在現代中國找到中華傳統文化傳承的印記?1月10日起,每晚8點在CCTV-9播出紀錄片《中國的寶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
  • 豆瓣評分9.9的紀錄片《7個世界 1個星球》登陸中國
    10月28號登陸中國大陸一部紀錄片,《7個世界 1個星球》,豆瓣評分高達9.9分,幾乎完美。這部紀錄片來自BBC,一部講述神秘地球的自然類紀錄片。還是我們熟悉的大衛·愛登堡旁白(《地球脈動》、《藍色星球》也是他),和以往紀錄片不同的地方,這次是以七大洲的視角來展現大自然的驚奇。數百萬年前,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將地殼撕扯得支離破碎,由此創造出七個蔚為壯觀的大陸。時光荏苒,每個大陸都孕育了別具特色的野生動物。
  • 紀錄片《扒龍船》端午登陸央視
    本報訊 (記者郝天韻)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農業農村頻道將於6月25日晚10點推出「鄉土中國」系列紀錄片《扒龍船》,全面展現龍船文化,詮釋新時代龍船精神。  據了解,紀錄片《扒龍船》採用全紀實的方法,通過對「疊滘龍船漂移」賽事的真實記錄,講述龍船文化傳承的故事。
  • 「前央視一姐」周濤配音、豆瓣9.7分紀錄片團隊打造的重磅新作,你...
    周濤周濤是最受全國觀眾喜愛的主持人之一,不過她在2016年離開央視後就嫌少在電視露臉。去年,周濤曾加盟《聲臨其境》,穩重大氣的風格再度圈粉無數。如今,她又有大動作了。27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由周濤、何炅擔任配音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中國》宣告定檔,將於12月7日19:30登陸湖南衛視和芒果TV,值得期待!《中國》劇照《中國》由豆瓣評分9.7的紀錄片《河西走廊》主創團隊耗時近五年打造。
  •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央視10部紀錄片獲獎實至名歸,你看過幾部? 活動上評選出中國紀錄片十佳十優作品、優秀欄目、年度頻道、年度人物,其中央視紀錄頻道(CCTV-9)製作和播出的10部紀錄片獲獎,引起網友熱議。這些紀錄片在播出時就收穫過無數觀眾的好評,獲獎也是實至名歸。
  • 大型自然類紀錄片《家園 生態多樣性的中國》震撼開播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監製,五洲傳播中心製作的大型自然類系列紀錄片《家園生態多樣性的中國》
  • 中英聯手打造的紀錄片《中國的寶藏》今晚將在央視開播
    >中英團隊聯手製作 頂級文物鮮活「出海」 《中國的寶藏》,由央視紀錄國際傳媒以國際合拍、合作的方式與BBC世界新聞頻道、英國野馬製作公司聯合製作,它用國際化的視角講述中國頂級文物的故事。
  • 《溼地的力量》:廣州首部自然類紀錄片展示珠三角溼地魅力
    廣州第一部自然類紀錄片便瞄準了溼地。近日,由廣州廣播電視臺與廣州市南沙人民政府聯合出品的紀錄片《溼地的力量》,與觀眾見面。《溼地的力量》第一次完整呈現了珠三角地區的溼地生態物種故事,具備獨一無二的影像價值,是今年不容錯過的一部紀錄片。
  • 紀錄片《創新中國》央視熱播 人工智慧模擬人聲配音
    原標題:紀錄片《創新中國》在央視熱播 大型紀錄片 《創新中國》 正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影片關注我國前沿的科學突破以及科技熱點,講述了中國科學家的創新故事。作為一部講述「創新」的紀錄片,在製作中也實現一大創新,即解說部分全程利用人工智慧配音。
  • 戶外欣賞史詩級自然歷史紀錄片 BBC《完美星球》60秒精華版在重慶...
    站在洪崖洞觀景臺,目光望向以朝天門、江北嘴為核心的兩江四岸,一幅史詩級自然歷史紀錄片浮現眼前。4日晚8點,BBC《完美星球》系列紀錄片60秒精華版首映登陸重慶江北嘴戶外十屏,市民在家門口便能欣賞到震撼的史詩級大片。
  • 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來源標題: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該片共6集,分別為《正義擔當》、《殊死較量》、《血性迸發》、《英雄讚歌》、《萬眾一心》、《偉大勝利》,每集約50分鐘,採取史論結合、故事表達的方式,回顧呈現中國共產黨領導抗美援朝戰爭的光輝歷程和寶貴經驗,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正義性質和偉大勝利,深入反映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集中展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雄事跡和革命精神,生動展現全國各族人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的大力支援和家國情懷
  • 央視cctv12 愛奇藝聯合出品紀錄片《中國司法》向世界講述中國法治...
    由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監製,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北京愛奇藝科技有限公司、中港視(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萬海龍圖(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聯合出品的大型紀錄片《中國司法》於5月18日在CCTV-12社會與法頻道、愛奇藝全網獨家,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