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院士:從江蘇農村走出,帶領企業年營收超300億,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2020-08-01 西南交通大學招生辦

上大學前,他沒有見過火車,卻讀了電力機車專業;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全班唯一的進京指標,潛心研究火車,最終成為&34;事業的靈魂人物。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執掌3家上市公司,負責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兩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直接管理年營收超過300億的中車株洲所,他的頭銜有教授、院士、勞模、總經理、董事長……他就是西南交通大學1980級校友丁榮軍。

這位院士:從江蘇農村走出,帶領企業年營收超300億,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丁榮軍:1980年至1984年就讀於西南交通大學電力機車專業。

個人成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丁榮軍是我國軌道交通牽引電傳動與網絡控制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長期從事牽引變流與控制技術、電力電子器件的創新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構建了我國自主品牌電力電子器件技術體系與產業平臺。他主持國家和省部級重大項目30餘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等。

畢業選擇:北上?南下?

1961年,丁榮軍出生於江蘇宜興農村,家境清貧,每天放學後,他都要去農田裡幹活,有一年夏天因農藥中毒暈倒在農田裡,數小時後才被人發現。吃過苦的丁榮軍,性格堅毅而平和,他總是說:&34;

因母親多病,丁榮軍小時候的夢想是做一名醫生,長大後卻讀了電力機車專業,而他上大學前甚至都沒見過火車。談起這一切,丁榮軍卻不以為意:&34;丁榮軍認為,這世界有很多路可走,不用太刻意,只是一旦選擇以後,就要努力走好,不能三心二意,這樣的選擇也發生在畢業分配時。

1984年夏天,擺在西南交通大學電力機車專業優秀畢業生丁榮軍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是去北京鐵道科學研究院,一條是去株洲所。兩個班,62個人,只有一個去北京的名額,這個名額給了丁榮軍。

去繁華的首都還是相對偏遠的株洲?專業老師說,&34;。這句話,觸動了踏實的丁榮軍,於是他帶著幹一番事業的想法去株洲所報到了。

彼時,恰逢株洲所從鐵道部直屬的科研院所改制為企業,自斷&34;,向市場求生存。剛畢業的丁榮軍被安排到了陝西勉縣機務段,一個真正的山溝溝裡,一待就是4年。漫長的日子裡,他白天在車上顛簸記錄,晚上在幾乎只有一個人的招待所裡徹夜苦讀,自學成為交流傳動技術領域的專家。

這位院士:從江蘇農村走出,帶領企業年營收超300億,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科研是愛好,做研發是享受

1989年,丁榮軍回到株洲,領銜開發&34;。事實上,這是一個暫時看不到應用前景的項目。在日復一日的枯燥實驗中,丁榮軍燒掉的元器件差不多有一卡車。至今他還經常與人說起這&34;:&34;而今回想起來,丁榮軍由衷地感謝那些當年容忍他無數次失敗,還繼續鼓勵支持他的時任株洲所副所長黃濟榮等領導和前輩們。

&34;是一個複雜的課題,但是所裡給丁榮軍課題組的時間只有短短6個月。回首往事,丁榮軍坦言任務重壓力大:&34;

苦盡甘來,1990年3月24日凌晨2時多,丁榮軍&34;開發的實驗系統第一次試機就取得成功,電機轉動起來了。那一刻因此成為他人生不可磨滅的永恆記憶。&34;丁榮軍說,那不是對名譽的榮耀感,而是攀上一座高峰時的暢快與欣慰。

伴隨著科研上的成功,很多私企、外企慕名找到丁榮軍,許以巨額報酬,希望他能為他們工作,有的外商甚至一直纏他很久。一邊是巨額年薪和都市的誘惑,一邊是一份固定薪水和中等城市的現狀,丁榮軍卻從未動心。&34;

這位院士:從江蘇農村走出,帶領企業年營收超300億,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為中國機車&34;,我心澎湃

交流傳動與網絡控制系統是現代機車車輛的&34;和&34;,當時交流傳動這一技術被西門子等國際行業巨頭掌控,因技術落後,我國列車最高時速為100公裡,而法國高速列車時速已達300公裡。

1990年代初,被稱為中國鐵路技術&34;課題的《電力機車三相交流800—1000千瓦機組地面試驗》正式開始,丁榮軍作為課題組重要成員之一,面對發達國家隊該項目的技術封鎖,在參考資料極其缺乏不利因素下,他和同事迎難而上,自主創新完成了20多種電路板的設計、試製和系統聯調,最終圓滿完成了系統試驗,拉開了中國鐵路機車車輛交流傳動系統集成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大幕。

隨後,丁榮軍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主持了被株洲所稱為&34;的&34;和國家&34;重點攻關項目—《高速試驗列車交—直—交傳動系統的前期研究》。不斷的探索和試驗,丁榮軍和他的夥伴,研製出我國首臺交流傳動電力機車—&34;,開創了我國自主研製的交流傳動電力機車研究與產業應用的先河。

在這些項目的帶動下,丁榮軍和同事們創造性地建立了適合我國國情的機車牽引電傳動系統集成技術的技術標準和技術模式,並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之一。在丁榮軍的課題組裡,這個代表著他們設計研發的動力機車代號從&34;變為&34;,而對我國鐵路而言,這一轉變意味著進入&34;和&34;時代。

2000年以後,丁榮軍開始擔任株洲所科研副所長、總工程師,直至所長、執行董事、總經理、董事長,經歷了從技術專家到技術管理者,再到企業管理者的角色轉變。但&34;是他一直堅持不變的理念,企業每年以不低於年銷售收入8%的巨額資金進行核心技術研發。

與不問世事的知識分子搞科研不同,丁榮軍積極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株洲所高科技成果轉化率超過85%,一系列核心技術成果應用到高速動車組、大功率交流傳動機車等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機車車輛上,為我國鐵路機車實現從普載到重載、從常速到高速的跨越作出了重大貢獻。

這位院士:從江蘇農村走出,帶領企業年營收超300億,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2017年6月,裝載株洲所八大子系統的復興號,在京滬線雙向首發,復興號大量採用中國國家標準,在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實現350公裡時速,成為世界商業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鐵,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而&34;的傳感識別和傳動控制系統,正是由丁榮軍領銜的團隊自主研發、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產品,可以智能化完成動力分配,解決輪軌打滑等問題,&34;而這也意味著,中國機車終於擁有了自主研發且性能超群的&34;。

&34;丁榮軍說。

2019年11月18日,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丁榮軍獲&34;。而在近期,為增強廣大鐵路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獲得感、認同感,中國鐵道學會開展2020年度&34;遴選和學習宣傳活動,丁榮軍再次受到表彰。

這位院士:從江蘇農村走出,帶領企業年營收超300億,讓世界用上"中國芯"!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丁榮軍說:&39;鋼軌&34;

關注&34;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國家首批&34;、211高校——西南交通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西南交通大學官微、美麗株所、中國經濟周刊、中華鐵道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湖南衛視新聞聯播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首季營收創歷史新高 14nm製程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吳科任中國內地純晶圓代工龍頭廠商中芯國際(港股00981)5月13日晚發布的一季報顯示,公司單季實現營業收入9.05億美元,環比增長7.8%,同比增長35.3%,創季度營收歷史新高
  • 「中國芯」突圍利器!剛剛這位中科院院士重磅發聲
    當時,能在牛津大學,這所世界「超級精英大學」任教的中國人,實在是鳳毛麟角。而彭練矛,從中國一座大山裡走出的孩子,卻能躋身世界「超級精英大學」其間,享受世界一流實驗室,可謂是前途無量,一片大好。2017年開始,彭練矛團隊,終於有了一系列鼓舞人心的戰績:在國際頂尖科刊《科學》上發表成果,首次製備出柵長5納米的碳電晶體,這是世界上到今天為止,最小的高性能電晶體,已經快要接近理論極限。
  • 從江蘇農村走出,他帶領團隊用納米技術"捉拿"癌細胞,創下這項"國際首次"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屆全國化學傳感器學術會議(14th SCCS)開幕式上,南京大學教授鞠熀先榮獲&34;。談起生物分析化學和分子診斷,在生物傳感、分析化學、納米材料等領域已深耕30餘年的鞠熀先一定會被人提及。
  • 數字經濟發布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籤約金額超300億; 兩位華人學者...
    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閉幕,1.15億人次雲端參會,36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日前,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上海世博中心圓滿落幕,本次雲端峰觀眾人數達到1.15億人次。5、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1.66億美元7月14日,IDC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顯示,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1.66億美元,2018至2024年CAGR將達到93.6%,從2019年市場份額來看,在AI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中,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最為領先,其次是阿里雲,騰訊雲,其他廠商則包括
  • 全球第一鋼企誕生在中國!年營收5566億,正式打敗安賽樂米塔爾
    全球第一鋼企誕生在中國!年營收5566億,正式打敗安賽樂米塔爾推薦語:70年來,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鋼鐵工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代代鋼鐵人的不懈奮鬥,使我國走出了鋼鐵緊缺的困境。那麼,說到目前最知名的鋼鐵企業,大家會想到哪家呢?如今國內的江蘇沙鋼集團、河鋼集團、鞍鋼集團、首鋼集團、太原鋼鐵集團等企業都是市場上的佼佼者。但除了上述鋼鐵企業之外,在我國還有一家最牛的鋼鐵企業,目前已經悄悄地做到了行業世界第一,它就是寶武鋼鐵。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
  • 2020年中國煤炭企業50強排行榜:山西七家礦企營收超萬億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發出通知,公布了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企業名單。榜單中前12家企業上榜世界500強,較上年增加1家,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首次登榜。12家企業的營業收入、淨利潤、煤炭產量分別為2.98萬億元、1013.43億元、18.58億噸,佔2020中國煤炭企業50強的71.81%、67.97%、67.66%。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50強共擁有煤礦1229處,平均產能提高至264.5萬噸/年,完成煤炭產量27.46億噸,佔2019年全國煤炭產量的比重為71.33%。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74期:「2020硬核中國芯」獎項揭曉!10家...
    10家企業入選最具影響力榜單11月3日,由芯師爺主辦、深福保集團冠名、慕尼黑華南電子展協辦的「2020年度硬核中國芯領袖峰會暨評選頒獎盛典」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重磅開幕。本次峰會以「不畏 紮根 創新」為主題,80家晶片企業創始人/產品市場高管,20餘位投資/園區高管、科研院所專家,300位電子終端工廠研發和採購高管等,總計400餘位嘉賓齊聚一堂。
  • 香港最大公司:企業日均營收超17億,營收規模相當於2個半李嘉誠
    文:餘周不久前,全球知名商業雜誌《財富》公布了2020年世界500強榜單。據了解,今年世界500強企業的總營業額已達33萬億美元,其中有133家中國企業上榜,榜單中,有55家總部位於北京,14家位於廣東,9家位於上海,7家位於香港。
  • 市值7000億,晶片巨獸閃電上市:掀起中國半導體IPO大潮
    而上一次此級別IPO還是在2010年,為中國農業銀行募資685億元。招股書顯示,作為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成立於2000年的中芯國際已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主要為客戶提供 0.35 微米至 14 納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
  • Niko Partners:2022年中國玩家超7.68億 遊戲營收為420億美元
    在未來數年內,中國依舊將會是世界上增長速度最快、規模最大的遊戲市場,中國的這個地位短時間內不會出現改變。據市場研究機構Niko Partners預測,截止到2022年,中國的遊戲玩家總數將會超過7.68億人,遊戲帶來的總營收將達420億美元。該機構最新發布的PC線上遊戲和移動遊戲報告顯示,在未來5年內中國的遊戲產業將會繼續快速增長。
  • 中國機器人巨頭,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年營收超27億
    根據IFR發布的《全球機器人報告2020》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年度安裝量排名前五的市場分別為中國、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不僅吸引了發那科、ABB、安川、庫卡四大國際機器人巨頭在我國設立中國總部或機器人總部,還孕育出一批實力強勁的本土機器人企業,如新松機器人、新時達、科大智能等等。據了解,新松機器人創辦於2000年,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企業。歷經20餘年的發展,現擁有工業機器人、潔淨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等系列產品。
  • ...智能大會籤約金額超300億; 兩位華人學者躋身全球頂尖計算機...
    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閉幕,1.15億人次雲端參會,36個重大項目集中簽約日前,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在上海世博中心圓滿落幕,本次雲端峰觀眾人數達到1.15億人次。5、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1.66億美元7月14日,IDC最新發布的《中國人工智慧雲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19)》顯示,中國AI雲服務市場2019年市場規模達1.66億美元,2018至2024年CAGR將達到93.6%,從2019年市場份額來看,在AI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中,百度智能雲市場份額最為領先,其次是阿里雲,騰訊雲,其他廠商則包括
  • 締造"中國芯"!從四川大山裡走出,他創造多項世界第一,46歲當選院士
    用"芯"研發,精準抗疫2019年12底武漢出現了不明原因的肺炎,疫情來的突然而迅猛,當時程京就有不祥的預感:估計又和非典那時一樣……2020年1月31日上午,程京接到一個電話,是鍾南山院士打來的,談的是新冠肺炎病毒檢測。
  • ...至300億美元;小鵬汽車上市首日股價暴漲41%;今年電影票房破50億元
    投資者需要關心中美關係發展趨勢,但95%的精力和時間還是聚焦在自己的事上,相信中國,相信中國市場。——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 張穎我認為,從整個經濟復甦進程來看,初期V型反彈是極端情況下的經濟恢復,恢復到一定程度就會停下來,再往後是一段很艱難的「U「型恢復期。
  • 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芯之父」——鄧中翰院士
    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來第一位橫跨理、工、商三學科的學者; 研製出第一批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集成電路晶片,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 41歲當選院士,成為最年輕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就是「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電子集團創建人兼首席科學家鄧中翰院士。
  • 中星技術IPO受理,鄧中翰院士攜「中國芯」衝擊創業板
    近日,深交所公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新一批IPO獲受理企業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鄧中翰為法人的中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星技術」)在列。 資料顯示,鄧中翰,1968年出生於江蘇南京,微電子學、大規模集成電路及系統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星光中國芯工程總指揮,中星微集團創建人、董事長,數字多媒體晶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世界「芯」地圖之歐洲篇
    2006年,恩智浦從飛利浦獨立出來,飛利浦半導體成為一個獨立運營的新公司,英文簡稱NXP,寓意「下一代體驗」(next experience),總部位於荷蘭埃因霍溫,此前恩智浦做了一系列加減法進行重組併購,躋身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之列。如今被高通以約470億美元的企業價值收購,合併後的新公司年營收將超過300億美元。
  • 盤點:中國藥科大學80年來走出的9位院士
    昨天,中國藥科大學迎來建校80周年。據介紹,藥大有「藥界黃埔」之稱,80年裡共走出了9位院士。  始建於1936年的中國藥科大學,其前身為中國最早獨立設置的國立藥學專科學校(本科四年制)。歷經80年發展,已成為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 世界頂級生物學家鄧興旺:從農村走出,再回到農村 | 問策湖湘
    人物專訪— 鄧興旺從1978年考上北大,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留學,再出任耶魯大學教授,後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在一份這樣的履歷上,鄧興旺卻坦言,「很多成績其實並不在自己預期內」,他只是做到兩點:「堅持」和「專注」。
  • 中國芯利好!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聯手任正非,為麒麟晶片做後盾
    因此,中芯國際堪稱中國內地版臺積電。臺積電作為行業大牛,近十年在製程工藝遠遠引領行業,其7納米與5納米等製程更領先三星半年以上量產。2019年,臺積電營收346.3億美元。全球超過60%晶片,都是由臺積電代工生產。值得一提是,中芯國際創辦人、中國半導體教父張汝京,還與臺積電張忠謀有過一段公案。雙方多次對簿公堂,張汝京是張忠謀在德州儀器時的上級。