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語曾經笑柄 漸成英語增加詞彙最多來源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中式英語曾經笑柄 漸成英語增加詞彙最多來源

  記者 牛琪 李克瑤

  華裔體育明星林書豪做出了他在文化上的最新貢獻——Linsanity (林來瘋),這個由中文姓氏拼音與英語單詞結合而成的綽號,日前被全球語言觀察機構認定為英語單詞。而從中國人的視角來看,也許它更像一個中國式英語的典型範例。

  Convenient noodle (方便麵)、Smalltwo pots of heads(二鍋頭)……這些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在英語中被稱為「Chinglish」——中式英語,是漢語及英語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體字。一般情況下,中式英語被用來形容含有語法或拼寫錯誤的英語。

  而這些曾被引為笑柄的中式英語,近年來正豐富著英文詞彙庫。據調查,自1994年以來,國際英語增加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到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

  從oolong tea(烏龍茶),到中國古典文化詞彙fengshui(風水)、yinyang(陰陽),再到Redology (研究 《紅樓夢》的紅學)和scarliterature(傷痕文學),漢語不斷給英語提供新詞彙。北京奧運會後,jiayou(加油)也成為吶喊助威的新表達方式。

  而新的英語單詞要獲得認可,必須在英語世界中獲得25000次引用。新單詞也必須符合「在書本、新聞與期刊、網絡、博客、社群媒體,以及超過75000家全球與電子媒體深度引用」的標準。實際上,現代中式英語沒有足夠的特徵被劃為一種語言、方言、混雜語言或混合語。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副教授於海濤認為,中式英語的出現其實不足為奇,「從語言本身來說,既然出現就因為它可以被接受,語言隨著時代發展產生新演繹十分正常」。

  「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從英國讀書歸來後,北京白領朱丹聽到最多的開場白裡,充滿了一字一頓的味道。

  但也有一些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說,身邊的外國朋友一般都不會使用中式英語,他們聽到會覺得挺新鮮,但難以理解。

  「如果按照語言規律來看,這種所謂創造的新說法其實是對傳統語言本身的腐蝕,」於海濤說,「比如watch sister(表妹),便純屬一種直接且沒有遵循原有意思的翻譯,並不那麼容易被接受」。

  「經典」中式英語

  long time no see

  ——好久不見

  Convenient noodle

  ——方便麵

  Small two pots ofheads

  ——二鍋頭

  oolong tea

  ——烏龍茶

  Redology

  ——紅學

  scarliterature

  ——傷痕文學

  jiayou

  ——北京奧運後的「加油」

  yinyang

  ——陰陽

【編輯:劉歡】

相關焦點

  • 中國式英語在實用與娛樂碰撞中漸修「正果」
    Convenientnoodle(方便麵)、Smalltwopotsofheads(二鍋頭)……這些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在英語中被稱為「Chinglish」中式英語,是漢語及英語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體字。一般情況下,中式英語被用來形容含有語法或拼寫錯誤的英語。而這些曾被引為笑柄的中式英語,近年來正豐富著英文詞彙庫。
  • 250個中式英語詞彙如何闖進西方世界?
    近日,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語詞典》又再收錄一條中式英語詞彙「add oil」(加油),引發不少中西方媒體關注。據《牛津英語詞典》編輯部統計,這套詞典目前共收錄250個中式英語詞彙,其中50多個詞是在過去半個世紀才剛加入。
  • 中式英語成標準英文 long time no see成英文詞組
    no see」成標準英文詞組1994年以來加入國際英語行列的詞彙中,中式英語貢獻了5%至20%,超過任何其他來源;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見)已成為標準英文詞組;當四川人發明了「standing 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
  • 中式英語體現時尚異類文化 或成新的英語方言
    「中式英語」顧名思義指的是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在英語中,中式英語被稱為「Chinglish」,這個詞彙本身就是從Chinese和English中混合出來的。別看中式英語風頭正勁,它卻並非什麼新鮮事物,而是從「洋涇浜英語」一路走來的,早在70多年前就風靡上海灘。
  • 如何理性對待「中式英語」?
    視頻中的記者除了發音不夠標準外,他的提問「你怎麼看待中國近年來的發展」竟翻譯成「HowdoyouseeChina『sdevelopmentinrecentlyyears?」(標準英語是「WhatdoyouthinkofChina’sdevelopmentinrecentyears?」),這一中式英語成了不少網友吐槽的重點。
  • 中文促使英語詞彙猛增 中國式英語折射時代特徵
    不僅外國留學生來華求學連年創紀錄,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也在急劇增加,漢語教材進入了10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課堂。  中國語言的影響力還不僅限於此,同時它還促使英語產生深刻的變革,一大批地道的中國話變成了英語新詞彙。廣東話的「飲茶」被老外直譯為drinktea,四書被稱為Four Books,和平崛起成了peaceful rising 。
  • 「中式英語」走進牛津詞典,漢語拼音立大功
    「中式英語」走進牛津詞典,漢語拼音立大功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影響力不斷增強,漢語在全世界的普及度也越來越高,「你好」(Nihao)、「餃子」(Jiaozi)、「人民幣」(Renminbi)
  • 「Teach fish to swim」翻譯成「教魚去遊泳」,網友:中式英語
    」也漸漸走紅於各地,其實它嚴格意義上來說,根本不算是「中式英語」,所謂「中式英語」就是上海人以前說的「洋涇浜英語」,就是半漢半英夾雜的語言,外國人也能聽個大概,但是類似「No zuo no die (不作不死)」這樣純粹由單詞組成的語句,真不能算作中式英語,頂多也就是網絡搞笑版的英語。
  • 英文寫作中有哪些常見的中式英語表達?
    在英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幾乎所有人都會認同的一點是:寫作是最難提升的一項。對於中國的英語學習者來說,制約寫作提升的原因除了閱讀量不足和缺乏邏輯思維訓練外,還有中式英語問題。什麼是中式英語?中式英語有哪些表現?怎樣減少中式英語現象?希望這篇文章在回答以上三個問題的同時給你帶來啟發。
  • 常見的源自中國的英語俚語和網絡詞彙大全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常見的源自中國的英語俚語和網絡詞彙大全 2014-04-25 13:52 來源:美加 作者:
  • 中式英語很常見,那麼有沒有英式中文呢?
    對於中式英語,我們都見過也玩過很多。時間早一點的,有王寶強在《唐人街探案》中的一堆散裝英語——「GO AND SEE!(走著瞧!)」、「LET HORSE COME!(放馬過來!)」……在每次英語四級考試中,考生頭腦風暴,結果導致狂風不止,天崩地裂的衍生品——「some thing can pilipala!(鞭炮)」、「momo(饅頭)」……最近的,就是由川普的不當言論引發的芬芳評論——「Funny mud pee」和「right your mother right」。這兩個中式英語詞彙可不簡單,前一個甚至還被收錄進了牛津詞典。
  • 中式英語火爆:正在走向世界的英語國別變體
    據加拿大《帕斯新聞》報導,加籍華裔巴爾特•李先生最近在溫尼伯湖畔開了一個名為「高級中式英語」的培訓班。該班專門為到中國從商的人士而辦,培訓內容包括中式英語的特點、中式英語的使用、中式英語的價值等。目前已有學員20人,其中有5人來自美國和英國。每期4星期,約30課時,學費2000加幣。
  • 常見的5句中式英語外國人很喜歡,「add oil」翻譯卻讓人哭笑不得
    導讀:常見的5句中式英語外國人很喜歡,「add oil」翻譯卻讓人哭笑不得前段時間,「add oil」已經被《牛津英語詞典》錄入其中,而在這之前,已經有好幾個中式英語被錄入了,其中包括「long time no see」等,大家都知道《牛津英語詞典
  • 英語詞彙:怎麼形象描述「急劇增加」?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怎麼形象描述「急劇增加」? 2018-01-12 16:48 來源:滬江 作者:   我們在形容某事物急劇增長的時候,通常會用到「quickly、sharply、dramatically和significantly」這些副詞。
  • 「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中式英語的二三事
    中式英語Chinglish,是指帶有漢語詞彙、語法、表達習慣的英語,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語言。早期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碰撞比較少,中式英語寥寥無幾,但是也能反映出中國獨有的文化特色。對外交流的窗口中式英語的產生,最早是清朝將香港割讓給英國時,不少在港口跟英國人打交道的商人,從洋人口中學到幾個簡單的英文單詞,按照自己的語言習慣把這些單詞加工成字句,典型代表就是「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一個已經被收錄進標準英語辭典中式英語詞組。
  • 把「white wine」翻譯成「白酒」?網友:這英語過6級了嗎?
    前段時間,從美國總部外派來一名顧問叫戴維,戴維是一名30多歲的男性,而且為人比較隨和幽默,來中國不到一周就和同事們打成一片,周末的時候,同事小李約戴維吃飯,對於請客吃飯的規矩,很多國人都非常熟悉,正所謂「感情深,一口悶」,所以同事小李自然點了酒水,小李當著戴維的面賣弄自己的外文水平,因為小李一直吹噓自己當初是輕而易舉地拿到了大學英語
  • 2021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真題來源及核心詞彙分析
    2021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真題的來源分布如下: 下面具體分析浙江2021年1月高考英語真題的詞彙分布 將試卷的txt文本輸入 AI閱讀分析 發現:全文共
  • 「中國大媽」成英語新詞彙 專家稱正規使用要慎重
    原標題:「中國大媽」成英語新詞彙 專家稱正規使用要慎重「中國大媽又紅了。」近日,一則有關「大媽」的漢語拼音「Dama」被美國《華爾街日報》直接轉成英語單詞的消息,引起了坊間和學界的熱議。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繫越來越密切,漢語進入外國語系已經越來越頻繁。但也有中國學者提出,在考試等正規場合還應謹慎使用「輸出的漢語」。
  • 這些「中式英語」享譽全球,你...
    當Chinese Baijiu不再是Chinglish(註:中式英語),事實上,不止是「Baijiu」,一批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產品,都有著獨特的中式「英文名」。甚至在一些國際企業的英文名中,也擁有不少「中國元素」。Chinese Baijiu 的前世今生今年1月1日起,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正式實行。
  • 英語詞彙指導:provide與supply的用法區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詞彙指導>正文英語詞彙指導:provide與supply的用法區別 2012-12-13 21:05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