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方出版社推出樊登老師的貼身跑步教練張展暉新作《跑步治癒》,這是張展暉繼《掌控》後推出的又一部力作。書中首次分享了張展暉很多獨特的運動理念和訓練方法,不但能夠幫助普通人愛上跑步,提升精力、改善體質,還能夠切實有效地幫助跑步愛好者完成打卡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的夢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跑步就是氣喘籲籲、咬牙切齒、汗流浹背的自虐行為,作為一名有著10年經驗的資深跑步教練,張展暉希望通過《跑步治癒》告訴每位讀者,跑步完全可以說是一種輕鬆到讓人上癮、能夠幫你恢復精力、戰勝負面情緒的治癒運動。他為跑步入門者提供了一種非常友好的運動方案,目的就是讓每個人成為輕鬆跑步的高手。
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老師在很多公開的場合都分享過他的運動經歷:從小就很怕長跑,長大後更是不會主動跑步,並且為了不跑步還給自己找很多理由,比如「跑步傷膝蓋」「遊泳更好吧」「做伏地挺身就夠啦」「我的基因決定就不適合跑步」等等。在張展暉的指導下,樊登老師在將信將疑中開始了跑步訓練,經過半年的科學跑步訓練,他參加了南京牛首山的馬拉松比賽,21千米的半程馬拉松只用了兩個半小時。直到今天,樊登老師仍舊在堅持跑步、享受跑步。

很多人認為,跑步容易導致肌肉酸痛、膝蓋不適……張展暉指出,之所以會疼,很可能是因為沒有學會正確的跑步姿勢。大多數人跑步的姿勢是「坐著跑」,如果調整成「重力跑」,就會事半功倍,在日常跑步時還要注意腳尖和膝蓋方向一致、跑步落腳點在身體正下方等跑姿細節,正確的跑步姿勢是不會傷害身體的,反而能夠給跑步者帶來「內啡肽快感」。
書中還詳細講解了讓讀者跑得更快的「間歇跑」、跑得更遠的「耐力跑」、跑得更久的「馬拉松跑」。張展暉表示,跑步也要關注心理。千萬不要把獎勵與物質掛鈎,不要在表揚後面說「但是」,在跑步和減肥的過程中,也不要與他人比較,打亂自己本來的節奏,變得貪多求快。跑步會給我們帶來幸福感,這種幸福感就是心流——當你特別專注地做一件目標明確而又有挑戰的事情的一種忘我狀態。在跑步中學會專注,學會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就能找到這種幸福感,而這同時也是一個治癒自己的過程。
此外,想要跑得好,還要做好後勤保證工作——補充營養。張展暉在書中首次分享了他的「211飲食法」和跑步前後的飲食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